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佚诗四十首辑补

2017-03-28 21:51吕冠南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清人宋诗县志

吕冠南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宋佚诗四十首辑补

吕冠南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纂辑的《全宋诗》将两宋诗歌汇为一集,嘉惠学林。但由于两宋诗歌创作相当繁盛,有不少诗作仅著录于某些稀见的方志文献中,既为《全宋诗》所失收,亦不见于其他学者的补遗论著,遂成为宋佚诗。对这批诗歌进行辑录整理,可以进一步提升宋诗文献著录的完善程度。有鉴于此,文章以方志文献为重心,将其著录的宋诗文献与《全宋诗》进行比勘,共补出《全宋诗》已著录的二十二位诗人的三十首佚诗及未被《全宋诗》著录的七位诗人的十首佚诗,合计四十首。

《全宋诗》;方志;佚诗;辑佚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著的《全宋诗》将两宋诗歌聚为一集,为宋诗研究提供了极高的参考价值。但断代文学总集的编纂,难度极大,往往很难做到真正的毫无遗漏。两宋诗歌创作极为繁盛,《全宋诗》虽已尽力加以蒐辑,但仍有不少作品散落在稀见的方志文献中,未见收于《全宋诗》,遂成为宋佚诗。今就平日读书所得,选取《全宋诗》未收录的四十首宋佚诗加以整理,以补其阙,这些佚诗也不见于《全宋诗订补》和其他学者的补遗论著。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全宋诗》已著录作家之佚诗三十首,以《全宋诗》卷数先后为序,共涉及二十二位作家;第二部分为《全宋诗》未著录作家之佚诗十首,在每位作家的作品之后,尽可能结合相关史料考证作者的生平大概,共涉及七位作家。在著录诗文之后,均附按语交待文本来源,以供读者覈察。

一、《全宋诗》已著录作家之佚诗三十首

1.陈尧佐《春日小园偶成,寄单牧司门、通理都官二故人》

春日游客气如虹,满眼花枝次第空。安得休官人似我,溪边坐对两渔翁。

2.陈尧佐《岁甲申即八十二矣抒感成咏寄单牧司门》

八十流光又二年,烟霞门户喜身还。偶寻遗爱来东里,几送遗文谢北山。臃肿愿陪丘木老,夷犹甘逐野云闲。菱花自鉴惭无地,独向春风鬓未斑。

按:以上二首辑自清人周尚质、李登明《乾隆曹州府志》卷十九《艺文志•诗》[1]360。《全宋诗》卷九七录陈尧佐诗五十首[2]第2册,1085-1093,未辑以上二首。第二首诗题的“岁甲申”为庆历四年(1044),由“甲申即八十二”之语可以推知该诗当作于庆历三年(1043)岁杪。据《全宋诗》陈尧佐小传,知其卒于庆历四年,则该诗作于其去世前一年。

3.石延年《失题》

上蹲师子石,下有濯缨泉。石崖对镌磨,唐宋留二贤。大暑日不到,银河倾九天。花气晓熏谷,春水如佩悬。坐久捐埃尘,冠弁斯泠然。

按:此诗录自清人许乔林修《云台新志》卷十四《金石》[3]325。《全宋诗》卷一七六录石延年诗一卷[2]第3册,2000-2011,未见此诗。《云台新志》录此诗后,还附有宋人谭亨甫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丁亥)为该诗所作的跋文,此文为《全宋文》所失收,今录于此以广其传:“石曼卿赋此诗、状此景,穷写胜概,曲尽其情,而无石刻以为之纪。好事者记于州之永安寺壁。虑其岁月深远,颓毁不存,今刊于此,以永其传:盖将托是诗于不朽焉。丁亥十月,谭亨甫题。”[3]325-326这段文字对理解石延年诗作的艺术特点与传播方式均有助益。

4.张掞《秋霜劲节》

哲妇丛祠倚翠岑,哭城遗烈可悲吟。秋霜劲节男儿事,何事天锺女子心?

