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以庆三部曲中的真实性

2017-03-28 06:45段曈曈
传播与版权 2017年5期
关键词:主观性陌生化编导

段曈曈

浅谈张以庆三部曲中的真实性

段曈曈

《舟舟的世界》(1997)、《英和白》(1999)、《幼儿园》(2004)是张以庆导演的代表作,在业界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同时,业界对张导的这三部作品也存在一定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张导的这三部作品主观性太强,缺少真实性。真实性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但是,真实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具有数学意义上的精确性界定。主观和感性不一定是真实的对立面。

张以庆;三部曲;主观;感性;真实性

[作 者] 段曈曈,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有人把《舟舟的世界》(1997)、《英和白》(1999)和《幼儿园》(2004)看成是张以庆导演的三部曲。的确,这三部纪录片代表了张以庆纪录片的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业界和观众的认可。无论是智障青年舟舟的故事,还是大熊猫英英与饲养员白的故事,以及到后来《幼儿园》中孩子们的故事,编导用不同的方式讲述了不同的故事。

一、三部曲中的主观性特征明显

(一)《舟舟的世界》中的主观性

《舟舟的世界》里的解说词不仅展示了舟舟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而且刻画了舟舟的性格,表现了舟舟的情感。《英和白》中少了很多解说词,但是运用了近千字的旁白。《幼儿园》用陌生化的手法,隐去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园的印象,给了我们更加丰富的视角,从幼儿园这个相对封闭和单纯的世界去看我们的孩子抑或我们自身。同时,在每一个片子的开头部分,编导都先入为主,把他所要表现的主题展示在观众面前,例如:

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舟舟的世界》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英和白》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幼儿园》

不难看出,在这三部纪录片中,编导都有主题先入的嫌疑。在《舟舟的世界》里,镜头记录了舟舟面对音乐时单纯的神入——随着交响乐划出美丽的弧线,即使站在角落里指挥也不会忘了谢幕,他同样需要掌声;也记录了舟舟在生活中的常态,他按时上下班,休息日里会逛商场,做事很认真,对他人不具有伤害性。他与我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19岁的年龄只拥有三岁儿童的智商。但他有比我们更专业的地方,他对音乐的感觉是超越常人的。我想,导演把这样的一个舟舟呈现我们面前,无非是想让我们平等地看待他,“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所以舟舟也是值得尊重的。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特别的,每个人也都有优点和缺点。只不过舟舟的优点和缺点都更加突出一点。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着的。我唯一觉得奇怪的是,纪录片中的其他人都很善良,他们对舟舟是尊重的,有些人甚至愿意把舟舟当成自己的朋友,舟舟出门甚至可以获得免费乘车和吃饭的优惠。可是,是不是所有与舟舟有过交集的人都能做到尊重和平等呢?我们不得而知。所以,换句话说,舟舟被一个善良的世界包围着,被他人平等看待,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这也许是编导主观营造出来的氛围,这种和谐的氛围有主观夸大的成分,但也不是完全虚构的。

