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涛
黄细花自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至今,共提交了205条建议,被媒体戏称为“建议大户”,拥有近40万网络粉丝。作为广东省“网红”人大代表,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她再提25条建议,其中12条有关旅游扶贫。
在这个备受媒体关注的女代表的名片上,印着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隊副队长、林芝市政府党组成员、林芝市鲁朗景区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林芝市旅发委副主任等头衔,但是她更喜欢别人叫她“花姐”。
3月9日上午10时许,黄细花在接受《中国扶贫》杂志记者采访时畅谈旅游扶贫。
对于媒体给她“建议大户”的说法,黄细花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一直关注着民生问题,只要身边百姓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不管大事小情,我都要追根溯源,找出症结,提出建议,并一追到底,努力推动民生问题的最终解决。”
今年全国两会之际,也是黄细花援藏整一年之时。黄细花援藏的工作地点林芝被称作“西藏的江南”。从318国道入藏,必经林芝,那里有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尼安河、巴松错…… 广东省对林芝的旅游扶贫重头戏是林芝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凭借工作经验,黄细花结合西藏的扶贫工作,首先提出《关于设立旅游扶贫基金的建议》。黄细花告诉记者:“贫困地区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我国70%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中,有近300个县经济发展落后却生态环境良好,是名副其实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在全国12.8万个贫困村中,至少一半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这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却受制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公共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开发,力助当地居民脱贫。因此,我建议设立国家旅游扶贫基金,用于重点扶持旅游扶贫产业。”
从西藏旅游扶贫开发的角度,黄细花谈了自己对旅游扶贫的看法,“作为大家瞩目的西藏旅游,由于当地经济比较落后,宣传经费不足,除珠峰、布达拉宫、大昭寺等部分著名景点外,西藏仍有众多独特旅游资源处在浅层开发阶段,宣传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另外,西藏平均海拔较高,许多游客对入藏游存在恐惧心理,因此,虽然拥有独特的景观与民俗,但对“高反”的恐惧心理和对路途险峻的担忧,成为制约西藏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广东对林芝的援助除政府力量外,还有社会各方力量的参与。10.1亿元的援藏资金带来了27.85亿元的总投资。鲁朗小镇结合了当地特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贫困地区在全国文化旅游产业链中找到价值点。通过旅游产业的集聚发展,鲁朗小镇为当地群众提供2500个就业岗位,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旅游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入,也将为贫困地区提供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有效改善民生,并对周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辐射。”
旅游的发展需要宣传,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话被改成了“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景色若不能被更多人欣赏,也不会带来实际效益,而且无法形成产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黄细花说:“媒体在扶贫宣传报道上,较少宣传贫困地区自然人文资源,容易引发受众对贫困地区产生误解,不利于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 为此,黄细花提交了《关于媒体加大对贫困地区扶贫公益宣传支持力度的建议》,希望媒体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刊播公益宣传片与公益广告的方式,加大对贫困地区自然人文资源的挖掘与宣传。
从旅游扶贫基金的建立,到旅游资源文化层面的发掘与宣传,还需要解决游客怎么来的问题。“我国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受限地理因素、环境气候与开发条件,对外互通能力有限,交通尤其成为制约瓶颈。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步伐的推进,为了便捷交通,尤其便利旅游,中西部多个省市修建了机场,但因机场规模小、条件限制、旅游淡旺季明显等因素,众多机场存在航线不足、冬季停航等现象,旺季一票难求,票价高涨,淡季打折售票也无人问津。为此,黄细花建议通过票价调控,来加大对中西部扶贫地区的航空扶持力度。
建民宿、开农家院、做生态旅游的导游、卖当地特色的山货野味、在旅游项目中打工等,这些都会给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和闲散劳动力带来经营收入。此外,只有在对他们进行相对系统的旅游知识和服务的培训后,他们才能更好地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才能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占有更大的客流量,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使贫困地区因旅游扶贫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最后,黄细花表示,旅游扶贫是真正的“造血式”扶贫,作为具有尊严的、开发式的、开放式的、产业发展式的扶贫方式,能够推动贫困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是贫困群众全方位、多形式参与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也是贫困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贫困群众收入的新增长源,因此,要让旅游扶贫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