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善恶所起经》翻译年代考

2017-04-01 09:10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陈说用例宿命

李 妍

(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28)



《分别善恶所起经》翻译年代考

李 妍

(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28)

通过词汇、语法、开头及结尾语三方面对《分别善恶所起经》的翻译年代进行论证。考察发现,《分别善恶所起经》与安世高的可靠译经有着很大的差别,并非安世高所译;从纵向的历史角度考察,其译经年代应不早于三国时期。

《分别善恶所起经》; 三国; 考辨

《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失译,旧题“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归入《大正藏》17册经籍部,编号No.0729。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卷四载《新集续撰失译杂经录第一》:“《分别善恶所起经》一卷”[1]。这部经是论述善恶果报的经典,对于佛教思想和汉语词汇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拟通过词汇、语法、开头及结尾语三方面对《分别善恶所起经》的翻译年代进行论证。

一、 词 汇

1. 佛教词语

(1) 太山地狱。又作“泰山地狱”。《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太山”条:“①大山;②佛典中或用以指称地狱。”《分别善恶所起经》:“何谓五道?一谓天道,二谓人道,三谓饿鬼道,四谓畜生道,五谓泥犁、太山地狱道。”(17/516c)*为称引方便,本文所引的佛经例句,以日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编纂的《大正新修大藏经》为底本,以《中华大藏经》(下文简称《中华藏》)参校,改其舛误。引用格式为T/(A/B)/P(a/b/c)。“佛言:‘人于世间喜杀生无慈之心,从是得五恶。何等五?一者,寿命短;二者,多惊怖;三者,多仇怨;四者,万分已后,魂魄入太山地狱中。’”(17/518a)

“太山地狱”一词在《分别善恶所起经》中共出现18次,却不见于安世高译经,亦不见于东汉其他译经。三国以降译经始见,如: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菩萨报曰:‘岂有施德而入太山地狱者乎?’”(3/001a)康僧会译经中共出现“太山地狱”5例。其他译经再如:西晋竺法护译《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于彼寿终已,堕太山地狱。苦痛无数千,懊恼不可言。”(4/190a)

按:太山,即泰山,山名,中土文献和佛经中都可见用例,如《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2]失译附西晋录《菩萨睒子经》:“父母闻之,举身自扑,如太山崩,地为震动。”(3/437c)又可表“地狱”之义,旧题东汉支娄迦谶译《杂譬喻经》有:“有能敬佛三尊,监通三世。明天堂之福,审太山之罪。至信三宝,以塞三涂。”(4/501a)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四《太子墓魄经》:“终入太山烧煮割裂,积六万年。求死不得,呼嗟无救。(3/20c)

(2) 故世。即“前世”之义,常与“宿命”连用。《分别善恶所起经》:“今见有好人万人之选,皆故世宿命和心善性忍辱所致也。”(17/517a)

遍检《大正藏》,可靠译经中最早用例见于三国时期,与《分别善恶所起经》中的用法十分相似:吴支谦译《孛经抄》:“百病皆由宿命行恶所致。其受百福,人所乐者,则是故世行善使然。”(17/734b)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八:“昔者,遮罗国王嫡后无嗣,王甚悼焉,……天帝释感曰:‘斯王元后,故世吾姊也,今以无嗣捐躯山险。’”(3/046b)魏晋之后译经多有使用,例不赘举。

(3) 护口。守护己口,不妄语。《广说佛教语大辞典》释“护”:“①抑制。②律仪。③又名护法。小乘种姓之一。④保护、救度。”又有“护心”条:“守护己心,令不近烦恼。”《分别善恶所起经》:“佛言:‘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今见有从生至老不被口谤者,皆故世宿命护口善言所致也。’”(17/517a)

“护口”始见于三国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下:“汝当知之,知恩之人所得功德说不可尽,不知恩者所得过患亦复无量,是故汝今应善护口。”(3/67a)西晋竺法护译《无极宝三昧经》:“十六者常护口不妄言。是为忍辱不可极。”(15/510a)

此条《大词典》失收,似可补。

2. 普通语词

(1) 一般词语

① 伤害

损害。《分别善恶所起经》:“佛言:‘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17/517a)安世高可靠译经及其他东汉译经未见此词。

