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非英语专业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王艳艳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得到认可.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遗憾的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效的实践教学.本文从非英语专业的特点出发,在跨文化交际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提出针对非英语专业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非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比较课程
数年来英语教育都着重语言技能的培养,以语言训练为主,文化教学不够.[1]教师授课过程中只讲授零星的文化知识,教科书没有提供足够的文化知识.其中西方文化知识浅显表面,中国文化教育少之又少;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弱.但随着英语教育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得到认可,语言与文化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更加显著,但遗憾的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有效的实践教学.本文针对此现象与提出针对非英语专业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1.2.1 培养目标:学校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如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1.2.2 专业设置:以赤峰学院为例,专业设置涵盖文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个学科门类,大部分专业属于就业岗位群与涉外服务类性质,旨在向社会输入建设性人才.
1.2.3 非英语专业学生特点:学生的主要时间与精力花费在各自的专业课程,绝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知识混乱,不成体系,在英语学习道路上迷失方向,课堂沉默现象严重.其中较为明显的欠缺部分体现在对西方文化并不熟悉,文化知识缺乏,但求知欲强,其主要体现在导入环节,中西文化介绍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结合各学科专业特点,开设中西文化文化选修课程十分必要,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很大作用.
第一,跨文化交际理论.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2]语言与文化之间缺一不可的关系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而语言、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语言的使用反映不同种族,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而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又为语言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交际则是将语言和文化统一起来发展的纽带.跨文化交际这一概念将跨文化交际学和外语教学两门学科联系起来,使原本独立的学科开始相互渗透,相互借鉴.为了可以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中西文化比较课程也就应运而生.
第二,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3]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师创设情境,播放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课件,视频音像等资料向学生介绍对应的西方国家文化,学生主动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了解其与本国文化相似或相反的特点,从新的情境中逐渐建立起自身新的知识结构.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他们掌握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4]不言而喻,每一个民族身上都带有自己的文化,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经过数百年文化的冲撞与融合,中西方文化已经逐渐在很多方面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但差异仍比较明显.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价值观,宗教,思维方式,民族性格,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恋爱婚嫁,家庭生活,体育运动,娱乐休闲,建筑设计,教育,交际,艺术,社会保障制度等等.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文化渗入必不可少.中西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作为语言教学,文化导入对交际,语用都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因此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在外语教学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顺应了时代发展,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作为英语学习者,语言与文化二者不可偏颇,这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否则就成了跛脚鸭子,是学不好语言的.该课程的整体思路、内容与结构要明确,分专题进行比较,比如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恋爱婚嫁等方方面面.教师在介绍导入专题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避免引入过多空洞的理论和单纯的差异性例举,多运用贴近生活的例子;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插入与话题相关的音频、视频,加大学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法,贯彻任务教学法,就一个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研究、思考的学习能力;采用交际教学法,注重学生交际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个人发言、小组讨论、分组辩论等不同形式,大胆进行语言实践,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语用能力.
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教学模式并不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模式:如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课内外结合;直接习得和间接习得相结合等.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2 Unit3 Marriage Across Nations[5]为例,教师在课前使用启发式教学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本单元知识点做激活准备.学生课前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询中国有代表性的地方婚姻的相关信息,比如婚礼传统,婚礼习俗等,课堂上以文字、图像、视频、链接等形式向大家展示,从而开启这个话题的学习.教师作为导入者就此话题展开文化导入,为学生介绍中西文化背景下婚恋习俗、传统的不同(此处西方文化主要指英美国家文化).导入环节结束后,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一问题,完成如下问题的讨论:(1)中西方婚姻差异性比较.(2)不同文化背景结合在一起的婚姻优缺点.(3)针对跨国婚姻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学生们就以上问题展开自由讨论,从不同视角出发搜集信息点,归纳总结中西方相同与相异,必要时可使用数据、表格等阐述观点,最后选派代表形成课堂报告.课堂内的理论知识和课堂内外的讨论实践环节相结合,可以避免对问题浅尝辄止,加深对中西文化婚恋嫁娶差异的了解,形成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观点.
又比如在给学生讲到生老病死这一专题时,可以涉及的知识点涵盖广泛,如中西方文化对“生、死”的看法;中西方文化的“生育观”;中西方文化的“丧葬文化”等.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说些深奥的理论,词汇,选择更能引起学生兴趣与共鸣的切入点,比如中西方生育观的不同,中西方医疗体制构建的不同,生老病死在中英语言中的表达方式等更加实际,更贴近生活,更能引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例子,组织小组活动,理性分析不同文化优缺点,这样一来既能加重文化导入在语言教学中的比重,又可以增强课堂活跃度.如此通过不同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化自己的认识,丰富文化获取途径,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进行创造性、独立理性思维.
通过思考与实践发现非英语专业开设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存在其局限性:如课程定位结构重点,与专业结合程度,教学方法,教材选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在大学英语教学加重中西文化比较要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应该努力加强自身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采用多种丰富的教学方法,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等等;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了解学好语言的基本前提就是了解相对应的文化,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应该注重语言的应用型,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师生携手努力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打造成为非英语专业学生设置的精品公共选修课.
〔1〕潘克.浅析《中西文化常识》课程教学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意义[J].英语广场,2014(5).
〔2〕姚占丽.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深层的跨文化意识[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3〕何克杭.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4〕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11).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G642
A
1673-260X(2017)12-0203-02
2017-09-23
2017年内蒙古外语研究专项科研项目(WYZX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