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幼儿的“撒谎”行为

2017-03-28 14:02徐秀玲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7年2期
关键词:家庭幼儿

徐秀玲

【摘 要】幼儿的“撒谎”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幼儿园应与家庭做好沟通与合作,了解幼儿“撒谎”的原因,善待幼儿的“撒谎”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撒谎;原因;家庭;善待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4-0120-03

一、问题的提出——幼儿撒谎就是品德问题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学者在其博士毕业论文中这样概括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目标:认真尽责,自我控制,诚实礼貌,合作交往,自主进取,自尊自信,情绪适应,同情助人,探索创造的和谐发展。从中可以看出,诚实、自尊是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幼儿园,我们常常听到老师通过故事教导幼儿说:“我们要做诚实的幼儿”。但是,幼儿的“撒谎”行为在现实中并不少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家长生气地对幼儿说:“你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诚实呢?怎么能骗大人呢?”对于幼儿的“撒谎”问题,许多家长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认为幼儿撒谎是一种诚信问题,甚至是品德问题,应当严厉对待。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引领下,不管是口语批评,还是针对“撒谎”问题进行的深切劝导,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情绪,甚至伤害幼儿的自尊。

幼儿“撒谎”,是品德问题吗?幼儿“撒谎”,是不诚实的表现吗?当幼儿“撒谎”时,如何兼顾幼儿的自尊进行教育呢?这是值得广大家长及幼教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二、幼儿“撒谎”的几种常见原因

在对幼儿的撒谎行为进行疏导教育前,首先应弄清楚幼儿撒谎的原因,进而“对症下药”。按撒谎的目的分,幼儿撒谎的原因有以下几种类型:

1. 为逃避责罚

【案例1】香蕉是谁掉的

某一天,户外活动回来后,幼儿洗完手坐回座位准备享用美味的香蕉。老师来回巡看的时候发现地板上有一截香蕉,提醒小朋友如果香蕉掉在地上,要自己把它捡起来,丢进厨余垃圾桶。一旁的瑞瑞一听就马上说:“不是我丢的,是耀耀。”但是老师很快就发现,習惯性拖拉的耀耀还在卫生间里洗手,还没开始出来吃香蕉。是瑞瑞丢的,但是他为了避免被批评,就说是耀耀。离园后,老师和瑞瑞的妈妈进行了简单的沟通,了解到原来他在家也有这种行为,只要他做错事,奶奶马上维护,说是自己弄的,不是幼儿的错。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了“撒谎”的毛病。而且只要爸爸妈妈稍微批评他,他的情绪就会非常激动。妈妈也为此事头疼。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瑞瑞丢了香蕉,没有马上捡起来,老师提醒后,为逃避“责罚”,将“过错”推脱给其他同伴,因此而撒谎。而在家时,每次的小小过失,都被护孙心切的奶奶“包庇”了,为瑞瑞“承担”了“错误”。但是瑞瑞却因此习惯了逃避责任,面对大人的批评,不能冷静面对,以“撒谎”、哭闹作为手段避免责罚。

2. 为逃避某种情境

【案例2】老师,我肚子疼

某幼儿园小班,新外教老师饱含激情地组织英语活动,他巧妙地运用了高低起伏的音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幽默的游戏引得孩子们的爆笑声此起彼伏。这个时候,熙熙走到班主任老师身边,跟老师说:“老师,我肚子疼,你能不能带我去保健医生那里?”老师一听,急忙把他带去了医生那里。不一会,保健医生就把他送回班,说可能是着凉了,给他抹了点祛风油。过了一会,熙熙又跑过来跟老师说肚子疼,要去医生那里。老师这下就觉得不对劲了,把熙熙带到教室一旁,和熙熙进行了谈话。通过谈话,老师才明白,这“肚子疼”其实只是熙熙为了逃避英语活动的“谎言”,而逃避的原因,则是外教老师的声音太大了,熙熙有点害怕。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外教“有趣”的游戏并不被熙熙喜爱,甚至给熙熙带来了恐惧。由于有离开教室去保健医生那里进行观察的经验,为逃避当下的情境,熙熙才对老师撒谎,说自己肚子疼,以此达到离开教室的目的。

