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与观念渗透

2017-04-04 16:57吴俊明
化学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立德树人初中化学

摘要:初三正处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化学是初中重要的科学分科课程,要关注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在分析初中化学内容特点基础上讨论了初中化学六方面的育人价值以及怎样实现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讨论了初中化学中的基本观念,强调初中化学中基本观念养育要以渗透和初步体会为主。

关键词:初中化学;育人价值;观念渗透;立德树人

文章编号:1005–6629(2017)2–0008–08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为什么要关注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先解决“为什么要关注育人?”、“初三有哪些特别之处?”、“初中化学有哪些育人功能?”、“初中化学怎样育人?”等问题。

1 为什么要关注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

1.1 立德树人是我国各级教育重要和紧迫的根本任务

现在,化学的名声不太好,瘦肉精、地沟油、三聚氰胺奶、苏丹红鸭蛋、甲醛鱿鱼、硫磺枸杞、孔雀石绿防腐鱼、染色“黄花鱼”、假鸡蛋等害人科技事件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以至于我们的电视中竟然会出现“我们恨化学”这样不明事理的愚昧广告。目前,新型合成毒品日渐泛滥,而且“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创新和快速制造”,以至于无法及时发布国际禁令或者难以检查发现;欧盟最新的毒品市场报告说,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向欧洲出口新型合成毒品增长最快的产地!实事求是地说,做这些坏事的人、这些坏事的“发明”者都是掌握了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人,单从化学知识、技能和能力来看,他们大多可算是化学“学科素养”高的“优等生”;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不是化学教学的责任。但是,这些事件的发生对化学教育教学是有警示的:讲素养一定要重德,化学课程一定要立德树人!

其实,不仅是化学课程,其他课程也必须立德树人,不仅中学要立德树人,小学、大学也要立德树人。人是教育的对象、目的和根本落脚点,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博客、微信等网络传播方式助推了各种思潮涌动,一些腐朽、邪恶的思想乘机侵蚀、毒害民众,特别是年轻一代。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在这个背景下,防止培养没有灵魂的“次品”甚至“危险品”,成了教育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和紧迫的使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提高国民素质,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为把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在2014年3月30日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

“立德”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立志将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振兴,服务于世界人类进步,努力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立德树人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教育不立德树人是误国,甚至会导致亡国。因此,古今中外的一些贤达先哲都很重视立德树人。例如爱因斯坦在《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我们的先贤早就主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襄公二十四年》,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60年~公元前420年;意为确立高尚的品德是人生最重要的,其次是建立功业,再次是著书立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第三》,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代至秦汉时期;意为培养人是最有远见和最好的打算、计划)。“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归宿和目的,两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

1.2 初三正处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发展不是匀速进行的,存在着发展的关键期。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多事之秋”。一般说来:

初一学生带着新奇、期待和希望进入中学,大多比较胆小“听话”,循规蹈矩;由于教师不像小学管得那么严,玩的“自由度”比较大,加上对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已经有所了解,学习困难不太大,容易造成对以后的学习困难估计不足。

到了初二,学生身体开始发育、进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秘密”,心理有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由于缺乏思想准备,有些心慌意乱;另一方面开始感到自己长大了,跟家长的交流逐渐变少,胆子开始放开变大,一些人可能会玩得出格、“豁边”而受到批评……他们对一味地说教开始抵制,对“顺耳”的话比较听得进、感到温暖,开始有结交朋友的愿望。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平衡,比较容易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在学习方面,由于增加了物理学科,其他学科的难度也在加大,加上距离中考还有一段时间,学习动力不太强,学业分化现象日益明显,“不听话”、“对着干”以及不吭气消极对待等逆反现象日益突出。

