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树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转换与创新*
叶树斌
库恩范式理论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转换与范式创新提供了借鉴。这里介绍了库恩范式理论,并根据库恩范式理论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的两次范式转换,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经历了由政治范式向经济范式、由经济范式向社会范式的两次转换。根据库恩范式理论,文章还从要素范式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范式创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范式创新包括主体范式、思想范式、问题范式、主题范式、动力范式、实践推进范式的创新。
库恩范式理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范式转换 范式创新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其不仅为全世界的人类解放指明了方向,而且也给世界第一次带来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第一次较为全面的、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进行事业和革命发展斗争的指导思想。[1]在它的指导和引领下,无产阶级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解放斗争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不是不变的理论主义,而是极具开放、创新、实践和包容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活化运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用实践的、发展的、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在发展中的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美国哲学家托马斯·库恩首创了范式理论,指出“所谓范式,就是指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整个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故而,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构成部分就是共有一个范式的人。”[2]范式理论的中心由同一目标任务、思想信仰和思维模式组成,具有稳定性和层级性,故而能够促使人们专注、专一深入研究特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关于客体的看法、实践的思考以及学科的构成。[3]综合而言,范式理论的诞生,为科学解释人类实践的历史性、动态性和社会性提供了依据。按照库恩范式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在中国经历了范式转换。这里旨在从恩范式理论的视角观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转换与创新,为我国理论界与学术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理论参考。
库恩首次提出并解释“范式”概念发生在研究科学思想发展的历史时,起初概念十分模糊和不确定,直至后来库恩给予了解释。范式是以某一具体的科学理论为范例,以此代表这个时期段内的科学发展模式。比如:“相对论之于当前科学,微粒光学之于近代科学,托勒密的天文学之于中世纪时期的科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于古代的科学,这都表现了范式的作用。”[4]范式所带来的改变是全面的改变,是世界观的变化,而非某个定律或者概念的转变。因此,范式改变是一个科学重大变革的标志,隐喻着人们原有世界观的改变。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整个研究团队共同遵守的规则和要求,这就是科学范式。在库恩看来,“在不认同某个范式的同时,又不采用其它的范式去取代原有范式,这就如同拒绝了科学本身。”因此,作为科学家,其必定处于某一范式之下,而不存在脱离范式,不然就是违背了科学本身。
库恩认为,假如某个科学理论被称为范式,那么它一定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它比旧有范式更具实践和创新精神,新的范式必然能够解决旧有范式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具备发散思维的特点;二是它创造了新的矛盾和难题,且为科学界有效解决提供了准备条件。除此之外,收敛性思维也是范式的一个特点,它决定了科学的张力必定处于两个思维之间。正是因此,范式才能够引导科学向前发展。在范式的发展中,新旧范式更替的这个过程,就可以视为科学革命。一般而言,其通常遵循常规—危机—革命—常规的这个过程模式。在库恩看来,范式之间是没有优秀与劣等之分的,当然也没有可同约性。在费耶阿本德看来,所谓“不可同约性”就是指“无公度性”。[5]这种看法和思想实质上违背了范式的理性成分,忽视了范式的可比性以及科学革命的发展性,是一种非理性。
库恩范式理论的提出为科学解释自然科学做出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哲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带来了新的、有限的指导思想。哲学或者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两者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借鉴运用时也要科学引用、慎重应用。“但库恩认为,对学术的研究活动起到重要规范作用的范式,如果将其应用至人文社会的科学研究中,那么其也是普遍存在与长久影响的。回顾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知道学术流派有很多种,各种学术流派也都有着自己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的更新发展也往往代表着这个学术流派的兴亡与交替。所以,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范式理论的选择是关键,选择恰当的范式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6]这些内容是节选自《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一段论述,该书的作者是汪信砚。库恩的范式理论诞生于科学思想史的研究过程中,其并不是针对学术的研究活动而提出的,所以两者的概念就本质而言是明显有所区别的,且界定范围也有所不同。就后者而言,争论“遵循一定的范式”是毫无意义的。库恩指的显然是前者,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实践中,范式的运用边界要着重关注。“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选定范式是关键所在。”在这一独断中,显然蕴藏着较大的不可靠性,表面层次的意思则在于如果在应用的过程中越界,则可能会导致错误,从而导致更深层次的错误,那么就会推翻“关键在于遵循怎样的范式”这一论断。[7]对汪先生的观点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可知,其考虑的切入点在于从范式价值共同体的意义上来运用范式,这一做法就从本质上剔除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不同点,或者从价值和信仰的层面出发,对范式进行论证,不同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牛顿和托勒密,虽然他们两个人都信仰基督教,但是他们并不归属于同一个科学范式中。这也表明,如果单纯地在价值和信仰的层面来论述范式,显然会对范式的解释力边界造成影响,从而使其作用丧失。[8]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对于相关学者而言,库恩的范式理论并不在于具体解释了科学史的发展历史,而在于范式本身的方法论,之所以能够客观理解方法论,就在于他对价值论作出了合理、科学的解释。从方法论的层面而言,我国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讨和尝试,试图使用范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发展进程进行阐释和梳理,并且也获得了较多的具有科学意义的结论,比如“生产力范式”“中国辩证范式”等,从深层次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三次范式转变之间的关联关系。