3. 为引起他人关注

【案例3】老师打我

星期一一大早,到了入园时间,乐乐哭闹着抱着妈妈,不愿意下来。班主任李老师连忙过去了解情况。乐乐妈妈愁着脸说:“孩子在家就说吴老师打他,不愿意来幼儿园。”李老师疑惑地问乐乐:“吴老师平时很疼乐乐的,怎么会打乐乐呢?”乐乐没说话。李老师接过乐乐以后,妈妈刚转身,他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有序地上厕所、洗手、喝水……为了解情况,李老师对乐乐进行了密切地观察,发现他经常粘着吴老师,一会说自己哪里被蚊子咬了,一会把自己在家不小心磕到的小瘀痕掀开给吴老师看,吃饭的时候只要吴老师在他旁边,他就大口大口地吃,吴老师走开后,他就一直张望……完全不像被老师“打”了不想来幼儿园。通过与乐乐妈妈沟通和与乐乐谈话,李老师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原来吴老师以前经常对乐乐亲亲抱抱,但是上个星期五的户外体育活动时,乐乐看到一个小朋友调皮地躺在地上,乐乐就用脚踢了那个小朋友。吴老师看到后,着急地拉住乐乐,并严厉地责备乐乐。乐乐担心吴老师不爱自己了,所以对妈妈说吴老师打他,不想来幼儿园。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乐乐的“谎言”是为了引起大人们的关注,让吴老师继续像以前一样爱自己,因此而撒谎。

4. 分不清想象和现实

【案例4】今天老师带我去游乐场了

一天早上,佳佳妈妈送小(1)班的佳佳回园时,疑惑地问老师:“王老师,幼儿园昨天是组织春游活动吗?佳佳昨天回到家,说您带她去游乐场了,还说玩了很多很多游戏,玩得可开心了。”王老师听完后,也乐了,说道:“没有呀!如果有外出的春游活动,幼儿园会事先跟家长联系的,看来佳佳好久没有去游乐场了,想去玩了是吗?”佳佳抿抿嘴笑了。佳佳妈妈也笑了。

案例中的“谎言”,实际上就是佳佳的想象,佳佳对这种想象信以为真,把想象当作了现实,因此而“撒谎”。

5. 为取悦他人

【案例5】神秘失踪的“小贴纸”

一天下午,吴老师发现平时给小朋友发奖励的小贴纸午点时间还好好的,下午自选活动时外包装袋却坏了。正琢磨着自己今天下午也没有碰过小贴纸呀!怎么就坏了呢?这时候,吴老师发现平时内向的鹏鹏左右张望,在书包柜那里磨蹭,手里不知道拿着什么东西。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害怕幼儿玩尖利危险的小物,吴老师连忙走过去,结果发现鹏鹏把几个醒目的小贴纸粘在书包内衬,吴老师恍然大悟。下午鹏鹏妈妈来接幼儿时,吴老师与其沟通后,才知道原来这已经不是鹏鹏第一次自己拿小贴纸了。每次回家,鹏鹏妈妈都会问鹏鹏今天老师有没有表扬他,只要一拿回小贴纸,妈妈就会开心地又亲又抱。后来,一心为让妈妈开心的鹏鹏每天都自己偷偷拿小贴纸,回家后告诉妈妈是老师表扬了自己。

可见,案例中的老师表扬自己的“谎言”,实际上是鹏鹏发现小贴纸可以让妈妈开心,但是不能每天得到小贴纸,为了取悦妈妈而编造的。

二、幼儿“撒谎”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天真烂漫,许多“谎言”并非纯粹的“品德问题”,幼儿的行为是可以被影响、被教育的,许多所谓的“谎言”,与其年龄特点、心理需要、外界因素等相关。