“伤害”始见于三国,后世译经多有沿用。如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恶贼无辜,多害人民,譬如恶雹伤害五谷,亦如猛火焚烧干草,又如暴风吹拔大树,又如师子杀害诸禽兽。”(3/55b)西晋竺法护译《德光太子经》:“菩萨有四事法,得清净行。何等为四?一者,为菩萨行,无伤害意于人。’”(3/412c)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自有众生,毁佛禁戒,杀生祠祀,为啖肉故焚烧山野,伤害众生,生燖众生,以火焚烧。”(15/671c)

② 洁白

特指品行清白纯正。《广说佛教语大辞典》:“洁,清净。”又“白,a.明也,不隐瞒之意。b.告诉。c.向众僧宣布。d.善也。”《分别善恶所起经》:“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洁白自喜,黠慧晓事,皆从故世宿命不饮酒所致。慎莫饮酒!”(17/517b)

安世高译经未见“洁白”一词,三国译经始见。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自然相保守,快意之滋真滋,真了洁白,志愿无上。清净之安定,静乐之无有极,善好无有比。”(12/311c)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卷五:“形柔软好,常以和悦颜貌光泽,是曰一心。清白洁白,多所堪任开化众生,是曰智慧。”(14/034c)

按:《翻梵语》有“鲜洁”一词,词义似与“洁白”相同。见卷五释“须罗陀”条云:“须罗陀女(经曰鲜洁,译曰善得)。”(54/1018c)又《□女祇域因缘经》:“寿尽生天,得为天后。下生世间,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华中。端正鲜洁,常识宿命。”(14/896c)

“洁白”在中土文献中可用于形容品德。如《楚辞·九章·橘颂》:“精色内白,类可任兮。”王逸注:“精,明也;类,犹貌也。言橘实赤黄,其色精明,内怀洁白。以言贤者亦然,外有精明之貌,内有洁白之志。”[3]《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4]

③ 媚爱

此词为同义连文,“媚”即“喜爱”之义。《说文·女部》:“媚,说也。”《诗·大雅·下武》:“媚兹一人,应侯顺德。”郑玄笺:“媚,爱兹此也。”《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媚”条云:“媚,迷住。缠住。”《分别善恶所起经》:“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众人所媚爱。今见有善心孝顺,为众人所媚爱者,皆是故世宿命孝顺、敬事长老所致。”(17/517b)

“媚爱”在佛经中用例仅两处,另一例为:西晋支法度译《善生子经》:“有四友非友像,当识知。何谓四?一为取异物,二为言佞,三为面爱,四为邪教。颂其义曰:‘取异物之友,言美以顺耳,面谈为媚爱,邪教相危殆。’”(1/253a)此处应为“谄媚取悦”义,与褒义的“喜爱”不同。

安世高译经中未有出现“媚”“媚爱”,在表示“喜欢、喜爱”义时,常用的语词有“爱”“爱念”“爱著”。如《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第一六法者,竟无为。不共取重,等身行止在佛慧同学者,是法不共取重,从是得爱、从是得敬。”(1/235c)《一切流摄守因经》:“若人无有爱着,在儿、在家、在使、在御、田地舍宅、居肆卧具、卖买利息,无有爱着,不相近、意生发求,无有是,当知是爱尽为苦尽贤者谛。”(1/815c)

此词在中土文献也有用例,义为“取悦,取宠”,贬义。《汉语大词典》“媚爱”条列此义,语例为汉王符《潜夫论·务本》:“人臣者以忠正为本,以媚爱为末。”[5]而出现于译经中的“喜爱”义失收。

④ 乞丐(儿)、乞人、乞儿

《分别善恶所起经》:“人于世间不悭贪,好喜布施,爱视诸家亲属贫穷者,若乞丐儿,饮食常当使饱,衣亦当完好,从是得五善。”(17/517c)又 “五者,从饿鬼中来出,生为人当贫穷冻饿,从人乞丐,脊骨相支柱,乞丐不能得,人当唾骂之。今见有贫穷乞人,皆从故世宿命悭贪不肯布施所致也。”(17/519b)又:“好调娆老小,乞儿与病人,后为臊饿鬼,食产乳恶露。”(17/519b)

这里有动词“乞丐”,义为乞讨;名词“乞丐儿”“乞人”“乞儿”,义为乞丐。以上词语均未见于东汉译经。“乞丐”作为动词出现在可靠的佛经中始见于三国: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一:“远国梵志,闻王好施,济众生之命,远来归穷于树下息。……故来乞匃,庶存余命。”(3/005b)卷四:“妇婴其跛婿,入国乞匃,陈昔将婿避世之难。今来归仁。国人巨细莫不雅奇。”(17/018c)

