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探查术后对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2017-04-01 02:57马丽丽惠洪娜李宁宁于银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胆系探查引流术

马丽丽,李 琪,惠洪娜,李宁宁,于银平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 102206)

胆道探查术后对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马丽丽,李 琪,惠洪娜,李宁宁,于银平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 102206)

目的 探讨和总结胆道探查术后对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78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T管特殊护理,观察T管引流情况,探讨临床观察和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总结对T管引流的护理经验。结果 78例患者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未发生T管脱落。术后第三天复查血液生化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降至正常,肝功能谷丙、谷草转氨酶及胆管酶谱显著下降,出院前降至正常,全部患者均顺利带T管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患者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T管引流术后患者顺利康复十分重要。

胆道探查术;T管引流;护理

胆管结石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方法分为开腹/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和治疗性ERCP术。T管是肝胆外科手术中一种常见的引流管,手术中放置T管能够有效防止胆道狭窄、梗阻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对于肝内外多发结石,待瘘道形成后可应用胆道镜反复多次取石,但是放置T管也会带来相应并发症,如T管脱落、胆漏、胆道逆行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等[1],所以对T管规范化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78例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男42例,女性36例,年龄37~73岁,平均55岁。单纯胆总管结石3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4例,合并胆囊、肝内胆管结石19例。本组78例患者中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9例。

1.2 一般护理

1.2.1 术前

术后留置T管可能对患者生活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会使患者情绪低落,带来精神负面影响,从而使患者病情加重或影响治疗效果。向患者及家属交代T管引流的相关知识及T管的重要性,并对护理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仔细指导和说明(在院和出院后),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为配合医护治疗做铺垫[2],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2 术后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神志、血压、呼吸、心率、尿量),对T管胆汁引流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胆汁引流量、性质、色泽以及气味等,确保T管引流的通畅和稳定,术后定期复查血液生化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必要时血气分析),若出现异常,及时上报上级医师,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3 T管特殊护理

1.3.1 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患者全麻手术未完全清醒前要有专人护理,防止患者不自主将T管拔除,此外,除了将T管缝于瘘道口外(常规两条缝合线分别固定),还要用胶带将T管固定于皮肤上,接引流袋时不要插太紧,防止牵拉时将T管拖出;起床活动时要将引流袋别针固定于瘘道口下方病患服上,防止牵拉,避免将引流袋抬高超过瘘道口,防止逆行胆道感染[3],并嘱患者尽量休息,妥善固定T管防止脱落是胆道手术成功的关键,能够预防胆汁性腹膜炎导致二次手术。

1.3.2 胆汁引流的临床观察

正常成人24 h胆汁分泌量约800~1200 mL,注意观察引流袋内胆汁颜色、性状及引流量。一般情况下术后1~2天引流胆汁颜色为深褐色,量约200~300 mL,且引流袋内有泥沙样碎石,术后3天后胆汁颜色变为金黄色清亮胆汁。本组病例中有5例术后引流出墨绿色浑浊胆汁,且患者偶有发热症状,考虑胆系感染较重,术后应用0.9%氯化钠10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冲洗T管(缓慢、低速,防止胆道压力增高加重胆系感染,注意无菌操作),疗效显著。若引流胆汁量持续增多,考虑胆总管下段引流不畅,可能有残余结石或肝内结石脱落导致的梗阻;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或无胆汁流出,考虑T管堵塞或脱落,可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T管,并定期挤压T管,同时避免T管打折、扭曲或受压。

1.3.3 防止胆系感染

术后胆系感染主要为逆行感染,常见原因如更换引流袋或T管创口操作时没有注意无菌原则。所以要每日更换引流袋并记录胆汁颜色、性状及引流量,且引流袋要低于T管瘘道口,防止引流管内胆汁逆流入胆管,增加胆系感染风险;每天用碘伏和酒精对引流管周围皮肤进行消毒[4]。若术后存在胆系感染,可留取胆汁送培养,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此外可联合应用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T管(注意无菌操作及缓慢、低速冲洗)。

2 结 果

本组78例患者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经过临床常规护理和对T管特殊护理下,积极配合医生及时作出治疗方案,术后患者T管引流通畅,无胆瘘发生,黄疸和胆系感染逐渐减轻,病情迅速好转,临床疗效佳。

3 讨 论

目前,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有多年历史,其作用是降低胆道压力,防止胆漏发生;支撑胆道,防止胆管狭窄;对于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待T管瘘道形成后,可应用胆道镜取出残余结石(可反复多次取石)[5]。

对T管胆汁引流的临床观察和加强护理工作,能够降低T管堵塞、脱落等风险,根据T管引流胆汁颜色、性状、通畅度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组78例患者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后,通过对患者术后一般护理和T管特殊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无一例发生T管脱落。术后血常规白细胞及粒细胞百分比,肝功能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各指标下降明显,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对于术后胆系感染,笔者认为可以应用0.9%氯化钠100 mL+庆大霉素8万单位冲洗T管或者替硝唑/奥硝唑冲洗T管,但需缓慢、低速,防止胆道压力增高加重胆系感染,并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效果显著。

良好的治疗效果除了得益于外科手术成功外,还有赖于规范化的护理,加强胆道术后T管引流的护理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能够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1] 欧胜华,谭李军.胆道手术T管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47-48.

[2] 李凤艳,唐 晶.T型管引流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5)444:323-325.

[3] 云 叶,吴晓华.浅析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151.

[4] 赵爱萍,翟拥华.45例胆道手术T管引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4,(25):261-262.

[5] 袁云峰.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4(22):310-311.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17.73.02

马丽丽,女,(1983-),本科,护师,护士

猜你喜欢
胆系探查引流术
多序列MRI检查在胆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MRI与CT在胆系结石疾病中的诊断分析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后发生胆系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①
橡胶树miRNA 探查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