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学习评价现状与考试质量分析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2018-01-02 03:19潘晓璐吕丹丹蒋水莲熊焰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通识考核大学

潘晓璐,吕丹丹,蒋水莲,熊焰焰

(南京工业大学 教学事务部,江苏 南京 211800)

通识教育课学习评价现状与考试质量分析研究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潘晓璐,吕丹丹,蒋水莲,熊焰焰

(南京工业大学 教学事务部,江苏 南京 211800)

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两大支柱之一.但目前我国各大高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依然无法与专业教育相提并论.本文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对南京工业大学通识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现状与考核方式、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到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希望能以此提高我校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

通识教育;实施现状;改进建议;教学质量

所谓通识教育是指对所有学生进行的非职业性、非专业性、非功利性的一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拓展大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种培养方式.通识教育旨在弥补专才教育带来的“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主要在于培养具有宽口径,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的综合性人才.南京工业大学也早在2014年就开始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并在2014年发布《南京工业大学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进行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并出具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设规划与管理办法》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进行深化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出现部分学生选不到课程、部分课程没人选、教师潜意识依然把学生划分三六九等、同样的课程考核不同等各种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的课程建设提供依据,促使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对通识教育课的考核方式进行多维度的调查和剖析,力图为我校通识教育评教系统的完善和考核方式的改进提供依据和支持.

1 研究方法

我校的通识教育有四大类,要求学生在除本专业的其他通识课程中每个类别至少选修一门,并且对总学分有所要求,如艺术类学生可以不选公共艺术类,但另一类别要至少选2门课程,关于通识教育的考核则由教师自行决定.本次研究我们主要通过对南京工业大学三年级本科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情况进行分析,并且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学习投入、学习满意度,以及教师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和教学投入等情况进行分析.

本次问卷采用的是邮箱发放电子问卷的方式,对本校三年级的本科生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68份,所涉及的通识课程涵盖了工业大学通识课程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特色(公共艺术、创新创业)等四大类,调查问卷的问题以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知、满意度、学习投入、教师教学情况等几方面为主要内容.

2 我校通识教育的学习和考核现状

通识教育并非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事,而是有“学”也有“教”的过程,因此,笔者从两方面都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查结果发现,通识教育之所以一直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选课系统方面

我校采用的是信息化的选课系统,但选课系统设置还不够完善,在时间和人数上及其受限制,经常出现一些大众选课过于集中,很多时候学生想选却由于人员和硬性要求的问题,导致有些学生选不到想选的课程,同时对于有些精品,但相对比较新颖的课程却没什么学生选修,如我校的传统人文类课程选修课选修率达到30%,但真正的市场所需,与学生以后工作息息相关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却只占14%.有时候还会出现想要多选几门则无法多选的情况.而且,学校在学分构建上也有很大瑕疵,对于人文、社会类课程、自然类等都设有必选内容,但对于学生最需要的创新创业却未进行规定,选课的相关规定极大地影响了我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

表1 通识教育类课程学生选修情况

2.2 教学方式方面

调查发现,268人中有80%以上的人都表示对现有讲授+自学的方式非常不满意,及其希望得到改进,有143人都希望通过讲授、讨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有72人希望教师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讲授,其他希望通过讨论或其他方式的人有51人.由此可见,教学方式亟待提高,学生越来越意识到实操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中应添加更多的实例或增加一些实操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授课和听课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 教材内容方面

在教材内容方面:有9%的人觉得很满意,有57%的人觉得比较满意,但有26%的学生觉得所学课程与实际社会需求有较大差距.

表2 学生对通识教育教材内容的期望

2.4 通识教育的监督与控制方面

笔者在调研和实际体会中发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监督工作非常缺乏,调查结果显示,通识教育课程一学年中在学生课后作业等工作布置情况如下:

表3 课外作业及实践布置情况

由此可见,对于通识类课程,对于非专业的选修学生,由于课时和专业难易程度的原因,教师一般不会布置课外任务和课后实践,总的来说,相对专业类学生,对于通识选修的学生,有着课程设计难易程度差异大、开课频率差异大的情况.