1. 年龄特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小年龄幼儿会有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情况,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陈帼眉在其专著中提出:6岁前儿童有意想象的水平还很低,幼儿的想象主要属于无意想象,往往不追求达到一定的目的,只满足于想象进行的过程。幼儿期的想象,大量是再造想象,幼儿的想象内容主要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四种类型。当幼儿进行再造想象时,就会出现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情况,发生“说谎”的行为。这个时候,成人切不可“纠正”幼儿,应当理解其心理特点,引导幼儿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支持幼儿的再造想象,为其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

2. 心理需要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分为: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现的需要五种。当一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向更高层级发展。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情感需要是基本需要。当幼儿有生理上的需要(如饿了想吃东西)、安全上的需要(如因害怕不想与妈妈分开)和情感上的需要(如希望得到老师的喜爱和认可)而得不到及时的满足时,就很有可能出现想象性的活动,进一步通过语言表达演变成一种“谎言”,如案例3中由于害怕吴老师不再喜欢自己而撒谎,以引起大人关注的乐乐。

3. 外界因素

(1)家庭教育的影响。案例1中,瑞瑞每次犯错误,护孙心切的奶奶非但没有引导瑞瑞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鼓励其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反而每次都出面袒护。久而久之,幼儿习惯性地推卸责任,并由于自尊心作祟,难以接受他人的批评指责。这样的“溺爱”是隔代教育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久而久之,会影响幼儿处理错误的态度,习惯于撒谎、推卸责任,甚至影响其以后的是非观。

因此,家长要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做好与长辈的沟通,允许幼儿犯错误,做到既不袒护,也不打骂幼儿,及时引导幼儿,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2)引导性语言的影响。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行为常常受成人的一些暗示性语言的影响。例如,当幼儿“带伤”回到家,有些家长就会因为着急和生气而问诸如“今天老师有没有打你?”“这是不是XX打的?”等引导性语言。这时候,幼儿由于记忆不清或对“打”的动作的理解失误,很有可能直接回答:“是的。”

因此,当幼儿“带伤”回家,家长切不可用引导性的语言左右幼儿,而是及时与老师联系,了解清楚情况,进一步引导幼儿回忆出事情的经过。

三、幼儿“撒谎”行为的教育建议

1. 了解幼儿撒谎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幼儿“撒谎”并非完全属于品德问题,更多的是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心理需求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所致。因此,当幼儿“撒谎”时,我们应当先了解幼儿撒谎的原因,弄清楚幼儿撒谎的目的。当幼儿出现“撒谎”的行为,成人切不可一刀切,直接把该行为归为品德问题,应当理解其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了解其撒谎的原因,进而做针对性的引导。

2. 家庭教养方式需要保持一致

这里的家庭教养方式不仅指父母教养方式,还包括家庭其他涉及幼儿教育问题的成员的教养方式。从案例1中,我们可以发现,奶奶的“呵护”与父母的“批评教育”的不一致,导致幼儿形成了“逃避责任”的习惯,由于习惯被“包庇”,面对他人的批评时,心理难以承受,情绪激烈。因此,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好沟通和合作,教养方式要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3. 善待幼儿的“撒谎”行为

幼儿的“撒谎”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6岁以前,是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者应当善待幼儿的“撒谎”行为,判断其撒谎的性质,做好正确的引导。切不可把幼儿“撒谎”视为单纯的品德问题,对其粗鲁对待,错失一次可贵的教育契机。

除此之外,由于幼儿生性好模仿,父母、教师的行为对其影响至深。因此,教育者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对幼儿“言出必行”,做到“说到做到”,让幼儿明白应当为自己说出的话负责。当幼儿出现“撒谎”行为时,家庭和幼儿园要做好沟通合作,引导幼儿初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要,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金芳.3-6岁幼儿健全人格发展的教育促进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2]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家庭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庭“煮”夫
“家庭癌”到底是怎么回事
恋练有词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