犹可申说的是,遍检汉文译经,无“乞丐儿”用例。而“乞人”最早用例亦见于三国及之后译经。如三国吴支谦译《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乞人贫穷困极,饮食常恶,未常有美食时。既恶食不能得饱食。”(12/303b)失译经《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四:“婿言:‘汝识我不?’答言:‘我识汝,是乞人。’婿言:‘非也,我是波罗奈王善友太子。’”(3/146a)

“乞儿”最早用例见于三国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三:“时有乞儿,遥闻斯诲怆然而感,进犹乞食,还取鼠去。……闲居忆曰:‘吾本乞儿,缘致斯贿乎?’”(3/014a)“乞丐”“乞儿”等词后世均有用例,多不赘举。

⑤ 陈说

《分别善恶所起经》:“佛告诸弟子:‘皆听!我为汝陈说善恶之祸福。’诸弟子皆长跪叉手言:‘诺!受教。’”(17/517a)

“陈说”一词不见于安世高可靠译经,而在支娄迦谶译经中有用例,如《阿阇世王经》卷二:“而与其化人杀父母者便自陈说。”(15/397a)东汉之后译经多见,如三国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一:“婆罗门言:‘若欲闻者,我当为汝具陈说之。’”(3/056a)吴支谦译《义足经》卷一:“故王桀贪闻弟兴将为王,即内欢喜计言:‘我可从弟有所乞,可以自活。’便上书,具自陈说。”(4/175a)

安世高译经中多直接用“说”表言说、陈述义,未见“陈说”连用例。如《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舍利曰:‘便说从一增起至十法,皆聚成无为。从苦得要出,一切恼灭。’”(1/233b)

按:“陈说”一词在中土文献中最早见于《汉书·李寻传》:“寻遂白贺良等皆待诏黄门,数召见,陈说:‘汉历中衰,当更受命……’”表“陈述,辩解,申诉”义。又《世说新语·文学》第3则:“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着泥中。”《魏书·皇后传·宣武灵皇后胡氏》:“尔朱荣称兵渡河,太后尽召肃宗六宫皆令入道,太后亦自落发。荣遣骑拘送太后及幼主于河阴。太后对荣多所陈说,荣拂衣而起。”皆其用例。详见方一新师书1997(22)。

(2) 俗语

种稻得稻、种豆得豆

《分别善恶所起经》:“如人种苦得苦实,种甜得甜实。长实譬如种五谷,种稻得稻、种豆得豆,如人作善得善、作恶得恶矣!”(17/519b)

“种稻得稻”“种豆得豆”的句式结构不见于东汉译经,最早用例分别见于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盘经》和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正法念处经》。《大般涅盘经》卷十九:“如种麦得麦,种稻得稻,杀地狱者还得地狱,杀害于人应还得人。“(12/475c)《正法念处经》卷七十:“种豆得豆。种苷蔗者,则得苷蔗。以田胜故,得果亦胜。”(17/414c)后世唐宋明清均有用例,但用例不多。

二、 语 法

由于汉译佛经口语性较强,因而语法方面的考察有其价值,如陈宝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副词“都”》[6],即借用中古时期的译经文献进行考察。

1. (从)……中来出

从……中出来。《分别善恶所起经》:“从狱中来出,随所负轻重偿债,或有作奴婢偿者,或作牛、马、骡、驴、骆驼偿者,或作猪、羊、鹅、鸭、鸡、犬偿者,诸禽兽、鱼鳖之属,皆是负债者。”(17/518a)经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共有8次,分别为“从狱中来出”“从地狱中来出”或“从恶鬼中来出”。

安世高译经中未见,最早用例见于后秦竺佛念译《鼻奈耶》:“负大腐木来欲然火,有黑虺蛇木中来出,比丘怖惧便失声唤。”(24/887c)之后用例出现较晚,见于隋智顗撰《维摩经文疏》:“从三界中来出,到萨婆若中住。”(18/616c)

2. “皆……所致”

《分别善恶所起经》中“皆……所致”句式共出现21次,表示“因为……而导致的结果”。如:“今见有从生至老不被口谤者,皆故世宿命护口善言所致也。”(17/517a)“从天上来下,生世间洁白自喜,黠慧晓事,皆故世宿命不饮酒所致。”(17/517b)