2.5 考评方式

就考评主体而言,学生的成绩基本都是由任课教师评分,考核主体和考核内容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决定,教师一般以理论成绩为主,在教师考评时有70%都是理论成绩,专业成绩有20%,动手操作等实验成绩有5%,剩下的5%是实习实训的成绩,总的来说,实践成绩仅占10%.而且这些成绩会由任课老师直接评价,缺乏学生自评、互评,更不要说实训企业参与评定的了.而且相比本专业的学生,教师出题考核难度要轻松很多.

2.6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通过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发现,大部门学生都觉得不甚满意,都觉得很一般,主要体现在两点:(1)有175名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问题,觉得讲得太专业,听不懂,(2)有149名学生觉得教师教学方式死板,就是照本宣科,缺乏吸引力.

3 通识课程开设改进的一些建议

3.1 正确认识通识教育,制定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和目标

通识教育主要是全面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于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强调课程的多样性和整体性,让学生通过课程选择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不管是人文社科还是公共艺术,更多的是要让学生能通过选择通识教育课程来接触自己专业外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是专业辅助所需,也可以是兴趣爱好,还可以是社会走向,通过让学生接触这些不同的知识,让他们能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因此,学校首先要改变重专业、轻通识的态度,让学生和教师都能明白,专业课和通识课并非是势不两立、相互挤对争宠的情况,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基于此,学校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课程的宣讲,让学生重视通识课程,其次要对通识课的教师进行优秀教师选拔和评比,选取真正受学生喜爱的导师;除此,还要对有能力通过通识课程中资质考核的学生给予认可,并协助其获取社会认可的资质证书.

3.2 发展多元化的通识课程教学,根据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

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通识课改革的必经之路,与专业课不同,通识课的教学时间有限,特别是有时候专业课会出现与通识课时间冲突的情况,因此,通识课的教学模式应该相对更加自由,学校可以多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对于课程的考核,教师应大胆地进行改变,不能受传统笔试的影响,应根据课程的不同,选择口试、作业、论文、实践、课题等多种方式.对于考核成绩上,也不能把所有的成绩都压在学生的一纸试卷上,而是应纳入学生互评、小组辩论成绩、平时课外作业成绩、作业实操成绩等,分数则应由教师、学生本人、学生课外作业和实践的单位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考评打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认真面对通识教育,真正发挥通识教育的积极作用.

3.3 调整通识教育的授课频率,加强监督

通识课作为选修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能根据自己的个性去进行课程选择,而不是说选修课就不如专业课重要.要做好通识教育教师就必须要重视通识课的教育,要一视同仁,让选修课和必修课平起平坐,和其他的专业学生一样,要进行严格监督和考核.一方面,应增加授课频率,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保持课程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应和对应专业学生一样,布置作业、进行考核(点名、期中考)等,这样不仅能改变通识课的地位,还能正真地提高通识课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综合育人的目的.

3.4 加强和完善通识教育的教师队伍

要做好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教师的质量问题是目前最为突出也急需解决的,创建一支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并且学识过硬的高素质教育队伍是推行和改进通识教育的根本.对于工业大学来说,本身也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因此,学校可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制定相应的选取机制,选取真正的优秀、负责、综合能力强的教师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的激励机制,可在晋升、教学奖励等激励机制上适当向担任通识课程认可教师方面倾斜,让更多优秀的、有能力的教师能主动担任起通识教育的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教师的培养,不断深化通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并找到通识教育的规律,帮助教师找到标准化的课程教学方法,提高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4 结束语

总之,虽然通识教育的概念在我国正在大力推广,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目前就我校来说,在通识课程方面普遍还存在着问题,教学的真正目的和作用都被忽视了,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或者学生自己,都还是更加偏重专业课程方面,导致通识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基本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我们必须要找到这些问题,正视这些问题,并不断地在实践的过程中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代所需的综合性、高素质的高层次精英人才.

〔1〕叶宁、张莉娟,宁夏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现状分析[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4(5):49-50.

〔2〕王芳亮、杨必武、张广杰,通识教育质量制约因素分析——从课程实施角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2):17-19.

〔3〕梁林梅,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以N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5(5):11-11.

G647

A

1673-260X(2017)12-0217-02

2017-09-28

2017年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9)

猜你喜欢
通识考核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