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2017-03-29 07:06赵继荣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语文

赵继荣

摘 要:语文是一个基础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语文的阅读不是为了了解阅读对象,而是为了使阅读者有丰富的知识以及情感表达方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所以,本文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入手,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建议,以期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3B-0109-02

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文言文、古诗词,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开放性。所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满足多样性与开放性,并提高合理性。以往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单一,而且缺少一定的适应性,较为死板。学生往往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要从不同的角度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当中。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尽管我国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其重要性也在逐步提高,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阅读缺乏活力

过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占主导地位的都是教师,尽管在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承认,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阅读的认识都发生了变化,但是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还是占主导地位。这样一来,就将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抹杀或者是压制了。

(二)学生对阅读学习缺乏兴趣

教学中的互动以及学生们自主学习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有的状态。但是我们从教学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与老师产生积极的互动,以及自主学习,更多的是自由性学习。产生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当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加快了生活中的网络普及速度。得益于网络的优势,信息传播的速度、范围、丰富程度要远远高于过去,超乎人们的想象。很多网站提供的读物以及信息,相对于初中语文阅读内容来讲,更具有吸引力,也更具有选择宽度。处于对外来新鲜事物最好奇的年龄段,初中生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能让其有更多选择余地的东西上。所以学生对于校内课堂上的阅读内容会失去兴趣。

(三)重视阅读训练,轻视积累感悟

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课堂上对于阅读教学更多的是阅读的训练,而并非是通过阅读不断感受其中的精华以及积累经验。阅读训练往往采用的方法是题海战术,以此补足基础知识的缺乏。通过不断的答题以及考试,积累经验或者死记硬背,背离了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使学生无法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获取知识的快乐。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磨灭了,没有抓住阅读教学的重点。

二、开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生的灵活性以及创造性,是老师无法替代的。语文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课外的知识放到课堂上,将课堂内的知识与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目的是将课堂内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课程与课外的资源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不仅是涵盖课内的阅读知识,也是对有限的课内阅读的一种拓展。通过课外阅读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由于包含的知识点以及语句基本都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可以用课外的阅读巩固课堂内的知识。通过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反复学习,可以最有效地将课内外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语文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的激情是通过培养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的。不断拓展阅读面,可以将课堂内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能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创新力提高。阅读能力的逐步形成,可以激发他们主动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学生阅读思维更加活跃。相反,那些阅读能力没有形成的学生在写作时将会遇到瓶颈,无法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学生只有通过不断阅读形式各样的内容,才能在面临不同体裁写作的时候轻车熟路没有障碍。

三、有效推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朗读,让课堂充满活力

从近年的改变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朗读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在课堂上往往能听到绘声绘色、感情充沛的朗读声音,使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活力。举例来讲,朱自清的《春》一文,不论从文章描述的景象来讲,还是从字里行间的意境来讲,都十分优美,作者用手中的笔绘声绘色地描述出了春回大地的自然景象,抒发了朱自清对于春的向往和欢喜。这一刻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配乐让学生朗读。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有关春天的图片或者视频等,使学生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此基础上,通过朗读或者是其他诵读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朗读,课堂教学没有了枯燥的文字讲解。特别是对那些文字十分优美,朗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尤是如此。通过这样的朗读,使学生可以逐渐积累名言警句,受到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深深体会到文章的妙处。

(二)问题引导,强化阅读思维

阅读只是一个表面工作,根本在于对阅读内容的思考。初中生的理解能力相对于小学生而言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培养阅读能力就需要由简到难。老师可以适当进行问题引导,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可以让问题作为通篇的阅读线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可以更深一步地理解课文。

(三)鼓励想象,激发阅读灵感

在个性化的教育时代,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展现。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灵感,灵感是个性的体现。当灵感来的时候,学生们可以从更多的层面去理解文章。阅读的灵感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学生们就需要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激发阅读灵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抓住可以激发学生灵感的元素,不断地鼓励学生展开多向思维。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为语文老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笔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爱读、多读习惯。阅读是在未来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尽管有些学生在小学甚至是初中时期凭自己的智慧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然会面临学习越来越难的境地。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很好,也十分努力,但是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表现越来越差。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反观那些从小就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即便刚开始成绩并不十分出类拔萃,也可以后来居上。因此,良好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李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经验谈 [J]. 现代阅读,2013,(3) .

[2]王明珍. 培养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J]. 现代阅读,2013,(22).

[3]范琳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3.

[4]张后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14.

[5]黄卫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中学语文,2013,(1).

猜你喜欢
初中阅读教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