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琴,严 丹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四川 宜宾 644000)
2例肝素钠注射液在使用中的PICC不完全堵管的应用观察
黄小琴,严 丹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目的 肝素钠注射液在使用中的PICC不完全堵管的应用观察。方法 肝素钠注射液溶栓。结果 2例PICC不完全堵管患者的导管成功抽取到回血,无溶栓并发症发生。结论 肝素钠注射液溶栓方法过程简单,溶栓效果佳,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肝素钠注射液;PICC;不完全堵管;应用观察
随着静脉输液工具的不断更新,PIC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尤其在肿瘤患者、长期输液患者、危重患者中。越来越多的老年患者也开始接受并使用PICC,在使用PICC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并发症,导管堵塞是PICC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造成非正常拔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导管在体内留置时间延长,堵塞风险也会增加[2]。导管堵塞是指留置血管内的导管部分或者完全堵塞,导致液体或药物的输注受阻或受限[3]。导管堵塞的因素诸多,解决导管堵塞已成为了临床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
艾X,93岁,脑梗塞、高血压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留置导管时间96天,输液时不能抽取回血,变换体位仍不能抽出回血,能够推注生理盐水但有一定阻力。韩X,89岁,直肠癌术后复发、重度低蛋白血症,留置导管时间53天,输液时抽出间断回血,变换体位无改变,能够推注生理盐水但有一定阻力。2例患者均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侧瓣膜式PICC(4Fr)导管,穿刺部位为右侧贵要静脉。根据导管堵塞判断标准:部分堵塞是能输入液体但不能抽出回血,完全堵塞是既不能输入液体也不能抽出回血[4]。因此判定以上两列患者导管情况为不完全堵管。
2.1 患者自身原因
患者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导管侧肢体下垂或被压迫至血流缓慢;患者活动不当,PICC输液时进食或如厕体位改变致液体高度不够或导管打折,剧烈咳嗽致胸腔压力增加,静脉血回流形成血凝块;老年患者因年龄大、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粘稠度高,病情危重、大部时间卧床、自主活动少使血液流动缓慢致血液瘀滞,易造成导管堵塞。
2.2 护理操作因素
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内膜,形成纤维蛋白鞘;输液过程中为及时更换液体,输液结束后或输液间歇期未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正压封官导致血液回流;经静脉导管采集血标本未进行导管冲洗,输注血液制品、胃肠外营养、中成药物,未定时进行导管冲洗,导致分子颗粒沉淀堵塞导管。
2.3 药物因素
多种药物联合输注或长期输入血液制品、营养药物、中成药物等,因分子颗粒大,容易形成不可见的药物结晶或沉淀附着于导管内壁引起导管堵塞。
2.4 疾病因素
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加使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老年患者可因肺心病致慢性肺功能损害使机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红细胞继发性增多、顺应性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5],易引起血栓性导管堵管。
3.1 溶栓前检查导管是否打折,患者体位是否恰当,拍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正确,排除机械性堵塞,检测患者出凝血机制,防止溶栓过程中引起的出血。
3.2 与医师及患者家属沟通溶栓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分析利弊,商定用药,征得同意。
3.3 将患者手臂平放在身体一侧,低于心脏水平。碘伏消毒肝素帽两遍,10 mL空注射器尽力回抽,使PICC导管内形成负压,拔出空注射器,再连接吸有1 mL肝素原液的10 mL注射器,利用负压将肝素液自动吸进导管保留24小时。另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输液治疗。
3.4 肝素液在导管内保留24小时后连接注射器回抽,见回血后抽5 mL血液弃掉,再用抽有20 mL 0.9%生理盐水冲管后连接输液管输液治疗。
2例PICC不完全堵管患者的导管通过肝素钠注射液在导管内保留24小时溶栓后成功抽取到回血,输液通畅,无溶栓并发症发生。
肝素钠系自猪的肠粘膜或牛肺中提取精制的一种硫酸氨基葡聚糖的钠盐。具有带强负电荷的理化特性,能干扰血凝过程的许多环节,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6]。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而增强后者对活化的Ⅱ、Ⅸ、Ⅹ、Ⅺ和Ⅻ凝血因子的抑制作用。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从而妨碍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老年患者缺乏耐心,而这种溶栓方法过程简单,既减少护士工作量,也不会延迟患者时间,溶栓效果佳,患者易于接受。
[1] 陈本会,王 林,薛 萍.护理实践与研究.PICC导管堵塞的预防及护理,2011,8(20):120-122.
[2] 吴 娟,许慧芬,单 君.护士进修杂志.ICU患者输注静脉营养液时PICC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分析,2011,10(26):1748.
[3] 李俊英,罗艳丽,余春华.导管堵塞.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的临床应用,2013,4(1):105.
[4] 徐义凤.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8):57-59.
[5] 杨丽芳,孙 艳.1例老年患者颈内静脉置管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10(6):103.
[6] 陈玉叶,陈凤萍,郑秀敏,刘晓艳.一体式PICC疏通方式探讨.护理学杂志.2009,8(24):54-55.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2
B
ISSN.2095-8803.2017.07.175.02
本文在陶连德、王静主任护师及牟英副主任护师指导下完成,特此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