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镜像与人文关怀
——以《东方杂志》对近代地震的报道为例

2017-04-01 03:50朱正业吴康林
关键词:杂志

朱正业 吴康林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 230039)

历史镜像与人文关怀
——以《东方杂志》对近代地震的报道为例

朱正业 吴康林

(安徽大学,安徽合肥 230039)

创办于二十世纪初的《东方杂志》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其报道内容涉及诸多领域。晚清以来全球进入地震活跃期,带来严重的社会灾难。《东方杂志》及时报道世界各地震情,宣传地震知识与抗震救灾经验,使国人即时了解震情、增强抗震防震意识,倡导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完善抗震救灾机制,以先进的办刊理念传达历史镜像,彰显人文关怀。

《东方杂志》;人文关怀;救灾机制;“地震图”

《东方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广泛报道并关注各种社会问题。至1948年12月停刊,共出版四十四卷819号(期)。被誉为“中国近现代期刊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丰富的史料宝库”[1]。清宣统年间,《东方杂志》始以图文并茂形式大量报道世界地震灾害,并以先进地震学理论探究地震发生原因、分布、影响、预防等现实性问题。据笔者统计,《东方杂志》共刊登有关地震类文章一百余篇,目前学界尚无专文研究,本文试作初步探讨。

一、全球视域下的地震灾害报道

清末民初,全球地震频发,严重危害人们生产生活。《东方杂志》通过“中国大事记”“外国大事记”“东方画报”“现代史料”“内外时评”等栏目,报道、转载地震灾害情况,唤起民众防震意识,以避免伤亡和损失,充分展现其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感及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

(一)中国地震报道

辛亥革命后,国内多发地震灾害。1913年6月15日,《东方杂志》通过“中国大事记”栏目,首次报道国内地震。“云南太和县(旧大理府属)地震……本日夜间十时及十一时,先后地震两次,幸未成灾。”[2]据里氏震级判别法①地震按震级大小分类为,弱震:0<Ms<3;有感地震:3≤Ms≤4.5;中强地震:4.5<Ms<6;强震:6≤Ms<8;巨大地震:8≤Ms。参见赵晓燕:《地震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估计此次地震为有感无破坏性地震,震级为3≤Ms<4.5。1915年11月22日,天津地区发生类似有感地震,“天津大毕庄等二十余村,于本日地震,约历三秒余钟。”[3]此类有感地震虽不具严重破坏性,《东方杂志》却视其为“中国大事”予以报道,提醒国人防患于未然。

有感地震往往是强震、大地震前奏,地震学上称之为“前震”现象。1917年1月24日,安徽霍山发生6.25级强震,波及“皖、鄂、苏、赣各省”“毙司事、工役数人”[4]。此后17年间共发生6次强震,爆发频率达3年一次。依据《东方杂志》对民国时期10次地震报道,估计地震造成死亡人数达30万人以上(见表1),范围遍布中国三级阶梯地形区[5]。

地震灾害牵动《东方杂志》编者的心。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发生7级强震,吴颂皋于《东方杂志》撰文,称此次地震“可谓近来罕有的浩劫”[6]。为让国人了解更多详情,《东方杂志》继续“探听此次震灾的实况”[7]。记载人员伤亡情况为“居民因房屋倒而毙死者不下一万余人,其他焚毙及饿死者亦有数千人”,财产损失“达几千万”。《东方杂志》呼吁“非由国人合力拯济,恐不能恢复原状”[6],担负起引导舆论、凝聚人心的使命。

(二)国际地震报道

《东方杂志》立足本国,但并非仅限于报道国内问题,同样关注国际问题。如其创刊章程所云,新闻报道“以先内国,后外国为序”[8]。此后《东方杂志》一直秉持以报道“世界大事为一大宗”[9]。据文献调查,“介绍国外的地震事件或地震新理论,其中以《东方杂志》为最早。”[10]首条地震新闻可溯至1909年1月19日意大利地震,较本国地震报道早4年,可见其对世界地震的关注。据笔者统计,《东方杂志》报道世界地震,涉及欧、亚、美、大洋州的10个国家(见表2)。其全球性新闻视野,使“无力遍阅各报者,得此亦足周知中外近事”[8]。对震情严重的地方,《东方杂志》继续跟踪报道,详述灾情,唤起国人居安思危意识以及同情援助之心。

