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强
【摘 要】在乐器演奏中,音乐的表现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单簧管教学中,教师在技巧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应注重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单簧管教学中培养学生演奏能力的策略,以期能帮助学生领会单簧管演奏的精髓,提升自身音乐表现力。
【关键词】单簧管;演奏能力;演奏技巧;音乐表现
中图分类号:J6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242-01
单簧管具有宽广的音域,并且每个音区的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高音区较为清亮,中音区则具有浑厚的特质,低音区则十分深沉。在弹奏过程中不仅对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也需要演奏者具有强大的演奏能力和良好的音乐素养,以此更好地表达乐曲的精神内涵。因此,在单簧管教学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与技巧的同时,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一、锻炼学生演奏技巧,提升音乐表现力
演奏技巧是音乐表现力的传达载体,演奏者只有在理解曲目情感与思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运用技巧才能充分表现曲目的特殊魅力,可见在单簧管演奏中技巧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单簧管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技巧,并引导学生以具体曲目为依据合理运用技巧,以此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例如在《第一单簧管协奏曲》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该曲目主要体现了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革命的思考,进而表达了追寻理想社会过程中的激情与疑惑。同时该曲目在风格上继承了作者歌剧创作的风格,具有很强的歌唱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指导学生把握音色,以此形成音乐的表现力,进而传达出演奏者内心的情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口型和口腔控制练习,起初学生应咬住笛头,以此作为支撑点,同时上唇处于放松状态,但一定避免漏气现象的出现,同时下唇内收进而含住笛头,保证哨片能够充分震动。接下来腹腔出的气应沿着上颚吹出,此时喉头不能后缩。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吐音技巧进行指导,在该曲目演奏中,学生应该掌握持续吐音和连线中的吐音两种技巧,在前者演奏中学生必须注重音与音手指的配合,进而在练习中应采取放慢练习的方式,慢慢在训练中摸索恰当的演奏方法;而对于后者,在演奏中应保持连续给气,并保证舌头动作的细腻性,尽量避免声音中断。
二、创设教学画面感,加深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单簧管的音色效果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使得单簧管演奏具有丰富的画面感,并且在演奏中完美地融合演奏者的情感与对曲目的解读,创设出美好的情景。基于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单簧管演奏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画面感,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进而提升其弹奏能力。例如在单簧管教学中,以《帕米尔之音》为例,从标题中便可知晓这是关于高原风光的音画,教师通过第一乐章中“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缓缓行来一只骆驼商人……”将学生带入到山峦起伏,雪峰入云的境界之中。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弹奏,利用音符穿起一个个画面,在增加弹奏乐趣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选择歌剧等幻想曲,比如教师可选择“自由射手幻想曲”,该曲目以德国民间传说故事集为创作源头,主要讲述一位青年猎人将灵魂卖给魔鬼,并且最后得到了救赎。教师在为学生营造故事画面后,再将歌剧的细节引入,以此保证画面呈现的完整性,进而加深学生对曲目的理解,在弹奏中可赋予自身的真实情感。
三、注重演奏个性,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在单簧管学习中,学生多遵从自己老师的流派,在演奏中缺乏自身的个性,进而很难形成艺术素养。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并积累名家演奏精髓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奏个性,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呈现不同演奏流派大师弹奏的同一曲目,以此让学生领会不同的演奏理念,并在具体弹奏练习中亲身尝试,感受其中的精妙之处,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演奏特点。此外,教师还应结合肢体语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比如在“西域风情”教学中,教师可融入太极拳的“心静体松”,以此体现乐曲的“中和”之美,在练习中要求學生摒除心中杂念,调整呼吸,将意识、动作和呼吸练习在一起,同时在保持正确演奏姿势的前提下,学生有意识地调节身体,使得肌肉和关节处于放松状态,进而达到呼吸自然、心态平和的效果,达到全身心投入到弹奏的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单簧管演奏流派与风格发生诸多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演奏个性,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演奏技巧、曲目画面感和肢体语言等方面进行有效调整,以此锻炼学生的乐感,并培养其艺术素养,进而提升学生的演奏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剑斌.论单簧管教学中培养学生演奏能力的策略[J].音乐时空,2014,(5):171.
[2]崔华.单簧管教学中的几点建议[J].音乐时空,2015,(7):133.
[3]刘怀峰.单簧管教学中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J].音乐大观,2013,(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