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自我身份的构建

2017-03-30 10:41崔杜颖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他者

崔杜颖

摘要:小说《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胡塞尼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富家少年阿米尔与其家中仆人、朋友亦兄弟哈桑关于风筝的故事,揭露了人性的背叛和救赎。本文将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角度分析在民族、宗教和等级制度鲜明的社会中,主人公阿米尔在他者父亲和哈桑的影响下,从自我迷失、自我找寻到自我认同的身份构建过程。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镜像理论;他者;自我身份

《追风筝的人》以主人公阿米尔自叙的口吻回忆了与仆人哈桑的童年时光,对自己曾经不经意而又理所当然的种族和等级歧视的忏悔和赎罪,体现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小说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在战乱时代的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尔与哈桑的友谊,但他们属于不同的宗教和阶级,看似平等实际不平等。小说讲述了人性的美丽与温暖,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不仅仅展示了阿米尔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和一个国家的苦难史,展现了现代人类共同面临的话题:人性的善恶与救赎。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可以理解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身份认同,即主体在认定一个镜像之后自身所起的变化。根据拉康镜像理论: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然而,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产生了模糊的自我意识,开始了最初的自我构建和自我认同。阿米尔从小缺乏母爱,他的自私懦弱正是处于镜像阶段。在镜像阶段,一个人可以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镜像,意识到与他人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自我认同总是通过他者实现的而自我构建是通过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实现的。

一、阿米尔的自我迷失

父亲的镜像是阿米尔自我身份构建的最大屏障,致使他走向了自我迷失。拉康认为主体的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他者对主体的影响,他者主要就是與主体关系最为亲近的父母。阿米尔在出生时母亲就因为大出血而永远地离开了他,母亲角色的缺失使之无法正确地认识和定位自己。他一直活在父亲的权威之下,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与称赞,而他把父亲的严厉误当成对他的忽视与憎恶。他觉得父亲多少有些恨他,恨他杀了他深爱着的妻子,而得到父亲认同的唯一方式只有试图变得更像他一点。他对事物的看法都是父亲处事的复制,他跟父亲一样,有着与生俱来的种族歧视。这一阶段,阿米尔总是将自己和父亲的镜像混淆,混淆了真实的自我和镜像中的自我,存在于想象界中,迷失了自我,把父亲的镜像当成了真实的自我,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二、阿米尔的自我异化

在父亲和哈桑的影响下,阿米尔试图挣脱他们的非真实的自我,找寻真正的自我。他极力证明自己,并不断支配着哈桑,甚至最终栽赃哈桑使之离开。他从心底就是把哈桑当作仆人,从来不是朋友,他们属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宗教。外界环境也在告诉阿米尔“历史是无法战胜的,宗教也一样。最后,我是普什图人,而他是哈扎拉人,我是逊尼派,他是什叶派。没有任何事情能够改变这个事实。没有任何事情”。当时的社会环境无一不让他觉得哈桑就是天生低人一等,他们之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面对父亲对哈桑的称赞和对自己的冷漠,阿米尔认为自己是卑劣的,开始憎恨哈桑的默默奉献与忠诚。不完整的自我与完美的镜像间的认同差距导致阿米尔的自我异化。阿米尔完全异化是在风筝巡回赛上,虽然他赢得了比赛,但哈桑为了保护主人的胜利,不顾一切地追到了风筝,却也遭到了阿塞夫的欺负。阿米尔亲眼看到了哈桑受到凌辱,却选择了沉默与逃避。这时,阿米尔已经与镜像中的自我完全背离,进入象征界,用父亲式的权威控制哈桑,用异化的方式掩饰自我的缺陷,导致主体分裂。

三、阿米尔的自我认同

父亲去世后,阿米尔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当医生,而是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当作家的梦想,在美国也获得了自我认同,进入了实在界。他开始能够区别镜像中的他者与真实的自我,并不断地找寻自我。但哈桑一直是阿米尔心中过不去的坎儿,而突然又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心中一直充满愧疚,选择灵魂的忏悔与救赎。阿米尔回到阿富汗,通过战胜阿塞夫解救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为了使索拉博重新对生命充满希望,阿米尔像当年的哈桑一样,追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也是追寻希望,追寻自我。救回索拉博,阿米尔完成了自我身份的构建,他变得正直、勇敢、有担当,也实现了自我认同,真正承担起他的家庭与社会责任,成为社会中的重要力量。

四、结语

阿米尔一生都处于自我身份构建的过程中,从自我迷失到自我找寻再到实现自我认同,不断地在与镜像中的他者作斗争,直至区分出真实的自我与镜像中非真实的自我。父亲生前,他一直处于父亲的权威和阴影下,自我意识都是在父亲的影响下形成的。他的宗教与等级歧视使他变得无情与残忍,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他不择手段,背叛哈桑,背叛“友情”,导致自我异化与分裂。深重的罪恶感一直积压在心底,难以释怀,直至经历了镜像阶段,最终认识到了真实的自我并实现了自我认同,也体现了人性的善最终会战胜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婧仪.凝视他者下的主体性确立——对《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拉康式解读[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178-179.

[2]邓瑶.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J].电影文学,2014(20):122-123.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他者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女性主义视角下《武媚娘传奇》的解析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
《追风筝的人》中体现出的双重背叛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