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税务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

2017-03-28 00:50:47贾英姿贾绍华
财政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纳税人纳税税务

贾英姿 贾绍华

关于新时期税务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

贾英姿 贾绍华

本文探讨了新时期税务机关税务文化的内涵和基础,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税务文化的重要发展,对税务文化存在的整体结构性滞后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提出新时期创新和发展我国税务文化的几点看法。

税务文化 结构性滞后 税收心态文化 五大发展理念

税务文化是文化在税务领域的具体表现,税务文化对于国家推进税务现代化治理体系十分关键,创新和发展税务文化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①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9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创新和发展税务文化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税务文化稳步发展,有力地保障并促进了税务治理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面临新时期税收环境的创新挑战。

一、税务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构成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四个层次。②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宗教、风俗习惯、科学技术、制度等等。本文如无特别说明,“文化”均指广义的文化。一是物态文化层,指人类物质生产活动方式与产品的总和,为可触知且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三是行为文化层,指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四是心态文化层,指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税务文化的主体通常包括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两类。本文所研究的税务文化,侧重税务机关的税务文化,主要是指税务机关在长期的税收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各种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态文化四个方面。③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9〕14号),http://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55/c1227555/content.html。

文化在不同领域都有不同的具体表现,税务文化即为文化在税务领域的具体表现。税务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因其公共服务属性而成为国家文化的有机组成。国家文化是税务文化形成的背景与环境,税务文化是文化在税收领域的特殊反映与具体表现。税务文化扎根于一国文化,融入国家文化之中,与国家文化相互影响,并产生依赖与联系。同时,税务文化也反作用于国家文化的发展,通过公正廉明的税务行为,兢兢业业的税务工作精神,为税务行业树立行业文化,推动社会文化整体发展进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税务文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向深层次发展,与此同时,税务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诸多丰硕的成果,新时期的税务文化观基本形成。

(一)新的税收理念基本形成

党的发展理念领导税收治理现代化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时期税收理念指出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税收征管进入税收法治与税收治理双向结合阶段,法治化的税收治理新思维得到广泛接受①黎江红、黄家强:《中国税收征管法修订新动向:理念跃迁、制度创新与技术革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税法、税制、服务、征管、信息和组织体系等税收现代化的“六大体系”;税收现代化定位外延方面不断提升,在社会层面上增强了纳税人获得感、满意度和遵从度,在国家层面上推进了税务部门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在国际层面上促进了全球税收合作,增强了中国在国际税收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促进了中国在全球税收治理中的引领作用。②王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健全现代税收制度》,《求是》,2016(6)。

实现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形成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称的税收理念。2001年《税收征管法》首次在法律中明确了纳税人权益保护和征税人的纳税服务责任,推进了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进程。2009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明确了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依法享有知情权等十四项权利。我国《行政强制法》等其他税收相关法律也具体明确了纳税人的相应权利。③谭韵:《税收遵从、纳税服务与我国税收征管效率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6)。2016年,新的征管法进一步规范了纳税人、用税人和征税人的行为,体现了“民生税收”。纳税人依法缴纳税款后,即拥有向政府部门索取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权利。政府依法取得税收后,即负有向纳税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义务。

(二)治税法律观念实现转型

近年来,税务工作实现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税法实现了从“治民之法”到“治权之法”的转型,税收征管实现了从强调征管的对抗型关系到重视纳税服务的合作性征纳关系的转型。④黎江红、黄家强:《中国税收征管法修订新动向:理念跃迁、制度创新与技术革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税法治理方面,坚持“依法治税”观念。依法治税作为国家的血脉和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立法与行政等方面基本关系的枢纽,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落实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坚持依法治税,是税务机关推行依法行政的核心环节,也是提升政府税收治理能力的根本纲领和出路。

纳税服务方面,坚持“纳税服务”观念。政府税收管理范式由传统的“执法”范式转变为“服务”与“信任”范式,为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将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并列为税收核心业务。同年,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中提出建设“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新构想。在税收征管工作中,通过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来促进税负方的税收遵从度,以期实现税收征纳双方利益追求的统一。

(三)形成以人为本的税务人力资源优化体系

税务干部队伍是税务文化的行为主体,通过教育培训、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等多方面努力,税务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税务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税务系统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建立了税务系统志愿服务体系,有效增强了税务干部社会服务意识。干部教育培训方面,教育体系不断丰富,为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干部提供“订制”培训,有效运用税务信息平台和OECD等国际组织资源,构建了税务稽查、反避税与税收经济分析人才库等多个人才库。

