论肝是盆腔器官脱垂病变的中心环节

2017-04-04 08:17王小红李奕祺
福建中医药 2017年6期
关键词:宗筋肝气气滞

王小红,李奕祺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论肝是盆腔器官脱垂病变的中心环节

王小红1,李奕祺2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2.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盆腔器官脱垂;脾虚肝郁;气滞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指当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其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和子宫脱垂。中医学主要是以临床表现的特点来命名的,因此,盆腔器官脱垂属于妇人杂病、外阴病范畴,文献有“阴挺”“阴脱”“阴菌”“阴痔”“子肠不收”“产肠不收”等名称。

目前产伤造成产后即发生的盆腔器官脱垂已经明显减少,发病人群已在悄然改变。而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本病发病率和求治率正逐年增加,由于其带来的排尿、排便及性生活障碍,对患者的社会交往、生活方式、家庭生活等均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盆腔器官脱垂的形成是多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病位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及胞宫、膀胱[1]。脾作为POP主要病位贯穿始终,但从脾虚发展到脾虚下陷、脏器脱垂有一个过程,而其中关键环节是肝,肝是盆腔器官脱垂病变的中心环节,兹分析如下:

1 筋是维系脏器位置相对恒定的结构基础

筋,在五体中指韧带和肌腱,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与保护作用。肝在体合筋,“肝主筋”(《素问·宣明五气篇》),“肝主身之筋膜”(《素问·痿论》)。肝血充足则筋力强劲,关节屈伸有力、灵活;肝血虚则筋力疲,屈伸困难、无力。筋束骨,系于胞宫,盆腔器官位置的恒定与肝所主的筋关系密切。正常情况下阴户之筋得肝阴肾精滋养而筋力劲强,活动自如,故能维系盆腔器官于恒定位置。

脾虚是器官脱垂的基本病位。《灵枢·口问篇》说:“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亸。”亸,垂下貌,经文指头或肢体下垂,抬举无力,延伸来理解也应包括盆底筋脉懈惰,气不能复的盆腔器官脱垂在内。“胃不实”指脾气虚弱不足,失于升清,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供养肌肉、筋脉,筋脉松驰而导致下垂,是对脾气下陷病机的最早叙述。脾属土,为阴中至阴,气血生化之源,居中焦,主升清。脾气主升,对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正常位置起着关键作用。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也由于脾气升发,才使内脏不致于下垂。一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脾虚中气不振,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供养筋脉,以致筋脉松弛,冲任不固,带脉失约,气陷于下,无力提系,则可见盆腔器官下垂而出现中气下陷的器官脱垂证候。脾虚无以养筋,导致“筋脉懈惰”,脾虚是因,而筋脉懈惰是器官脱垂的关键病理环节。

2 盆腔是宗筋之所聚

盆腔器官位于人体阴位,阴器为肝之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灵枢·经脉》曰:“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阴股,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 ”《灵枢·经筋》曰:“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肝经绕阴器,阴器之病与肝密切相关。盆腔为宗筋之所聚,肝主宗筋,盆腔器官脱垂与肝主宗筋紧密关联。宗筋一词出自《内经》,其广义泛指前阴部位,《素问·厥论篇》云:“前阴者,宗筋之所聚”,“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前阴者宗筋之所聚作厥阴者众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阴者,厥阴也”[2]。宗筋在生理上与足厥阴肝经关系密切,李中梓在《病机沙篆》释云:“盖阴器者,宗筋之所系也,而脾胃肝肾之筋,皆结于阴器,然厥阴主筋,故诸筋统属于肝也”[3]。对于女性,宗筋的作用主要在于维系正常性机能及盆腔器官位置恒定。《人身通考·卷一》:“凡人身之筋,似经纬然。直者经也,横者纬也。若非经纬错宗,则骨节不相接续矣。更有宗筋为周身之总筋,譬如绳索之有须结,绾撮上下诸经者也”[4]。在局部解剖不足的时代,以“绳索之有须结”来说明宗筋对于盆腔器官的恒定的维系作用不可谓不形象。阴器者,宗筋之所系也,宗筋为肝藏所主,肝筋结于阴器,阴器是肝经循行所过部位,这些理论认识均说明肝与POP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3 气滞是气虚气陷的中心环节