按:此诗录自明人寇慎永纂《崇祯同官县志》卷九《艺文》[4]253。《全宋诗》卷一七八[2]第3册,2045-2047、卷三七五八[2]第72册,45321均录有张掞之诗,后者之诗与前者重复,可知《全宋诗》著录的两位张掞实为同一人。此首为《全宋诗》所失收。

5.元绛《游狼山口占》

身属公家等逸民,偶来香寺拂衣尘。林僧莫讶徘徊久,本是深山嗜隐人。

按:此诗录自清人刘名芳《五山全志》卷十九[5]463,《全宋诗》卷三五三录元绛诗[2]第7册,4376-4384,未见此诗。

6.李思聪《金城山》

试问金城山里事,只言仙境是蓬壶。岩溪却有烟霞聚,树老频招鹅雀呼。

按:此诗录自清人刘坤一《光绪新宁县志》卷二十四《艺文志•七言绝句》[6]510,《全宋诗》卷四〇七录李思聪诗三首[2]第8册,5011-5012,未见此首。

7.杨蟠《游仙岩》

云顶连连更几峰,下观人世一樊笼。五潭雨洒青天外,二井雷生赤日中。惟有渴猿梯尚在,更无飞鸟路应穷。寻幽欲访高真偈,谁谓凡尘不许通?

8.杨蟠《三姑潭》

瀑从千尺落,潭作五层流。更欲攀云去,真源在上头。

按:以上二首录自民国学者张扬《仙岩山志》卷七《艺文》[7]210。《全宋诗》卷四〇九录杨蟠诗一卷[2]第8册,5034-5052,未见此二首。

9.蒋之奇《九日狼山》

山头极目尽天涯,不负登临赏物华。一任秋风吹落帽,宁嗟白发对黄花。

按:此诗录自清人刘名芳《五山全志》卷十九《艺文》[5]463,《全宋诗》卷六八七至六八八录蒋之奇诗[2]第12册,8020-8040,未见此首。

10.陈祥道《杜鹃山》

斯山何绮丽,万树繁花吐。高下布成林,参差开满路。偏反惊电掣,闪烁灿星火。不须翦彩工,不须识锦手。年年一度红,春光足千古。

按:此诗录自清人李拔《福州艺文志补》卷四[8]446,另见清人刘训瑺纂《闽清县志》卷一《山川志》[9]29。《全宋诗》卷八四一录陈祥道诗一首[2]第14册,9751,未辑此首。

11.许遵《登蓬莱阁》

鼓吹旌旗夹道开,乘闲接客上蓬莱。良辰共喜黄花节,清宴许辞白玉杯。一望山川连海阔,数声歌笑人云回。官家底事催清兴,风雨长吟一写怀。

12.许遵《失题》

明月中天静,飞泉一道清。长官春劝课,来此濯尘缨。

按:以上二首分别录自清人王尔植纂《蓬莱县续志》卷十四《艺文志下》[10]527及钱大昕纂《嘉庆长兴县志》卷八“明月峡”条[11]卷八,49b。《全宋诗》卷九一〇录许遵诗二首[2]第16册,10702,未辑以上二首。

13.张会宗《和苏唐卿诗》

欧公亭记立滁阳,当日琅邪非醉乡。暂守小邦侯服屏,待为隆栋国家梁。笔精玉篆刊珉石,心胜青纱照粉墙。大壮碑堂图永久,词毫千载照虹光。

按:此首辑自清人李敬修《光绪费县志》卷十四《金石志》[12]357。《全宋诗》卷九七八录张会宗诗一首[2]第17册,11319,漏收此首。《费县志》详细记载了该诗的本事: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费县寺丞苏唐卿曾用篆书将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亭记》写于石上,并加以铭刻,随后作七言律诗一首以记其事,此诗见《全宋诗》卷七二一[2]第12册,8347-8349,张会宗唱和的就是这首诗。此外,《费县志》于张会宗名上署“新泰令”,可知他在英宗治平初担任新泰令;《全宋诗》张会宗小传仅谓其“熙宁七年守袐书丞,分司南京”,现可据《费县志》补其在治平年间的仕履。

