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6000)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创新
钟文优
(闽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漳州 366000)
微博、微信等移动交往工具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影响着他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心理。在“微时代”的新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应转变教育理念,利用新的交往媒介,利用“微产品”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德育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手机客户端超越台式电脑占据上网终端的“头号交椅”,手机网民对微博、微信等交往软件的使用率大幅提升。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新的背景下采用符合“微时代”潮流和特点、充满“正能量”的新型德育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准和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亟待研究、突破的重大课题。
“微时代”是指文化传播具有短小精炼特征的、以微博为主要传媒代表的时代。在“微时代”下,人们交往的工具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写微博,发微信,进行微阅读,品味微时尚等方式传播着微文化,进行微交往,过着微生活。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微时代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信息传播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首先,人们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受信息传播速度、时效性的影响。例如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微博平台,发送简短精炼的文字信息,进行信息即时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在信息传播方面,微博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传播性。微博带有鲜明的自媒体特征,即“所有人面对所有人”,即只要一个微博用户发布了一条信息,那么该用户的所有“关注者”都可以看到这条信息,如果这些“关注者”把这条信息进行转发,那么这条微博的传播就会以“裂变的方式”传播能量,使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二,即时性。随着手机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能够利用微博的即时信息的传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方便地获取信息,打破了以往媒体更新信息的时间、地域限制。在微博上,每个人都可以“现场直播”,随时都可以发布自己最新的动态,可以获取自己关注的最新的相关信息。人们借助这个交往工具,可以轻松地跨越时空的限制,迅捷而方便地交换信息,使人们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延伸和扩展。例如,新浪发起的“新浪微博之夜”,是一个以微博为平台,全方位、多领域、多角度的盘点评选,这个活动成为互联网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界最具影响力、最能够充分体现网民意志、最代表主流网络文化的一场网络盛宴。这个活动也是对微博在“微时代”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最好诠释。
其次,人们的交往受微产品的影响展现出了高度的自主性和互动性。“微时代”背景下,任何个人、组织都可以作为体验者和实践者进入交往平台,依托微产品,与外界进行交流,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依托微博、微信等交往平台,都有成为一定范围内的主角的可能,而不仅仅是接受信息,更是让人们的感受与表达更加鲜活和自由,个人的力量不断增强,个体的声音逐渐在网络世界里被放大,体现出了交往主体高度的自主性。同时,“微时代”既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使人们的沟通、交往方式发生了改变。例如微信,它以沟通和互动为最核心的内容,区别于与强调传播性的微博。在“微时代”,微信作为一个奠基石般的沟通工具,它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环境、沟通渠道,人们可以通过微信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微信好友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都是一对一的,采取双向关注的方式,微信用户都希望彼此之间能够直接沟通,得到同样的被关注待遇。同时人们还能够根据自身的爱好、需要,形成自己的“微信交往圈”,许多组织和个人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在这个平台上,人们很容易产生某种共鸣,依靠传递的信息得到极大的认同。所以,微信传递的是一种认可,是一种交往主体之间的互相认可,这就对加强信息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助力作用。
再次,人们的生活节奏因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而改变。当代人的时间被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分割成碎片。人们的生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变得更加“移动化”,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可以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获取信息。短小精悍的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产品正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快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传播起来。“微时代”下的人们正是以微产品为中介进行社会交往,传播各种各样的海量信息。
当前,青年大学生是微信、微博等微产品用户的重要群体。大学生们利用这些交往平台与外界进行着广泛的交往与沟通,同时他们的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等也打上了“微时代”的烙印。里斯本大学青年学研究者何塞·马乔多·佩斯曾说道:“我们看到的年轻人是最容易受这些变化伤害的人,他们正处于这些变化的中心,或为变化的承受者,或是起因。” “微时代”是一柄“双刃剑”,既为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注入了新的元素,使他们获得了更多获取、传播信息的渠道,同时也可能使部分大学生在微生活里迷失方向,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走弯路。由于“微时代”的这种双重作用的影响,一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在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进一步凸显。大学生们遨游在微世界里,可以任意选择关注的主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他们不断将个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情感体验、思想感悟和价值观念等,通过微博、微信等工具,采用有个性化的方式进行展示,打上了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的烙印。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微时代“固然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拓宽了,也扩展了他们表达心声的空间,但对大学生及时的思想引导也要引起重视,以防这种自我意识转变成极端情绪的宣泄。
其次,大学生的交往需求得到了强化。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要使社会给人以安慰和较大的利益满足,只有达致相互理解才能实现,因为人们之间相互交往以相互理解为目的。”大学生们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共享生活轨迹、价值观念等,从一开始就是以交往和沟通为目的,他们总是期待着他人能与自己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往互动,交换彼此的观点,以求引发共鸣甚至吸引粉丝无数,而且网络平台更大,交往面更广,能与更多主体进行交往,这就凸显出在微时代下大学生们越来越强烈的交往需求。
再次,大学生潜藏的心理能量得到进一步释放。媒体的力量主要表现在传播和放大上,当一件事情在网络上被成功“发酵”,就可能掀起一片狂热的舆论热潮,有时甚至会对事件的走势产生影响。而当人性的光辉汇聚于网络,并通过微博等交往平台得到传播和放大时,必将会燃起正能量的熊熊烈火。比如2014年央视《对话》栏目录制“为网络正能量点赞”特别节目,弘扬网络正能量。节目播出后,《光盘行动》、《袖珍人之家》等事件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其传播的正能量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对此,国信办副主任任贤良表示:“真正的正能量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中是相通的,一定会使最大多数人点赞。”
当代大学生是“微时代”潮流中的生力军,他们是社交网站和微博的主要使用者,他们思想活跃,思路新颖,热衷于在网络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网络正能量的传播中,大学生们扮演着重要的舆论力量,他们在网络上发自内心地为正能量事件进行传递、点赞、欢呼,为弘扬社会主旋律推波助澜。如果“微时代”下大学生的舆论力量能够得到正确引导,吸引他们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传播中,一定能使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能量得到最大可能的激发,使互联网成为高效互动的社会正能量的放大器,也能使微博、微信等平台成为正能量的汇聚地。
