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莉霞
(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甘肃 武威 733000)
社会经济在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巨大变化,对于医疗护理领域而言,优质的服务是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促进长远发展的关键,如何促进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是临床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在患者住院期间,与其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一旦发生护理纠纷,将会严重影响着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对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很多的不便。构建和谐医护、文明医护已经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让患者能感受到家庭式的温暖是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做到的。以下将对家庭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13例,女86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2.4±6.8)岁;另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5.4±7.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家庭式护理模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庭式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2.1 入院教育
患者因各种疾病需要入院治疗,入院之初的患者对医院环境、治疗方法等都不甚了解,此时护理人员应该学会和患者成为朋友,以亲切的态度对患者表示关切,争取患者的信任。住院患者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护理应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接受水平以及自身性格特点,对患者进行详尽的入院宣教,在入院之初便使患者感到亲切与友好,这样才能够在后续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1]。我科一位肾移植术后患者,性格较为内向,但脾气倔强,不愿和其他人沟通,我科护理人员观察到了这一现象,在入院之初便与他积极沟通,日常查房时也会和他聊天,通过耐心的劝导,这位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就连他爱人都说:“我家老头子可倔了,就听你们护士的”。这充分证明,及时的入院宣教与护患沟通能够增进护患信任感,促进患者接受良好的治疗。
1.2.2 肢体语言应用
住院患者病情有轻有重,但都同样希望接受专业的治疗与护理服务,同样渴望来自医护人员的重视。在日常查房过程中,患者都希望受到医护人员的重视,在交流时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可以表达对患者的关切,使他们觉得护理人员像他们的家人一样,才能让患者认可自己的工作。比如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可以帮助其盖被子,当患者感觉到疼痛时,可以用手势表示鼓励与安慰。我科曾有一位患者,因为身体疼痛不适时常情绪躁动,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但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帮助其收拾呕吐物、为其按摩,让患者感觉护理人员就像亲人一样照顾自己,这位患者很感动,后来让家人为值夜班的护士送来热乎乎的饭菜,这就表明亲切的关怀对患者来说是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可拉近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治疗。
1.2.3 加强护患沟通
交流与沟通在护理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护患沟通需要贯穿护理工作的始终,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使用晦涩难懂的语言,减少专业术语使用,为患者进行积极全面的健康宣教,使其充分了解自身病情,还能够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信任关系,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工作[2]。一切住院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对于外界的言语十分敏感,如果沟通过程中不注意可能会影响患者情绪,而亲切的关怀会使患者情绪得到调整。我科的一位肾衰患者,瘢痕布满全身,对疼痛刺激尤为敏感,这位患者对输液、打针非常害怕,但每次护理人员为其输液、打针时,都会给他讲个小笑话活跃气氛,在护士的帮助下,他克服了自身的恐惧心理,成为了我科患者中与护理人员配合最好的一位患者。
1.2.4 加强专业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护理人员虽然表现出热情的服务态度,但无法满意的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一些专业技能掌握不到位,这样会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引起患者的不满。以前我科曾有一位肾移植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资历都非常了解,每次低年资护士为其输液他都不情不愿,对于这一现状,我科年轻护士自发组织学习,刻苦练习穿刺技能,高年资护士也对其进行悉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科里最年轻的护士给这位患者成功穿刺一针见血后,患者的态度改变了,今后无论是谁对其进行输液,他都能够积极配合。由此表明,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将直接影响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的信任程度,娴熟的护理操作是一种无言的交流。另外,护理部会定期为低年资护士开办各种学习交流活动,为其学习与发展提供上升空间,使新护士快速成长,减少由操作不熟练造成的呼唤纠纷。
对照组患者中,满意143例,较满意32例,不满意25例,护理满意度为87.5%;研究组患者中,满意163例,较满意29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家庭式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归转起到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1] 李法玲.优质无缝隙护理对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15):175-176.
[2] 赵娟珍,赵 霞.人性化护理在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6):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