对于人类实践中的社会性、动态性和历史性,范式理论对其的解释和阐述是具有科学意义的。笔者认为,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整体上,有两大范式转变较为明显。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设最初阶段以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为范本,按照苏联的设计和构想进行发展和改造。之所以按照苏联模式,是因为在当时的背景下,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只有苏联比较健全,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领域一片空白,要想在当时的环境下开展建设,参照苏联的发展模式是较好的选择。在今天,回顾苏联的发展模式,可以看出苏联模式有着较为突出的国家色彩、政治色彩,尤其是政治色彩浓重是一大特点,已然渗透于苏联人民的方方面面。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初期,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人勇于探索,根据开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了深入的、客观的评价和总结,对于出现的问题和教训,同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暴露的问题和教训相结合,认真总结,使中国迎来了一个全新时代。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国没有经验,只能参照苏联模式。可以说“这在当时是迫不得已且最有效的方式,虽然帮助中国快速走上建设道路,但无疑对中国的创造性进行了扼杀,也断然难以朝着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因此只能是权宜之计,不可长久如此。”[9]在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鲜明地指出,独立思考是最好的教义,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联系,从而使其能够科学客观地指导中国开展建设,是首先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中国要深刻吸取苏联教训,坚定不移自主发展。毛泽东指出,中国在建设初期,要深刻探讨如何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努力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从而正确发挥其指导作用,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走科学发展道路。此外,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军事斗争,以此形成的思维模式,虽然历史环境已然不同,但在经济建设中仍然发挥作用。但就实际而言,转变思维必然要以中国实际为基础,这也是思想发展规律的一个要求。在我国经济建设后期,政治军事思想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比如我国的钢铁、粮食以及文化等,都是站在国家的层面来进行考虑的。所以,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初期,其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政治范式在我国建设初期,取得了良好效果。无论是政治结构,还是经济、文化体制,政治范式的身影无处不在。其缺点和弊端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初期以苏联模式为范本而引起的。为了摆脱负面影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以实践实际为准,积极开展理论创新,运用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使中国共产党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认识资本主义模式,由此中国共产党主动寻求制度变革,开放国门,积极引入西方国家的先进思想和技术,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此外,在“华约”和“北约”的斗争中,世界力量进入了短暂的平衡期,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了全球的关注焦点。[10]为此,邓小平作出了科学的预见,鲜明指出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题,全球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军事斗争将不再是主流。中国要抓住这一关键机遇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谋求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变,逐步建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认识,这一重要共识也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整合到了一个新的范式当中,概括之就是经济范式当中,其整个时间段的涵盖范围从1978年后到20世纪末。在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意义的事件就是党的十四大,因为在这个会议中,首次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期,范式转变由政治向经济转变,起到动力作用的便是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有效结合中国背景的条件下,一步一步探索发展,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到实际开展,再到后来的理性认同,从而最终使得党的十四大在理论认识和目标任务上达成了一致。
如何在相当长的历史发展中,准确把握经济范式,以经济发展助推政治发展、社会进步,邓小平指出:“要想彰显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大力推动生产力解放,从而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得到彰显。”作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尤为关键。只有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发展,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实现政治稳定、精神文明和社会和谐。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定和巩固,依赖的是物质基础,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重要基础和关键。所以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才是最大的政治,关键就是要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经济发展迟滞不前,人民的生活质量难以稳步提升,那么社会主义就还没有真的实现。由此可知,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保障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脱离了生产力,社会主义就没有实现条件,也会在发展中慢慢失掉人民对其的信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面前,中国人只有依靠自己,遇到任何问题,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彻底的解决。这些结论都是建立在国内外经验教训上的,是经过科学总结和归纳的重要结论。
受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影响,范式由经济范式转向社会范式是必然的发展方向。社会的发展是缓慢的、长期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交替发生的过程。范式的转变离不开中国发展环境的转变,转变由点、线再到面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历史规律的必然。与此同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检验,并由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反作用于理论,从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和创新。社会范式还处于初期的发展完善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范式的结构、要素以及机制必将逐步完善和发展。
