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陕西对外传播研究*
——以《丝绸之路万里行》栏目为例

2017-04-02 03:34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万里行丝路陕西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文化与传媒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新闻编辑】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陕西对外传播研究*
——以《丝绸之路万里行》栏目为例

关德洪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文化与传媒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决策,陕西广播电视台借助资源和区位优势,联合中省级媒体,策划实施了大型文化历史穿越全媒体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以活动矩阵带动节目集群,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探索了“文化先行”的路径,推动了“媒体外交”的突破,创新了“全媒体融合”报道模式。

《丝绸之路万里行》;全媒体;一带一路;媒体外交

2014年7月19日至9月13日,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外宣办指导,陕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陕西广播电视台策划实施了大型人文历史全媒体穿越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该活动由中宣部批准,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重点项目。由陕西广播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社、凤凰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陕西日报、陕西画报、西部网等传媒机构组建跨国采访车队,沿古丝绸之路一路向西,穿行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土耳其、希腊、意大利8个国家,穿越2000多年历史,横跨亚欧大陆。40余名媒体团成员驾驶16辆采访车,全程行驶15000公里,经过54天征途,最终抵达丝绸之路终点——意大利罗马。车轮上的采访团用镜头、纸笔记录丝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人文的时代最强音,吸引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以利益交汇点、文化交融点、历史交流点争取沿线国家更多理解和认同,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更为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文化基础。

大型人文历史全媒体穿越活动《丝绸之路万里行》是陕西卫视2014年全新启航,打造高质量、高水平人文综艺平台的扛鼎之作。第一季于 2014年7月19日开播,第二季于2016年1月6日开播,第三季于2016年9月开播。该活动包括“丝路行走”、“思路对话”、“丝路娱乐”三大板块,陕西卫视大胆采用高空航拍、高清直播技术,全媒体式合作宣传活动以全景记录、人文访谈、综艺竞技、文化旅行等多个节目形态呈现,全方位展现新丝绸之路的风貌,将世界文化遗产与现代经济文化对接,将人文历史与生活饮食、明星娱乐对接,实现国际化视野的零距离互动,践行了“一路一带”战略构想,是一次多看点、有深度的文化体验之旅。

一、全媒体整合传播创新

“丝绸之路万里行”采访团在世界上首次采用全媒体方式全景展现丝绸之路的时代风貌。全媒体团从沉淀了两千年多年的丝路大数据库中提炼报道精华,在时空快速转化中,把采撷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内容通过互联网、4G、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实时传输给国内各大终端,再进行多级分发。全媒体团中的平媒、电视、广播、新媒体互相配合,资源共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平台优势,联动共振,抹平国界与时区跨度,践行NOW NEWS NOW的现代传播理念,这也是丝绸之路万里行媒体团在媒介运用上的实践收获。

1、内容亮点: 媒体团以交通、经贸、人文历史等主题进行复合式报道,生动解读丝路“五通”。媒体团专访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理捷列先科、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意大利前总理普罗迪以及各国文化、经济部官员,采集权威信息,承担政策沟通的任务;记者们全程驾车体验丝路公路交通,聚焦建设中的西安空港新城、兰新铁路、哈萨克斯坦“丝绸之路”铁路、中国境外首条高铁“安伊高铁”、希腊帕特雷跨海航运,“海陆空”立体报道丝路道路通联情况;采访中国最大海外港口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格鲁吉亚最大的中国企业园区华凌工业园等,观察货币流通、贸易畅通情况;组织走进哈萨克斯坦陕西村、俄罗斯五山城莱蒙托夫纪念活动、土耳其国父纪念仪式、希腊奥林匹亚种植橄榄树、意大利佛罗伦萨中秋联谊会等数十场境外活动,吸引各国民众参与,促进丝路民心相通。活动矩阵带动节目集群,以陕西卫视为主平台,全程推出五档电视节目:跨国自驾体验节目《自驾万里到罗马》——编辑记者主持人西出阳关,穿越沙漠戈壁,挑战极限;新闻直播专栏节目《丝路进行时》——全景记录丝路沿线各国、各地区经贸文化旅游路路通达,和谐繁荣;高端访谈节目《长安与丝路对话》——王志回归电视荧屏,再造品牌;人文记录节目《丝路上的陕西人》——记录走南闯北的陕西人,彰显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的陕西精神;航拍节目《空中看丝路》每天滚动播出,空中雄鹰俯瞰丝路,饱览绝美风光,收获壮美画卷。

2、采编组织: 媒体团共有来自八家中央级和地方媒体的记者四十余人,为了确保采编顺利进行,媒体团制定统分结合、自主选择的采编原则。对于常态选题,从前期集中安排采访,到后期可同时分成两到三路进行采访,保证了选题的丰富性。视频组方面,把陕西广播电视台、凤凰卫视、光明日报每天采集的视频进行集纳,在境外实现视频资源共享;图片组方面,建立百度云图片库和微信群,各家媒体提供的图片上传至云端和微信端,后期署名后可随时取用。丝路活动采用这样消弭媒介壁垒的资源共享方式,构建起丝路信息“多屏生态圈”,推进了采编工作的高效运转。