到了初三,学生的“成人感”更加明显,独立性有较大的发展,自尊心大幅度增强;由于面临着即将毕业,他们开始考虑人生道路。对人生道路选择的一些疑虑,使他们开始了对社会、对世界的朦胧思考。他们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世界,开始用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为,开始模仿自己喜欢和崇拜的人,喜歡跟别人(包括教师)平等地讨论问题,喜欢强调和坚持自己的想法,喜欢自己独立地自由地组织和开展一些活动。这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起步,是迈向青春之门的重要转折。他们思维活跃,但是非辨别能力不高,由于缺乏经验、缺乏足够的自控力,容易上当受骗,沾染社会不良习气,偏离人生正确航向,甚至做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产生严重的后果,给自己的人生设置障碍,造成终生遗憾。在学习方面,他们有求知欲和进取心,但缺乏持久的恒心和毅力,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目标。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优秀,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信心大大增强;也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对新增加的化学课程学习不适应,其他课程的学习起色不大,学习成绩不如意而产生焦虑,甚至失望、逃避、放弃,只想混个初中毕业文凭而后打工挣钱或者“走一步算一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妥善、恰当的引导和帮助,能够促使他们更快地适应新的生活,走好人生重要的第一步,以及为下一阶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影响很大。

由于初三以后学生会接触和关注更多的化学问题,在初三阶段对他们进行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有利于他们对面临的新的化学问题正确地思考和对待。

总之,初三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期。做好关键期的育人工作十分重要。

2 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

弄清可能性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为此,需要深入研究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及可能性。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等做了规定,对课程标准进行研读,可以了解初中化学育人的可能性。

2.1 初中化学内容特点分析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在三维目标部分阐述了各维度目标应该承担的教育教学要求:

初中化学中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应该能够使学生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初步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了解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中的过程与方法学习应该能够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增进对科学探究的体验;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用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常见的化学现象,说明并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初中化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应该能够使学生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初步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严谨求实、乐于实践、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科学品质;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以及化学与杜会发展5个一级主题。这些内容既有涉及衣食住行、学生经常接触,但又熟视无睹、不曾想过、不太明白的,也有不太熟悉,甚至从未见过、听过的;既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事物,又有神秘、生疏的微观领域的事物。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反复阐述了它们必须承担的教育教学要求。牢记这些教育教学要求十分重要,让我们不厌其烦,再来温习一遍课程标准规定的五个一级主题承载的教育教学要求吧。

“一、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能够:(1)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使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推断;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2)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他们能在化学学习和日常现象中独立地或经过启发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比较明确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能对问题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设,具有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猜想或假设做初步论证的意识;能在教师指导下或通过小组讨论为所要探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或活动方案,经历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的过程,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认识收集证据的重要性,学习运用多种手段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观察,能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对观察和测量的结果进行记录,并运用图表等形式加以表述,初步学会运用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证据;能对事实与证据进行加工与整理,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之间的关系;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合理的结论,初步学会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或通过讨论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具体建议,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能用口头、书面等方式表述探究过程和结果,并能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与他人交流讨论时,既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3)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学习应该能够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關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的学习应该能够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来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探索原子结构的科学史实了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了解化学物质的多样性,知道微粒构成物质,认识化学元素,学会表示物质的组成。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学习应该能够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几种化学反应,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知道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学习应该能够使学生从化学角度了解能源和资源的利用,认识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知道化学物质与健康和保护好生存环境的关系;知道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知道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有的物质或某些化学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正确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总之,课程标准规定的上述教育教学要求决定了初中化学的下列具体功能: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强化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领悟科学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给学生提供适应现代和未来社会生活以及他们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知识技能基础。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和科学的知识、方法来分析、解决跟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发展潜能。

(4)使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大作用,初步感受化学的价值,感受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5)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启迪科学思维,理解科学本质,提高科学素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创新意识、终身学习意识,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而勤奋学习的志向。

2.2 初中化学的育人价值

过去,人们往往只从功利视角出发,注意科学的认知价值,特别是应用价值。例如,说到化学的价值,许多人都会想起它的应用价值,不少教科书也正是用认知价值,特别是应用价值来体现、渗透化学的价值教育。其实,这些只是科学的外在价值,科学的内在价值、精神价值、文化价值、育人价值被忽视了。从人的发展角度看,科学的内在价值和间接价值更为重要[3]。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跟人类自身对化学的认识发展一直是结伴前行的。这个总体规律意味着化学是具有育人价值的。只重视科学的外在价值,忽视其内在价值、间接价值,这是目光短浅、大失偏颇,需要纠正的。

