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茜苹
(武昌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2)
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地位突出,而高校学生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与走向,因此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的“思修与法基”结合在一起进行改革,是教学创新的必然之路。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思修与法基”课程改革,有益于加强在校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认知、理解、认同。“思修与法基”课程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必选课程之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高校教育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民办学校“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可以起到强化加强作用,并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融入“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里,圆满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思修与法基”教学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目前,高校“思修与法基”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对于树立培养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全面良好的认识社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修与法基”课程中,则更加达到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1)学生学习任务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猎少。从国内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校的“思修与法基”课程体系中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相对偏少。实际上“思修与法基”课程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却是很重,但是在课时分配上比例相当不对等。这就造成了高校内日常的教学课时内,教师根本不可能有足够充裕的课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体内容进行详尽精确的教授。
(2)思修与法基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虽然也有部分高校教师会利用短促有限的课堂授课时间为学生们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部分内容,但是却由于教师们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来授课,从而导致高校学生们普遍对这种单一、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抵触厌倦,更有甚者逃课。直接后果就是高校大学生们在“思修与法基”课程中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认知普遍觉得有相当大的难度。
(3)教材编制不合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高校“思修与法基”课程的一些教学内容里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入、详解。目前在版的一些教学教材中,缺乏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常规价值观的关联与差异,这样根本无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引导带领高校学生们的人生观。
(1)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任何一门学术学说,理论感知的前提都应该是理论讲解。利用“思修与法基”课堂做为教育传播的主渠道、主场地,在讲课方式上根据学生的理解接受力和个性特征,通过多媒体教学播放影片、视频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深远意义、学习要求和深入学习方法,给学生们讲述清楚透彻,使学生们深刻直观地了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思修与法基”课堂上多进行沟通、探讨等多种教学形式带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到课堂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支持引导学生们独立表达出个人的见解和提议,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以在校内网建立道德教育专栏,诚请在校老师们以及校外品德高尚的百姓模范们给学生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以及见证的身边真实故事来实际证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历程。只有经过“思修与法基”课堂上深刻明确的理论讲解配合校内课堂实践互动以及校网活动,大学生们才会深层次意识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实质。
(2)加强宣传,联合校内外强化学生对思修与法基认知。在校外开展各种理论宣传活动,更快促进大学生深度透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或政府官员走进高校,给学生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和报告,深入细致的解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相关重要知识。在校外学生所在社区设立专门的宣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中以生动有趣、脱离呆板教学的现场互动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典型案例的讲解,深化学生的法律认知。教师改变传统照本宣科的内容讲授形式,避免学生出现枯燥无味听讲的现象,相关的报告人员走进高校给学生讲解具体典型的案例,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兴趣心理,通过案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还可以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3)改革规划,层层递进。校内领导及教师团体全员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规划工作。①高校领导层做好详尽可行的针对“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规划,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民办高校“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能更符合其教学目标和要求;②高校的领导层以及教师要定期针对学生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际认识进行全员总结。这样才能针对现阶段学生们的实时思想动态来做成长维护形的教学计划。不能只看重学生们课堂内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学习状况,更要结合实际活动,以使学生们深度认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核心实质。
(4)高校校内开展与加强各学科间的学习课业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中,高校教师的教学重心要关注在“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上。因为“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与其它多个学科教学都会有紧密联系,所以高校教师具体课堂授课时,一定要尤为重视,增加各学科间横向联系,最终深刻阐述演化社会过程,深化社会发展规律,在头脑中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思修与法基当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历史人文学科有效结合在一起,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脉络,从史学角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总结,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只有对内容和性质的正确理解才能够使思修与法基的学习更加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都需要学习的内容,在民办高校中的改革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思修与法基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文 章对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民办高校“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民办高校“思修与法基”课程教学改革,对国家、社会、高校学生们均有对应的价值要求,因此需要联合各方面力量不断作出努力,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革新,使民办高校教学改革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1]何小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29(7):116-120.
[2]刘芳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职业,2014,14(29):37.
[3]张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教育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6,22(29):166-168.
[4]张兆延.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探索——以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4):99-101.
[5]徐光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修”课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14,2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