3、议程设置: 此次活动是由中国主流媒体发起组织的一次大型全媒体活动,是在新媒体崛起后,传媒生态圈发生巨变中的一次探索性的整合营销。借助媒体平台优势互补的特性,主流媒体间关联互动,引发滚雪球效应。虽然活动是主题先行,但是通过不同平台受众的不同理解,产生丰富的联想效应,有效提升了丝路活动的关注度,进而对丝路主题报道有了深度认知。正是由于大规模活动产生的长尾效应,使得丝路活动结束后,相关文字、视频在各大媒介平台上的阅读量、点击率持续攀升。丝路活动全程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同时设置舆情预警和干预机制,主流媒体迅速发声,取得正面,积极的宣传效果,有效提升活动和品牌的关注度,也提升了主流媒体在新媒体语境下议程设置的能力。

二、“一路一带”宣传成果显著

这此活动是一次中国主流媒体集结起来跨越国境的走基层,媒体团既跟丝路沿线各国政府和职能部门紧密联系,第一时间收集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前沿信息,在政策沟通方面承担信使的责任,又通过编辑记者全程自驾的方式,横跨八国三万里,同步体验铁路,公路,航空,展示道路通联的现实情况,还在在报道方式上用民众视角贴地前行,在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方面进行议程设置。丝路媒体团受到沿途各国政府和民众的热烈欢迎,媒体团用文字,镜头记录古丝路的新时代风貌,国外主流媒体也聚焦丝路活动,用消息,专栏,录播,直播等多样态进行报道,不仅给沿途各国民众回溯了丝路灿烂辉煌的历史,也积极展望了“一路一带”建设的美好蓝图。

1、发稿统计。 新华社通过新华网,新华电视网等多平台发稿,开设“我在现场”等新媒体专栏,即时发布500多条信息。《光明日报》在主报开辟“新丝路,文化行”专栏,发稿28篇,图片20余幅,其中头版4次,光明网报道30余次,60多篇图文报道,官方微博微信90余条。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发稿20多篇,对7个国家做7小时深度报道。凤凰卫视发稿30余条,凤凰网开设专题页面,记录穿越全程,制作15期专题节目。《陕西日报》在主报开设“丝绸之路万里行”专栏,发稿30余篇,还有三个整版报道。《陕西画报》出版丝路画册上下卷。陕西广播电视台全台抽调上百人,组建采编中心、制作中心、运营中心、保障中心等,以陕西卫视为主平台,开播五档节目,全台各频率频道联动,其中《自驾万里到罗马》每期30分钟,共播出13期,《丝路进行时》,每期20分钟,共播出50余期,《长安与丝路对话》每期30分钟,共播出15期,《丝路上的陕西人》每期30分钟,共播出13期,《空中看丝路》每天各频道滚动播出,另外制作电台节目50余期,同时举办相关活动30余场,制作“陕耀欧亚”523启动仪式 ,719启程仪式,登顶火焰山,百年情深陕西村,甲午中秋月等十余期特别节目。陕台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4000多条信息。而陕台卫星车全国首获欧卫认证,确保境外直播常态化,成为此行技术突破的一大亮点。团队中74岁的文化学者肖云儒坚持走完全程,在西安晚报,新京报等纸媒上开设“丝路云履”专栏,每天一篇稿件,纵览丝路人文历史风貌,发表60多篇作品,经济学家张宝通走完全程,对沿途省区和丝路国家进行重新定位,撰写10余篇专业经济论文。主持人王志以城市为主题,一城一记,撰写随笔50余篇,发表在《北京晨报》等多家媒体上。

2、活动影响力。 上述这些报道在两个月内集中发布,全景呈现丝路上各国各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资讯,发出共建“一路一带”的媒体强音。媒体团所到之处,受到各国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热烈欢迎。各地举办主题欢迎活动20余场余场,其中总统、总理参与活动各1次,各国州(省)长、部长、大使参与活动20人次,其中格鲁吉亚总理欢送仪式通过国家电视台向全国直播,罗马入城仪式通过意大利国家电视台向全国直播。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最高行政长官及各国合作官方机构等纷纷通过Facebook,tweeter及其他社交平台传播活动讯息。格鲁吉亚总理认为活动“展示了中国媒体人的毅力和勇气”,中国驻希腊大使邹肖力认为活动“沿路挖掘、探索了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渊源,记录下了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的新成就,一路传播了友谊,播下了合作的新的种子”。意大利前总统普罗迪认为“这次通过“丝绸之路万里行”,意大利同中国重写历史篇章,重回历史舞台。但这次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未来!” 北京观众认为,媒体人以政治敏锐和新闻敏锐担当起这次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宣传抢占先机。陕西观众认为这次活动创意改变了过去陕西卫视单项对外宣传陕西的平台,而是通过到达每一地之后多种形式文化交流活动,即对外宣传陕西,又通过卫视平台展现丝路沿路各国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和经济文化建设,由单项宣传变为搭建平台共同宣传互利共赢。可以说,“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按照预期计划,又建设了一条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双向传媒渠道。