14.高述《瀛岩》

悬崖塔影蘸寒川,落木钟声渡野船。潮去潮来几朝暮,不移一片白鸥天。

按:此诗录自明人宋奎光纂修《崇祯宁海县志》卷十一[13]1007-1008。《全宋诗》卷一一九九录高述诗三首[2]第20册,13550-13551,未见此首。

15-20.袁灼《移任云阳六首》

1.移任云阳县,萧萧数百家。有园皆水竹,无地不桑麻。玉树千秋叶,金桃三月花。讼庭公事少,听放日高衙。// 2.移任云阳县,民生旧衍丰。筠芽穿迳紫,樱实烂枝红。吏隐几南郭,窗开傲北风。甘泉尝献赋,谁复继扬雄。// 3.移任云阳县,疏慵取次眠。暑消青蔑簟,寒辟紫茸毡。宫按王褒记,渠因郑国穿。公余饶燕乐,诗酒度流年。// 4.移任云阳县,行行上古城。陵无钩弋迹,岩有子真名。柳绿思彭泽,瓜青忆邵平。梨园旧时曲,依约两三声。// 5.移任云阳县,羁縻类楚囚。关山迷旅梦,烟草惹乡愁。未驾相如马,犹歌宁戚牛。行藏真自得,时独倚南楼。// 6.移任云阳县,窗前列远山。斋深宜养浩,堂静可消闲。槐陌黄金锁,泾泉碧玉环。功名知未晚,览镜尚朱颜。

按:以上六首诗录自清人屠楷《雍正泾阳县志》卷八《艺文志》[14]450-451,《全宋诗》卷一二七〇录袁灼诗一首[2]第22册,14349,未辑此六首。此外,该组诗的二、三、四、六亦见清人张如锦《康熙淳化县志》卷八[15]595-596及清人毕沅《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七“淳化县”条[16]817-818,前者题作“移任云阳四首”,后者题作“移任云阳”。考清人洪亮吉《乾隆淳化县志》卷十六《职官志》记袁灼称:“《旧志》:建中靖国元年云阳令,有《移任诗》六首,为世传诵。”[17]285可知袁灼原作确为六首,《泾阳县志》所录为完璧,而《康熙淳化县志》及《关中胜迹图志》的著录则为选辑。

21.程迈《初过仙岩》

岩前无雨亦常润,水阁有风仍更清。自到郡来闻说久,杖藜今日此山行。

按:此首录自张扬《仙岩山志》卷七《艺文》[7]211,《全宋诗》卷一三一五录程迈诗四首[2]第22册,14931,未辑此首。仙岩山在宋代属温州府,《全宋诗》程迈小传记其于宋高宗即位后知温州府,则《初过仙岩》当作于程迈知温州府期间。

22.刘安上《视修南塘回,同陈君举诸贤游梅雨潭上》

莫讶多幽胜,仙岩旧得名。五潭俱卓绝,二井更澄清。领客欣同入,磨崖记此行。登临有余兴,恍若在蓬瀛。

按:此首录自张扬《仙岩山志》卷七《艺文》[7]212,《全宋诗》卷一三一六录刘安上诗一卷[2]第22册,14943-14952,未辑此首。

23.李錞《冬日下都之雍丘》

驼裘犯朝寒,霜飙生木末。孤骛与晓霜,争飞远天阔。喧喧柳榆外,客子待明发。楚柂与吴樯,鸣橹互呕轧。故园万里间,一水难可越。夕阳满波涛,高城始明灭。忽忽见亲友,草草叙离别。老槐早辞风,小沼冰欲结。旧居如逆旅,短梦亦骚屑。明朝望太微,瘦马踏残月。

按:此首录自清人周玑纂修《乾隆杞县志》卷二十三[18]卷二十三,1b-2a,作者署名为李希声,希声是李錞的表字。《杞县志》共录李希声诗二首,一为已收录于《全宋诗》卷一三七九李錞诗中的《雍丘怀古》[2]第24册,15829-15830,另一首即《冬日下都之雍丘》,不见于《全宋诗》。该诗亦见清人张沐《康熙开封府志》卷三十三《艺文志三》[19]857,题为“冬日之雍丘”,字句与《杞县志》偶有不同,可资异文之校勘。

24.左纬《摘星岭》

自知牛斗耳,不奈晩猿何。客鬓愁中老,秋山别后多。扁舟桃叶渡,夜雨竹枝歌。赖有卢仝盌,时堪战睡魔。

按:此诗录自宋奎光纂修《崇祯宁海县志》卷十一《艺文志》[13]1008。按《全宋诗》卷一六七九录左纬诗一卷[2]第29册,18816-18826,未见此首。又,《全宋诗》左纬诗中亦收有一首题为“摘星岭”的五言律诗[2]第29册,18822,但内容与《宁海县志》载录的这首不同,二者或许出自同一组诗。

