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角色设定与思维方式训练

2017-03-28 06:45
传播与版权 2017年5期
关键词:媒介院校专业

肖 飞

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社会角色设定与思维方式训练

肖 飞

在新闻传播领域进行的媒介融合的探索和尝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原有的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体系中,需要增加新的内容以适应对人才的新要求。以此作为研究背景,重点讨论社会角色设定在思维方式训练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在教学实践环节进行社会角色设定和思维方式训练的基本模式和路径。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社会角色设定;思维方式训练

[作 者] 肖飞,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

一、研究问题

对于媒介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产生的影响,学者蔡雯提出的观点是:新闻信息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新闻媒介组织结构的改变与工作流程的变化、新闻载体性能的改变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传统的新闻传播不再以单一媒介形态作为基础进行新闻内容的采编、生产和传播,而是将通过多元媒介形态进行“一体化”的内容采编和播发,是把报纸端的出版发布和各个新媒体端口的发布统合在了一起。

2014年12月,广州日报成立的中央编辑部是一个通过多元媒体平台融合进行新闻传播的典型个案,它集中体现了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对新闻记者在专业素养上提出的新要求。在这个统合了报纸端和多个新媒体端口的“采编—传播”平台上,记者不再遵循单一媒体平台的采编思路,而是按照一套全新的采编理念:首先,要求记者在头一天晚上报题的时候更加精确,及早让编辑部知道第二天即将发生大事。其次,当天的采访,要求记者半个小时内发140字以内的快讯,两小时内发500字左右的消息。再次,强化随时发布的滚动稿和晚上供应报纸的稿件的差异性。

面对新闻传播领域发生的上述新变化,新闻传播教育也在进行着以培养媒介融合语境下的合格新闻人才为目标的改革,强调宽厚的基础和扎实的技能是今天新闻传播学教育改革的典型诉求。研究者张华在总结上述改革过程中提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娴熟的职业技能是合格新闻人才的“三块基石”。

然而,在上述媒介融合传播的典型中,运用多媒体符号进行新闻传播的技术技能并不是新型人才需求重点,颠覆传统的、单一媒介为基础传播思维方式显得更为重要。

本文的基本研究问题可以表述为:在新闻传播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和训练?

二、新闻专业主义的主张

从大众传播媒介最初的诞生到媒介行业空前繁荣的今天,“肩负社会责任的公共信息传播机构”依旧是学者们一致认同的传媒的本质之一。即便是当市场化让大众传媒背负的利润压力越来越沉重的时候,上述本质也从来没有被质疑过。

就对新闻的解读和诠释而言,以“社会责任”和“市场化”作为导向,两种观念正在碰撞:新闻专业理念和市场新闻理念。经历了近30年的变革,市场化因素已经越来越深地介入了中国的新闻媒介。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传播媒介实际上正在竭尽全力避免媒介本身过度的市场化。我们因此看到了大部分的媒介总是把与市场联合紧密的部门从核心的采编部门当中剥离,甚至另行成立机构。

在这一点上,媒介行业和学院派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在新闻的院校或者专业里,向学生传递的关于新闻的种种理论和观念也基本是正统的新闻专业主义。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李希光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概括性地描述了中国新闻教育中除去新闻实务技巧的几个重要内容:真实性、客观性、社会良知、主旋律、准确全面。

对于这些内容,新闻院校(专业)都设置了足够的课程,以至于只要遵循课程大纲,学生完全可以在毕业之前掌握它们。不仅如此,还有同样多的课程内容教会他们如何使用。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如此细微,以至于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得到最为纯粹的新闻专业主义的主张,这些主张甚至包括:(1)使用客观、中性的词语。但我们看到的媒体上却过分强调要有感情,要充满激情,使用大量有偏见的修饰语。所谓偏见的修饰语,是指形容词、副词、动词、名词这类有褒义和贬义的意思的词语,这些词语容易造成不公正的新闻报道。(2)要全面报道.一个事件要设法用各种视角来报道,回答关注这个事件的所有问题。可是在现实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往往是只能听到一种声音,只能停留在新闻的表面,无法去调查或让读者看到新闻背后的东西。

我们发现,在面对课堂或者课外作业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些主张和实现这些主张的新闻操作技巧了然于胸。令人不解的是,在课堂或者作业训练之外,新闻专业的主张和修养似乎难以在学生身上找到。《长江日报》一位高层曾经抱怨大学的新闻系学生到报社工作后缺乏发现新闻的能力,并且怀疑高校是否给学生讲述过相关内容。实际上,在几本经典的新闻实务教材当中,都有专门的章节阐述发现新闻选题。

一个有趣的问题出现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新闻专业的学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闻事件的时候,表现得如此外行和不专业?