三、创新成果丰富

“丝绸之路万里行”是一次中国媒体向世界展示能力和决心的壮举,15000公里,16辆采访车,40余名队员,组建史上规模最大的丝路报道团,翻越崇山峻岭,渡过江河湖海,横穿沙漠戈壁,忍受高温酷暑,完成60天极限征途。在接受体能和意志考验的同时,随行媒体每天刊发,播出各类报道,实时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动态播报活动进程,运用3D,4K,旋翼飞行器等先进的技术装备全景展示丝路壮美画卷。本次活动先后创下了七项第一:

1、中国第一次全媒体整程走完“丝绸之路”。策划、组织国内众多主流媒体一同参与, 用广播电视、图片文字、移动互联网等全媒体平台,谱写了“丝绸之路万里行”的壮丽诗篇。

2、全球和中国第一次利用GOPRO 360全景技术整程记录丝绸之路。媒体团创造性的在车顶架设360度视频记录仪 ,全景记录丝绸之路15000公里的行程,留下珍贵的视频影像资料。

3、中国第一次卫星车全地形全过程直播“丝绸之路”。从中国到中亚,从亚洲到欧洲,行程30000里,穿越高山、平原、峡谷及海洋,实现中国第一次卫星车全程直播“丝绸之路”。

4、中国第一次拥有欧卫认证的卫星车。陕西广播电视台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欧卫认证卫星车的广电机构。这意味着陕西卫视在欧洲国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欧洲卫星进行直播。

5、中国第一次对“丝绸之路”进行整程航拍。两千年前张骞用脚步丈量、用眼睛观察,为汉朝带回全新的异域风情;两千年后的今天,丝路全媒体采访团站在巨人的肩膀,从空中俯瞰丝路,带回一个美丽宽广、多姿立体的丝绸之路。

6、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导航丝绸之路。中国“北斗卫星”在千年古道丝绸之路上一探究竟,实地探测、较量导航数据,成为GPS版的丝绸之路万里行。

7、中国“北斗卫星”第一次全程记录丝绸之路航迹。运筹帷幄,决战千里,太空中的北斗卫星,不仅全天候全程守卫着车队的前行,还为车队整程记录了详尽的轨迹数据,展现了多姿立体的丝绸之路。

小结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的安排,影视桥工程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2014-2016),通过搭建与重点丝路国家广播影视交流平台、举办大型媒体活动、开展媒体产业贸易、加强节目覆盖落地,构建与丝路国家的全方位合作基本框架。第二阶段(2017-2020),巩固我国与丝路国家广播影视长效合作机制,深化媒体务实合作,促进丝路国家广播影视产业共同发展,形成我国与重点丝路国家广播影视政策交流沟通、覆盖落地传通、新闻资讯接通、节目贸易互通、人员往来流通和产业科技联通的区域合作大格局。

未来几年“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将继续以活动矩阵关联生产出节目集群,以媒体行动响应“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以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和节目内容解读“五通”、促进“五通”。同时,活动继续扩大宣传陕西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重要地位,宣传陕西有条件、有能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重要支点。

[1] 李锦,全媒体整合传播创新途径[J]. 陕广视评,2014(1).

[2] 张业华,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趋势[J]. 西部广播电视, 2014(2).

[3] 林晓雪,龚阳. 新媒体如何为“一带一路”发展助力添彩—以陕西传媒网创新服务实践为例[J]. 新闻知识 , 2017(4).

[责任编辑张宇龙]

Underthebackgroundof"OneBeltAndOneRoad",theresearchonforeigncommunicationinshaanxiprovince——Take"thesilkroad"asanexample

Guan dehong

(Shaan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Xi'an 710119)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ic decision made by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twenty-first Century",Shaanxi radio and TV st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sources and location Provincial media, plan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large-scale cultural history across all media activities "Silk Road Tour".The activity matrix drives the program cluster, which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promote the "Media Diplomacy" breakthrough, innovates the "all media convergence" reporting model.

The Silk Road Tour;All media;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Media Diplomacy

2017-05-03

关德洪(1979—),女,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文化与传媒教学部副教授,文学硕士。

本文系陕西广播电视大学2014-2015年度校级一般课题“陕西省媒体社会责任与传播正能量研究”(14D-04-B13)阶段性成果之一。

G206

A

1008-4649(2017)03-0072-04

猜你喜欢
万里行丝路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中国梦·法治情
——普法万里行走进红旗渠(一)
中国好人网:第四届“帮好人万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