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菁瑶
浅谈地方高校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困境与思考
陈菁瑶
新闻理论类课程是新闻传播学学科基础课程,在新闻学学科体系中起统领作用,为其他分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学习新闻理论类课程对于当代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形成正确的新闻理念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课程的抽象性、理论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面临“无趣”“无用”的现实困境,教学效果不尽理想。结合个人高校新闻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的一些思考。
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困境;理论修养
[作 者] 陈菁瑶,青海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教师。
新闻理论类课程是高校新闻传播学学科基础课程,以“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为基础,延伸出“新闻理论基础”“新闻媒体导论”“媒介批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相关理论课程。虽然不同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学分学时要求、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有差异,但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较为尴尬的现实境遇。一方面,基础理论课程抽象性、政治性较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较差、学习的兴趣较为冷淡,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乏味,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无趣”之困境。另一方面,新闻学是一门应用型专业,面对全球化、数字化和媒体融合的新形势及沉重的就业压力,各大高校都不同程度加强了对学生实训实践能力的训练,也开设了大量相关的课程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下新媒体环境对新闻专业人才的需求。实践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而,这在客观上却造成了部分学生急于求成,重“术”轻“学”的现象出现,这是“无用”之困境。
分析高校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困境的成因,笔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智能移动互联网时代所带来教学环境的变化,也有学生知识基础较弱、学习动机缺失以及专业教师自身理论素养方面的不足,下面分别做简要论述。
(一)网络环境因素
网络以其海量资源,传播迅速,方便快捷的特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网络资源也成为教学资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新闻学的教学来说,新闻总是与现实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师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查阅与浏览丰富的学习资料、新闻案例,同时通过网络及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可以做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这种互联互通的共享与交流对课堂教学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更加丰富。但过度使用网络资源,也产生了新的信息认知困境。早在1973年,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一书中提到“电视人”的概念,分析“电视人”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注重“感觉”,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这一点与在印刷媒介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1980年,日本学者中野收又提出了“容器人”的概念,探讨过度使用及依赖媒介对个人的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1]在现今课堂教学中,也不难发现这种媒介依存症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资源与生俱来的海量信息、方便快捷的特性,丰富了学生的资讯量,却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过度依赖媒介使得学生似乎成了“思想懒汉”。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发现这样的现象,与学生互动交流时,很多学生问题的答案来自于“百度”,而课堂作业或是小论文则大量拷贝网络上的相关段落,甚至发散性的思考题目也是如此。这不得不使我们思考新媒体传播及网络环境对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规避不利因素的干扰,发挥其优势。
(二)教师因素
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性的创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一方面表现在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策划者,上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仔细梳理教材内容,补充案例,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另一方面,教师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及时地加以指导、点拨。正因为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当下新闻学理论类课程教学面临尴尬境遇的原因也可看到教师因素的影响:第一,教师责任感缺失。有些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备课不充分,在课堂教学采用“单向灌输”的模式,唱“独角戏”,不创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机会,不关注学生的反馈,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乏味,最终造成学生的抗拒和排斥心理。另一方面,一些教师疏于理论类课程的教学管理,如课堂纪律松散、不重视课程作业批改、课程结业考试过分简单等,这些都助长了学生对于理论类课程学习的消极态度。其次,还有些教师理论素养不足,知识储备欠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不自信的特点,只能采用教条式的方法来讲授。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学生眼中,理论通常都是那些高头讲章,不堪卒读。这种成见固然会吓退一些学生的学习理论的热情。但实际教学中,那些对理论半信半疑,或者是理论素养不足的老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才是埋葬学生理论学习热情的真正原因。[2]
(三)学生因素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能动参与者。学生自身的一些特点和因素也会影响到新闻学理论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学生的学习动机缺失。就笔者的教学实践来说,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西部民族地区师范类二本院校,学生生源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很多学生对于较为抽象的理论类课程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还有部分学生对专业不认可,缺乏学习兴趣,在进入学校后以应付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学业。加之现在很多学生对理论类课程的认知存在偏差,片面认为理论学习“无用”,只对实践类业务课学习兴趣浓厚。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学习动机缺失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达成。其次,学生的接受心理、接受特点也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如今在校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是在网络传播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思想开放,具有质疑精神是社会及时代赋予他们的鲜明特征。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常常会表现出对抗理性、对抗规范的特点,教师讲课过程中理性的、崇高的、美好的东西在传播过程中被消解、被破坏;无形中那些媚俗的、大众化的内容却容易受到关注。[3]因此,怎样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网络时代及当代大学生的接受习惯,这个问题应引起每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学体系
很多高校的新闻学教学体系都是照搬老牌新闻院校而设立的,近年来随着媒体实践及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新闻学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已开始出现课程目标滞后,内容陈旧,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等问题。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实事求是,结合高校的教学实际,探索研究具有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特色的教学体系是突破当前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困境的首要途径。笔者所在的学校曾将“媒介批评”作为新闻学本科学生大二第一学期的一门课程纳入新闻学理论课程体系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感到很吃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生源水平相较于部属中央高校存在不小差距,学生知识起点较低,加之二年级学生新闻学理论的知识基础还相对薄弱,所以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这显然是教学体系设置不尽合理,培养方案目标设置过高导致的教学实际与预期不一致。当然,教学体系的建设既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也包括教研室的建设、教材的改革与编写,教学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等等。因此,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学校办学实际及学生实际,对教学体系及课程做深入思考,探索走出一条适应地方普通高校新闻理论类课程专业教学的新路子显得尤为重要。
(二)理论课教师强化自身的理论修养
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走出当前新闻理论类课程困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提升。第一,强化教师的教学责任意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反馈,乐于与学生交流,乐于学习,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第二,强化自身的理论修养。理论课程的教师在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原理与体系的基础之上,要多关注业界及学界的发展前沿动态。传媒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相关理论也在不断进步,如若教师自身知识储备欠缺,理论素养较弱,在面对学生的问题及疑惑时,就会捉襟见肘,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又怎能使学生信服。此外,教师强化自身理论素养还需要具备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学习理论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终极目的是用来把握事物的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求知方式,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你听我讲”的单向灌输模式,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课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并可结合最新的新闻报道与舆论热点来分析讲授,诸如新闻价值的评判,如何看待当前的新闻热点,虚假新闻的防治,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等等。此外,加强与学生课外的辅导与交流。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课程公共邮箱、课程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相关教学要求,阅读材料,推荐书目,前沿动态等等,并通过网络这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更便捷的互动交流,这样既能更好的调动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使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与反馈信息,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突破地方高校新闻理论类课程教学困境,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学校、教师等多方面做出努力,而作为一名普通高校教师,应始终不懈地在教学中思考,探索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吕文凯.谈谈新闻学理论课的课堂教学问题[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
[3]宋涵慧.地方高校应用型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以台州学院新闻学理论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