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会华 王红英
中国手语(Chinese sign language)是指中国聋人使用的有自己语法体系的一种自然语言。即通常所说的中国聋人的“自然手语”(native sign language)。不是将汉语手势化的手势汉语(signed Chinese),也不是《中国手语》[1]。
定中结构短语从功能角度看,相当于名词的名词性短语。名词短语(noun phrase,NP)或名词组,一个名词短语结构上最少由一个名词(或名词的替代成分,如代名词)组成[2]。现代汉语的定中短语属于偏正短语范畴。定中短语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其间的修饰关系有时用“的”作为定语的标记[3]。根据定语和中心语的语义关系,将其分为限定性定语和描写性定语。
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看[4],名词短语相关语序大致包括指示词与名词,数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领有成分与名词,关系小句与名词,复数词与名词等。在有声语言中,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语序可选择,一种是修饰性词语位于名词前,一种是修饰词语位于名词后。有些语言修饰语在名词前占优势,如汉语。有些语言修饰语在名词后占优势。有些语言同时存在上述两种顺序,不分主次。
手语研究中,对类似定中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限定词(determiners),形容词(adjectives),物主代词(possessives),一致关系(agreement),其他和限定词短语(determiner phrase,DP)功能投射相关问题(other functional projections within DP)等方面[5~7]。其讨论是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进行的。多语言的研究显示[7],名词短语与小句结构相呼应。像小句结构包含一个动词短语(verp phrase,VP)壳一样,名词短语也由NP壳组成。若干个与之有联系的功能投射一起构成抽象的句法特征,如数词、人称和限定成分。从这个观点出发,名词是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动词是小句的中心语)。一般把名词短语看作是限定词的最高功能投射。名词短语可看作是限定词短语(DPs),因此研究限定词短语时会涉及到定中短语。限定词短语是指限定词与名词组成的短语,汉语中主要指类似于“这男生”“那棵树”“这些黄瓜”“那些西红柿”等由指示词和名词组成的短语。
Gladys Tang等[8]对香港手语的名词性表达进行了深入探讨。讨论了限定词、代词和物主代词,其认为香港手语符合语言结构在句法层面的一般原则。
中国手语中对定中短语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文献:沈玉林等[9]调查发现定语与名词中心语的位置关系为中心名词在前,修饰或限制性的成分在后,与汉语语序相反,如笨笨的黑熊;中国手语:熊/黑/笨笨。吕会华,高立群[1,10]对中国手语中关系从句的研究。
在中国手语中,“指点”的手势可以作指示代词、指示限定词、指示副词。本文中分别记作“指点dempron”“指点det”,“指点adv”。其中“指点”手势作指示限定词时,和名词组成一个限定性的定中短语,而指示代词和指示副词不在定中结构中,因此本文主要关注指示限定词与名词的顺序关系。
在美国手语、香港手语中,“指点”的手势在名词中心语的不同位置时,意义不同。
例1 [INDEXdetiBOY]DPLIKE CHOCOLATE
The boy likes chocolate
