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运用分类分层走读模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7-03-27 08:57刘玮玮
新课程·教师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高考分层分类

刘玮玮

(浙江省临安市天目高级中学)

摘 要:为了响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新课改精神,除了进行教学形式改革之外,重要的升学考试形式也为此进行着优化改革。浙江省的最新高考方案中,就废除了统治考试形式已久的文理分科,而且除了语、数、外三门主要课程之外,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以及目标高校的报考要求,在史、地、政、物、化、生以及信息科技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根据2016年最新选考的数据显示,本次选考中化学科目的选考人数最多,在这样的高考背景下,抓住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成绩来说有很大帮助。将着重探讨如何运用分类分层的教学方法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高考;分类;分层;教学;化学

作为教改课改的主要实验地区,浙江省的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国较为领先的行列,为其他地区的相关改革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自2015年开始,浙江省的最新高考方案中,就不再有文理分科要求,在保持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要学科考查不变的基础上,考生可以自由根据自身特长以及目标高校的报考要求,选择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以及信息科技七项选修科目中的任意三门。这一重大变革,让教学复习工作也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升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浙江新高考化学考纲变化分析

在高中阶段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与高考备考相关,要做到紧跟考纲抓住考点,让每一节化学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做到精准高效,这是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第一步。而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对最新高考考纲内容的变化解读。抓住最新最全的备考信息,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化学选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考纲中的新重点

2017年的高考大纲有细微变化,为了更好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此次大綱修订贯彻了“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在大纲中新增的内容主要有:

第一,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考核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例如,具体的化学科目考查当中,试卷中就出现了通过与化学历史内容相结合进行知识点的考查题目。

第二,考核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完善。新的考试大纲中,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核心培养目标对考核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完善。而化学学科的考核目标主要为“落实基础,提高能力”。尤其注重能力的测试,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注重测试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考试以后内容的调整更新。在考试大纲的修订过程中,始终保持整体内容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再对内容进行优化,使其选考模块设置更加合理,这样既能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也更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经过修订之后,考试内容主要为浙江省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以及《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化学》三个限定选修模块。这样的设置更符合化学学科的自身发展,同时也符合我省的教学实际。

(二)考纲传输的考试信号

化学学科在浙江新高考改革之后,分学考与选考两种模式,之前考查的题目在新的高考形式背景下肯定会做出一些调整。在第一部分已经提到了考纲中对选考模块的调整,在考纲调整之后提供了哪些考试准备的信号呢?

首先,与2015年相比,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和依据、目标和要求、范围和内容、试卷结构以及试题题型和分值分布等都未作修改。2016年10月最新的化学测试中,依然选用:苏教版的《化学1》《化学2》两个必修模块和《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三个选修模块。考试时间90分钟,学考题60分钟,总分70分。试题形式为:选择题25道、非选择题4道,考查内容分别为:有机推断、无机推断、实验题、化学计算;选考题30分钟,总分30分。共有3道主观题,就最近考查的内容来看,多为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有机推断等。这就表明目前仍需要按照这一考卷模式进行强化模拟练习,同时根据强调各部分考查的内容进行题型针对性训练。

其次,在“考试范围和内容”第二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第7点“电解质溶液”中第(8)条,仍然有“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化学反应原理》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第四单元没有安排具体要求,这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但有所加强。这表明在进行知识梳理时,老师一定要注重考纲中的细节变化,将考纲中出现的内容都进行比重合理的练习。

最后,关于综合实验的考查。去年的样卷围绕醋酸亚铬水合物制备和纯化,而高考29题就是立足这9个实验,用滴定法测定海带中碘的测定、碘的提取、纯化而设计的。今年样卷中以乙酰苯胺的制备来体现,估计今年高考29题也是会以某个物质为载体考查物质含量测定、制备、提纯等实验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实验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对9个综合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复习。

(三)考纲调整后的应对策略

新考改之后,学生的卷面成绩并不能被直接使用,而是根据卷面成绩的总体排名给予相应加分之后,才会最终给出学生的测试成绩。因此,学生想要取得满意的成绩,不仅要“复习效果全”,还要“答错次数少”。保证学考部分不失分,选考题部分尽力突破得分。针对化学测试中的不同题目,大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细心再细心,把好“审题关”。首先,准确分析题型。新高考化学试题所涵盖的知识要求基本明确,25道选择题包含了近20个化学核心内容和常用主干知识。其次,看准题干关键字。关键字可以出现在题干之中,除了问选项正确与否,还有如“短周期”“非金属元素”这类的关键词,是解题的核心关键。例如:[浙2015.10]第23题: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两倍