三、新时期税务文化的结构性问题与挑战

如前所述,我国税务文化的建设已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从税务文化内部各部分发展看,当前税务文化存在着结构性“滞后”问题,影响了税务文化的整体提升。主要问题包括:

(一)税法改革先于税法意识培育,税收心态文化滞后于税收制度文化

在经济政治转轨国家,开展税法改革始于税收法律规则的变革,而税法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认识和观念较难立即同步发生转变,从而产生了税务制度与税务意识之间发展不同步的冲突。

其一,我国确立培养现代税收体系纳税意识的时间较短,税务精神文明环境需要进一步构建,税务心态文化需要进一步培育。新中国成立后,受前苏联“非税论”与所有制结构、收入分配单一性影响,“无捐无税”被认为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1975年修改宪法时“公民有纳税义务”的条款被取消。①刘锋:《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税收征管》,2005(11)。政府最大可能地减少税收,一度误导了公民的纳税观念。

其二,税收制度长期强调纳税人义务,对纳税人权利和服务重视不足。2001年之前,我国税收立法中长期缺乏纳税人参与,又强调征税人的权力和税收管理职能,缺乏对税收执法权相对应义务和责任的细化。2001年之后,纳税人权利在《税收征管法》和相关法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明确、细化。直到2009年,纳税服务才被正式列入税收核心业务。由于长期对纳税人权利的重视不足和路径依赖,在税收征管实践中,纳税人的权利还需要进一步“落地”。

(二)政治性税收征管先于法律性行为约束,税务行为文化滞后于税收制度文化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税收征管法作为工具性范本,而非调整征纳双方行为的法律规范。税法规则中模糊、漏洞等缺陷之处被利用,如行政裁量权使用随意性较大,征收“过头税”等。这些现象和行为既损害了纳税人的权益、弱化了税收执法权的严肃性和专业性,也影响了纳税人纳税遵从的主动意愿。

纳税服务存在“重形式、轻定位”的问题,导致服务执行中各地理解不一、差异较大。首先,什么是“理想的纳税服务”值得商榷,纳税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定位、绩效和质量评价也有待进一步明确。例如,一些地方将应用在企业客户服务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纳税服务管理的做法,可能使纳税服务偏离公共服务的“初心”和目标。其次,支撑纳税服务内容的基本保障方面、纳税服务覆盖税收征管全流程方面,与基于新时期“纳税服务”的思维对纳税人、征税人和用税人的需求分析等方面都亟待完善。

(三)部分税务干部心理压力较大,税务心态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实际工作中,部分税务干部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产生自我质疑、抑郁的倾向,税务干部队伍心态文化整体受到影响。新时期,税务工作进入“互联网+税收”阶段,随着税务信息化进程加快,税务系统对既精通税收业务又理解互联网新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人工智能系统比传统的信息系统对简单性重复劳动的替代作用更强。这引发了一部分税务干部的双重担忧,既怕自己学不会、适应不了高度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又担心自己被高科技系统所替代而淘汰出公务员队伍。

四、关于创新发展税务文化的几点建议

税务文化是税务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基础。新时期,税务文化的结构性问题与挑战凸显了创新发展税务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五大发展理念”为新时期税收治理指出了方向,也为我们创新税务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不忘初心,探索纳税服务精准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告诫全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税务心态文化是新时期我国税收治理、“六大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以税务心态文化的视角,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纳税人的“初心”,以爱岗敬业的“用心”,以自己对从事工作的“尽心”,指导和规范自身工作,以“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干部群众,增添税务正能量”①王军为税务总局机关党员干部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深悟“四讲四有”内涵,争做合格共产党员,链接http://www.chinatax.gov.cn/n810219/n810729/n811748/c2201210/content.html,2016年6月30日。。具体看,纳税服务需要精准定位在公共服务的目标和需求方面。可考虑设立专门的纳税服务部门,深入研究纳税人行为和业务需求,及纳税服务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市场化增值服务的内涵、外延和边界,实现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的协调发展,实现纳税服务中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的协调发展,不断完善纳税服务体系。