初中化学的育人价值主要在于能帮助学生:

2.2.1 初步体察世界的物质性与辩证运动规律

化学能使学生体察到形形色色的实物都是由物质(实物材料)构成的,其早期的突出例子之一是:曾经被前人认为虚幻不见的各种“空气”(例如“固定空气”、“可燃空气”、“浊空气”、“火空气”、“脱燃素空气”、“燃素化空气”、“亚硝空气”、“碱质空气”[4]等等),先后被化学确定是不同的气态物质,并非空空无物。尤其是,思维的物质基础、遗传的物质基础等等也已开始被化学揭秘……化学不但能使学生体察世界的物质性,体察化学变化的普遍性,而且能使学生体察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体察化合与分解、酸和碱、氧化与还原、中和与水解、溶解与结晶、加成与消去、普遍性和特殊性、现象与本质、内因和外因等种种矛盾现象,逐步形成和深化对立统一同在、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等辩证规律的认识,重视理性思考,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2.2.2 引导学生从特定角度形成和创新认识世界的方式,发展认识世界的能力

化学是从特定角度来认识物质的。在了解化学、形成化学认知之后,人们就创新了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从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转变和相互作用等角度来认识物质,了解物质分子的功能,了解物质对于人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化学的思维方式能使学生在认识世界时增添新的内容,达到新的深度,有利于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科学思维、智慧水平上升到新的层次,得到新的发展。例如,众多的化学事实都表明: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变化,物质的差别和变化只能用其微观结构来解释。因此,化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微观结构的观念,也有助于他们把结构观念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上,能够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进而善于做战略性思考。此外,化学中的元素、异构、系列等概念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也逐渐对其他领域产生显著的影响。

化学的这些价值和功能是跟其他学科不同的,也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替代的。

2.2.3 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重要物质,初步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化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不学习和了解化学,学生对物质的认识是不完整的、有重大缺陷的。

化学的伦理价值,不仅能够促使学生成为自然界的合理利用者、改造者,而且能够使学生学会趋利避害,恰当地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成为自然界的友好保护者,有利于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提高生存质量,又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2.2.4 引导学生初步形成重视实践、实证,重视微观想象的观念

化学物质千差万别,难以用抽象演绎方法作出准确和精细的推定,需要逐个研究、认识。它的这种个别性特点决定了化学对实验、实践有强烈的依赖性,必须以实验为基础,重视微观想象。由此,化学学习特别有利于学生形成重视实践、实证和重视微观想象的观念。

2.2.5 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熏陶,提升精神追求

科学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思想感情,其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化学的探究和学习能促进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勤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批判。科学致力于探明现实世界的规律,而规律具有和谐、清晰、简洁、完善等特质。科学对于规律的追求,就是对和谐、清晰、简洁、完善等的追求,实质上是对美的本质的追求。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化学不但能够向人类展现感官美,而且能够向人类展现理性美,从而具有内在的美学价值。化学的学习能够促进和强化学生对美的本质的追求、对真和美统一的追求。

2.2.6 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视野

化学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可以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形成国际视野,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升伦理道德观念,把求真、求美与求善统一起来。

总之,化学不但具有工具性的实用价值,能够促使人们形成积极的信念、开展认知活动、破除神秘主义、预见未知和未来、促进人脑的开发和进化,为人类的成功提供物质支撑,而且具有内在的精神价值:学习化学可以促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训练人的心智,提高人的知识和智力水平,使人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可以促进人们养成踏实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激励人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追求真理;促进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文明化……为人类的成功提供精神支撑,在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促进人的发展是化学最重要的间接价值。这种价值不止在于知识,更在于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的能力和生存方式,在于提升人的精神文化水平。忽视化学的育人价值,轻视化学学习、削弱化学课程、不搞好化学教学等等,都是不应该的、错误的。