25.林光朝《同鞠守游焦山》

仙翁陟览遍人寰,雪后云崖许共攀。江入海门吞百粤,楼横铁甕跨三山。飘摇旌斾登林外,指点烟波笑语间。尘土扬州懒回首,一闻风笛掉舟还。

按:此诗录自《焦山志》卷八《艺文》[20]74,《全宋诗》卷二〇五二录林光朝诗一卷[2]第37册,23061-23074,未见此诗。

26.赵汝回《三姑潭》

谁掣银河铁锁开,悬珠直练此山来。飞黄梅雨无晴日,摇白云天有怒雷。曾是安师骑虎到,何当轩帝驾龙回。岩扉顿下平平石,闲坐何人空绿苔。

按:此诗录自张扬《仙岩山志》卷七《艺文》[7]216,《全宋诗》卷三〇一二录赵汝回诗一卷[2]第57册,35868-35877,未见此首。三姑潭是仙岩山的胜迹,本文第八首所录杨蟠的佚诗歌咏的也是三姑潭,可见这一景观的确是文人常常吟咏的对象。

27.王埜《题京口招隐寺》

万松苍翠境幽寥,密密深藏古梵寮。绕郭江流光隐隐,撑天塔耸影遥遥。泉尝虎鹿清心净,歌啭莺鹂满耳娇。真是隐岩高士地,休将胜地说金焦。

按:此诗录自清人缪潜《招隐山志》卷六[21]168。《全宋诗》卷三一〇五录王埜诗九首[2]第59册,37050-37053,未见此首。

28.王奕《仙岩别业》

结厂近仙岩,于焉屏烦懑。牙签三两行,不问修龄短。朋旧踏歌来,寻常晋瓦碗。鄙夫噉石人,为筑招隐馆。

按:此诗录自张扬《仙岩山志》卷七《艺文》[7]217,作者姓名录作“王弈”,下记其字曰“子陵”,与《全宋诗》卷三四二〇著录之王奕相合,可知《仙岩山志》之王弈即《全宋诗》之王奕。《全宋诗》录王奕诗三首[2]第65册,40663,未见此首。

29.顾逢《题善卷寺》

英台修读地,旧刻字犹存。一阁出霄汉,万松连寺门。洞深云气冷,池浅鹿行浑。山下流来水,风雷日夜喧。

按:此诗录自明人顾世登等《重刻高山志》卷四[22]71,《全宋诗》卷三二四九录顾逢诗一卷[2]第64册,39997-40037,未辑此首。

30.秦元似《大泽晴云》

桃花细逐涓涓水,药草香随阵阵风。散发披衣懒归去,山名详得问山翁。

按:此诗录自清人李图《道光重修平度州志》卷十四《艺文志中》[23]184,《全宋诗》卷三七七八录秦元似诗一首[2]第72册,45595,未辑此首。《平度州志》卷二十四《金石考二》录秦元似《大泽山》诗之刻石,诗后署“政和壬辰五月五日长安秦元似书”[23]332,按政和壬辰为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可知秦元似曾于政和二年游览山东大泽山,这首《大泽晴云》当即作于此间。

二、《全宋诗》未著录作家之佚诗十首

31.项公泽《游仙岩》

瓯东福地大罗巅,杖履徜徉礼圣贤。梅雨潭边湔俗虑,虎溪桥上缔清缘。百年光景蕉藏鹿,三世生身篆有烟。无俟高僧招隐偈,自消名利爱逃禅。

按:此诗录自张扬《仙岩山志》卷七《艺文》[7]217,《全宋诗》未著录项公泽。《仙岩山志》作者名下有注:“项公泽,字德润。邑人。绍定壬辰进士,官吏部郎中。”[7]216另据《全宋文》卷七九九九项公泽小传(主要参考《至正昆山郡志》、《正德姑苏志》等文献写成),可知其淳祐间为长洲丞,后历知吉州、安吉州、潮州、婺州,官至宗正丞、中奉大夫[24]第346册,288。