例2 JOHN LIVE INDEXadvi
John lives there
例1、例2显示,美国手语中,当“INDEXdet”在名词前时,指点的手势“INDEXdet”相当于英语中的“the”,表达限定性。当“INDEXadvi”在名词后时,相当于英语的“there/here”,是一个副词状语。一致关系在DP结构中同样起重要作用,有手控和非手控两类。美国手语强调在名词性短语DP结构中,非手控信息包括头部倾斜和眼睛凝视的方向[5]。
香港手语的名词性表达与美国手语比较有差异。“INDEXdet”在名词前表达限定的意思,等同于广东话的“这”“那”。在名词后时,介于限定词和副词状语之间,比较模糊。非手控方面,香港手语的语料显示只有眼睛凝视方向一个明显的非手控标记[8]。
例3:[指点det/青蛙/]DP罐子/青蛙在罐子里观察/
这只青蛙在罐子里观察。
例4:[指点det/狗/]DP狗掉出窗外/
这只狗掉到了窗外。
例5:[指点det/孩子/]DP醒/
那孩子睡醒了。
例6:[指点det/狗/]DP趴着往上看/
那只狗趴在地上往上看。
例7:数数/[指点det/绵羊/]DP吃++/
这些绵羊正在吃(草)。
以上5个例句中,“指点”手势所指的远、近、单、复数不同。都位于中心名词前,对后边名词的限定作用相同。即在这5句中,“指点”的手势在名词前,对名词具有限定作用,是指示限定词。指示限定词前置于名词。
例8:衣服/三/“指点”一/绿/“指点”二/绿/“指点”三/红
三件衣服,这件是绿色的,这件是绿色的,这件是红色的。
三件衣服,第一件是绿色的,第二件是绿色的,第三件是红色的。
例8中,3手形第一次出现表示数量,第二次出现既表示顺序,同时也是一个类标记手形,代表3件衣服。“/“指点”一/”可以表达“这件衣服”,也可以表达“第一件衣服”。“指点”的手势和类标记结构同时出现,限定了“哪件衣服”,在此作指示限定词。类似于汉语中的“指示词加量词”,如“这件”“那张”。
例9:山洞/两个山洞/[指点det+5手形]DP/亮
两个山洞,这个山洞亮。
例9中,5手形代替了“山洞”,1手形“指点”手势和5手形同时出现,对5手形所代表事物进行了限定,5手形代表其中一个“山洞”。
在中国手语中,指示限定词和名词的位置关系是指示限定词在名词前或以指点类标记手形的形式出现。
汉语中数词必须和量词搭配才可以和名词发生联系,共同组成名词性的数量短语。手语和汉语不同,手语类似上古汉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例10:[猫/4/]DP[狗/4]DP猫追狗
四只猫追四条狗。
例11:[衣服/挂++/一/二/三/]DP[选哪个/二]DP
挂着三件衣服,我选第二件。
例10,例11,基数词在名词的后边,序数词和基数词的位置一样位于名词短语之后。
例12:一/农民/一/男
一个农民,一个男的
例13:有/一/人/男/一
有一个人是一个男的
在例12,例13中,“一”不是单纯地表达数量关系,所起的作用类似于英语的不定冠词a。在汉语中,数量结构,特别是“一 量 名”结构,常被认为是典型的非限定性[11]。中国手语与此类似。
形容词和名词的关系最为密切,形容词的主要功能是修饰限制名词。形容词和名词的顺序关系,在有声语言中有两种:形容词在名词前,形容词在名词后。在手语中,还有第三种,形容词和名词合并。中国手语形容词和名词的关系,上述三种情况都存在。
第一种,形容词在名词之前。这种情况,形容词大多是表示颜色。在笔者分析语料时发现,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和名词搭配,大多数是颜色形容词在名词之前,手语是视觉模式的语言,根据可别度领先像似性,颜色的冲击比名词显著,因此颜色形容词在名词之前。如果谈论的焦点发生变化,也会出现名词在颜色词前的情况。
例14:[红/穿/毛]
穿红毛衣
例15:[指点deti/女/]DP穿/天蓝/连衣裙/
这个女生穿着天蓝色的连衣裙。
其他形容词在名词之前的情况也越来越趋于普遍。如例16,例17,形容词在中心名词前。
例16:一/男/[纸/盒子/]DP指点pron/打开
