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宪玲,刘倩倩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宿迁 223800)
跌倒是导致老年患者非致死性伤害的首位原因[1]。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控制不良,易于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下肢感觉及血液循环障碍、足部病变等,常发生步态不稳和行走摇摆,在行走时受某些外伤的机会大于无神经病变者15倍[2]。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21.58%,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老年患者的11.41%[3]。因此,对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1.1 一对一个体化指导,新入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入院2 h内,由责任班护士利用护理部下发的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记录表进行评估,评估项目包括有既往跌倒史,活动障碍,精神异常,使用特殊药物,无人陪护等10个项目,总分≥1分时,提示有危险因素存在,启动防跌倒的一般及标准护理措施;总分≥3分提示为高危患者,启动高危险防止跌倒措施,每3天动态评估1次后防跌倒知识再强化教育,并列为交班的重点病人。
1.1.2 每周进行两次糖尿病知识讲座,由医护人员利用幻灯片讲解治疗糖尿病知识,包括运动指导、用药指导、低血糖的症状及自我救护,急慢性并发症及严重后果和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等,了解跌倒高发原因及预防跌倒的措施,减少跌倒的发生。发放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教育资料,有利于患者学习。
1.2.1 防跌倒的常规护理
根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记录表结果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对于跌倒风险评分大于等于1分者,宣教床头悬挂“谨防跌倒”并告知警示标识的意义;教会正确使用床栏予保护;教会病人使用床头灯及呼叫器,放于可及处,指导病人遵循起床三部曲,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30 s,两腿下垂床边坐起30 s,床边站立30 s后再行走。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无障碍物,告知卫生间防滑措施。协助病人将日常物品放于患者易取处。穿舒适的鞋及衣裤。对于跌倒评分大于等于3分者,除了宣教以上内容外,通知医生患者的高危情况有针对性治疗,在病区白板上登记,列为重点巡视交班内容,告知家属应有专人陪护患者,必要时限制患者活动,适当约束。
1.2.2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老年人出现生理性老化,人体各器官功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听力、视力、平衡功能、自我保护应变能力减退,骨骼脆性增加;老年患者个性好强、固执、自尊心较强,自我评级能力过高而不愿麻烦别人的心理成为跌倒的高危因素[4]。因此,护士要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增强其责任心及安全教育,赢得家属配合,对于防止患者跌倒有重要作用。
1.2.3 用药指导
老年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餐或过分限制饮食常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且经过长期治疗伴发肝肾功能不全使磺酰胺脲类药物或胰岛素不能正常代谢排出,导致血糖过度降低[5],易发生跌倒。有研究表明,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抗焦虑忧郁药、降压与利尿药、扩血管药、维生素及钙剂等可影响患者的神志、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易引起患者跌倒[6]。责任护士详细讲解各种药物服用时间及方法、不良反应及配合事项。护士见饭注射胰岛素嘱准时进餐,随身携带糖块。护士要动态评估患者服药的能力,指导并协助其正确服用口服药,掌握药物的半衰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出现不适,随时按传呼器,护士按时巡视病房,尤其关注午夜时间段,防范跌倒发生。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生理性老化,出现视力、听力、平衡功能减退,自我评估过高;糖尿病病程时间长,易发生各种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慢性并发症从而导致跌倒的发生。当患者最早出现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时,将造成深感觉、位置觉和震动觉的障碍,病人主诉走路会出现踩棉花的轻飘飘的感觉。还有的患者会出现双足麻木、烧灼感、刺痛、双足发凉、肌肉萎缩等,易使足部发生损伤,足部关节变形也会使患者走路步态不稳,容易发生跌倒。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高发生率,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脉血管内有斑块形成,易形成供血不足,导致视网膜病变视物不清,严重者失明;下肢血供减少,导致足部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下肢发凉,末梢紫绀等,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严重者截肢,而易发生跌倒。老年患者降糖期间会出现头晕、心慌、精神异常等低血糖症状及无症状性低血糖,诱发或加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等发生;同时服用降压药物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服用利尿剂,排尿次数增多易发生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等,服用扩血管药物容易发生低血压,引起眩晕,视物模糊等以及家属照护的责任心缺乏和安全意识淡漠,病房洗澡间地面潮湿均是是跌倒的危险因素。
通过健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防范跌倒的意识,避免带来身体及心理上的痛苦;另一方面提高护士专科护理水平及沟通表达能力,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研究证明,健康教育是减少跌倒发生的有效措施。通过教育,不但让患者对自身现状的认可以及学习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知识;了解饮食上营养均衡定时定量,适宜的运动,按时正确服用各种药物及注射胰岛素,知晓服用药物期间注意事项如低血糖自我救护,起床三部曲等,了解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性及预防等,而且也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通过自我管理采取措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减少跌倒的危险因素,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
[1] 胡妙兰.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中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22-24.
[2] 陈立英,付春华,李丹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跌倒风险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68-70.
[3] 谢金梅,肖日华,李炳根.糖尿病患者跌倒的前瞻性研究[J].临床医学,2011,31(3):76-78.
[4] 张振清.病房护士对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认知的调查及管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24-1926.
[5] 杨菊萍,姜素芹,王爱军.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急救及处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20-21.
[6] 杨 慧,李朝梁.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3):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