《东方杂志》及时报道世界各地地震,但因日本属多震之国,且与我国地缘相近,《东方杂志》对其更加关注。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大地震,《东方杂志》刊发实况报道达12篇。由表2可见,日本地震专题报道为数最多。记录历史客观事实同时,体现国人对受灾国的关注与同情。“我们对于同文同种的友邦,遭受这亘古罕有的奇灾,自然觉得无限悲惋。”[11]同时,《东方杂志》办刊宗旨在于“本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8],日本作为东亚国家之一,自然需加强国民联络与关注。

二、地震报道特色专栏——“地震图”

随着近代新闻摄影技术发展,图片应用于新闻报道越发普遍和重要。如近代报学家戈公振云,“世界愈进步,事逾繁杂;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必籍图以明之。”[12]《东方杂志》创刊伊始即设“图画”栏目,刊登有价值的图片新闻,逐渐演化为特色栏目“东方画报”,进而成为近代颇具影响力的新闻阵地③《东方杂志》主编李圣吾曾对“东方画报”栏目有过这样的描述,“起初每期仅有二页,以后扩充到四页,由四页而八页,由八页而十六页。”“自民国二十四年起,东方画报确引起许多读者来信赞美”。参见李圣吾,《我主编〈东方杂志〉的经过》,《新东方》,1941年,第1期,91-94页。。

(一)“地震图”获取途径及技术改进

早期《东方杂志》仅以文字形式报道地震,不使用图片。杂志图片多为人物与风景。民国后,众多新闻摄影师开始关注纪实摄影,甚至冒险奔赴地震灾难现场捕捉纪实画面。后《东方杂志》“东方画报”栏目开设地震报道专栏,形象报道地震灾害,“地震图”专栏由此诞生。

“地震图”报道以图片为基础,图片获取通过两种途径。一为报馆或撰稿人自摄,此为“地震图”获取的主要途径。《东方杂志》重视新闻照片采集工作,1906年晚清政府举办“丙午秋操”“报馆派笔记者一人,照相者一人随观”[13],可见新闻摄影在《东方杂志》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如1927年5月23日甘肃爆发强烈地震,为使读者在阅读“甘肃大地震纪略”时可“参看本期卷头插图”[14],记者化鲁一边实地调查震情撰写地震报告,一边拍摄地震实况“地震图”。二为报馆征集照片,以补证“地震图”报道内容。《东方杂志》常发布有偿征集照片广告④据统计,《东方杂志》于1932年1、2、3、6期;1933年2、7、11期;1934年11期;1935年13期;1937年4期的“普通广告”栏,刊登过“本志征求照片”的广告宣传。。如1933年3月3日日本爆发地震,《东方杂志》于当年第7期卷首刊登受灾照片。照片下方附“本志征求照片”[15]的宣传广告,希望读者汇寄地震灾情图片。

随着近代摄影技术不断更新,《东方杂志》紧跟时代潮流,致力于刊登高质量新闻图片。清末民初之际,商务印书馆开始购置新摄影设备,并采用当时先进的彩色套印技术[16],《东方杂志》新闻图片质量随之提升,彩色新闻图片报道成为该杂志新亮点。1912年8月9日土耳其发生大地震,《东方杂志》首次使用彩色“地震图”报道灾情,使君士坦丁堡当时震情跃然于纸上,其强烈视觉冲击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自此,《东方杂志》一直坚持使用彩色“地震图”报道震情,色彩鲜明的“地震写真”“地震摄影”常见于“地震图”专栏,既增强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又为后世留下珍贵的历史镜像。

表2 《东方杂志》对各国地震的专题报道

(二)“地震图”内容及报道策略

因地震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灾害现场往往十分惨烈,地表破坏、建筑毁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秩序失控。面对惨烈、痛苦、恐慌场景如何取材,如何发挥舆论力量引导人们抗震救灾,《东方杂志》秉持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兼善的办报理念,在报道策略和内容选择上颇为审慎。

随着“地震图”来源得到保障和摄影技术不断改进,《东方杂志》将“地震图”筛选分类,在报道内容上有所侧重和突破。据统计,《东方杂志》“地震图”专栏和地震类文章中附图总计103张(见表2)。“地震图”按内容分类主要涉及建筑物毁坏、灾区民众、灾区惨状、地表破坏、抗震救灾、地震研究等场景。在灾难性事件中,报道灾难事实十分重要。103张“地震图”中,展示地震灾难图片72张,占比69.90%,直击民众伤亡的图片占12.62%(见图1)。