新时期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发展,社会的原有结构被重塑,利益格局被重新划分,新的思想开始出现。可以说,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果丰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国家层面,依法治国继续推进,民主政治向好转变,文化发展井然有序,社会活力积极显现。但是仍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总体生产力水平仍旧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依旧薄弱,社会矛盾继续凸显,经济发展方式有待优化和转变,人均收入差距继续呈现扩大态势,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阻力不断增大,国际竞争环境发生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弱化。因此,要想持续促进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就必须从理论高度、全球角度,深入地、全面地考虑现实问题,仔细研究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认真研讨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城镇化等发展趋势,立足国内实际,深刻把握中国国内的发展方向和结构矛盾,力争创新发展模式、发展理念、方式方法,以期快速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确保中国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而要想实现上述要求,运用新的理论范式作指导是必然选择。在当前的条件下,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世界面临的问题也有诸多共性,社会范式为人们科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理论概括。根据当前的世界发展,中国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等建设理论,为全球各国科学发展提供了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发展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并由此引发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达到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高度。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表明发展并不仅仅指经济,而且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等,发展的最终理想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当前,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诸多广泛且艰巨的任务,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平衡中实现我国的信息化、工业化建设,都是我国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于中国而言,这是一个没有范本和可参考借鉴的发展道路,因此中国必须开拓创新,创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教训,中国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吸取,由此创新提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同时,这两套理论的提出也表明我国在经济发展的水平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减,并能够积极、客观地处理国际问题,同时也从较深层次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社会范式具有了国际共时性特征。在面对复杂、具体和艰巨的社会现实问题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提供了社会范式,也必将成为范式在转化过程中的常态表现。[11]
从客观的角度出发,社会范式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基本框架刚刚搭建,要想走向成熟,则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总结才能达成。相信社会范式实现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也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那时,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会同世界发达国家齐平,中国的制度优越性也将被充分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可能成为世界的发展榜样和模板,从而被他国积极学习和效仿。
根据库恩的范式理论,所谓要素范式,指的就是能够为理论创新主体成功推进理论创新实践提供指导作用的范式,是前者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运用的范式。[12]因此,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要素范式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范式运行机制,按照库恩有关要素范式的相关理论,其主要包括主体范式、思想范式、问题范式、主题范式、动力范式、实践推进范式。
在库恩的范式理论中,推动科学理论和技术更新发展的关键主体是科学共同体,其有着相同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专业知识以及方法论指导。[13]根据范式理论的相关内容,以其方法论和理念为指导,在理论实践的过程中,主体范式对那些具有共同理论素养、理想信仰、价值取向的理论创新主体进行角色定位、潜力挖掘。主体范式的创新根据不同层次的主体进行再整合,最终使其成为逻辑分明、分工清晰、目标精确的理论创新“共同体”,并在实践中,根据实际进行设计、规范、建设以及培养和拓展等。理论创新主体范式创建的目的就在于希望最大程度开发主体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14]因此,在主体范式的创新中,其主要思维就是希望在历史逻辑的基础上,对主体理论创新的各个角色进行清晰定位,并根据现实条件和状况,努力调动各主体对自我进行分析和确定,并对自身的理论创新角色进行认同。以此为基础,按照主体范式标准的主体行为,对各个主体的相关活动进行指导,从而最大可能地促进理论创新主体各因素之间形成合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主体范式的旨趣在于能够使得多种不同的主体整合形成一个理论创新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有着取向一致的思想信念、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共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推动全部的共同体成员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进行创新。根据长期的发展实践,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前经验和实践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发展历史为基础,构建理论创新主体范式,以此充分调动创新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类型主体,让他们充分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担当岗位职责,从而实现分工明确、协同有效、高度自觉的合作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思想范式指的是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和其他理论创新主体,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对理论创新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矛盾进行探索解决,从而生成新的理念、思想以及逻辑模式,它的基本内涵在于促进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以思想的立场、方法和路线为逻辑框架。