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磊
(玉溪市峨山一中)
摘 要:高三复习如何有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基础知识点的整理记忆、知识结构的板块构建、历史分析能力提高,这是每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显然,问题的关键在课堂,即课堂的教学是否有效。如果课堂教学只注重基础知识,一课一课落实知识点,强化背记,忽视能力要求,显然是不能达到高考能力考查要求的。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理解和提升能力两者兼顾。
关键词:史料;历史情境;课堂效益;高考能力
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如何达到基础知识点的整理记忆、知识结构的板块构建、历史分析能力提高三位一体的目标,是每位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中为弥补学生基础知识漏洞,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往往引用教材外的史料来解读,但是大部分学生依旧摸不着头脑。在一节高一历史的公开课中,我看着高一新生热热闹闹的历史人物角色扮演,突然想到:学生之所以对很多材料解析无从下手,是没有将基础知识与新情境新材料建立有效联系。那么,不如尝试着模拟角色情境,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提高材料分析的基本能力。
“历史本身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过去了甚至消失了的人类活动,学生已经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接触,也不能借助任何技术和手段使其重演和再现,只能借助有关的学习材料进行间接认识。对于学生,历史学科、历史知识是庞杂的、复杂的,普遍的学科印象是难背难记、难于理解。因此,高三历史教学中创设历史环境,模拟角色情境,增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是提升学生分析能力非常合适的教学方法。如:
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舊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夷。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尤为耳。曹操自是贼,即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在这道题的解答中,学生基本能认识陈寿尊曹,朱熹贬曹,也能回答出郭沫若以是否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有贡献为标准来评价曹操。回答最不好的,就是各自态度不同的原因。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将自己融入历史,体验自己作为陈寿,作为朱熹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个人具备的学识及所代表的利益。
高中历史课标在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中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特别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核心不是历史知识,而是评价人物的能力、过程和方法。如果学生能以西晋史学家陈寿的身份去感受和体验,那也就能得出: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的答案了。同样,朱熹作为南宋儒学集大成者的,必然从社会安定和儒学正统的角度去认识曹操,自然也就认为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可见,只有在课堂中多创设新情境,多引导在特定情境作用下进入角色,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才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条件下,对各种相应水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归纳,概括出材料创造者的主要观点、基本立场、根本意图,并对其原因做必要的解释,获得材料阅读和分析的基本技能。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遇到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第48题“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也就能迎刃而解了(答案:变法的最高领导者,推动变法实施;争取慈禧太后支持并有所抗争;无力保证变法持续进行。)
又如:(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价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同样,从角色的认识和体验的角度看:京剧脸谱中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表现奸诈多疑;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而脸谱颜色的区分和认识,都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去理解,经过艺术家加工的,民众和艺术家的体验和感受,不可能真实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因此选择B项。
其次:让材料与学生已知教材知识“打架”。也就是在新材料新情境和学生已知教材知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这是激发学生思考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在宋代讲述商品经济发展时,我补充了一道选择题: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对宋代商品经济大发展的学习,让学生记忆深刻,结果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分析就选择B项。但是实际上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直到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社会才盛行拜金主义思想,但是商人仍然要捐官来提高社会地位,故A、B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D项正确。
在复习课上,如果只重视落实知识点,强化背记,学生在记忆过程中,思维逐渐固化。面对高考所展示的新情境新材料,学生的误区就在于考生会被所学知识干扰,用所学内容代替材料;或者学生知道知识点,但是考试的时候没有想起来,没有用所学知识与新材料新情境建立有效的联系。如: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所谓“雅言”当时是指古代周代的官方语言。根据所学知识,周代的政治中心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故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陕西,故答案为C。但是,很多学生在审题时脑海中印象深刻的是:春秋时期孔子面对春秋时期的社会动荡,极力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提倡“克己复礼”,认为只有恢复礼乐制度,实行仁爱,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因而错误选D。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
题干中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并将北平发行“联银券”“军用票”进入上述地区市场流通,与“国统区”和“抗日根据地”不符,故A和C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以战养战,发行纸币掠夺中国的物资,故B项正确;物资的管理,应该是指对棉花,煤、铁、钢材等战略物资的管制更为严格,但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故D项错误。该部分内容在历史必修二教材(人教版)中只是简单描述为“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或被日军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或被战争所毁”。教师在讲解时也会归纳整理日军对沦陷区管理政策:“以华制华”“以战养战”“奴化教育”及“愚民政策”。如果学生只掌握教材和教师的基础知识,缺乏相应的材料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很难得出正确答案。可见,适当选用新材料来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自主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仅是实际教学的需要,更是与高考的最恰当链接。
总之,高考的考查内容,已经不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强调“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依托新材料、新情景但又不脱离教材;依托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材料的理解、分析和认识能力。高考,检验着我们的教学,教师要尽可能通过各种史料,多角度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归纳、论证历史问题,提高解题的成功率,更要成为具有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成为敢于探索、敢于质疑、有思想的人。
参考文献:
[1]李政涛.现象学对于教育研究的意义[J].寧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
[2]陈丽萍.关于课堂教学不确定性的探究[J].教育探索, 2003(2).
编辑 孙玲娟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