图1 《东方杂志》刊登地震图片的分类

一方面,《东方杂志》欲以悲惨画面,唤起时人同情援助之心及敬畏自然之心,从而增强防震意识,同时并不过分渲染地震惨状,因大量渲染惨状或导致人们冷漠面对死亡的免疫结果。新闻摄影师贺延光曾言,“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我们要传达给读者的,不应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还应有对生的信心。”[17]因此,出于社会责任,《东方杂志》自觉在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报道温馨励志的抗震救灾画面,传达社会正能量,此类报道约占总报道量的24.27%。

1930年7月23日“意大利南部发生剧烈地震,灾区甚广,死伤颇重。”[18]当时《东方杂志》刊登“意王亲临灾区慰唁”图[19]与民国政府赈济“东北水灾”不力形象图[20],二者对比鲜明,留给时人深刻印象⑤《国闻周报》《大公报》曾对当时民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救灾表现作详细分析比较。参见《关外水灾如何救急》,《国闻周报》,1930年,第34期,2~3页;《大公报》,1930年8月23日,第1版。。在震情报道和地震知识宣传上,《东方杂志》亦另辟蹊径。1920年12月16日甘肃平凉爆发8.5级地震,“影响及于全地球”[21],《东方杂志》刊登一张将“甘肃平凉”置于世界中心的地震波及范围图。该图形象展示出平凉地震影响范围,同时增强国人地理区位观念。此图与2015年4月25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尼泊尔8.1级地震图相比毫不逊色⑥尼泊尔8.1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http://news.ceic.ac.cn/cc20150425141126.html),2015-04-25.。诸如此类图片设计理念颇多,不再赘述。

三、启迪民智的抗震防震教育

晚清以来近代化步伐加快,报刊成为“宣传学理的利器;播种思想的妙品;矫正习俗的良剂”[22]。近代报刊传播西方自然科学,地震学随之进入中国。《东方杂志》肩负起启迪民智的责任,传播地震学,开展抗震防震教育,彰显其人本思想。

(一)传播先进的地震理论知识

晚清前,传统“阴阳失调论”⑦据考证此论源于西周时期伯阳父论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参见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13页。一直主宰国人对地震的认知,地震被视为统治者失德象征。《东方杂志》翻译撰写西方先进地震学知识,详解地震问题。如美国地震学家H.F.Reid于1910年提出地震为“地之弹性波动”[23]。地震原因为岩层断裂、火山喷发、地壳陷落[24]。地震分布在东半球“地中海北岸,亚洲之中部及东瀛三岛一带”,西半球“北美州东西两岸之山间”及南美洲[25]。地震理论知识传播令国人学会以科学理性眼光看待地震灾害,增强抗震防震意识。

西方地震理论固然先进,但生搬硬套于本国地震研究难免削足适履。因此,近代国人在“内化”西方地震理论同时,积极建构本国地震理论体系。《东方杂志》通过首发或转载,详细介绍国人研究成果,如近代地震学者翁文灏的地震理论。翁文灏依据历史地震记载和地质构造学说,首次系统提出中国地震带理论,并绘制首张中国地震带图。据翁研究,中国存在16条地震带影响地震发生[26]。甘肃古浪发生8级大地震后,翁文灏将甘肃境内3条地震带划分为五个区,绘制出各震区“地震次序图”,并依此判定甘肃地震爆发在时间上“有些次序”[27]。

此类介绍旨在促使国人利用地震知识,震前做好防震建设;发生地震时沉着应对,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体现《东方杂志》办刊的终极目标——人文关怀。

(二)宣传各国成功的抗震救灾机制

完善的救灾机制对于调动人力物力开展灾后系统救援非常必要。但地震相对其他自然灾害而言,爆发频率低,理论不完善,难以预报和控制。加之晚清和民国时期国运多艰,更难建立施之可行的抗震救灾机制。因此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在当时条件下不失为可取之法。《东方杂志》对此早有先见,不断介绍各国完善有效的抗震救灾机制,引导政府学习借鉴。

