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平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基于校园仪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吴永平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校园仪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协调人际关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快餐文化的盛行,校园仪式的重要作用似乎被人们渐渐淡忘了。文章通过分析校园仪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凸显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期重新引起人们对于校园仪式的重视,丰富校园仪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仪式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仪式这一活动形式最早是在宗教仪式中有所体现的,主要表现为祷告、禁食等。中国古代的仪式主要有皇帝登基、祭天拜祖、成人礼、丧葬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仪式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起来。仪式从传统的在特殊场合所进行的特殊活动逐渐演变为普遍的大众化的社会活动。关于“仪式”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美国人类学家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把仪式界定为“受规则支配的象征性活动,它使参加者注意到他们认为有特殊意义的思想和感情对象”[1]。我国学者刘礼明认为,仪式是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负载文化意义的社会行为,具有高度直观性、规范性和较强的震撼和凝聚作用[2]。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仪式活动随处可见,在教育活动中也同样存在大量的仪式,如高校的升国旗仪式、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校庆仪式等等。校园仪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表达学校宗旨和教育意义的重要方式,具有多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大学更需要重视校园仪式,发挥校园仪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规范学生的行为。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却忽视了校园仪式所富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仅仅把仪式当作一种形式,走过场。例如有些高校从来不举行毕业典礼,有些高校虽然举行但也只是委派少数毕业生代表参加,学生在校4年,连见校长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有些学校把感谢老师4年教诲的谢师宴,公然演变成吃喝玩乐、结交人际关系的宴请。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仪式思想政治教育维度的研究,希望重新引起人们对于校园仪式的重视,丰富校园仪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2.1 校园仪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主客体之间借助一定的形式和手段。目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有很多,例如研讨会、工会活动、管理、大众传媒等等,这些形式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任何事物都有固定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一样,它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学生们追求轻松有趣的上课形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课堂灌输。针对学生需求的这种变化,思想工作者力图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仪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发挥教育功能的一个形式,自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例如每年高校的毕业典礼,思政工作者首先希望通过授予学位证书让同学们学会感恩,感恩国家和学校对自己的栽培,感谢父母对自己的无限支持,感恩同学们的帮助和鼓励;其次通过毕业典礼让学生们感到自己即将踏入社会,应学会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努力把自己的所学知识奉献社会,为母校争光。思政工作者可以通过毕业典礼这种仪式,与学生们进行双边互动,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2 校园仪式能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公民道德和素质教育。每一种仪式都有它自己的目的。例如高校组织的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学生们穿戴整齐,在国旗缓缓升起的过程中行注目礼和唱国歌,学校希望通过升国旗这种严肃的仪式和歌词当中凸显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引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肩负起自己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感。前面提到的毕业典礼仪式也一样,通过毕业典礼的学位授予和校长毕业寄语,使学生们学会感恩,激发学生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奉献社会。
2.3 校园仪式能创设思想政治教育情景
思想政治情景教育指的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将理论知识置于其产生的历史与现实的具体场景中,唤起主体的体验,从而实现主体对于理论知识的内化、对特定意义的认同及对某种规范的遵从。情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情景设置则是情景教育的关键。情景设置包含着语言描绘情景、典型实践映射的情境、集体蕴含的情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只有在一定情境下互相交流,才能产生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而仪式就是典型的实践映射的情境和集体蕴含的情境。在仪式中,人物、姿势、语言、音乐等要素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排列的,每个要素都有它特定的含义。这样,一个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特殊情境就被布置出来了。在这个特殊情境中各要素表现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而且彼此之间还能相互感染。例如入党宣誓仪式,在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前,唱国际歌,入党发展对象右手握拳,宣读入党誓词。老党员、优秀党员代表发言,结合自己的经验对新党员提出希望和要求。这是一个特殊的情景,新党员能够在这个情景中感受作为一个党员要承担的责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感受作为一名党员的光荣。
3.1 拜师仪式熏陶道德情操,指引道德行为
