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阻力在液压回路中的应用

2017-04-02 17:58:49
时代农机 2017年12期
关键词:液流油液管路

唐 晖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液阻在液压元件中较为常见,阻力大小受液压系统内液阻元件通流截面有关,通过调节阻力长度可以控制液压元件与系统内液阻值,使液阻可以有效发挥系统运作功能属性,具体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通过科学调控液压差值,使流量分配实现可控性;二是通过规划设计局部液流,降低管路内液流阻力,使液流产生损失的阻力特性得到有效落实,主要影响液流阻力损失的因素为通流面积。

1 管路阻力所在液压回路设备概况

(1)液压回路设备基本定义。液压元件是构成液压回路设备主要构件,通过必要元件科学组建形成具有功能性的液压体系,通过掌握液压系统回路定义,多执行元件(多缸)配合工作回路、速度控制回路、液压马达控制回路及压力控制回路为构建液压回路主要设备,管路阻力对设备运行产生消极影响,通过分析液压回路设备状况,可明确管路阻力在液压回路中应用状况。

(2)液压回路设备基本现况。液压回路采用带钢焊接技术对液压回路进行设计与制造,而液压系统控制主要针对焊机杯突机设定,其构成元件主要有焊缝压紧液压缸、焊缝杯突液压缸、液压泵站与手动换向阀构及相关元件构成。在液压回路系统运转过程中,需确保压紧缸处于压紧状态,通过液压回路对液压顺序落实有效控制,确保液压行为科学高效。在液压过程中,DN6手动换向阀加设在压紧缸与杯突缸之间,由液压系统回路控制,对液压顺序进行控制,对杯突缸与压紧缸科学操作提供保障,一旦液压回路出现故障,将造成系统崩溃,严重时会影响整个焊缝检查工艺的顺利落实,对机组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影响工厂经济收益。

2 分析液压回路改进方略

为了使液压回路在管路阻力中的应用更具价值,应找到液压回路应用分析立足点,以杯突机液压回路为基础做出改进方案分析,将为液压回路升级完善奠定基础。在改进前原杯突机液压系统中由胶管、压紧泵、换向泵、液压泵及换向阀等器件构成,在探析液压回路设备现况后,其改进方略从回路设置着手,4.6cm/s为当前液压回路中压紧缸压紧速度值,而4.3cm/s为杯突缸运动大致应保持的速度,在杯突机回路中,应用管路阻力特性,确保DN6(位于压紧缸与杯突缸之间)手动换向阀,可以同时控制杯突缸与压紧缸,其规划设计重点在于合理控制杯突缸与压紧缸管路长度,确保二者长度差值带来不同阻力,使杯突缸与液压缸运动速度均在控制范围内,经完善设计,使杯突机液压运转体系得以简化。在创设杯突机液压系统时,以6mm为杯突缸管路直径,以同样数值设计压紧缸有杆腔管路,对杯突缸与压紧缸运动速度进行科学要求,V缸×A活塞=A油管×v油液为流量连续方程下表现形式,经计算可以发现液压回路改进方略具有创新变革优势,相较于原有杯突机液压突更具运转合理性,可以有效维护系统稳定性。假定4.3cm/s为压紧缸有杆腔管路油液流速,依据计算方式,可以得出杯突缸管路内油液速度为7.6cm/s,符合液压回路系统运作下的机组工作需求,满足系统良性运转目标。借助液压系统伯努利方程,对创设应用方略进行探析,对管路设计进行科学计算,可以得出入口侧平均流速、出口侧平均流速及油液密度,进而对改良液压回路应用成效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得到二者流速近乎相等的结果,为提升系统运行与操作稳定性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运用雷诺数——Re=ν·d/v对液压回路中液流类型进行判断,其中v代表流体运动粘性系数,管径由d代表,ν为油液平均流速,雷诺数为Re,依照改进措施落实后,流量连续方程式中结论,对雷诺数进行横向比较,可知该设计方略下,管路压力相同,符合系统运作需求,可以保持结构稳定。

在实际应用中,控制回路内杯突缸、压紧缸动作保持同步,在相同液压管路阻力下,可以确保在焊缝压紧基础上,运转压紧缸后杯突缸科学落实焊缝杯突功能,由此可见液压回路改进方略,符合系统现实应用需求,可以高效完成预期设定改建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液压回路及设备运行现况进行分析,加之液压回路改进方案进行分析可知,管路阻力在小型液压系统中若应用不当,容易引起系统故障,影响整个机组运行稳定性,为此工厂应注重对液压回路的设计,通过思考杯突机液压结构完善升级方略,使处于管路内部的阻力得到有效管控,有效减少构成组件,提高回路运行稳定性,减少系统异常制动,提升系统运转稳定性、科学性、高效性,避免元件受损,为系统运行带来便利,保障系统高效节能,实现液压回路完善创新奠定基础,达到提升液压回路控制功效的目的。

[1]李强,陈晓峰,商融,等.管路阻力在液压回路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5,(3):40-42.

[2]陈砚,蔡林.管路阻力计算方法对调节阀性能预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舰船研究,2015,(4):137-142.

猜你喜欢
液流油液管路
基于在线监测的油液污染智能控制系统
基于水质变化的供热采暖管路设计
通过油液分析查找发动机抱轴故障原因
液压管路系统随机振动下疲劳分析
硅钢轧制过程中乳化液流量控制解耦研究及应用
山西冶金(2019年2期)2019-05-31 11:30:04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并网控制系统的仿真设计
电源技术(2017年1期)2017-03-20 13:38:00
H2-Fe3+/Fe2+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初步研究
电源技术(2015年7期)2015-08-22 08:48:36
合理润滑与油液监测技术的应用
油液监测技术的实验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1期)2014-08-16 13:34:08
美航天服漏水或因管路堵塞
太空探索(2014年4期)2014-07-19 1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