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感知或知觉是指人对客观事物外部联系的综合反应。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比感觉更高级的感性印象,它所反映的是当时直接作用于我们感觉器官的对象的各种特性的总和。音乐的感知,则是指通过听觉达到的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完整印象和总体知觉。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与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主体性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音乐;心理;欣赏;感知;听觉;情感
中图分类號: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120-01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生长环境、情感经历、人生体验等要素影响了每个人对同一首作品的情感体验。一部成功的作品,它能以大众的心理为每个听者带来相似的情感体验,能与大多数人形成共鸣。因此,欣赏的心理研究在音乐发展中便显得举足轻重了。
一、音乐欣赏概述
欣赏是人们感知、体验与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它与音乐创作、表演活动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后者的心理活动必须凝结为具有一定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而音乐欣赏则主要表现为欣赏主体的一系列心理活动。由于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与认识,就成为音乐欣赏心理活动的基本前提。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具有音乐音响的外部形式,而且还具有人类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丰富内涵。
二、欣赏心理的展开过程
当有了丰富的欣赏经验之后,若去欣赏阿炳《二泉映月》那就不同了。《二泉映月》由引子平稳进入,情绪比较内敛,节奏自由,音色柔美,旋律由远而近地进行,它就像在对你诉说故事,你会觉得有一只无形的手抓住了你,你的欣赏动力被发动了。这就是欣赏的开始,欣赏注意的形成,无关心理活动的停止及欣赏心理活动的展开。
比如,欣赏者是一位心境平和的人,即使有什么悲哀狂欢,由于很有艺术欣赏的经验,懂得心境平和对于发动欣赏动力、获得欣赏愉悦的重要性。当其一旦进入艺术欣赏,立刻就会全神贯注地进入规定的艺术情境中去,情感、理解、想象诸心理因素,也随着艺术对象的活动而和谐地活动,很快就“物我两忘”了。
三、音乐欣赏中想象和联想
就拿古筝与钢琴协奏曲《枫桥夜泊》来说,乐曲是根据唐代诗人张继的古诗所创作的,无论是在音韵语调的配合上还是古诗意境的勾勒处,都完美地展现了古诗与古筝音乐的完美融合。全曲紧紧围绕“愁”字统起,矛盾突出、对比强烈,给人一种意蕴浓郁的审美情境的同时,又抒发着个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和质朴的意蕴风貌与现代的作曲技法相结合,描绘了一幅精致、典雅的中国江南水乡秋夜优美的景色。
乐曲引子的部分,音虽然不多,但是意境深远。古筝泛音与钢琴音色的比对,将一幅江南水乡秋夜图展现得淋漓尽致。秋叶飘零、小桥流水、一叶扁舟,一缕缕心愁渲染着一桥一水、一寺一城。
乐曲中的慢板,作曲家在旋律音下方安排了一个同音的小指拨弦。演奏时隐藏在主旋律音中,一起一伏、忽远忽近,给听者营造出一种朦朦胧胧的意境,就像客船上的灯火般忽有忽无、隐隐约约,给人无限遐想。
乐曲的快板,旋律激昂、奔涌而来。时而怡然自得,时而千思万绪。快板的旋律将古筝表现行云流水般的音响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乐曲的结尾,再现了慢板的主旋律音,并转调。如同寒山寺的钟声一样,在秋夜中荡漾,处处弥漫着寂静的氛围,让听者回味无穷。
左手的“揉”“滑”“刮”“摇”是筝韵之美的灵魂表现。左手技巧的掌控,直接影响到乐曲演奏艺术水平的高低。“以韵辅声,音韵相和”便是古筝音乐的特色所在。“揉”在乐曲中可运用“慢揉”来表达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精神面貌。在乐曲的两个连接段做自由演奏时,充分体现了“揉”的“寂寞”之感。“滑”如同江水般在听者心中涌动,如歌如泣。在乐曲中,散板段中间零散地安插了如同寺庙钟声余音反复的“滑音”,勾勒出“孤独”之感,具有画龙点睛之笔。“刮”仿佛一丝丝寒风刮在人的心中,稀稀落落,恰似“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氛围。在乐曲慢板段和再现段都有体现,形象具体地渲染了“愁闷”的意象。“摇”是古筝表现中最能表现流动性与线条性的演奏技巧,“长摇”“短摇”都可以让旋律活化,让抽象的联想画面富有生命力。在乐曲慢板段抒情时,运用了“摇指”并结合左手揉弦加上滑音的配合以及刮奏的点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愁眠”“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的意象,具体细腻地描绘了“寂寞之感”“孤独之感”“忧愁之感”和诗人个人情感。
所以我们要从音乐的意境出发,结合作曲家和演奏家所表达的情感,来欣赏乐曲。
参考文献:
[1]陆媛媛.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分析及演奏[D].南京艺术学院,2008.
[2]克罗齐.《美学原理》第二章[M].
[3]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
[4]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0.
作者简介:
张茂川(1992-),女,土家族,湖南溆浦人,武汉音乐学院在校研究生,音乐舞蹈与教学古筝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