[15]党和人民通过思想范式的指导,科学的制定和贯彻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并由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新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思想范式的内涵和外延、理论和实践都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和发展。新时期,思想范式必须根据时代因素进行积极调整,从而推动自身与时俱进、永葆活力。所以,面对当前的发展环境,针对现实所存的各种问题,“开拓思想、改革创新,从新的、高的层次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共识,努力探寻出一条有助于解决新问题的逻辑方法,继续推动中国在发展理念、思路、体制和创新方面的转变,继续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的观念、方式和机制。”[16]简言之,中国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范式,创新解决旧问题,勇于探讨新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现实发展中积极创新,才能真正促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其永葆青春和活力。
一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和矛盾的实践方法就是问题范式,它是一种“特殊的模拟方式”。库恩认为:“范式为科学共同体开展研究提供了依据,有了范式,在进行研究问题的选择中,就有了方向和规范,当范式获得普遍认可后,这些被选择的问题都将得到有效解决。”[17]对问题范式进行创新,其本质目的在于为理论创新主体提炼问题,通过引导主体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使得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并最终使得主体寻求到一套全面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思路。根据这个阐述,再来具体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问题范式,详细来说,就是理论创新主体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方法提炼,并努力探索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新生成的问题和矛盾以及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的旧问题,从而得到一套全面的、标准的处理方法和模式。问题范式创新必须具备三个特征,首先,问题范式必须具有选择性。根据问题范式的产生原因,可以知道在问题范式的选择中,如何针对问题的范围进行界定是必须要考虑和回答的问题之一。问题范式在实际的问题选择中,需要根据现实条件和逻辑规范进行提炼。通常,问题范式根据主体的不同而有目的的去选择占据主导地位和具有代表意义的典型问题,这是为了避免选择无意义的问题。因此,问题范式的创新一定要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帮助主体更好地思考和解决。第二,问题范式具有明显的可辨别性。问题范式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能够正确辨识理论创新实践中问题的表象和本质、真相和假象。根据问题范式的具体要求,主体必须具备可靠的问题辨识度,能够正确认识问题的本质,能够透过表象看出问题的真相,从而为促进问题的解决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思路。第三,问题范式必须具备方向性。在实践中,理论创新的前进方向就是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将为理论创新作为方向指导,因此,具备方向性是问题范式创新的又一大特征。库恩认为:“有了范式,问题的解决类型便得到了确定;在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仪器设计中,范式理论就藏于其中。”[18]正确建构,就是保障了理论和实践朝着正确的目标迈进。对于问题范式的方向性,最大的表现就是理论创新主题的力量同资源优势实现了紧密联系,使其能够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难题,从而促进主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创新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主题范式创新,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整体出发,深入探索理论的主题确定与创新,并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思路方法和实践模式。在理论创新范式中,主体范式是核心范式、灵魂范式,理论创新的根本方向由其决定和规划,是理论创新核心内容的集中彰显,是建构、丰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在当前的中国实践中,最迫切、最中心的问题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国当前最为鲜明的主题,也是整个理论创新主体最为明确的目标,努力促进集体统一力量,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中国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了空前释放,人民群众的热情也被极大调动。新的社会共识成为了如何团结人民,如何集中人民的力量,这显然有助于落实我国十八大确立的任务和目标。[19]因此,在当前,如何积极建构科学的主题范式是关键,在科学范式的指导和激励作用下,创新主体能够正确贯彻主题、积极落实主题,从而保障理论创新始终围绕主题开展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灵魂和中心在于主题,它是党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党和人民今后一段时期的行动指南和方向指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动力范式,指的是主体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指导之下,对有助于推动理论创新各种动力的原则、路径和机制进行分析、界定和整合。就本质而言,其是一种能够对动力进行重组、调和的原则和机制。现实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各种动力进行调动和整合,但是并不是什么动力都能够促进理论创新。根据要素范式理论,可以知道创新动力具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从横向而言,其涵盖了多个领域,从纵向来看,其涉及了长期的历史变迁。[20]对此,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动力来源,笔者将其划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源于社会实践的实践动力,一类是源于理论创新的理论动力。从实践动力来看,改革开放有力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创新,根据实践中反馈的经验和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反作用于社会实践,科学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造,并不断取得新成就。从理论动力来看,马克思主义本身的批判性理论以及辩证发展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理论动力。
