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庆林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写作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最害怕的环节,他们害怕甚至厌恶写作。因此,写作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不少小学生也会问我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对于此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策略研究
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下小学生语文写作存在一些问题,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因此,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小学生写作的有效策略。
一、多积累
阅读是基础。不少小学生认为小学作文三四百字太多了,不知道如何写作等等。其实笔者以为是这些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太少。因此,阅读对于语文写作非常重要。平时多阅读报纸、杂志、书籍。书籍要进行有选择的阅读,最好是选那些名家名作来阅读,这样不但可以培养语感,增加对语言的熟练运用,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驗,在阅读中获得美的享受。另外,阅读要讲究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学习积累,摘抄下文章中优美的句子,也可以制成读书卡片。教师应该经常给孩子介绍好的文章,一起探讨哪些地方让人感动,哪些地方给人启发,从这些文章中得到哪些对写作有益的积累等等。
平时要捕捉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录在本上或者小册子上,另外还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许多小学生由于不积累材料,到了写作时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或者胡编乱造或者抄袭他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
还可以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写作素材。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听到的、看到的都可以写进本子里。这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写出来的日记情感也比较真实。例如,可以组织学生看电影,进行大扫除,参观美术馆、博物馆以后,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里。另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讨论最近发生的有趣事情,大家说说聊聊,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回忆,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还可以帮助孩子对最近发生的事情进行一个梳理,让孩子明白可以写些什么。
二、与生活相结合,抒发真实情感
有人说真正的学校应该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只以分数论成败。为了取得好成绩,小学生纷纷背范文、套模板,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写作水平没有得到提高。这是由于学生忽略了思维的训练,没有开拓思路。“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高年级提倡“生活作文”。何谓“生活”?“生活”即是写实,就是要求学生的写作必须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素材,抒写自己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和体会,抒发真实的情感,避免模仿他人的写作,更不能出现政治化、说教化的写作,而应该以儿童的视角来观察生活,抒写生活。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使他们从生活中拓展思维,获得写作的素材和灵感。
三、追求朴实无华的文风
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应该是充满天真、童趣的,因此,教师在指导儿童写作时应该避免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学生。小学生的写作主要是为了表达和交流以及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应该符合儿童的特点,通俗、充满童趣、朴实,只要把意思表达清楚,用词准确,就是一篇优秀的文章。当然,用一些适当的修辞也是很必要的,这有利于增加文采和愉悦性,但是这与堆砌文藻不同,后者使文章变得深奥难懂。
四、树立学生的责任感
一些小学生认为写作是那些大作家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不想当作家,所以就不用写作了。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加以引导,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写作、了解写作,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写作教学的意义、目的和实际价值,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亲人、朋友发短信、写邮件、写信,产品生产上市要写广告词等,这些都是写作的一种体现。
五、了解常见文体的特性
文体是作文的框架,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写作规范和要求。只有了解了各种文体的特性,才能不跑题,按照要求写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熟悉各种常见的文体。小学生写作中常见的文体有:写景、记事、写人、看图作文、说明文、读后感、应用文(书信、请假条、建议书等)。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写作能力差,与他们不爱写作有关。因此,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平时常练笔。
以上便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生语文写作做出的策略研究,但不够完美,期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好的改善。
参考文献:
[1]于笑.小学语文童漫作文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5.
[2]王腾腾.小学活动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