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社会心理倾向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2017-03-30 06:26李泽栩林美卿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心理

李泽栩,林美卿

基于大学生社会心理倾向探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李泽栩,林美卿

党的十八大提出,高校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运用探究心理、人际吸引力、倾听、需求理论策略等方法,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互动模式,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大学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大学生;社会心理;思想政治理论课

面对新时期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多变性增强,自强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所提高,出现了开放、创新、进取、改革等积极的社会心理。但是随着学习和生活压力增大,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如逆差、攀比、急躁、冷漠、嫉妒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更加关注学生在价值观层面、人格层面和社会适应能力层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同)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在借鉴社会心理学原理和手段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的社会心理也获得健康发展,使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关注社会心理

1.社会心理的内涵。人们的社会行为是由社会心理直接支配的。社会心理泛指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以心理因素而产生的全部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自发产生而未经理论加工的非系统化的、不定型的社会意识。[1]社会心理虽为社会意识的低级形式,但却是社会思想体系之源,一般表现为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情感、意愿、信念等。影响社会心理生成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物质利益、民族文化、社会阶层、思维方式等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并未使用社会心理一词,但他们直接吸收黑格尔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概念提出“普遍意识”“阶级情绪”“社会理性等概念[2]都体现了对“社会心理”内容的表述。在他们看来,社会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是作为一种低级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自觉反映,其变化和发展取决于社会物质生活。社会心理是人们价值诉求的直接表现形式,是支配人们行为的动因之一,进而肯定了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普列汉诺夫著名社会结构五项因素公式里,社会心理也占有重要地位。他认为“社会心理不仅是连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纽带,也是连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中间环节,在社会结构中有着其独立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2.大学生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倾向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正向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4]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诸多挑战,而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心理倾向,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对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大学生接受、认同并践行“思政课”教学内容,就是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内因。换言之,只有当“思政课”教学符合他们的要求、愿望、情绪、情感、意愿、信念的需求,才可能避免出现排斥、逆反、乏味等心理问题,增强思想理论课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求、愿望是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大学生对于接受理论教育的要求和愿望越强烈,其学习和践行的主动性就越强,“思政课”的教学与实践将更加容易开展。情绪和情感是社会心理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高,并能形成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积极情感,是开展“思政课”教学极为重要的一环。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所以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使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的思想脉搏,见微知著,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倾向性问题,牢牢把握其社会心理的变化,重视社会心理学知识的积极指导作用,注重了解大学生的心理规律,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把握共性和个性,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二、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表现及归因

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及学生数量的增多,目前高校“思政课”大部分是大班授课,学生上课到课率和课堂抬头率不高等现象普遍存在。而“思政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接受”过程缺乏关注,教学方法滞后、教学语言不适应他们的需求,加上大学生情绪波动大、社会认知片面、需求复杂、自我意识趋于成熟等个性心理特征凸显,给“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学习积极性差,学而无用心理。大学生受社会上个人主义观念、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大,学习的功利目标指向就业,更加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育。“思政课”内容体系庞大,很多基本原理和观点与中学政治课重复,理论更新慢,对大学生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他们认为学习理论实用性不强,对“思政课”的学习抱着可有可无、学而无用的心理,表现出淡漠、轻视的态度,导致“思政课”的到课率和抬头率不高。

2.师生矛盾冲突,逆反排斥心理。很多同学认为“思政课”死板、纯理论、枯燥无味,靠死记硬背考试过关就可以。目前“思政课”教学主要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享有绝对的权威性,部分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激情。大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单向灌输,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受当前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逆反排斥的心理。他们普遍厌烦别人对其进行道德说教,不愿受教师过多限制,希望在学习过程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这诸多因素都不同程度加剧了师生角色认知与扮演的矛盾冲突。