32—34.刘渥《次韵石刻》

刚从连召显纯儒,逊爵之高冕绪疏。终乐礼堂安写定,发扬明教万篇书。

删繁刊失汉名儒,学者知归道岂疏。不独隐耀潜光仰,齐鲁犹宗郑氏书。

冠古超今亚圣儒,诲人不倦仕心疏。莱子所封承教后,至今犹颂注笺书。

按:以上三诗录自李图《道光重修平度州志》卷二十四《金石考二》[23]332-333。《全宋诗》未辑录刘渥。刘氏生平可考者甚少,仅知其曾做过监酒税,见《平度州志》刘渥名下所记官职。《平度州志》还记载了这三首诗的石刻情况:“石刻嵌文庙大成门西壁,长三尺,横三尺三寸,共八行,一行十字,字三寸,正书,先后题二行。诗既拙,书亦未工,所次何人之韵不可考。按:其义盖咏康成礼堂写经图者。”[23]333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5.乌择善《天门山送客》

空明洞天宾,身披紫霞裘。意气双龙剑,文采五凤楼。忆昔相逢四明日,别来仿佛三千秋。手携仙人九节杖,爱上天门山上游。天门山高参幺麼,层云插入青莲朵。九重阊阖通其巅,一勺沧溟泻其下。银河之水足可濯,南斗之柄手可把。急呼东岩张少霞,且息九转烧丹火。为我翳白凤,骖紫凰,振衣绝顶同翱翔。仙坛冥冥花雨乱,石室洒洒松雪香。天门宏开日月皎,群仙缥缈朝东皇。金节羽衣飘婀娜,琼琚玉佩森铿锵。六龙回车转西极,倐忽惊颷动寥閴。归来弹我堂上琴,借我云间两凫舄。起来歌作《天门歌》,送子仍为四明客。四明白云我所思,一鹤飞来破秋色。

按:此诗录自宋奎光纂修《崇祯宁海县志》卷十一《艺文志》[13]1011-1013,亦见清人林友王《明恩寺志》卷七[25]101-102。按《全宋诗》未收录乌择善,其生平不可详考,仅知其籍贯为四明,见《宁海县志》《明恩寺志》作者名下注。

36.吴宗卿《登狼山》

狼山巍巍如虎踞,雄镇淮东作天柱。大江日夜走山足,万古洪涛流不去。五峰削出青芙蓉,白云隐见金银宫。下有九秋不涸如龟之灵壤,上有千年不死化石之长松。自从玉女去岩谷,鬼神呵禁不许仙凡通。我生家在江南住,朝岚夕翠恒相逼。隔江唱断小山词,但见一抹遥青浮水际。仙姑洞,真人台,洞门石壁对苍苔。宝塔亭亭耸霄汉,云是当年海上之飞来。神仙之说吾不省,但觉松露侵衣冷。野鹤巢边山霭浓,沙鸥起处江天迥。兴来扫石酌酒还吟诗,举杯一饮三千卮。醉后把笔扫尽长江万里之涟漪,长江之水自东注狼山。狼山不常会,人生踪迹等浮云,今夕来游偶然遂。偶然遂,其奈何,便欲我歌镵向狼山万仞之嵯峨。狼山不随东逝波,此诗常在,不与山石同消磨。

按:此诗录自刘名芳《五山全志》卷十五《艺文•诗》[5]430,本卷所录七言古诗均按朝代顺序编排,在宋代部分仅著录了一篇诗作,即吴宗卿这首《登狼山》。该诗亦见《江苏通州志》,屈强《宋诗纪事拾遗》即据之迻录诗文[26]12,可知其确为宋佚诗。《全宋诗》未著录吴宗卿,其生平不可确考。

37.张来《灵岩道中》

一滩清浅一潭深,疑是仙源可访寻。行到水穷溪杪处,谁知摩诘此时心?

