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观察、操作、比较、测量以及计算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感悟周长的概念。
能力目标: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德育目标: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严谨态度和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测量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角形、圆形、四边形、细绳、材料单、彩线、铁丝。
学生准备:直尺、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一周
活动1:给图画涂色
1.我们学校开展了“美丽家乡”绘画比赛,同学们想欣赏一下这些小朋友的作品吗?课件播放。老师这里还有一幅画,但没涂颜色,想请同学们帮忙涂,好吗?
给它涂什么色?它呢?大树呢?
2.怎么回事?
小结:前面的图形都封口了,后面的没封口所以颜色都流出来。所以(指着封口的图形)像这样的图形数学上称为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
这样的呢?不封闭图形。
3.怎样围才能围成一个封闭图形?大家听明白了吗?
老师这里有条线,你能用这条线也围个封闭图形吗?大家看清楚了吗?
师:它是把线的头和尾连接起来,像这样首尾相连的图形就是封闭图形。
4.同学们找一找还有哪些图形是封闭图形?
【设计说明】周长其实就是线,只不过是首尾相连的线,所以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封闭”“边线”的理解。我创设了给图画涂色环节,运用画板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涂色中,让学生动态感受到“颜色都流出来了”是因为有口没封上,引入新知感受概念——封闭。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目光自然聚焦到围成图形的边线上,学生自主从二维空间里抽象出一维的“线”,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边线”和“周长”的联系。
活動2:描一描
1.同学们涂得非常漂亮,老师这里也涂好了一幅,想看吗?
还不错吧?和大家不同的是老师这里还多了几个已经涂好颜色的图形。是什么?你能找到围成这些封闭图形的边线在哪里吗?这两个图形也在你的练习单上,同学们拿出来描一描。
2.全班交流:
谁来一边指一边说,怎样描出来?谁再来?
师:刚才这两个同学谁说得最准确?
大家都关注到表述语言要严谨,这位同学用了“从这点开始沿着边线又回到这点”的语言表述得非常清楚。下一个图形,谁来?
看来,我们在描边线的时候从一点开始沿着图形描一圈再回到这点,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也就是它的一周。(板书:一周)
师:谁来指一指云朵的一周在哪里?
刚才三个同学从不同的点开始,都指出这个图形一周,那我从这里开始可以吗?从这点开始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一圈再回到这点,这样我就描出了云朵的一周。
【设计说明】通过“指一指”“描一描”等探索活动,在学生充分感受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实践、思考、感受。学生从“看”到“描”、从“描”到“指”如此丰富的感受之后,一周的概念也就呼之欲出了。
二、实践活动,探究测量周长的策略
1.测量直边图形。
师:为了把这幅画变得更漂亮一点,老师想用这些彩带装饰一下,怎么装饰呢?有同学建议用彩带把图形一周围起来。装饰一下房顶?可以吗?树干?太阳我们也装饰一下?
那每个图形都需要多长的彩线?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知道?
小结:彩线的长也就是图形一周的长。
(1)接下来我们先来研究屋顶需要多长的金线?请拿出三角形,同桌合作测量。老师给大家个小提示:测量的时候要取整厘米数,并且记录在图形中。
指名学生上台测量。
师:你测量的是这条边,那我把它拉出来,(板书:16、20厘米、16厘米。)
师:16厘米指的是哪条边的长?20呢?房顶一周的长到底是16厘米,还是20厘米,还是……
小结:这三条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一周,有多长。这个屋顶就需要多长的彩线?
(2)房顶装饰好了,那树干需要多长的彩线呢?怎么办呢?
老师已经量好了,你们算算吧?学生交流。
小结:刚才房顶需要的彩线长是3条边长度之和,树干需要的彩线长是4条边长度之和,那太阳的彩线是什么呢?找学生指。
【设计说明】数学的魅力在于“数学很有用”,更好地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这个环节用彩线装饰图画边线,就是由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探究“每个图形都需要多长的彩线?”在探究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就是由三条线段组成,那么这里就可以测量出三角形三条线段的长,再相加得到三角形的一周的长度,四边形则类同。通过测量、计算,学生掌握了方法,也是对周长概念的深化。
2.测量曲边图形。
师:怎么知道它一周有多长呢?
师:用这个量能量吗?为什么不能?
师:直尺是直的,不能弯曲,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1:半圆角尺量。师:你们觉得怎样?
生2:那是量角器,量角度用的,不能测量长度。
师:是的,你的数学知识真丰富。
生3:用软尺绕着量。师:好办法,你们带软尺了吗?
师:如果没有软尺,还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把太阳的一周变直?
生4:可以用线绕一下,再用尺子量就可以了。
師:老师给大家准备些工具,大家测量的时候,需要哪个就用哪个?
生交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是如何测量出圆形的周长?
还有其他方法吗?
老师这里有把尺子,你来为大家演示一下。
小结: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大家用绳子把圆形围了一圈,把弯曲的线变成直直的线,再进行测量,这种化曲为直的方法,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会经常遇到。我们还可以用直尺上滚一滚的方法来测量,咱们班同学可真聪明!在这里老师要表扬同学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没有急着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出办法来解决困难,这样同学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设计说明】课堂的生命活力体现在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周长概念已经建立和探索出得到多边形周长的方法之后,我设计测量曲边图形的周长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思考测量周长的不同方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使交流变得更立体、更有趣,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成功和快乐。
3.周长的定义。
通过刚才测量,我们知道彩线的长度也就是这个图形一周的长度,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52厘米是谁的周长?它呢?也可以说三角形的周长是52厘米。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把每个图形需要的彩带长度算好了,谁来帮老师一起装上去?学生操作。
三、联系生活,沟通线和周长的本质
活动:围一围
1.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周长,还测量了周长,你觉得你对周长有认识了吗?那认识是否清晰呢?我们来做个活动吧。
课件呈现:一条长46厘米的铁丝,谁能用它来围个封闭图形?
2.它们的形状不同,这些图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小结:这根铁丝围成了形状不同的图形,但它们的周长都是46厘米。
【设计说明】通过以上活动,学生感悟到周长与线的区别和联系,作为本课的结束环节,我设计用铁丝围不同的封闭图形,找到它们相同的地方,把线与周长做了沟通,使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进一步得到深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本节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总结
今天收获了什么?那从今天开始,你留意观察我们生活当中,哪儿有周长,哪儿又用到了周长,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好吗?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对周长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