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慧
油田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故事化策略
钟 慧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电视新闻也面临着转型。以江苏油田电视台为例,要想提高收视率,增强在员工群众中的影响力,新闻故事化是必然趋势,要以牢牢把握新闻本质、了解电视新闻传播规律为基础,掌握讲好新闻故事的技巧。同时还必须要具备互联网意识,与新媒体积极融合,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和传播优势,发挥电视媒体声画传播的特点,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脱颖而出。
新媒体;电视新闻;故事化
[作 者] 钟慧,江苏油田新闻中心电视台。
互联网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爆炸,也让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使用率最高的媒体形态。过去,受众获取信息主要通过看报纸、听广播或看电视,这些新闻都是经过记者采访、编辑加工以及层层审查之后呈现出来的。由于制作周期较长,新闻往往变旧闻。这种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的,受众的自由仅限于换一个台或换一份报纸,选择空间很小。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它依托互联网和无线移动等技术的成熟而迅速发展壮大,呈现出多向的、非线性的传播方式。随着电脑、平板和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世界真正变成了地球村,信息实现了高速传播,“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通讯社”,受众不仅可以通过刷微博、聊微信、登录客户端等新方式主动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还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的制造者、评论者和传递者,新媒体时代到来了。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看电视、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以江苏油田电视台为例,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电视机前收看新闻联播后的油田新闻,了解单位的生产生活,新闻中的大事小事常常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而现在,守着电视机收看新闻播出的观众越来越少,大都以老同志为主。有些年轻人会在单位用电脑通过局域网观看油田新闻。而很多员工上班地点没有电视、局域网覆盖,但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员工们会通过手机中的微博、微信来获取信息。
信息是海量的,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油田电视新闻想要重新获得受众的“欢心”,不仅要把新闻做得有意义,更要做得有意思。新媒体时代仍离不开“内容为王”,提高收视率必须从打造优质内容上做文章。油田电视新闻的风格是严肃认真、一板一眼地播新闻,枯燥乏味。《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作者明确指出了所有人最普遍的需求是:“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1]新闻故事化可以增加新闻的趣味性和可看性,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趋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的原则在新媒体环境下尤为可贵。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这一特点,使很多信息来不及经过验证,第一时间就发布出来,新闻失实时常发生,为了制造轰动效应炮制假新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有些传统媒体似乎被这股浮躁风气“传染”,为了使故事更惊心动魄而枉顾新闻真实。
2016年下半年,山东电视台报道了潍坊产妇生产时腹腔遗留纱布的事件,用故事化的讲述,抨击了粗心的医生和无良的医院,十分扣人心弦,引起了当地甚至是网络上不小的反响。但后来央视的相关报道却给这起事件来了一个大反转,原来纱布是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采取应急处置时留下的。电视台偏听偏信了病患家属的一面之词,又在后期剪辑上对医院的解释采访断章取义。于是,医生紧急处置的失误就变成了不负责任的遗忘,这样的失实新闻,使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也使媒体的公信力受损。在采编过程中,要坚持立场中立,多方取证,邀请专家就事件进行解读,力求客观真实地重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新闻用事实说话,事实靠故事感人。”[2]新闻故事化必须以客观真实为前提,不能为了效果做过分的夸张或渲染。在油田电视新闻中说到基层员工学习职代会精神时,为了画面好看,有时会出现七八个人围着一个人看文件这种在生活中几乎不会出现的场景。人太多了,围过来又怎能看得清呢?这种刻意的摆拍,只会给人感觉虚伪,不真诚。
融媒体时代,受众的体验被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居高临下做新闻的方式早已不受欢迎。这不是要新闻报道一味地迎合受众,而是用受众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更通人气,更接地气。就像播音员播音时需要有对象感一样,在采编新闻时,心中也要有对象感,这个对象就是观众。怀有这种心态自然就会发现,自说自话的表演或者居高临下的说教是不受欢迎的。做平易近人的新闻,做观众感兴趣的报道,采编新闻时深入基层,走进人物的工作生活中去,与他们面对面沟通,平等地交流,发现他们身上真实的故事。
(一)语言要通俗易懂
