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特质无聊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3-30 10:59赵旭艳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普通本科生源特质

赵旭艳

(营口理工学院思政部,辽宁营口 115014)

大学生特质无聊现状调查与分析

赵旭艳

(营口理工学院思政部,辽宁营口 115014)

采用张世泽等修编的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对14所高校的1 81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而深入了解大学生特质无聊的现状,为大学生特质无聊性研究提供实证性依据。通过调查发现,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特质无聊;农村生源大学生特质无聊总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大学生;大四学生特质无聊总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特质无聊总分及外部刺激维度得分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学生,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与重点院校学生的特质无聊总分及两个维度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特质无聊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特质无聊;大学生;差异性

无聊是个人面对贫乏的内、外部刺激时,无法体验充分的需求满足,从而产生的孤独、无助等不愉快的复合情绪状态,可划分为状态无聊和特质无聊〔1〕。个体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情景中表现出来的短暂的无聊体验称之为状态无聊,而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相对持久的、具有个人差异的稳定的无聊倾向称之为特质无聊〔2〕。已有研究证明:特质无聊即无聊倾向性与大学生学习动机〔3〕、时间管理能力〔4〕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冲动性、攻击行为〔5〕存在显著正相关。通过对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特质无聊的现状,并进行深入分析,为大学生特质无聊性研究提供实证性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在华北(内蒙古大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东北(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大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华东(中国海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南(湖南大学)、西南(西南财经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西北(伊犁师范学院、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院)六大区选取代表性高校14所,其中重点院校5所、普通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4所进行抽样调查。涉及农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法学等7个学科专业的2 080名大学生,筛选出有效问卷1 813份。其中重点院校707人,普通本科院校673人,高职高专院校433人;男生701名,女生1 112名;城镇生源大学生921人,农村生源大学生892人;独生子女大学生923人,非独生子女大学生890人;大一学生508人,大二学生520人,大三学生475人,大四学生310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张世泽等修编的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问卷采用5点式计分,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7,共35个项目,由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两个维度7个因子构成。其中自我灵活性、自控力和创造力因素反向题反向计分,所得分数加上单调性、孤独感、无助感及不和谐感的分数即为特质无聊总分,分数越高特质无聊越高,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处理。

二、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特质无聊的男女差异

自变量为二分变量性别,因变量为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维度分数、7个因子分数以及特质无聊总分数,进行平均数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女大学生特质无聊总分及在外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男大学生,男、女生在内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到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女大学生在单调性、孤独感、不和谐感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男大学生,在无助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由于自我灵活性因子是反向题反向计分,得分越低说明自我灵活性越高,因此,女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表1 大学生特质无聊的男女差异(M±SD)

(二)大学生特质无聊的生源差异

自变量为二分变量生源,因变量为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维度分数、7个因子分数以及特质无聊总分数,进行平均数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城镇生源大学生特质无聊总分及在外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内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到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城镇生源大学生在单调性和创造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在不和谐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由于创造力因子采用反向计分,数据表明城镇生源大学生的创造力显著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

表2 大学生特质无聊的生源差异(M±SD)

(三)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之间特质无聊的差异比较

自变量为二分变量是否独生,因变量为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维度分数、7个因子分数以及特质无聊总分数,进行平均数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独生大学生在外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大学生,在特质无聊总分和内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到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独生大学生在无助感、不和谐感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大学生。由于自我灵活性因子采用反向计分,数据表明非独生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独生大学生。

表3 独生与非独生大学生特质无聊的差异(M±SD)

(四)大学生特质无聊的年级差异

自变量为四分变量年级,因变量为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维度分数、7个因子分数以及特质无聊总分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表4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除在创造力因子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在特质无聊总分、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维度及其他6个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事后两两比较(1代表大一,2代表大二,3代表大三,4代表大四)可知,大四学生在特质无聊总分及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具体到各因子上的得分比较,大四学生在孤独感、不和谐感及自我灵活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在单调性和创造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二学生在外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主要体现在单调性因子上。

表4 大学生特质无聊的年级差异(n=1 813,M±SD)

(五)大学生特质无聊的学校差异

自变量为三分变量不同类别学校,因变量为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维度分数、7个因子分数以及特质无聊总分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经过事后两两比较(1代表重点院校,2代表普通本科院校,3代表高职高专院校)可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特质无聊总分和外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学生,三种类型高校学生在内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个别因子上的得分差异具体体现为:在单调性因子上的得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学生,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显著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在无助感因子上的得分,重点院校学生显著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在不和谐感因子上的得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学生。由于自我灵活性因子采用反向计分,数据表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学生。

表5 大学生特质无聊的学校差异(n=1 813,M±SD)

