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返生态段木栽培黑木耳技术

2017-04-04 03:12:54罗孝贵唐明先戴旭光降初纳尔布赵艳妮
食用菌 2017年1期
关键词:耳片甘孜州菌棒

陈 杭 罗孝贵 唐明先 姜 邻 戴旭光 降初纳尔布 赵艳妮

(1甘孜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康定6260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栎树根系发达,萌蘖能力强,砍伐后7~8年便可再次成材,有“座七砍八”的说法,是种植多种食用菌的理想菌材。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势高亢,高山峡谷区较多,耕地较少,耕地仅占幅员面积的0.78%,传统产业发展受限[1]。但全州栎类资源丰富,山坡地较多,可以进行返生态食用菌栽培。据调查,全州有商品栎林面积2.79×104hm2,蓄积量约3.43×106m3,按每年5%间伐进行段木黑木耳生产,可形成年产值2.8亿元的产业。

返生态食用菌栽培是在林地、草原、林荫、草丛,完全是在一种原始的野生状态,与纯野生食用菌没有差别[2]。返生态段木黑木耳栽培是指菌棒的砍伐、截断、晾晒、接种、养菌、出耳等环节均在山间自然环境中,或将接种发好养菌的菌棒放于山间自然环境管理出耳的一种传统黑木耳栽培方法。此法生产出的黑木耳具有类野生、纯天然、品质优等特点,是栎类资源丰富的山区群众增收的理想项目。笔者在近几年推广实践的基础上,对技术进行集成总结,旨在为该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1 菌材准备

1.1 树种能用于黑木耳栽培的树种较多,大部分阔叶树都可以生产黑木耳,常用树种为壳斗科和桦木科树木[3]。笔者主选树种栓皮栎(又名厚皮青杠、菌棒),树径8~12 cm,树龄7~10年。栓皮栎树皮厚,保水性好,黑木耳产量高,砍后发蘖(萌发再生新的树枝)能力强,是段木黑木耳栽培的理想树种。

1.2 砍伐选择叶落后,发芽前的“下水树”,时间一般在3月前。砍伐采取间伐,不能“剃光头”,采取两边下斧,砍成“鸦雀口”,留高约50 cm的树桩,这样有利于树木再生和发蘖,保护资源和可持续利用。

1.3 截断、架棒将栓皮栎截断成长1~1.2 m的短段木,尽量避免树皮损伤掉落。截断后,断面和伤口涂刷生石灰水,预防杂菌感染。在向阳、通风的地方摆放呈“井”字形晾晒,或直接横放山上晾晒。当晾晒至段木切断面出现裂纹,即可进行接种。

图1 甘孜州泸定县加郡返生态栽培段木黑木耳生产场景

2 接种

2.1 时间3-4月接种,平均气温在10℃以上。

2.2 打孔利用爪斧或直径16 mm钻头进行打孔,孔深2 cm,孔距6~7 cm,行距3~4 cm,孔呈“品”字型排列。用爪斧打孔时,爪斧与段木水平夹角为45°与开斜孔,开孔时尽量避免挖起的树皮掉落。

2.3 接种品种为陕耳1号,接种枝条种好于木屑种,成活率较高。接种前,挑选出污染、老化的菌种弃用。接种时,先用75%的酒精对手、接种工具和菌种瓶表面进行消毒,然后用手将菌种塞入接种孔,用小锤或爪斧将菌种敲紧,再用小木块或树皮封口。每瓶菌种可接40~50 kg段木。

3 养 菌

3.1 山地发菌砍伐后树木就地截断、晾晒、接种,采取就地发菌。接种后,将段木顺向堆码发菌,堆最上层覆盖一层树枝或稻草。发菌10 d后,将段木顺山排列放置,每隔7 d将上下调头、翻面1次,让其吸湿均匀,提高菌种成活率,减少杂菌感染。

3.2 菌场发菌砍伐后树木下山截断、晾晒、接种。接种后,将架成“井”字型,堆高1~1.2 m,堆宽1 m,底层用两根枕木架空,堆用塑料薄膜和遮阳网覆盖。发菌10 d后,开始首次翻棒补水,其后每隔7 d翻棒补水1次。补水时,要将段木上下内外调换,以保持段木内部含水和发菌均匀。补水要求采用喷雾法,标准是段木表面“干不露白,湿不流水”。没翻棒时,每天中午需揭膜通风透气2 h。发菌一段时间后,当接种孔和棒两头有白色菌丝时,开始排堂“发汗”。排堂时,将菌棒平放在地面,菌棒间距5 cm,菌棒一头垫枕木,地表撒生石灰消毒。排堂后,每隔7 d翻棒喷水1次。方法是第一天喷水,第二天翻棒,如遇下雨,(雨后)第二天再翻棒。翻棒采取每次1/4侧翻,达到透气、减少霉、杂菌污染的目的。在翻棒过程中,如发现有绿霉等污染棒,用浓生石灰水或1∶500倍农用青霉素进行处理。

4 出耳管理

发菌后期,当接种孔上开始出现小耳,菌棒截断面菌丝覆盖面积达2/3时,可起架进入出菇管理。起架优选七阳三阴的山林地,架棒依地势环境而定,可将菌棒一头用枕木垫起,顺山放置,也可将菌棒靠放在岩石和山坡上出耳,还可采用菌棒相互依靠搭架或“人”字架等搭架方式。甘孜州雨热同季,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出耳以自然雨水催耳出耳为主,靠近水源的地方可以喷雾补水,晚间喷水,白天、雨天不喷水,保持菌棒“干干湿湿”为宜,切勿将耳片长期处于湿润状态,否则会出现流耳。当冬季气温低于15℃不出耳时,进入入冬管理,方法是将菌棒平放于地面,自然吸湿保水,菌棒上面可以覆盖一层稻草和树枝。

5 采收与加工

5.1 采耳当耳片边缘平展变薄,色泽变浅,即可进行采收。雨后1~2 d进行采耳或采耳前1~2 d停止喷水,采耳时要将耳脚采摘干净,避免出现流耳,影响其它正常生长的耳片,采耳后要将菌棒调头和翻面,使菌棒水分和出耳均匀。

5.2 加工采收的黑木耳放在晒席上晒干,在未完全干燥前,不要翻动,否则会出现耳片卷曲,形状不美观。当木耳干燥至含水量12%以下,出现沙沙响声时,即可入塑料袋密封保藏、包装上市销售。

猜你喜欢
耳片甘孜州菌棒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夏季高温期香菇菌棒间歇养菌三步走
食用菌(2020年2期)2020-12-22 22:19:42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青年生活(2020年14期)2020-08-04 12:17:32
香菇注水时间怎样掌握
今日农业(2018年5期)2018-03-24 05:53:12
四川省甘孜州9个不同地理蝗虫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香菇菌棒开放接种新技术
灰树花菌棒第二潮菇春季出菇催蕾研究
食药用菌(2016年6期)2016-03-01 03: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