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瑜
摘 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教学的关键任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因此,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阶梯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可以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型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可以通过阶梯型的方式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按照知识的接受程度逐级提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
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型划分
第一,知识性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知识性阅读的阶梯型划分如下:标点符号;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区分“的、地、得”的具体用法;修辞方法的掌握;辨别褒义词和贬义词;学习并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文章叙述以及书写顺序的掌握;掌握说明文;了解文章人称。
第二,认读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汉字书写以及认识能力,其主要阶梯型划分如下:拼音;识字;朗读;默读。
第三,理解能力,就是小学生对文章的阅读以及理解能力,其重點主要表现在学生能否对核心内容进行了解。其主要阶梯型划分如下:结合文章以及生活,对词语的意思进行理解;对词语的感情色彩进行辨别,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理解字义;使用关联词语连句,了解关联词语的作用;句式转换;改病句。
第四,概括能力。所谓概括能力,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表达出来的归纳、总结能力。主要阶梯型划分如下:认识中心句;了解过渡句;概括段落意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复述。
第五,评鉴能力,就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及表达形式进行评判。主要阶梯型划分如下:了解字词运用的“恰到好处”;了解一些常见的文章开头、结尾方法;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明白环境描写的作用;了解文章前后照应的具体方法,体会文章的实际表达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型提升的具体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阶梯型阅读能力的提升,对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把握阅读机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自觉阅读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文章的阅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秋天的雨》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主要意思,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提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
第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例如各种音频、图像等进行辅助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立体化的学习环境,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进行理解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一个直观的环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
第三,利用小组合作模式,达到阅读能力阶梯型提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小组划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互相帮助,增加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组织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科学地评价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整体质量。
第四,通过语文游戏的方式,巩固阅读能力阶梯型教学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巩固教学成果,例如可以做成语接龙、找朋友、猜一猜等游戏,提高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分阶段教学,通过阶梯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
效率。
参考文献:
[1]樊爱凤.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J].赤子(上中旬),2015(2):192.
[2]王文敏.浅议小学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形提升[J].新西部(理论版),2015(15):159+164?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