3.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迷茫困惑心理。进入同一所高校的大学生,往往中学时期学习成绩排名不相上下,他们之间的竞争会更激烈。对于竞争中的失利,或多或少会有一种失宠感,高中时的优势不复存在,难免会产生一种心理落差。另外,大学生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处于非常迷茫的状态,就业问题自步入大学校门那一天起就开始困扰他们。面对这些问题与困惑,多数学生只是空怀理想,自我放纵,在校期间惶惶度日,无所建树,压力和迷茫、困惑、苦恼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强,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看到社会存在的不公,如公务员、研究生的录取,用人单位招聘、党内的不正之风等等,与他们在“思政课”上接受的正面理论和知识教育形成了巨大反差。另一方面,“思政课”内容理论性强,与国家大政方针和时事政治密切相关,而与大学生存在的或者关注的问题距离较远,诸多现实问题与“高、大、上”理论之间的差距使部分学生产生了迷茫困惑的心理。

4.适应环境能力差,失落孤独心理。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期间。很多学生或因为性格,或对于新环境不适应,使得过去的自我受到冲击,导致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不和谐。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以及社会功利的影响,许多同学不愿与老师、同学沟通和交流,不能交到真心朋友,产生失落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必修课,不学不行,要学又听不进去,以至于考试成绩不理想,部分同学就会认为自身理论水平不高,不如其他同学,进而产生“我就是学不会”“我就是不行”的自卑心理。

三、社会心理学知识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和丰富思政课教学。[5]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助于根据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及个性特点开展有的放矢的教育教学,实现“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实效性,使学生对“思政课”有更多的获得感。

1.调节认知,因材施教。针对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将其视为无用课程的心理倾向,“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学习“思政课”的目的与意义是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影响,旨在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6],其作用具有长远性。教师要让大学生明白“思政课”的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虽然不能直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但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其次,在课程体系和内容上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设疑的方式引起学生思考,通过试讲、主题演讲、学术沙龙等方式使他们在“听、思、做”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学习“思政课”理论。再次,要因材施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不同要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使他们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情知交融,良性互动。第一,针对同学们在“思政课”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教师要“用知启情,以情促知”,达到“敬而受教”。“以人为本”,与学生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人格上的尊重及对自己的肯定,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消除心理屏障,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交流。当然,在此过程中,部分同学会有戒备和怀疑心理,需要教师把握好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第二,针对理想与现实差距大造成的迷茫困惑心理,“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了解社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在社会中的定位对未来进行规划,引导其关注当前热点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看法与认识,释放某些质疑、叛逆的心理。教师要学会倾听,发现学生内心隐蔽的矛盾和冲突,就其关注的就业、考研、情感、生活等问题,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习惯,有针对性地化解疑问和困惑。第三,针对学生出现的失落孤独、自卑等心理,教师要及时疏导,支持和鼓励他们正常的兴趣和爱好,肯定其取得的成绩和成就,让学生对自身充满信心,时刻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从容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同时为了增强集体凝聚力,可以多布置一些集体性作业,培育良好班风和班级文化,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同学们能充分感受到集体归属感,消除孤独困惑的心理。

3.“思政课”教师要提高课堂吸引力,以自身魅力感染学生。“思政课”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人格魅力,不仅能对教育认识、决策、实施的心理过程产生积极影响,也能对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因此,除了要有教学艺术和工作能力外,还要注重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和心理素质以感染学生,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自觉接受理论熏陶,提高学习的兴趣。首先,要积极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对大学生的社会心理进行认真的研究,对于各专业各年龄段学生的个性特点了然于胸。其次,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对以后教学工作的努力方向做必要的计划。再次,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调整好心态,时刻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时刻保持乐观的情绪,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

[1]程琳.新中国初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扬州大学,2011.

[2]严国红.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心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李延明.恩格斯的“中间因素”与普列汉诺夫的“中间环节”[J].理论探索,2009(3).

[4]张仕伟.主体性德育视角下的学校德育评价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09.

[5]谢鸿憬.基于党十八大报告内容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6.

G64

A

1671-6531(2017)09-0057-03

*山东省高工委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与教学实效性研究”(13SDGXSZKJG03)

李泽栩/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山东泰安271018);林美卿/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泰安271018)。

责任编辑:何 言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心理感受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