气虚为POP的基本病理特点,气虚、气陷贯穿盆腔器官脱垂的始终[1]。气陷是疾病进展的结果,为POP关键病理,气滞是气虚发展到气陷的中心环节。

盆底功能障碍导致的盆腔器官脱垂是由“气”的不足、下陷所导致。妇女由于素体虚弱,中气不足,肝郁气弱;加之分娩所伤,冲任不固,带脉失约;以及年老肾气、肾精不足失于提摄等各种原因导致气虚,气虚日久,随着气虚逐渐加重,盆腔器官开始出现轻度脱垂,气虚不固导致气陷,而气陷又加重气虚,最终使得POP发展不可避免,盆腔器官下脱而难复。

传统认为盆腔器官脱垂是气虚、中气下陷,这是针对已经确诊的病例而言。临床研究发现:不少POP患者早期仅是暂时气虚,稍微休息即可缓解。患者长期劳作,气虚症状并不明显,自觉不适主要是下焦局部气滞气坠感,经检查方才确诊盆腔器官轻度脱垂,故POP早期常出现气滞,气滞是POP初期的病理因素。气滞,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随所滞之处不同而出现不同症状。POP患者常有疲乏、肋胁、少腹坠胀感。“女子以肝为先天”“女子多郁”,长期精神紧张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郁气滞,肝气郁结,脾胃升降失常则变证丛生;而POP发病以气虚为主,气虚可致局部气滞,肝郁气滞不能调畅脾胃气机,又加剧脾气虚,导致中气下陷。中气下陷证虽由脾胃虚弱、气机升降失常所致,但《素问·五脏生成篇》有云:“脾之合肉也,……其主肝也”“肝者,升降发始之根也”[5],因其制在肝,肝气不能疏泄升发则是脾气不升的病机关键。可见,中气下陷之证不仅可表现为虚证,更多时候则表现为隐含气滞病机的虚实夹杂之证。气虚导致气滞,气滞又加重气虚,而气滞是气虚最后发展为气陷的关键环节。一旦气陷气不固则气虚显著加重,盆腔器官脱垂明显加重。临床调治中气下陷这类病证要关注气滞这一病理环节。随着POP病程的进展,脱垂器官还可感受湿热之邪,“七情郁火,伤损肝脾,湿热下注”,故肝胆湿热下注,气机阻滞,不得升举也是盆腔器官脱垂的常见原因[6-7]。只是由于目前患者就诊相对及时,早期得到妥善治疗而少见湿热兼证,但从POP发病上对于气滞这一病理环节仍应加以重视。

气陷是疾病进展的结果,为POP关键病理。气陷指气虚无力升举而反下陷,常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来。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运行的不同形式,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如果气的升降运动出现障碍,比如只降不升或降之太过而升举不及就会造成气机的下陷,继而影响相关的脏腑功能,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对于气陷病机的认识,古今医家多从脾立论,故又常把气陷称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脾主升清,脾气健旺,气机才能升达而不下陷。气陷多由气虚逐步发展而来,与脾的关系甚为密切,但气虚发展到气陷还与局部气机运行失常密切相关。从POP病位可见,气陷不仅与脾有关,而且与肝肾也有关。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肝气主升主动,肝气的升发与调畅,对于整体气机的升达起着主导作用。在肝脾气机的关系上,脾气的升清有赖于肝气的升发,脾为湿土之脏,中土之性易呆滞,有赖于木性调畅疏达,方能遂长养升发之性。因而在病理上,肝气亏虚,升发不及,其气必下陷无疑。李东垣深得其中要义,故而在补中益气方中佐升麻、柴胡以疏达、升发肝气。且肝主筋膜,而筋膜功用之一是将内脏的各器官固定于体腔正常位置,使之恒稳而不下垂。由此可见,肝气主升,又主筋膜,因此从气虚发展到气陷,脾虚肝郁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4 脾虚肝郁是盆腔器官脱垂的基本证型