电视新闻报道是线性传播,声画转瞬即逝,无法像文字一样可以来回琢磨反复推敲,艰深晦涩的专业术语或者假大空的套话会快速地流失观众。如果想要留住观众,报道必须要深入浅出。在写稿和采访时,不妨问自己:“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吗?”[1]把观众当朋友而不是当同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使新闻故事更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油田新闻中有很多报道涉及勘探、开发等专业领域,用语十分书面化,似乎把总结材料简单删改后就当作配音来用,相关人员的采访也像在做工作汇报。一个好的新闻故事,不仅整体上平易近人、通俗易懂,专业词汇也要有更生动形象的表达。比如有一条有关调整注采井网的新闻,说“地下流场”外行人根本听不明白,但如果说成是“地下的水井就像一条条错综复杂的血管”就形象生动,一听就懂了。
(二)报道要化繁为简
如今,碎片化的阅读成为常态,人们想要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信息,势必会抛弃冗长乏味的报道。所以,新闻报道的时间长短也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报道要短小精干,言简意赅,只说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深度报道要精选素材,言之有物,以满足观众了解更多信息的需求。
一个新闻事件中往往牵涉到很多人和事,如何在其中发掘并重现一个精彩的故事呢?“用故事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突出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2]要想讲好新闻故事,还需要不断学习相关技巧。
(一)优选中心事件和人物
在采编过程中,往往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选择报道的中心事件和人物,这两者决定了故事的精彩程度。事件的选择要有代表性,是否一波三折,是否独特,都是选择的依据。而可选择的人物可以是事件的当事人、相关领域专家、记者,还可以是具有意义的某一样东西。优选出一个具有典型性的新闻故事,一个充满使命感的新闻人物,可以说这条报道就成功了一半。比如报道技能大师田明,他身上的亮点非常多,创新、学习、敬业、培养人才等,记者在与他反复沟通后,得知他当初从一个技校毕业的门外汉成长为创新创效的技能大师,就是从给同事修手表开始的。于是选择了用手表作为中心事物,揭开田明一步步走向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的创新之路。
(二)深入采访,优选素材
新闻故事化就是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谋篇布局。采访前,要做充足的准备工作,对被采访的事件和人物尽可能多地了解,形成一个大致的框架。这样,在采访拍摄时,就能够摄取到更多有用的画面,减少遗漏。“把一个故事中所有相关的材料聚在一起。”[1]经过反复思考推敲,梳理这些素材之间的关系。“无论作者掌握了多么庞杂的素材,在写作中都只能选取事情的一两个片段,将最富有表现力的片段取出加以定格。”[3]面对大量的素材,恰当的选择就格外重要,素材太多会使新闻报道凌乱纷杂,不利于主题的表达,素材太少则显得单薄,撑不起整篇报道。所以新闻中使用的素材宜精不宜多。
(三)合理架构,引人入胜
收集到充足的素材并进行挑选之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和手法将它们编排串联起来,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将原本简单的素材重新编排时,可以借鉴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到新闻写作中来。“更多地以设悬念的手法开篇,往往以小角度和趣闻轶事切入,让读者轻松地进入一个故事”[4],达到提升新闻的感染力的目的。
有别于报纸和广播,电视是视听兼备,靠声音和图像传播的,大致可分为画面、同期声、文字解说三大部分。在采编一条新闻时,要充分运用好这些元素,使它们协调统一又相互补充,烘托故事氛围,让新闻真实生动、好听好看。
(一)首先要做到声画合一,互为补充
由于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像和同期声等素材需要在现场拍摄获取,因此更加真实可信。文字解说要根据影像进行安排,既要与影像同步,又不能是对影像的照搬和描述,两者互为补充。根据主题需要,声画合一的再现故事的发展变化,用文字解说来交代画面无法传达的必要信息,帮助观众解读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增加报道本身的深度和影响力。
(二)用好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语言
电视新闻中常见的画面语言有影像、图片、图表、文字等。我们要增强画面的表现力,丰富画面的内容。例如将冰冷抽象的数据通过动态图表的方式表现、恰当使用字幕等。常见的声音语言有配音解说、现场采访和环境声音等,在报道中,合理安排环境音单独出现,可以在增加现场真实感的同时,吸引观众的注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技能大师田明的报道以一个陪伴田明二十多年的小闹钟开场,时钟滴答的声音出现后,小闹钟的特写画面慢慢由虚变实,背后是田明伏案工作的场景,接着响起田明的独白。声音和画面的有序结合,交替出现,相互起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通常新闻报道在反映客观事实时,很少会使用主观意味浓厚的音乐和音效。但在报道一些正面积极、温暖感人或者诙谐幽默的故事时,恰当使用音乐和音效,可以丰富报道的质感。例如油田员工王海涛十年如一日徒步巡线的报道,最后的画面是他脚步铿锵的身影,这时,一首主人公最喜欢的歌《海阔天空》响起,为他的平凡工作和默默奉献添上了一抹豪情,让人感动,令人印象深刻,久不能忘。可以说正是这首歌曲让新闻故事增光添彩,烘托了主题,达到电视新闻报道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目的。
[1]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M].徐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陶建定.用新闻理念讲石化故事[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5.
[3]徐培亮.新闻叙事的故事化技巧[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杨瑞春,张捷.南方周末特稿手册[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