“微时代”的来临,使得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充满了挑战和机遇,高校要抓住这一契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华丽转型。这就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交往工具,扩大网络平台的积极效应,努力探索微时代与教育的内在联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为此,可切实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第一,创新高校的德育机制。“微时代”下,多元文化相互交织而存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甚至造成价值观上的困惑,这就需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上进行创新:其一,创新渗透机制。不仅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宣传栏等传统传媒手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例如建立主题教育网站进行活动展示、互动交流,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二,创新评价和激励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系列相关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力量进行大力宣传和表彰,以形成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比如,在“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的活动中,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这一活动吸引了大量大学生、普通网友的参与,在评选中获得了很高的呼声,极具权威性和竞争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弘扬和传播。其三,创新监控机制。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教育主阵地,及时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进行自省、反思,实现自我监督。
第二,创新高校教师的教育理念,与“微时代”接轨。“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德育工作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要求高校教育者要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并找到正确的方法去解决矛盾,要顺应“微时代”的潮流,重视微博等微产品的对社会舆论的广泛影响力。同时,要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者,不仅要熟记相关理论知识,也要能够熟练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强化主旋律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对多元价值观进行甄别“把关”,抵制落后、腐朽的价值观念,塑造大学生的理想人格。
第三,在社团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中的社团种类繁多,是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巨大。如果通过适当的引导,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元素融入在这些社团的活动中,如社团组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素材和主题的讲座、研讨会,文艺类社团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际案例为表演题材开展话剧、戏剧表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通过高校社团的丰富活动得到潜移默化的渗透。通过“寓教于乐”,加强大学生社团成员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既能够使社团活动的底蕴和形式更加丰富,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大学生的内心。
第四,利用“微产品”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宣传渠道。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通过广泛的调查后发现,经常性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大学生仅占比4%。因此,必须打破传统守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通过把握“微时代”的新规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让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拓宽宣传的渠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开创“微时代”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就要打破传统网络教育渠道的局限,更要覆盖到移动信息网络,充分利用互联网、4G网络和手机这些微传播载体,对各种信息传播渠道进行整合,使传统的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在多元信息传播网络下融为一体。同时,改变德育工作中强调“理论灌输”的传统方式,通过微信、微博等交往平台,与大学生开展对话交流,引导大学生由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转变,使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单向说教、服从关系,转向师生合作、教学互长的新型师生关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例如,“易班”网络社区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成功应用,很好地诠释了利用交往平台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的重要作用。它将论坛、社交、博客、微博等主流交往平台融合在一起,为在校师生提供一站式教育信息化服务。易班学生工作站的设立,使得精彩的校园活动在平台上得到展示,而且便于交流、讨论等活动得以充分开展。这就使高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时政热点进行讨论等活动具备了可操作性,使该平台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桥梁,成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易班这个有力的平台,高校可以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弘扬主旋律文化,进行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教育。总之,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持续推进,高校的教育工作也会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理论研究与探讨,深入细致地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才能紧扣“微时代”的脉搏,不断拓展教育的渠道,调整教育的体制,使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1] 韩 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24-34.
[2] 牟艳娟.“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社会科学家,2012(11).
[3] 秦冰馥. “微时代”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 高教研究,2013(1).
[4] 王潘潘.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4):172-173.
Abstract:Mobile communication tools, such as micro-blog and WeChat,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obtain information and also affect their communicative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psychology. In the new environment of "micro era", educators should change the education idea, use new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micro products" to broaden the publicity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an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rrect values.
Keywords:"micro era"; socialist core value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On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in "Micro Era"
ZHONG Wen-you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 Fujian, 366000)
G641
A
1673-0496(2017)03-0047-03
2017-04-10
钟文优(1981-),男,江西全南人,一级教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学政治学科教育及研究。
10.14079/j.cnki.cn42-1745/tv.2017.0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