POP的形成是多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脾虚肝郁是基本证型。脾与肝关系密切,《类经·卷三》云:“脾属土,土受木之制,故脾以肝为主”[8]。肝与脾在五行中属于木与土,“土得木而达,木得土而荣”,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脾胃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则肝有所滋,肝得滋养才能遂其疏通条达之性。《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谓:“盖肝为木气,合赖土以滋培,水以灌溉”[9]。 肝在体合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体得以濡养,筋有所养,筋力强健,则运动自如有力,与脾气升提共同维系盆腔器官位置的恒定。反之,若脾气虚弱,运化无力,生化无源,或脾失统血,失血过多,均可累及肝,使肝阴血不足,筋脉失养。而脾失健运,水湿困遏脾阳,或湿郁而化热,湿热熏蒸,可致肝疏泄失职。肝阴血不足,筋膜失养,肝气郁结,脾气不升,无力升提脏器,则可见盆腔器官脱垂。肝病传脾,脾病及肝,肝脾两脏生理上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土虚不能培木,则木不荣不足以疏土,使脾胃更虚。而《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肝主筋,肝脉络阴器,肝又为肾行气。阴挺自阴中挺出,形状类筋之所结。病之原因,为肝气郁而下陷无疑也”[10]。对于盆腔器官脱垂,一方面从临床表现解释其“形状类筋之所结”;另一方面对于病因强调“肝气郁而下陷无疑”,强调POP与肝关系密切。《简明医彀·阴挺》:“盖阴挺之证,因于郁怒伤肝,积久不舒,肝气亢极,致阴中突出长数寸……”[11]。肝应春,主升发,《素问·五运行大论》曰:“肝……其用为动。”肝有升生阳气以启迪各脏,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的作用。肝升则脾升,肝气升发促进脾胃之气上升。临床上POP发病初期病人局部气滞气坠感明显,有的病人会出现尿频、尿失禁,体检有轻度脱垂。由于肝气虚升发之气不足,阴部出现气郁气滞,甚至出现气坠感。如脱垂日久,不能及时回复,气坠可致气下陷,病人劳则益甚,动则加剧,气虚症状不断加重,最后终因固摄无力而致盆腔器官脱垂。为了防止内脏的过度下垂,更需宗筋运动的维系。而肝为“疲极之本”“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运动过劳,筋必罢极”(《类经·卷三》)[8]。 临床上常见本是轻度脱垂,由于体劳过度而迅速发展为重度脱垂。

气虚发展到气陷,气陷气不固导致POP加重,从气虚发展到气陷的关键因素在于肝郁筋不得养,脾气虚土不培木致肝虚,肝虚不能养筋,肝郁木不能疏土使得脾土更虚,再加上劳则气耗,肝郁脾虚筋失养,终致脾虚下陷,宗筋固摄无力,维系不能而致POP发生。临床上治疗POP的基本方补中益气汤在健脾益气的同时少加“升麻(二分或三分,引胃气上腾而复其本位)、柴胡(二分或三分,引清气行少阳之气上升)”[12],其药量之少,意在取轻薄之性,举下陷之清气,以归脾胃。

而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肾主封藏,共同维系盆腔器官于恒定位置。“脾为后天,脾非先天之气不能化,肾非后天之气不能生”(《傅青主女科·妊娠》)[13]。 肾精赖脾运化水谷精微才能充盛,故曰:“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医门棒喝》)[14]。 这充分说明脾肾之间——先天温养后天,后天补养先天的辩证关系。久病及肾,再加上年老肾气虚弱,脾肾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相互影响。足三阴经筋皆与阴器有关联,《灵枢·经筋》云:“足太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足少阴之筋……循阴股,结于阴器。……足厥阴之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脾作为POP的主要病位贯穿全程,脾虚为本,肝在体合筋,盆腔为宗筋之所聚,气郁为标,再加肾虚,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脾虚—肝郁—脾虚,脾虚—肾虚—脾虚,脾为因、亦为果,肝为标,脾为本。脾气虚日久进一步可致脾肾阳气虚衰,加重脱垂的程度。研究发现POP脱垂度与脾、肾呈正相关,早期脱垂病位主要在脾肝,重度脱垂病位主要在脾肾。

由上可知,POP的形成是多脏腑功能失调的结果,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肝是盆腔器官脱垂病变的中心环节,在临床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 李奕祺,王小红,李灿东,等.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218-220.

[2] 清·黄元御.素问悬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171.

[3] 明·李中梓.李中梓医学全书·病机沙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482.

[4] 清·周振武.人身通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9.

[5] 清·周学海.读医随笔[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73.

[6] 严惠芳,马居里.中气下陷与内脏下垂关系辨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6):3-4.

[7] 黄学宽.中气下陷病机新识[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4):368-369.

[8] 明·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3.

[9] 清·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41.

[10]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08-509.

[11] 明·孙志宏.简明医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28.

[12] 金·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13] 清·傅山.傅青主女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

[14] 清·章楠.医门棒喝[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9.

R228

A

1000-338X(2017)06-0037-03

2017-08-30

福建省卫计委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17-ZQN-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10271)

王小红(1972—),女,主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工作。

李奕祺(1971—),男,医学博士,副教授。E-mail:447013512@qq.com

猜你喜欢
宗筋肝气气滞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春季养肝食何“味”
身痛逐瘀汤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从五禽戏论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
宗筋超短波照射疗法联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中医名言拾粹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