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美市
田东县朔良镇朔良中心小学 广西百色 531509
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另外,教师还应关怀、尊重、信任、理解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和学生全心全意地交朋友,使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而形成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教师的感染力就是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力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水平、态度、情感进行适时、恰当的评价,哪怕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说一句“你说得真不错”都是对学生的莫大鼓励,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可以通过教具、学具以及多媒休等电教手段;开展数学游戏或竞赛;让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学校、家庭和社会进行学习;低年级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编插童话故事等来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欲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并不失时机地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回答问题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
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例如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我在对学习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情感(鼓励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情况)两方面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旧知找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小组中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达成一致后把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因此,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创新”就要建构眼前不存在(或对创新者来说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设想,这就需要想象了。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它是人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了的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如在进行“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时我出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告诉学生这张纸是一个图形,原来这个图形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摆出原来图形的形状,然后贴在黑板上。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方形可以是不同图形的,从而体会分数的抽象性,并且对于将来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也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
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
结合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让我们从每1节课做起,真正地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知识容器,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逐步自主地“做”和“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所在。只有教师有创造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只有在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气氛的教学环境中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结出创造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