按:此诗录自清人陈昌言《宁州志》卷八[27]5a,《全宋诗》未著录张来。考史籍常有误张耒为张来者,如明人傅梅所撰《嵩书》卷六《官履篇》之《张来传》实即《张耒传》,所以《宁州志》著录的张来或为张耒。然考《全宋诗》卷一一五五至一一八七录张耒诗三十三卷[2]第20册,13027-13420,亦未见此诗。则无论作者是张来还是张耒,该诗均属宋佚诗。

38.李衜《开县学获剑》

宏基初斸万人看,古剑呈祥讵偶然。实气旧曾冲夜斗,铗声今喜和春弦。佳占暗与青囊契,胜事行须翠琰镌。笑倚崆峒青海外,功成莫遣后当年。

按:此诗录自宋奎光纂修《崇祯宁海县志》卷十一《艺文志》[13]1007。《全宋诗》未著录李衜。李衜生平可考者不多,仅知其曾任宁海县令,见《宁海县志》作者名下注。

39—40.宋宗谔《姜女吟二首》

竹叶含情缕缕菁,菱花落涧自分明。悲凉关月有时望,凄断巫云何处行。双手拍来分岸迹,一泓涌出写幽贞。可怜万杵长城怨,博得娥眉几哭声。

九渊填郁地灵开,洒血濡枮辨草荄。走鹿未须惊鹄怨,穷途不信有山回。双钗紫气堪横斗,半袖清风送落梅。函谷衡阳千载恨,行人只说泪泉隈。

按:以上二诗录自清人袁文观《乾隆同官县志》卷九《诗》[28]475,《全宋诗》未著录宋宗谔。明人寇慎永《崇祯同官县志》卷五《秩官•名宦》记宋宗谔“后至赞善大夫,其籍贯、治行失传”[4]157,《乾隆同官县志》于宋宗谔名上注“宋邑令”,可知宋宗谔曾为同官县令,后至赞善大夫。

参考文献:

[1] 周尚质,李登明.乾隆曹州府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8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许乔林.云台新志[G]//中国山水志丛刊·山志:第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4] 寇慎永.崇祯同官县志[G]//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9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5] 刘名芳.五山全志[G]//中国山水志丛刊·山志:第9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6] 刘坤一.光绪新宁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4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7] 张扬.仙岩山志[G]//中国佛寺志丛刊:第94册.扬州:广陵书社,2011.

[8] 李拔.福州艺文志补[G]//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4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9] 刘训瑺.闽清县志[M].闽清:闽清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8.

[10] 王尔植.蓬莱县续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50册.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

[11] 钱大昕.嘉庆长兴县志[M].清嘉庆十年(1805)刊本.

[12] 李敬修.光绪费县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57册.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4.

[13] 宋奎光.崇祯宁海县志[G]//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503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14] 屠楷.雍正泾阳县志[G]//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5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5] 张如锦.康熙淳化县志[G]//陕西省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第7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6] 毕沅.关中胜迹图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

[17] 洪亮吉.乾隆淳化县志[G]//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532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

[18] 周玑.乾隆杞县志[M].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刊本.

[19] 张沐.开封府志[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20] 卢见曾.焦山志[G]//中国山水志丛刊·山志:第11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21] 缪潜.招隐山志[G]//中国山水志丛刊·山志:第9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22] 顾世登.重刻高山志[G]//中国山水志丛刊·山志:第9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23] 李图.道光重修平度州志[G]//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43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24] 曾枣庄,刘琳.全宋文[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5] 林友王.明恩寺志[G]//中国佛寺志丛刊:第127册.扬州:广陵书社,2011.

[26] 屈强.宋诗纪事拾遗[M].上海:世界书局,1943.

[27] 陈昌言.宁州志[M].乾隆二年(1737)百尺楼刻本.

[28] 袁文观.乾隆同官县志[G]//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240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

(责任编辑:郑宗荣)

Collection of Forty Lost Poems in Song Dynasty

LV Guannan
(School of Literature,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China)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edited by the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king University) has contained nearly all the poems in Song Dynasty, which has great value in studying the Song poems. But there are still several poems haven’t been collected in this book because they were only found in some rare books and then became the scattered works. For improving the completeness of Song poems, this paper intends to collect and regularize these scattered poems based on the Chinese local chronicles by comparing with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It recollects forty lost Song poems including thirty unknown poems from poets in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other ten from some other poets.

The Complete Poems of the Song Dynasty; local chronicles; scattered poems; supplement

I207.2

:A

1009-8135(2017)03-0098-07

2017-02-16

吕冠南(1989—),男,山东烟台人,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

猜你喜欢
清人宋诗县志
唐宋之别
宋诗五首(书法)
县志里的乡贤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唐表宋里:论《红楼梦》诗词摘句中的宋诗学特质
论清人对红楼十二钗的认知差异及其成因
天花与清人日常生活
《清人咏大石山诗》书法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