一个男子打开一个纸盒子。
例17:张/买/新/桌子/
张买了新桌子。
第二种,形容词在名词之后,这种情况在中国手语中也比较普遍。从类型学的角度看,如果一种语言的数词在名词后,那么其形容词在名词后。
例18:兔子/棒子/高
兔子拿着一根长棍子。
例19:衣服/各式各样
各式各样的衣服。
第三种,形容词和名词合并。这时的形容词大多是表示长短、高矮、宽窄等的性质形容词。尤其是长短、高矮、宽窄等成对出现在篇章中时,自然形成比对,合并的情况更多。
例20:平/地/挖浅坑/挖深坑
地上一个浅坑,一个深坑。
其他类似的还有“弯曲的河流”“起伏的路”“弯曲的长发”等。不是所有的形容词和名词都能合并。与名词合并的形容词大多是表示指称对象大小的手势或表示指称对象大小和形状的手形。
中国手语的形容词和名词具有三种语序关系,同英国手语一样[12]。英国手语中,做定语的形容词和名词之间也有三种位置关系,即在名词前,名词后和与名词合并。
物主代词是表示所有关系的代词,“我的”“你的”等。吴铃等[13]调查显示,中国手语中,物主代词的打法有3种,一种是重复多次“指点”手势;第二种是先打出“指点”的手势,再附加非手控信息点头;第三种是先打“指点”的手势,然后用5手形推向“指点”手势所对应的方向。第三种物主代词的打法,只在部分南方方言中存在,北方及一些南方地区,直接使用“指点”的手势表示领有关系。
例21:指点Poss/儿子/指点Poss(我的/儿子/我的)
那是我儿子。
例22:指点Poss/老师/教/英语/指点(我的/老师/教/英语/她)
他是我英语老师
例23:指点Poss/家/院子/树/三(我的/家/院子/树/三)
我家院子有三棵树。
例24:指点/指点Poss/朋友/指点Poss(这/我的/朋友/他的)
这是我朋友的。
例25: 钢笔/谁/指点/男/指点/指点Poss(钢笔/谁/那/男/这/我的)
谁的钢笔?那个男子说这是我的。
除了采用了“指点”手势的重复以外,充当物主代词的“指点”手势和指示词与人称代词基本没有区别。另外句子中会有非手控信息,非手控信息表现为身体向所属对象倾斜。当领有者为“我”时,身体向后倾斜,当领有者为第三者时,身体向第三者所在句法空间倾斜。
物主代词大多在名词短语前,为了强调,有时会在名词后再次重复物主代词,如例22。
例26:青蛙/大/二/青蛙/小/三
两只大青蛙,三只小青蛙。
例27:张三/衣/大/衣/丢
张三的大衣丢了。
例26,中国手语和汉语定语的排列顺序围绕中心名词成镜像。例27,汉语和中国手语顺序一致,不过中国手语重复中心语“衣”。
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手语中多项定语的顺序问题,笔者邀请3位手语是第一语言的聋人翻译在汉语多项定语研究中出现频率颇高的两个例句,结果如下。
例28:汉语:我们学校的两位刻苦钻研的年轻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
A翻译:我/学校/老师/两/年轻/语文/教/方法+/研究+++/得到/成功 。
B翻译:我/学校/年轻/老师/两/教/语文/教/棒/获奖/获奖/多。
C翻译:我/学校/有/刻苦/钻研/两/年轻/语文/老师,在/教学/方面/有/成绩 。
例29:汉语:国家队的一位有着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篮球女教练。
A翻译:篮球/教/20年/熟/女/好/有一/国家/在。
B翻译:国家/队/有/一/女/蓝球/教/棒/20/年/多。
C翻译:国家/篮球队/有/二十多年/经验丰富/女/教练。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3位聋人中,C大致和汉语的顺序相同。A、B将长定语进行了拆分,围绕在中心语的前后。
中国手语的多项定语语序排列和汉语不同。中国手语是将长定语进行拆分,排列在定语中心语的左右。不仅中国手语有这种情况,台湾手语中也存在此情况[14]。
例30:“These five naughty boys are my students.”