(二)《英和白》中的主观性

世纪之交的《英和白》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在第六届四川国家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获四项大奖,成为这次评奖会上最大的赢家。张以庆表示,《英和白》表现的并非人和动物的“真挚情感”这类故事,而是通过一个女人与一只动物“非常态”的纪录,反映当代人内心深层次的孤独和悲哀。这也是一部主观性很强的纪录片,纪录片一开始便出现了一个主观性很强的镜头——熊猫英英眼中的电视画面(倒立的且是黑白的)。在接下来近50分钟的时间里,英与白的朝夕相处构成了主要元素,当然还有符号化的小女孩娟以及那个从未关过的电视机以及熊猫英英的囚笼。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英与白也变成了符号,被编导赋予了孤独的所指。白的无数次的临窗眺望还有饲养员之间的沉默寡言,都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孤独的意味。电视机每天更新的新闻和英与白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也加深了孤独对观众的刺激。毋庸置疑,这是一部主观性很强的纪录片。同时,也因为这种鲜明的主观性,《英和白》也遭到了业界的一些批判:电视理论家洪国航批评说:“这部片子,与其说是拍出来的,不如说是编出来的,‘想’出来的,是一个理性化的观点逐步印证阐述的过程。”又说:“纪录片应该尊重事实,记录事实,而不必自己的需要改造事实。虚构是一种改造,鱼目混珠式的。细节的虚构是纪录片创作所不能允许的。如果跨过了这一点,则意味着纪录片的消亡。”还说:“纪录片创作者需要用诚信来建立并获取观众信任,并给他们以思索、想象的空间,而不是用自己主观性结论取而代之。”[1]梁鹏飞、殷俊批评说:“张以庆创作思维已经逼近了纪录片赖以生存、观众赖以信任的心理指标和可接受的下限,彰显出其创作主题价值选择趋向主观的异化样态。”又说:“张在这部作品里越过的‘限制’实际上不单单是一种影像表现形式的突破,而且还过度膨胀了纪录片本体意义,使纪录片有着主观而非客观,向着创作主体而非现实存在和作为独特电视文艺形式的真正价值,形成了创作主体的价值选择和再现客体的本体元素的双向异化。”[2]

(三)《幼儿园》中的主观性

再看《幼儿园》,作者本来是想去拍幼儿园里的纯真与烂漫,但是经过前几个月的试拍,编导改变了初衷。作者最终采用了陌生化的手法,呈现给我们一个很“不一样的”幼儿园:幼儿园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小朋友们离开家人、亲人,还得尝试着把凶巴巴的老师当妈妈,跟着老师做单一的动作;饭泼了,鞋带松了,衣服穿不上,这些行为虽然稚嫩,却也给我们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幼儿园里也有战争,有分歧,也有被孤立,当然也有懵懂的爱情和单纯的喜欢;孩子们也会关心足球赛事,也会讨厌日本人……难怪编导会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是我们自己”。幼儿园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而美好,承认眼中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张导在谈到他的《幼儿园》创作过程,说“我虽然不知道要拍什么,但是很多时候我知道不拍什么”。张导这句话道出了《幼儿园》的独特性。而编导在选择不拍什么的时候也产生了一种陌生化的艺术效果。“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它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3]而《幼儿园》正是契合这个创作原则,从而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冲击力。而编导在“选择不拍什么”的时候便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采用“陌生化”的拍摄手法也是编者主观选择的结果。

二、三部曲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感性色彩

张导的这三部作品除了在创作手法上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在其所表达的主题上也具有很强的感性色彩。这与编导的个人性格不无关系。张导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人文主义精神。三部纪录片都与人息息相关,而又不仅仅浮于表面。编导深入被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抛弃了一种有距离的“他人”审视视角。正如在《舟舟的世界》中所说的那样,“其实舟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是否把他作为和自己一样的人对待,每个人都构成别人世界的一部分”。也许事实上舟舟也能算作是一个边缘群体,在我们这个丰富的社会中,边缘群体有很多,大到城市农民工,小到艾滋病患者抑或带有同性倾向的人群,都被看成是边缘人群。我不认为“边缘”是个中性词,它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贬义的性质。之所以被边缘化了,总有一个他者存在,这个他者便是社会的主流,即所谓“正常人”。他们以自己的“正常”去区分他人的“不正常”,在这个区分的过程中并无“尊重”可言。萨特说,他人是地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容易成为舟舟的地狱,把他看成是另类,是傻子。但是,舟舟不是别人的地狱,因为他是单纯而善良的,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编导不仅是主观的,而且是感性的,在舟舟的世界里,地狱并不存在。编导放大了他人的尊重与善良,这也许是非真实的,却又不是虚构的。因为真的有人尊重舟舟,愿意和他做朋友,对他好,欣赏他对音乐的敏感。所以说,编导给了我们一种感性真实。