高校对于文化的建设历来都是十分重视的,而文化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渠道和手段,高校校园仪式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例如有些高校的拜师仪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天地君亲师位的这样的一个传统礼仪。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美国快餐文化的影响下,人们过分地追求效率,快节奏的生活使传统的拜师仪式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代社会几乎看不到很正规的拜师仪式。在古代,拜师是一件非常隆重而严肃的事情,要行跪拜礼、敬茶。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人认为跪拜礼是一种繁文缛节,但是在这种跪拜礼之下所表达的尊敬,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这种尊师重道的优良品质还是需要继承下去的。2014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在学校的中信广场隆重地举行了古代拜师仪式,着汉服,朗诵国学经典篇目《师说》,学生向导师鞠躬敬礼,呈拜师贴,并亲手向老师敬茶。通过这种拜师仪式,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互动,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并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高尚,从而对老师表示尊敬和爱戴,进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3.2 校园仪式营造氛围,增进文化认同
教育管理界有这样的说法:一流的学校靠文化育人;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人;三流的学校靠校长盯人。高校之间的竞争,其实是本校所传递的文化之间的竞争。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当前的很多学生却对自己的学校认同度不够,甚至还有一些学生难以启齿自己就读于哪所学校。看到这种现象,很遗憾,也令人痛心。这归咎于学校文化建设的不到位,学生对于本校文化的认同感不高。
很多高校在进行校园仪式时,借助特定的音乐、灯光、舞蹈、器物等多种形式,营造出一个特殊的教育情景,并且这些特定的舞蹈、音乐、器物都有它特殊的代表意义。例如一看到粽子,我们就想到端午;一看到月饼,就想到中秋。通过校园仪式特定的教育情景,能够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主客体之间以及客体与客体之间的情感能够得到互动和感染,增强文化认同度。例如2012年中山大学90周年校庆,同时也恰逢77、78级校友毕业30周年。学校就想到把两者结合,共同庆祝,发挥师兄师姐的示范作用。学校邀请了1 600余名77、78级的毕业校友回校,让他们身着学校特制的学位服,进行一场特殊的“学位成礼仪式”,重温当年毕业时的庄严与激动。同时也让全校师生感受到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与神圣。77级中文系的蔡东士先生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诠释了作为中大校友的自豪感、成就感和幸福感。中大还派代表演唱了78级中文系校友陈小齐的《涛声依旧》《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拥抱明天》等音乐作品。同时,中山大学校庆90周年校庆的时候,还邀请了90对校友伉俪回校,并制作了一个“我在中大遇见你”的宣传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体现中大爱学习、爱生活的文化。这次校庆不仅加深了作为一个中大人、中大校友对于母校的认同,同时也把中大的文化传播到了社会,得到了社会人士对于中大文化的认同。
3.3 体现集体意志,凝聚团队情感
仪式文化在高校校园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体现就是集体主义。仪式文化中所体现的集体精神,是指在一个集体的活动中,人们能够自发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在集体活动的氛围中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仪式这种特殊的情景中,参与者会暂时忘记自己与其他成员之间社会地位、性别、服装等差别,去异趋同。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3]。在仪式这种群体活动中,个人的行为方式,会表现得跟他们独处时有明显的区别。人们会因为千差万别的个人目标被一个集体目标所取代而感受到一种共同的情感,这种情感能够使人团结一致。例如大一军训时所进行的集体拉练活动,穿上军装,走十几公里。在活动过程中,可能有同学体力不支,意志不坚定,但同学们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最后顺利完成。这些同学可能平时也不是很和谐,偶尔还会有一些摩擦,但为什么此时能够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因为他们都穿着军装,他们在经历同样的事情,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感受到他们是一个共同体,一个也不能少。因为这种共同体意识,集体意识,他们才能在炎炎夏日下,克服拉练过程中的种种困难,顺利完成。然后,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不会因为活动的结束而消失,它已经进入学生的思想深处,并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行为。其实这就是一个从“我”到“我们”再回归到“我”的过程。首先作为一个个体,自发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在集体中,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属,然后再回归到个体。此时的“我”已不同于之前的“我”,他已经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他能够把内化的集体精神外化为实在的行动,奉献社会,提高自己的责任感。
[1]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9.
[2]刘礼明.大学校园仪式的缺失与重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5):116-122.
[3]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8.
责任编辑周丁力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Based on the Campus Ceremony
WU Yongping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4,China)
Campus ceremony is a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ampus culture,playing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moral level and coordinating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imes and the prevalence of fast food culture,its important role seems to have been gradually forgotten.In this paper,i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is highlighted through th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o re cause people’s attention,rich it,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mpus ceremony;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imeliness
G641
A
1674-5787(2017)03-0045-04
10.13887/j.cnki.jccee.2017(3).12
2017-04-23
吴永平(1992—),女,安徽池州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