三、社会角色决定的思维过程

众多来自新闻教育和新闻实务两个领域的专家学者都关注到了上述问题,他们中的大部分将此归咎于“缺乏训练”“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从一个直接关联的层面上来说,这样的解答是准确而中肯的。

而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本文的观点是:角色的定位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太习惯于“学生”的角色定位,这决定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必将确立在一个学生而不是记者或者新闻从业人员的框架里。

借助社会心理学中关于角色期望的相关理论,任何一个明确的社会角色都被社会、他人或自我赋予了相应的期望,这些期望常常是非常明确的。具体到学生这个角色而言,被赋予的期望常常是好成绩、成才等,而学生本人也常常就属于赋予这些期望的群体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不管是不是新闻专业——思维的逻辑过程常常指向一个明确的目标:好成绩。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很多旨在提高业务水平的训练或者作业当中,学生的表现非常专业。

而在这个逻辑过程之外,当学生在面临超过本身角色期望的框架里,比如本文起始部分提到的情境,他常常会无所适从。如果借助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角色冲突、角色混乱的相关理论,当自我对他的角色认知与他对自己实际的角色行为之间存在矛盾时会出现角色混乱,最后演变的结果可能变为退缩。

相反,记者这个社会角色所承载的期望常常是传播真相、揭露黑暗、用舆论工具维护社会公正。因此,如果碰到这个选题的是一个专业记者,对于一个很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他的第一考虑应该是想方设法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其中包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核实,甚至是向官方进行调查。当调查已经充分到可以让“事件”变成“事实”的时候,他所要做的就是呈现事实。在这个过程中,并不存在新闻从业人员主观意志里的“社会不公”之类的判断。而受众看完报道之后,对事实所产生的评判有着独立性,并不需要新闻从业人员去替他做出评判。

站在社会角色的角度上看,总是习惯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义为“学生”的新闻专业学生,即便是毕业之后从事了媒体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依旧无法在自我认知的层面上完成角色的转换。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媒介管理层注意到新闻专业的很多学生达不到他们期望的一个原因:因为他们总是不习惯像记者那样思考。

四、习惯像记者那样思考

如果对本文起始所提到的“理论”和“理念”做一个简单的解释,理论是书本上的文字,而理念是对这些文字解读之后的思维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学生还在专业学习的阶段就开始习惯按照记者的角色定位去思考?

实际上,很多学者在他们的著述当中都从一个“加强实践锻炼”的角度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不少学者建议,新闻院校或者新闻专业应该和业界保持足够的关联,一方面可以让知识点保持更新;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到现实的行业运作。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对于不少院校来说并不容易。媒介发展到今天,不管它愿不愿意,其本身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强调商业利益的机构。与院校的合作从商业利益上来说,并不容易带来现实的效益。不少媒介与院校的合作模式是:院校为媒介进行在职人才的培训,媒介可以容纳院校的学生实习甚至就业。上海复旦大学和厦门海峡导报就采用了类似的模式:复旦大学在海峡导报开设了硕士研究生课程,报社承诺每年吸纳若干实习生,并招收若干毕业生进入报社。

严格来说,这样的模式并没有突破传统,新闻院校或者新闻专业都有专门的时间安排给学生进行实习,这个过程对于培养学生习惯于记者的角色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时候,这个过程其实并不存在。或者说,并没有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从记者的角度思考。因此,在院校里培养学生从记者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应该让学生充分在一个新闻实践的环境中锻炼。

就这一点而言,西方特别是美国新闻教育中的许多做法值得借鉴。

以新闻专业著名的院校美国密苏里大学为例,在这所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院校里,它的学生从本科开始都要到实实在在的媒体里面进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媒体并不来自业界,而是学校自己办的媒体。最为关键的是,这些媒体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内部的校报或者学生自己办的校刊,它都是面向社会的报刊和电视台的。

如果再追溯一番历史,在百年前的1908年美国著名的报人沃尔特·威廉姆斯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创办号称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院的密苏里新闻学院之时,还创办了一份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这份报纸就是面对社会发行的,而现在它也成了密苏里主流的两份报刊之一。密苏里学院自己办的电视台可以说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电视台,它成了密苏里市的电视台,设备非常先进。比如演播室里就有三台全自动的摄像机系列,学生在里面进行实践实习,不光可以采制新闻,新闻主持也和专业的主持人一起工作。电视台里面的一些工作人员是学院的专职教师,其日常的工作大部分与学生一起,所以学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中肯地说,密苏里大学的做法在目前的中国难以实现,创办一份公开向社会发行的刊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创办一份在校园里公开发行的刊物却是可行的。事实上,很多的新闻院校或者新闻专业都有类似的刊物。遗憾的是,这些刊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刊物。从管理体制到内容,带有太多新闻之外的因素,它们看上去更像一本文学读物或者是时尚、文学、画报等类别的杂烩。

当然,创办专业的新闻刊物以及用相应的管理体系保持它的运作仅仅是“让学生像记者那样思考”这个命题的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个命题实际上还涉及课程设置、专业协调等等问题,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专家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加以讨论。

五、结语

在现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框架中,从学科构架到课程体系,再到对应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平台的构建,都为满足新的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高要求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基础。媒介融合行进到今天,新闻传播已经具备了“大新闻理念”,它不仅突破了传播符号的限制,更延伸到了不同的媒体平台和多元化的传播形态。因而在新闻教育的实际落实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在实践教学中安排有效的教学环节,使得学生能够进入特定的社会角色,借此培养相应的思维方式。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06(5):31-35.

[2]窦丰昌.广州报业中央编辑部“满月”观察——兼谈报纸全媒体转型的路径选择与盈利模式[J].新闻战线,2015(1):39-42.

[3]张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述评[J].中国报业,2013(3X):20-22.

[4]沈浩.新闻理念与市场理念——两种新闻制作理念在当代美国的交锋[J].新闻大学,2002(72):18-22.

[5]李希光.好记者与新闻课堂的冲突[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3787101.html 2007.1.

[6]刘宏.培养什么样的记者?[J].青年记者,2006(23):17-18.

猜你喜欢
媒介院校专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书,最优雅的媒介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