《英和白》的主题是反映人类普遍的、深层次的孤独和悲哀。熊猫英英本来可以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它的同类在一起,经历普通动物的生老病死。不幸的是它被人类驯养了,成了一个供人娱乐的工具。即使某一天,人类发了慈悲,放弃对它的娱乐了,它也回不到正常的自然界中,这是人类的悲哀。饲养员白与英英生活了14年,几乎与外界隔绝,没有结婚没有家庭,即使她和英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形成稳定的情感,她依然无法完全理解英。英更是无法让白摆脱孤独,白说和英在一起能获得一种宁静,但是这种宁静不是永恒的,这种孤独和无奈不仅仅属于英和白。编导让我们从英与白的身上看到了我们自身的孤独和无奈,这种孤独和悲哀又是捉摸不透的,是逻辑和理性无法破解的,所以,它是感性的。

《幼儿园》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曾经的自己,更是活在当下的自己。孤独与无助,爱与恨,对金钱与权力的概念……这些都与理性无关,所有的这些概念都赤裸裸的存在着。不是理性的力量能够改变或者祛除的。所以,它同样是感性的。

综上所述,张导三部曲的主题都是偏于感性的。同样,感性的东西是很难描述的。有时候一个含情脉脉的眼神就胜过一句干巴巴的“我爱你”。每个人对感性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的。换言之,感性偏向于主观。

三、从真实的多维度来看张导的三部曲

无论是《舟舟的世界》,还是《英和白》和《幼儿园》,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我们能不能找到一部纯客观的纪录片来支持批评者的观点呢?这恐怕很难。每一个编导在选题之前都会有很多主观性的介入,他想拍一个什么样的片子,他想用这样一个片子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这些也应该是先行的。拍摄的前提是选择,选择的前提脱离不了主观。格里尔逊提出“纪录片是对真实的创造性的诠释”,换言之,“创造性的诠释”也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客观中立,某种意义上说来正是一种主观性的表达。纪录片不是为了记录而纪录。《朗文英语词典》告诉我们,“纪录片通过艺术提供事实”。也就是说纪录片的基本性质与创作方法是纪录,表现技巧是艺术。艺术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同时与主观性并不矛盾。所以说,主观真实也是一种真实。

真实性是纪录片的艺术生命。如何理解真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首先,真实具有多重品格,它不等同于生活本身的真实。这也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

其次,真实是化作影像的真实,纪录片只能选取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和角度来进行纪录。例如,对于《英和白》这个纪录片,编导完全可以把饲养员白与大熊猫英英14年的感情作为表达的主题。但张导选择了更具广泛性的主题进行表达——人类无法回避的孤独。无论编导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达孤独这样的主题,英与白各自的孤独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也应当是真实的。

再次,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创作者重新组合后的真实。因此也便渗透了创作者的主观意识。有人说,《幼儿园》像是个散文,又有那么一点后现代的意味,碎片化的拼贴。但它也像散文一样,形散神聚。而创作者拥有选择的权利,用什么样的镜头组合,拍什么不拍什么,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和光线,这些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是,主观性同样不否定真实性。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其拍摄作品的过程中所恪守的信条是“结果要真实”;维尔托夫的观点是:“将现实的片段组合成有意义的震撼”;约翰·格里尔逊认为纪录片是“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由此可见,真实不是一个确切的概念,也不会因为强烈的主观性和感性色彩所淹没。

四、综述

综上所述,张以庆导演的三部曲具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且感性多于理性。但是,主观与感性并不是真实性的杀手。好的纪录片不拘泥于创作形式和手法。主观与客观也是一个相对的范畴。同时,纪录片的真实性是多个层面的。纯粹真实的东西是唯美的。直指人心的作品必将让人“过目不忘”。

[1]洪回航.纪录片的主观干预与张与庆的商榷[J].电视研究,2002(2).

[2]梁鹏飞,殷俊.客观与真实的异化——电视纪录片《英和白》的批评[J].西部电视,2002(2).

[3]百度百科.陌生化[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6580.htm.

[4]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5]格里尔逊.纪录片的重要原则[G]//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主观性陌生化编导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电视编导的机制创新研究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
浅议J.K.罗琳作品的陌生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