安世高可靠译经中未见用例。此句式最早见于三国吴支谦译《释摩男本四子经》卷一:“三事者,世间人坐钱,父与子诤、兄与弟诤、夫与妇诤,或知识朋友共诤、或诸家内外共诤,背后相说恶露,是皆贪乐所致。”(1/848c)

3. 何等+数词

《分别善恶所起经》中“何等+数词”结构共出现22次,都用以解释“五善”“五福”等佛教术语,用作疑问句。如:“……从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财产日增;二者,……”(17/517a)

而在安世高可靠译经中都用“何等为”,共有241处。如《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当念却十二因缘。何等为十二?一者本为痴;二者……”(25/053a)“八解脱处,何等为八?”(25/245c)且后面成份也不限于数词,如《本相猗致经》:“何等为度世智慧解脱本?谓七觉意为本。”(1/820a)《七处三观经》:“何等为色习如本知?爱习为色习,如是色习为知。”(2/875b)

三、 开头及结尾语

1. 开头语

《分别善恶所起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17/516c)而安世高译经开头语多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如《长阿含十报法经》:“闻如是: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1/233b)《四谛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1/814b)”《本相猗致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1/819c)《八正道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2/504c)《禅行法想经》:“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15/181b)

而以“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作为开头最早出现于支娄迦谶译《遗日摩尼宝经》:“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与摩诃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二千人。” (12/189b)

《广说佛教语大辞典》“祇树给孤独园”条云:“祇园。”(899b)宋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三有“祗陀”条:“祗陀,或云祇洹,此云战胜。生时父波斯匿,战胜外国,西域记云逝多,唐言胜林,旧曰祇陀,讹也。诸经言祇树者,……应谓此地为逝多树给孤独园。”(54/094c)又卷三:“邠,……亦名孤独。”(54/083c)

据此可推断“祇洹阿难邠坻阿蓝”与“祇树给孤独园”皆为舍卫国祇园,而由于译者自身的用语习惯,选用的音译形式不同。

2. 结尾语

《分别善恶所起经》的结尾语比较特殊,安世高译经中常用的结尾语如《本相猗致经》:“佛说如是,弟子受行。”(1/820b)《漏分布经》:“佛说如是,比丘受着意佛所说乐行从行,致清静无为。”(1/853c)《一切流摄守因经》:“佛说是,从是闻比丘意受喜行,得度世,竟得道。”(1/814b)。而在《分别善恶所起经》中,结尾语是五字偈陀,内容上讲基本是前面经文的再次叙述;这样的情况亦见于其他旧题安世高译经,如《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即以五字偈陀收尾。以颂偈收尾的可靠译经最早为东汉支娄迦谶译《般舟三昧经》(三卷本),七字一言,结尾四句为:

常恒诵说是三昧,当从佛法世尊教。

闻其种姓得等觉,如佛所说无有异。

四、 结 语

本文从词汇、语法、语用习惯等方面对《分别善恶所起经》进行了考察,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佛经词语、一般词语的选取上,还是在篇章结构层面上,《分别善恶所起经》都与安世高的可靠译经有着很大的差别,并非安世高所译;从纵向的历史角度考察,其译经年代应不早于三国时期。

[1] 僧佑. 出三藏记集[M]. 北京:中华书局, 1995:168.

[2] 沈文倬. 孟子正义[M]. 北京:中华书局, 1987:85.

[3] 洪兴祖. 楚辞补注[M]. 北京:中华书局, 1983:154.

[4] 陈奇猷. 吕氏春秋新校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885.

[5] 汪继培,笺. 彭铎,校正. 潜夫论笺校正[M]. 北京:中华书局, 1985:16.

[6] 陈宝勤. 汉魏南北朝时期的副词“都”[J]. 沈阳大学学报, 1995,25(3):65-69.

【责任编辑 李美丽】

Textual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Age ofFenbieShan’eSuoqiJing

Li Yan

(Center for Studies of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Through the aspects of vocabulary, grammar, and beginning and ending ofFenbieShan’eSuoqiJing,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age of the book is done. The study found thatFenbieShan’eSuoqiJinghas a great difference with An Shigao’s reliable translation, and it is not translated by An Shigao. From the longitudinal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the translation age of this book should not be earlier tha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FenbieShan’eSuoqiJ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textual research

2016-11-15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B093)。

李 妍(1989-),女,安徽濉溪人,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

2095-5464(2017)02-0166-04

B 941, I 299

A

猜你喜欢
陈说用例宿命
俩老头儿的醉梦时光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宿命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摩拜的宿命
将心比心
抓周
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