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坚持高校思政课的问题导向

2017-03-29 20:37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思政课导向马克思主义

王 佳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浅谈如何坚持高校思政课的问题导向

王 佳

(长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高校思政课的有效性主要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实现。将问题导向贯彻到课堂教学是增强课程的紧凑感、集中度,进而提高听课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坚持思政课教学中的问题导向,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到大历史中去,寻求建设和产生掌握高校青年的时代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做到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立足学科特点、学生的成长和发掘课堂的资源和特色,从而保持课堂教学的张力和生命力。

问题导向;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成为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既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为广大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更明确、更直观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其后12月7日,习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指出高等教育事业在国家、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定位:要为国家、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及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流高校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才。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这一讲话精神迅速在各大高校,特别是各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将其理论精髓落实到实处,落实到自己的做人和教学当中。只有将问题导向贯穿到课程教学当中,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使广大青年学生做到真懂、真信,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张力和生命力,坚定中国道路的自信。

一、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放到大历史背景中考察

(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自由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解决问题。”[1]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问题意识”受到各个学科众多学者的关注,必然带来很多的争论。高校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也有自己关于“问题意识”的思考:思政课是否需要“问题意识”?它需要什么类型的问题?高校的思政课在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等方面备受争议,有的人把课时的安排、课堂的人数、课堂教学的听课率等微观问题,少数青年学生的行为不端、大学生就业率不高、完整人格的缺欠等宏观问题,都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缺乏实效性和不成功。事实上,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放到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历史的背景中去考察,也必然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放到世界和中国的大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二)坚持问题导向要立足自己的发展史

要立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史来看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十月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成功的范例。只有理论层面工作的有效性,才会带来人民群众的拥护和重大社会变革。这正是马克思所理解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之间的关系。“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只有立足于历史的发展过程思考问题,才能成为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认清问题发展的脉络和实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三)建设和形成掌握高校青年的理论

高校思政课为切实地发挥社会功能,培养具有公共理性的社会公民,最紧迫的任务在于建设和形成掌握高校青年的理论。“理论只有说服人,才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这个时代为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因此,思政课走向“问题意识”不仅是舆论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其应对国内外各种理论思潮冲击、回答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所必须锻炼的基本功。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方向,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问题上,出现了一种没有马克思在场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象。就师资队伍而言,高校存在一些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理解不透的现实,甚至具有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水平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业课教师也仅仅是从生活方面表达出对马克思等无产阶级领袖的尊敬,而不是立足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思想高度,又何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教材建设而言,我们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过程中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总体看这方面还是一个短板。就学科建设而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特别是省属高校在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上功力不足、高水平成果不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高水平的课题、论文以及专著等科研成果方面,省属高校具有明显的劣势。

(二)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这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带来诸多的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面临时代的挑战,时代也给予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带来挑战。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时代的共享理念,促进全球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必然带来理念的冲突与对抗。我国开放政策带来了深远的思想政治等观念层面的开放,对高校的师生产生巨大的思想冲力。在多元的价值体系中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需要的不仅是信仰,更重要的是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这就需要我们真正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落到实处,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做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三、坚持思政课的问题导向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从“解决问题”转向了“提出问题”。1938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的进化》中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为提出好问题、真问题,首先要有习以为常的自觉的问题意识。

(一)把握逻辑的完整性

在课堂上要围绕鲜明的热点问题,以点带面,保持教学内容的紧凑感、完整性和学生的关注度,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有意识的引导下,将问题意识传导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中。只有知道“是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办”。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设置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完善知与行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所谓问题导向,不限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也不限于停留在头脑中的意识。问题导向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思政课的四门必修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具体要求有所差异,但它们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即“都是围绕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设立的。高校的思政课要发挥育人的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高校思政课的出勤率差、听课率差是其缺乏实效性的表现。思政课的基本原理如果不能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行动力,就是失效的。实践教学的开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了延长和弥补理论教学的有限性,进一步验证理论教学的有效性。