实践推进范式创新,指的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主体,从整体出发,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创新逻辑所需要的方法、战略以及路径的实践模式。概括来说,就是库恩理论所说的“特殊的模拟方式”[21]。从实际的发展层面来说,要想构建完整、全面的逻辑过程,做好实践推进范式是关键的“最后一个”。从某种程度而言,建构实践推进范式,就表明理论创新工程的万事俱备,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等待在实际发展中全面展开和遵照理论创新的完整方案。但是在实践推进范式前,一定要确保上述五个范式为基本前提,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时间逻辑,有次序的推动各要素范式的实施,并最终使得各理论的创新要素范式能够深度、全面地整合到整个理论创新实践中,从而使得各个范式都能在高度融合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地位。[22]
综上所述,库恩范式理论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转换与范式创新提供了借鉴。从库恩范式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由政治范式向经济范式的转换、由经济范式向社会范式的两次转换。从库恩范式理论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要通过主体范式、思想范式、问题范式、主题范式、动力范式、实践推进范式等方面的创新实现理论范式创新。
[1]王家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理论创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 2期,第 55~58页
[2]陈范华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的理论创新》,《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 3期,第123~127 页
[3]李楠:《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江汉论坛》2011年第 7期,第 19~23页
[4]夏东民等:《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及其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1期,第 28~34 页
[5]吴佩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创新》,《湖北社会科学》2009 年第 2 期,第 14~17 页
[6]夏东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规律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第26~33+159页
[7]钟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 126~131页
[8]杨凤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理论创新的标准与重大创新成果》,《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第24~30页
[9]周光迅等:《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 60~64页
[10]尚庆飞:《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有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6期,第 5~13页
[11]张国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十大辩证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第88~94页
[12]张国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十大辩证要求》,《探索》2008 年第 1 期,第 15~20页
[13]夏东民:《借鉴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一条重要规律》,《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20~22页
[14]张晓东:《时代主题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历程》,《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2期,第 37~42页
[15]程凯 吴大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机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1期,第35~41页
[16]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路径探究》,《探索》2012 年第 2 期,第 13~17 页
[17]覃正爱:《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与贡献》,《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17~28页
[18]李楠 周建华:《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江汉论坛》2010年第5期,第 15~21页
[19]王福生:《范式转换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学术综述》,《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54~56页
[20]何萍:《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15页
[21]江峰:《文化视阈下的党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 91~94页
[22]余卫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 24~30页
(责任编辑:王立坦)
The Paradigm Shifted and Innovated of 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Ye Shubin
Kuhn’s paradigm theory provides experience for studying the paradigm shift and paradigm innovation of Marx’s siniciza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uhn paradigm theory,and analyzes the two paradigm of Marx’s Chinese practice according to Kuhn paradigm theory,pointed out that the two transformations of Marx doctrine China practice experience transformation,from political paradigm to the economic paradigm by the economic paradigm to social paradigm.According to Kuhn paradigm theory,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the paradigm theory of Marx’s paradigm of innovation China,pointed out that Marx’s China theory paradigm innovation includes subject paradigm,paradigm,paradigm,thought theme paradigm,paradigm,paradigm of dynamic practice of promoting innovation.
Kuhn paradigm theory,Marx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paradigm shift,paradigm innovation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南京210046
2015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课题“‘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指导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批准号:2015jyxm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