2.3 初中化学中的观念渗透

科学观念可以提供了解和学习科学的基本框架,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科学理论形成、发展,引领、调控科学活动,引导科学方法形成,全面养育科学素质,提升科学教育水平。正确的观念有助于提升人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提高人的认识水平,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前提性基础。化学教学应该重视科学观念和其他正确观念的渗透。

什么是观念?初中化学应该关注哪些观念?怎样才有利于这些观念的养育?这是需要弄清楚的几个问题。

2.3.1 什么是观念

所谓观念是人对于事物或者事物某些问题(或方面)的概括性的、总结性的、综合性的认识(见解、看法),是人在对事物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整合和辩证等思考活动的产物。观念跟思想、概念、观点、理念等有密切的联系,涵义比较接近,然而又有些不同,要注意区分[5]。

2.3.2 化学的基本观念是哪些

化学中有哪些基本观念?笔者以“化学观”、“化学观念”“化学基本观念”和“化学核心观念”为检索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很快就搜索到分子观、原子观、离子观、化学平衡观、工程观、生态观、实验观、仪器观、资源观、绿色观、环保观、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分类观、计量观、科学价值观、能量观、能源观、守恒观、平衡观、物质观、运动观、结构观、转化观、定量观、化学-技术-社会-环境观(念)、STSE观(念)、科学本质观、化学价值观、科学发展观、辨证唯物观等30多个,似乎每个稍显重要的概念都有相应的观念,只要在其名称后面加一个“观”字就成。这也不奇怪:概念是反映事物(对象)及其属性的思维形式,反映着人们对该事物的特征属性的认识;观念是人对于事物或者事物某些方面的概括性的、总结性的、综合性的认识。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它的概念和有关观念都是存在的、并行的,有“某某”概念就可以有“某某观”。在概念名称后面加个“观”字,似乎就抹去了它们的差别。然而,概念只反映事物的特征属性(过去多强调本质属性),“某某观”反映的内容没有这个限制,要比“某某”概念丰富得多,两者是不同的。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观念其他学科也可以有,例如,物理学中也讲分子、原子、离子,而且它讲的微粒还包括基本粒子,比化学还多;物理学、生物学等也有实验,也要讲“环保”,讲“绿色”,讲“能量”,讲“生态”,讲“STSE”;至于“变化”、“分类”、“计量”、“价值”、“守恒”、“平衡”、“运动”、“结构”、“转化”、“科学本质”等使用的范围就更广了。由此看来,把这些观念都说成“化学观(念)”是欠妥的。特别是所谓“物质观”,化学中的“物质”只指构成实物的材料,不包括场;物理学中的“物质”不单包括实物材料,还包括场;哲学中的“物质”泛指客观存在,外延就更广了。由此可以制订两条规则:(1)凡是涉及多学科多方面并且没有特别的化学内容的观念,应该归属于(自然)科学观或者社会科学观、哲学观等上位层次,不应视为化学观念,例如“分类观”[6]等;(2)凡是涉及多學科多方面并且具有特别的化学内容的观念,必须加注“化学”二字限定范围,例如“化学物质观”、“化学微粒观”、“化学物质结构观”、“化学变化观(化学运动观)”、“化学平衡观”等。

究竟化学有哪些观念?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凭拍脑袋来确定,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笔者认为,厘清了“观念”概念后,可以从观念的内涵出发来确定它的外延:因为观念是人对于事物或者事物某些问题(或方面)的概括性的、总结性的、综合性的认识(见解、看法),根据化学涉及的主要问题(或方面)就可以确定有哪些化学观念。根据化学的基本问题确定化学的基本观念,这是确定化学观念最根本的规则。