(三)侧重内在的自觉度

思政课的问题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真正热爱”这门课,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地按时上课、认真听课,真诚地思考和追问问题,发自内心地相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充分理解和认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现实困难。

四、立足于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

每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都有其特殊性。思政课的教师不能仅限于自己学科理论的学习,还要了解学生的部分专业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的就业前景,做到课前的了解、课上的交流以及课外的补充反馈,通过学生实习、校友会、校庆等活动,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工作动态,建立更长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使教学得到有效改进。

(一)问题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思政课的问题既要有纯理论问题、学术问题,也要接地气,具有时代性、现实性,才能引起共鸣。马克思曾经十分明确地提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3]通过共同分析问题,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提供更好的思路、更客观的评价和认可,促进了学校内部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发挥问题意识寻根究底的本性。

(二)学生思想的成长有其特殊性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接受能力和语言特点。每门课程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针对性,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学生的思想成长是潜移默化的,也是敏锐的。列宁在《怎么办?》中强调灌输理论对工人运动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性。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对的多是具有相对完善逻辑结构和分析能力的知识分子,不能将“灌输”作为主流的、主要的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手段,必须以道理说服人、使人信服。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摆事实、讲道理。要用问题作为线索,将思政课的教学盘活。既要兼顾高校的思政课与高中政治课的区别,又要把握四门课的侧重点,避免问题的无效性和重复性。问题导向不同于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某一个基本原理去分析案列,注重案例的完整性,而不是侧重某一个问题的追问和由此可能引申出的多个原理和多个范畴。问题导向也不同于专题教学。问题导向能锻炼任课教师的知识综合水平和应激能力,能减轻专题教学的备课压力。

(三)双重否定的统一

良性的课堂效果不仅是教师将问题带给每位同学,也是教师在学生的问题中受到启发和成长。按照高清海先生的理解,课堂教学的每一次实践就是“双重否定的统一”,既是对教师的课前设想的否定,也是对学生内在意识的否定,二者的否定是在课堂教学中同时发生的,而二者的统一就是最终的结果。最好的结果是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思想精髓,教师把握住学生的思想变化的关节点,最坏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学生根本没有在听。这就是失效性的典型表现。即便每一方都不改变自己的初衷,坚持原有的观点,也会发现每一方都得到了一些。这就是发自内心的自我否定,否定就意味着进步的开始、变化的开始。问题导向追求的就是共同的进步、问题的澄清。

五、使特色化的课堂教学保持张力

课堂教学由教师、学生和教学三方面组成,问题导向也就在三个不同的层面分别或交叉地得到体现。这种特色化的教学需要校内各部门的相互配合,构成一个集成的大系统,具有宽广的思路和系统化、整体性的配套方案,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

(一)教师的维度

教师要从自己的专业特点出发,提供特色化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无论是一门课还是几门课,无论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无论是讨论课还是演讲辩论,只要能将教师熟悉的问题域呈现给学生,就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机会。

(二)学生的维度

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和要求角度出发,提供特色化的教学模式。要使课堂教师更有针对性,直面关心的问题,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效率。充分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便利,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对事业的尊敬和对专业的尊重。

(三)课堂的维度

在具体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既要发挥想象力,又要开拓思路,广泛借鉴先进经验,比如:让研究生组织和参与本科生的讨论;让青年马克思主义学员做最佳的宣传员,给同龄人带去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通过小范围的座谈、读书会充实课堂中经典理论的讲授;用微信、QQ群等手段保持无间断的信息畅通等等。

将问题导向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可使问题集中、重点鲜明、参与度和关注度提高。坚守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就是坚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和方向。将现实问题、热点问题贯穿、落实到思政课课堂教学之中,是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有效性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1]王伟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N].光明日报.2016-05-2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89.

2016-12-07

长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对策研究”(CSK2016ZYJ-0011)。

王佳(1978- ),女,讲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G641

A

2095-7602(2017)05-0161-04

猜你喜欢
思政课导向马克思主义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偏向”不是好导向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