三、讨论与分析

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更容易产生特质无聊。男生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度比女生低,人际关系给男生带来的困扰要高于女生,以及由于意识中的自我与实际中的经验分歧、冲突而产生的心理压力高于女生。女生虽然在特质无聊总分上显著低于男生,但体验到的无助感要高于男生,依据内部机体灵活评价过程的能力不如男生。因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男女生的教育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同时应该通过组建社团、主题活动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充分考虑大学生不同性别的发展需要。

农村生源大学生的特质无聊总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大学生。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源大学生从外部环境中体验到更多枯燥、乏味的元素。相比较初、高中生活,大学生活更具弹性化、多元化和丰富性,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自我发展空间增大。但农村生源大学生曾经的课堂学习及课后作业占据了初、高中生活绝大部分时间,在能力拓展和兴趣培养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足。面对大学生活中五花八门的社团、拓展活动,农村生源大学生真正能够参与进去的并不多。同时,农村生源大学生原有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自我创造兴趣活动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学习依然占据着农村生源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但是从心理上农村生源大学生又极力想摆脱这样的现状,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激发农村生源大学生不和谐感指数上升。

大四年级学生的特质无聊总分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这主要源于大四年级学习、生活重心的转移,面临毕业,就业成为大四学生的重中之重。学校为避免学生求职与上课时间相冲突,与前三个年级相比大四年级的课程安排减少,因此大四年级课余闲暇时间更充足。但大四学生从熟悉的校园环境和生活中感知外部刺激的新奇性明显下降。由于本次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是在大四年级上学期临近期末,这个时间段大四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各大招聘现场奔波,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对较少。就业形势严峻,大四学生原有的理想薪酬与工作岗位在现实面前破灭,加之求职过程中遭遇挫折或失败,致使大四学生孤独感及不和谐感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而在自我认知与评价及对事情归因的灵活性方面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特质无聊总分及外部刺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学生,主要体现在单调性方面;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与重点院校学生在特质无聊总分及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两个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个别因子上的得分差异显著;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在单调性和不和谐感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重点院校学生。所有的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大学生活都有过无数次美好的设想和憧憬,但普通本科院校在校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校园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带给学生的心理落差相比重点院校学生而言要大一些,这一点应作为思考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与重点院校学生在单调性与不和谐感因子上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重点院校学生几乎都曾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心中的佼佼者,背负着很多优秀的标签和光环,进入大学后面对同样优秀的群体,突显自我的难度增强,竞争压力增大,在光环效应的影响下,重点院校学生的无助感显著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对自我认知与评价及对事情归因的灵活性方面显著低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

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特质无聊总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外部刺激维度及无助感、不和谐感、自我灵活性因子上的得分独生大学生要显著高于非独生大学生。上述差异应与独生大学生的成长经历有关,如果父母在独生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干预过多,很容易造成独生大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独生大学生在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后的无助感会提高,遭遇挫折或失败后产生的不和谐感上升,而对事情的归因或判定的灵活性也会降低。

特质无聊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危害是潜在性的、弥散性的,与多种负性情绪及行为倾向呈高度相关。广大家长及教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特质无聊负性作用的隐蔽性而低估其危害性。应尽早识别具有特质无聊的大学生,并给予积极的引导与帮助,使其及时摆脱特质无聊的困扰,进而让大学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1〕黄时华,李冬玲,张卫,等.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3):308-314.

〔2〕梁光明.大学生心智觉知与无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许娟,刘苗苗,邓学红,等.医学生无聊倾向性与学习动机自我评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9):1080-1083.

〔4〕娄霞,张永红.无聊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5):97-101.

〔5〕赵宇,陈健芷,刘勇,等.无聊倾向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特质愤怒和冲动性的多重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2):312-316.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Boredom Proneness for College Students

Zhao Xuyan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Yingk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ingkou,Liaoning 115014,China)

1,813 college students from 14 universities were survey by using Boredom Proneness Questionnaire for College Students(BPQ)revised by Zhang Shize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oredom proneness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viding empirical basis for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survey,male students got higher scores than female students on boredom proneness; college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had higher scores on boredom proneness than college students from cities;senior student had higher scores on boredom proneness than other three grade students;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ot higher scores than the students of key universities on boredom proneness and external stimulus dimension;there a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from norm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and the students from key universities on the scores of boredom proneness and two dimensions;only-child students and non-only-child students do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scores of boredom proneness.

boredom proneness;college students;differences

B844.2

A

2096-2266(2017)03-0090-05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3.016

(责任编辑 杨朝霞)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项目“大学生无聊倾向的成因分析与干预机制”(ZS2014025)

2016-06-24

2016-11-16

赵旭艳,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普通本科生源特质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普通本科院校:于“普通”之处见精彩
211高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税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研究——以四川、广东和广西三所高校为例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国家创新体系下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国际化思考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