台湾手语:
a:LXDETPLFIVE NAUGHTY BOY LXprolsBELONG-TO STUDENT
b:LXDETPLNAUGHTY BOY FIVE LXprolsBELONG-TO STUDENT
c:LXDETPLFIVE BOY NAUGHTY LXprolsBELONG-TO STUDENT
d:LXDETPLBOY NAUGHTY FIVE LXprolsBELONG-TO STUDENT
多个定语排列在中心名词两边的情况在有声语言中也存在,如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15]。
汉语:这三棵大树。
安多藏:树大着三(一般)这树大三(强调)
景颇:这树大三 树大这三
独龙:这树大三棵
白语:大树这三棵。
中国手语多项定语的问题比较复杂,由于中国手语和汉语语言接触的原因,一些手语者的手语受到汉语语法的影响,出现了语序向汉语靠拢的情况。大多数手语者在自然表达时,倾向于将几个定语分列于中心名词两侧或全部在中心名词的右侧。
本文简述了中国手语中定语和中心语构成的名词短语的语序问题,从语序类型学的角度看,符合语言的普遍特性[4]。由于指示词的可别度高于名词,所以指示词在名词前的顺序更普遍。在大多数语言中,基数词和序数词的位置相对于名词来说是一致的,或者都前置或后置。中国手语属于后置情况。形容词和名词之间位置关系比较自由,和这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是宾语+动词(OV)还是动词+宾语(VO)关系并不大。
Greenberg的Universal 20理论显示了指示词(Dem)、数词(Num)和形容词(Adj)与名词(N)中心语的顺序关系。
U20A:Dem>Num>Adj>N;
U20B:N>Dem >Num>Adj;
U20C:N>Adj>Num>Dem
笔者分析例28、例29结果如下:
例28A:Dem N Num Adj
28B:Dem Adj N Num
28C:Dem Num Adj N
例29A:Dem N Num Adj
29B:Dem Num N Adj
29C:Dem Num Adj N
例28C,例29C的表达方式符合U20A。例28B和例29B的表达方式,根据Zhang N[14]对台湾手语的研究认为这是U20A转换的结果。例28A,例29A,则可以解释为由于修饰性成分在中心名词的右侧,稳定性会变弱,从而会出现多种语序[4]。
中国手语中修饰限定性成分和中心名词的位置因做定语的词语不同而有所差异。指示词定语大多位于中心名词前。物主代词也大多在名词前。而数词大多在名词后。形容词定语既有在名词前的情况,也有在名词后的情况,还有和名词合并的情况发生。多项定语的情况相对复杂,当定语较多时,手语者会将定语分列在中心名词两侧。
[1]吕会华,高立群.中国手语的关系从句[J].当代语言学,2011,(2):116-123.
[2]David C.沈家煊,译.现代语言学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44.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5-90.
[4]陆丙甫,金立鑫.语言类型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4.
[5]Bahan K,MacLaughlin,Neidle.Convergent Evidence for the Structure of Determiner Phrases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C].Syntax II & Semantics/Pragmatics. Distributed by the Indiana University Linguistics Club, Bloomington,Indiana,1995:1-12.
[6]MacLaughlin,Dawn.The structure of determiner phrases:Evidence from American Sign Language[D].Doctoral dissertation,Boston University,Boston,MA.1997.
[7]Carol N,Judy K,Dawn M.The Syntax of American Sign Language Functional Categories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M].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2000.87-97.
[8]Tang G,Sze F.Nominal expressions in Hong Kong Sign Language:Does modality make a difference[C].Downloaded from Cambridge Books Online by IP 137.189.84.195 on Wed Mar 05 03:54:11 GMT.2014.http://dx.doi.org/10.1017/CBO9780511486777.015 Cambridge Books Onli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9]沈玉林,邵宝兴.中国手语实用会话[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104.
[10]吕会华,高立群.中国手语关系从句篇章特征考察[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13,(2):128-132.
[11]黄婷婷.谈汉语不定指中的实指[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19.
[12]Rachel SS,Bencie W.The linguistics of British sign language An Intronction[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51-53.
[13]吴铃,李恒.手语代词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13(,09):21-26.
[14]Zhang N.Universal 20 and Taiwan Sign Language[J].Sig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2007,10(1):55-81.
[15]戴庆厦.藏缅语的形修名语序[J].中国语文,2002(,04):37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