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教育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归为阅读问题.”数学阅读是一种以数学材料为对象的阅读活动.初中阶段是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然而,当前很多初中生对数学阅读不够重视,还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没有数学阅读意识.在他们的观念里,阅读对数学学习帮助不大,因此,很多学生甚少读书,没有阅读意识,就更谈不上数学阅读的能力和习惯.数学阅读现状此般令人担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对数学阅读策略的研究刻不容缓.
一、激发阅读兴趣
陶行知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奥苏伯尔也认为,兴趣是认知的一种内驱力,即一种自发的要求了解、理解并掌握的需要,要求解释和阐述问题的内在需要.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认真积极地进行这项活动.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密的学科,具有严密的符号体系、独特的公式结构,难以使人产生兴趣.因此,数学教师应该针对教学内容适当地补充一些有意义、具有趣味性的现实材料,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具体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做出及時的总结、评价,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表示适当的肯定、鼓励,使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满足和愉快.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得以延续和强化,从而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去阅读,来赢得更大的成功.如此往复,便能形成阅读的良性循环:阅读—成功—兴趣—更好地阅读—更大的成功—更浓的兴趣.
二、设置阅读目标
初中阶段是掌握阅读策略的关键时期,初中生在形成阅读方法、技巧之前,对于数学阅读材料的学习,教师应给出阅读的具体目标以及学生阅读后应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明确的指向性和情感性进行阅读,带着疑问去阅读,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帮助学生挖掘重点,理解难点,提高数学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三线八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如图)时,教师可以事先向学生提出如下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1)图中有 条直线(其中2条 线,1条 线), 个小于平角的角,简称“ ”.
(2)试着填写教师设计好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对比表格.
(3)分别画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所包含的三条边,你发现这三条边的关系中有什么规律?他们对应的图形又分别像什么?
(4)自己动手画一个“三线八角”图,你能快速地指出图中所有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吗?
教师给学生设置的阅读问题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是问题应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概括性,包含学习资料重、难点;二是问题要形式多样,如,填空式、表格式、简答式等;三是分层设置问题,如,解释层次、理解层次、创造层次等.另外,教师的指导要“收放自如”,在确定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阅读方法与技巧后,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设置阅读的思考题,向自主阅读过渡.
三、进行自我提问
在数学概念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自我提问:概念中提及的对象是什么?这个概念是怎么引入的?学习这个概念有何意义?这个概念有哪些限制条件或补充规定?概念中语言和符号是否有容易混淆的地方?这个概念与哪些概念相关?概念的描述是否有等价的说法?……对于数学命题阅读,学生可以进行如下自我提问:该命题包含哪些数学概念?该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该命题与哪些命题相关,又存在什么关系?该(真)命题如何证明?除了阅读材料上的证明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证明?……对于数学例题阅读,学生可以进行如下自我提问:该题属于哪类型问题?题干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是否有隐含条件?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问题解答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定理、公式或法则?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法?这个例题还能否变形成其他的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元认知体验和监控,通过自我提问、自我解答,用问题引领思维,在问答间提升思维高度,形成复杂思维,由此达到深度、自主的学习.
四、做好阅读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笔记是抗击遗忘最有力的武器,是积累认知经验、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方法.
(一)疑问性笔记
在遇到阅读疑难时,最好实时进行记录,记录不应该只是在阅读材料上进行圈点标记,还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将疑难点摘录进去,系统地记录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建立起自己的“疑问集”,随时寻求解决,并将解决方案一并记录进去,也可供日后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回顾.
(二)梳理性笔记
疑问性笔记是将阅读材料由“薄”变“厚”,而梳理性笔记是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提炼后梳理和归类,是将阅读材料变“厚”为“薄”.例如,在学完四边形这一章后,可以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关系进行提炼.
(三)随想式笔记
在数学阅读过程中的所感、所想及所察,都可以进行实时记录.记录的虽然是一闪而过的想法,但却可能是饱含智慧的“火花”,日积月累,这本“火花集”将会是学生一生宝贵的财富.比如,在计算了45°,38°,80°的补角与余角之后发现,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余角大90°;在学习有理数概念时,对于“有理数就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中的“无限循环小数”,有的学生马上会想到“那有没有无限不循环小数呢?”“如果有,那么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属于什么数呢?”等等,都可以将这些记录下来.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整个阅读、理解、解答的过程中其实都在逐渐掌握阅读策略,教师在每次阅读活动结束后,要提供机会让学生之间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阅读策略,这样,不仅能使每名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策略,还能将阅读策略不断完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