美国、意大利、日本近代抗震救灾机制较系统完善,其中日本抗震救灾机制尤为《东方杂志》推重。从其刊载的诸多文章可见,近代日本政府抗震救灾机制可分三步。首先成立以内阁首相为首的抗震救灾最高指挥系统,指挥全国的抗震救灾行动;其次颁布抗震救灾法令,实施具体救灾事宜;最后制定复兴计划,带领民众重建家园。关键在于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法令。当时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但《东方杂志》从未放弃此类宣传,积极引导政府抗震救灾工作朝此方向改进。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8.3级大地震,此次地震几乎将维新以来惨淡经营的成绩化为乌有。震后日本政府反应迅速,召开震灾救济临时会议,设置震灾救济局,指挥全国抗震救灾。同时颁布“戒严令、征发令、取缔暴力令、取缔流言令”[28],实施具体救灾事宜。此类举措效果甚佳,“不及两星期,秩序安全,民心大定。”[29]随后复兴计划被提上日程,“日本政府则计划以五十亿至八十亿公债,图谋兴复。”《东方杂志》充分肯定日本抗震救灾机制,称其“能于最短时间,把那劫后的东京恢复得楚楚可观”[6]。可见其对国内抗震救灾机制的舆论导向。

四、结语

我国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可测定地震发生方位。此后二千多年中国地震理论及抗震救灾机制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甚至地动仪的制作方法亦失传。近代史学家张荫麟曾惋惜叹道,“这件仪器的确是科学界一大创作,可惜其内容和所根据的原理,现在都不可考了。”[30]作为近代史上启迪民智、引导舆论的重要刊物,《东方杂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时报道各国地震灾害,引导人们关注震情发展走向,传播地震理论知识,始终引导国人学习西方抗震救灾成功经验,借鉴其完善成熟的抗震救灾机制,应对难以预测的地震灾害。从某种程度而言,《东方杂志》的近代地震报道实际代表一种变革思想,影响国人抗震防震理念,同时,其在地震灾害新闻报道中颇具人文关怀的舆论导向,对后来媒体秉承客观、公正、积极的态度报道灾难性新闻,颇具历史借鉴意义。

[1]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1919—1949):第12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佚名.云南太和县地震[J].东方杂志,1913(1).

[3]佚名.天津地震[J].东方杂志,1916(1).

[4]佚名.长江沿岸各省地震[J].东方杂志,1917(3).

[5]曾昭璇.中国地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6]吴颂皋.大理地震与贵州饥荒[J].东方杂志,1925(11).

[7]佚名.云南大理地震纪略[J].东方杂志,1925(15).

[8]佚名.新出东方杂志简要章程[J].东方杂志,1904(1).

[9]钱智修.本志之希望[J].东方杂志,1920(1).

[10]江苏省地震局编.华夏第一台——南京地震台建台七十周年记[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

[11]钱智修.日本地震杂感[J].东方杂志,1923(15).

[12]胡志川,马运增.中国摄影史1840—1937[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1987.

[13]佚名.军事练兵处订定丙午秋操随观规则[J].东方杂志,1906 (11).

[14]化鲁.甘肃大地震纪略[J].东方杂志,1927(15).

[15]佚名.本志征求照片[J].东方杂志,1933(7).

[16]陈申,徐希景.中国摄影艺术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17]羽田.灾难照片中的道德情感[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7-20(7).

[18]佚名.意大利地震[J].东方杂志,1930(17).

[19]佚名.意王亲临灾区慰唁[J].东方杂志,1930(17).

[20]佚名.东北水灾一斑[J].东方杂志,1930(16).

[21]佚名.平凉地震之影响[J].东方杂志,1921(4).

[22]毕立.我所要求本志的意思[J].东方杂志,1920(11).

[23]吴忠良,刘宝诚.地震学简史[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

[24]中央观象台.地震浅说[J].东方杂志,1923(16).

[25]姬在澧.地震之研究[J].东方杂志,1917(8).

[26]翁文灏.中国地震区分布简说[J].东方杂志,1924(4).

[27]翁文灏.甘肃地震谈[J].东方杂志,1927(18).

[28]幼雄.日本大地震[J].东方杂志,1923(16).

[29]幼雄.大震灾后的日本[J].东方杂志,1923(19).

[30]张荫麟.纪元后二世纪间我国第一位大科学家——张衡[J].东方杂志,1924(23).

K252

A

1672-3805(2017)01-0072-06

:2016-11-07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近代淮河流域环境与社会变迁”(AHSKY2016D137);2014级研究生学术创新研究扶持与强化项目“民国时期安徽地震灾害探析”(yfc100178)

朱正业(1970-),男,安徽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历史学。

猜你喜欢
杂志
《食品科学》杂志征订启事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2020年杂志订阅单
杂志介绍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