(二)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新时期税务干部的心理健康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税务文化的核心是税务精神文化。税务精神文化,既强调塑造健康阳光的税务干部队伍心理状态,提升税务干部队伍的职业精神,也强调从“人”本身的价值感出发,激发税务工作者自身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新时期,税务干部的心理健康,既受到高度知识化的税务系统工作环境因素影响,又受到整体社会心态变动的影响,面对来自社会和职业的双重压力,税务干部的群体心理变化和职业心态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

税务精神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税务系统中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它超越了税务干部的个体,反作用于整体组织的行为和制度,从而对税务治理整体产生重要影响。稳定、健康的税务精神文化,对打造正能量税务干部组织将发挥关键作用。

(三)绿色先行,增强税务干部信息化适应能力

绿色税务、信息管税是税务现代化的必然方向,是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理念有机融合在税务管理领域引发的一场深刻革命,是税务管理现代化的必然方向。①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第二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10月。为了实现绿色税务的目标,应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帮助税务干部快速适应高度信息化的税务体系,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一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度分析,将税务管理方与纳税人双方的需求紧密结合,逐步构建税务系统大数据综合服务一站式平台;二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的技术,将税务干部从日常操作中解放出来,提升税务人力资本在税收业务分析、风险治理等方面的更大效能与作用。

(四)增强文化互动,提升税务干部队伍整体能力与适应性

改变传统税务机关教育培训中“被动学习”的现状,实现向“主动学习”方式的转变,应大力推广“共享”理念下网络平台的“主动学习”方式,以知识共享增强整体对外的沟通反馈能力,促进学习的“成就感”与“价值感”。一方面,丰富和完善税务系统网络教育体系,转变过去税务干部等着组织给安排培训的传统方式。另一方面,鼓励税务干部自主选择学习各类线上课程,构建“学习型”在线社群,推动内部知识与经验的共享,为每个税务干部提供一定自我创新和发展的空间,为税务干部个体的心态健康注入正能量,带动税务组织整体人力资本价值的提升。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税务文化正悄然经历着丰富而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它必然与税务治理现代化、税务干部队伍建设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新时期,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中,税务工作与经济社会的各个体系紧密相连,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特征,不确定性亦是随时随地面临的常态。因此,我们更需要以一种动态的、优秀的文化互动方式去适应税务工作新环境,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变化,拥抱未来,从而长期保持一支阳光健康、精干内行、高效服务、积极创新的税务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年9月.

[2]王军.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健全现代税收制度[J].求是,2016(6).

[3]刘尚希,孙静.大数据思维: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参考,2016(9).

[4]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第二版)[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10月.

[5]王军为税务总局机关党员干部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课:深悟“四讲四有”内涵,争做合格共产党员[EB/OL]. http://www.chinatax.gov.cn/n810219/n810729/n811748/c2201210/content.htm l,2016年6月30日.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税务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税发〔2009〕14号)[EB/OL].http:// www.chinatax.gov.cn/n810341/n810755/c1227555/content.htm l.

[7]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04).

[8]王俊秀.社会心态:转型社会的社会心理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4(1).

[9]刘乐山.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的税收文化[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

[10]黎江红,黄家强.中国税收征管法修订新动向:理念跃迁、制度创新与技术革命[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1]刘锋.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J].税收征管,2005(11).

[12]孙培山.基于知识共享的税收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财政研究,2010(6).

(责任编辑:董丽娟)

Thinking on Tax Culture Innovation in the New Period

Jia Yingzi Jia Shaohua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and basis ofChinese tax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reviews the importantmilestones on the tax culture developments in China,and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al problemsof tax culture.Based on Chinese fivemain development concepts,the papermakes some conclusionsand solutionson the tax culture innovationsand developments during the new period.

Tax Culture;Structural Lags;Tax MindsetCulture;FiveMain DevelopmentConcepts

F812.42

A

2096-1391(2017)02-0064-06

贾英姿,经济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财税政策理论贾绍华,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税收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税务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顾问。主要研究方向:财税政策理论、财税法、税务教育等

猜你喜欢
纳税人纳税税务
税务动态
山西财税(2022年4期)2022-05-23 05:03:26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54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服务于纳税人 让纳税人满意
辽宁经济(2017年3期)2017-05-04 07:13:35
国地税联合开办2017年第一季度纳税人学堂
辽宁经济(2017年3期)2017-05-04 07:13:35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