张嘉同教授在研究近代化学科学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化学有组成、结构和反应3个基本问题[7]。他的这个观点是有根据的,所以得到了唐有祺院士、王夔院士等许多人的认同[8](笔者认为,组成、结构和反应仍然是现代化学的基本问题,不过它们有了新的内容、新的发展)。初中化学具有启蒙性质,其内容基本属于近代化学,这意味着它涉及的化学基本问题是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反应问题。此外,它也涉及现代化学跟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涉及化学的价值问题以及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等。

2.3.3 初中化学涉及哪些基本观念

根据上述讨论,可以推定初中化学中涉及的观念教育内容如表1所示。

2.3.4 初中化学中基本观念的养育要以渗透和初步体会为主

初中化学中基本观念的养育切忌操之过急,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灌输和记忆方法,要以在知识教学中渗透为主,引导学生注意、体验和形成初步印象,在积累了足够事实材料,归集有关知识后,再逐步进行概括、总结、提升(通常在各级复习阶段、直至高中阶段分步进行),避免要求学生强记。不必过早、过多介绍抽象的概括内容,不需要介绍“××观”之类的名词。

3 怎样实现初中化学的育人功能

所谓“功能”涉及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和有用性,是价值的具体体现,跟“价值”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化学的育人价值决定了化学课程能促进学生求真、求善、求美,具有育人功能。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实现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

目前,只讲实用价值,忽视内在价值、精神价值、育人价值和文化价值;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论教”偷换为“以应试为本”、“以考论教”;日常的新课教学就要一步到位,直奔中考解题训练,训练教学则注重“刷题”训练,一心要把学生训练成“刷题”机器人;培养捞分能力成了硬任务、实任务,立德育人更是成了软任务、虚任务……这些做法背离了社会进步的需要,背离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埋下了畸形发展的祸根。

要消除上述消极现象,排除各种干扰,搞好立德育人,需要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3.1 努力提高立德育人的自觉性

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深入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3.2 认真挖掘学科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整体规划,抓住重点,逐步实施

只有结合学科教学自身特点立德育人,才能保证化学教学具有积极意义。要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认真挖掘学科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做好章节育人的整体规划,同时注意抓住重点。

3.3 开展课例研究和交流示范,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要积极组织学习提高,开展育人思想和方法的课例研究和交流示范活动,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要在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要注意整合和利用优质的育人教学资源。

3.4 遵循教育规律,适应学生特点

要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和全面覆盖;要强化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确保实验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要循序渐进,反对一步到位;要重在渗透,力戒灌输,力求生动活泼,不断创新。

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3.5 深化课程改革,突出核心素养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要以深化课程改革,建立健全综合协调、充满活力的育人体制机制,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要根据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努力实现、改进和加强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要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

3.6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总结

时代在不断发展,学生也在不断形成新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勤学勤思,不断创新,力求生动活泼,效果更好。

育人创新大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寻找、挖掘显性的和潜在的优良的育人教学素材;二是在教学方式方面设计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情感和学习主体性的活动过程,强化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为此,教师要勤学勤思,注意发现和收集有关的新颖素材,创造有效的教学活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育人教学做得生动、活泼、更有成效。

在发挥化学课程育人功能方面,有许多一线教师勤于学习,不断用新的素材、新的内容来更新、充实自己的教学,达到新的教学高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一些教师认为育人教学不过是老一套,懒学惰教,马虎应付,不思“与时俱进”,教案多年后仍无大变化,往往充斥着脱离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老掉牙的陈旧内容,以至于教得没劲,学者无趣,使“育人教学”成为空谈。对此,需要积极疏导。

参考文献:

[1]许良英,赵中立,张宣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吴晗清,肖美超.聯系生活的化学教学研究[J].化学教学,2016,(4):3.

[4][英] J. P R帕廷顿著.胡作玄译.化学简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6~101.

[5]吴俊明,吴敏.为什么要关注科学观念——关于科学观念和科学观念教育的思考之一[J].化学教学,2014,(4):3.

[6]吴俊明.分类观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吗[J].化学教学,2015,(4):3.

[7]张嘉同著.化学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35~42.

[8]唐有祺,王夔主编.化学与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立德树人初中化学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幼儿园规则教育的价值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