B.Z的原子半径比X的大

C.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元素的强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解析:题干中“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等关键字对推导具体元素具有重要的指向作用,选项中“比……大”“比……强”等属于比较次序的关键字。经过分析答案选择了D。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利用课堂导入测验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审题”,利用课前十分钟,用小测题卡的形式让学生对2道问题进行完整的答题思路复述。既要给出题目的正确解题步骤,也要写出自己的审题过程和思路。开始前学生因审题失误出现的失分现象大概占12%;经过一个月的强化之后,测试统计数据已不到2%,由此可见,学生已经基本告别了因审题而失分的现象。保持下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保证审题的有效性,还可以辅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第二,答题书写要规范。高考阅卷量大,因此,清晰规范的答题卷面能够更快捷地将有效信息呈现在阅卷老师眼前。例如,在部分主观题的选项中,也会设置部分不规范的方程式等内容对学生的细心规范程度进行检测。因此,在平时解题的训练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写两份解题答案,一份写完整的解题思路,一份写出标准的解题过程,在检查的过程中用红笔帮学生标注需要删改和补充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日积月累规范自己的答题格式。

二、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分析与具体教学应用

通过深入地对近年来浙江省的化学高考大纲进行研读,在复习过程中老师应该带领学生落实基础,通过解决一些实际当中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同时注重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提升与学科素养的形成。笔者学校学生的化学基础水平差异较大,在选考学考的背景下要展开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需要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

(一)分類走读的教学优势

所谓的“分类走读”,就是先根据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考试选择为学考还是选考。相对选考生而言,非选考生只需通过完成高考试卷中的学考内容部分,以客观题与填空题为主即可,而且最终成绩对高考成绩而言没有直接影响。而选考生除了要完成试卷中的学考部分之外,还要完成选考部分的三道分析题,虽然在题目数量上只多了三道,但是对于平时教学侧重的要求也不能忽视。笔者所在学校学考生和选考生人数基本持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分类走读”的教学模式,即选考生和学考生在上化学课时进行走班学习,有如下优势:

第一,学习练习更有针对性。化学科目课堂学习的时间安排非常有限,如果将学考生和选考生编在同一个班级里进行课程学习,即使期间进行分类的教学,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影响,例如,在混班授课时,老师需要用至少25%的课时单独讲述选考的内容,这时对于学考的学生而言就是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浪费。采用“分类走读”上课的模式,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所有的学生都是选考生或学考生,这样不仅学生间可以相互帮助,在课上的练习和教学侧重也可以更有针对性,不用一节课讲两样,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方便整体教学管理。学生在刚刚入学时根据入学水平进行分班,整体的班级结构对于基础课程的授课来说是健康合理的。新的高考政策出台之后,无法保证班级里所有学生作出相同的选择,更不可能根据学生不同的选择就无上限地重新进行班级划分,这样不仅没有充足的教学资源,而且匹配分班工作也非常复杂。运用“分类走读”的模式,不仅合理利用了教学资源,也让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和管理工作更加集中化。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不止化学学科实施走读,所有选考科目的授课都是如此。学生只有在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些主科课程时在自己的平行班级内上课,其他时间都是到相应的科目教室去学习。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优势

先将学生分为选考与复选考两类之后,就可以更具体地根据学生在学科中的具体学习情况将其按照化学成绩编层实施具体教学,有效地开展分层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学习目标相同,有合理的成绩提升空间。笔者学校的分层是将同类学生按照化学成绩分A、B、C三个等级班。以选考班的考试目标为例:A班学生全部为学科尖子生,其考试的目标是争创高分,保证85分;B班学生为成绩的中流,其考试的目标是冲击90分,保证80分;C班学生的基础成绩较差,所以考试目标是冲击85分,保证70分。三个等级班内的学生成绩相当,学生间的学习竞争性更强,在积极的学习氛围影响下,学生的成绩稳步提升。此外还实行综合排名制,以三次统一测试的平均成绩为准,对三个等级班的考试目标和班级人员进行及时调整。笔者担任选考B班的科任老师,班级里多名成绩徘徊在80分的学生从分班实施之后,成绩就一直在稳步上升。当然也存在从A班“降”到B班的学生,但是最终的期末成绩也保持在90分,处于班级前列。

第二,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安排合理的教学计划。分层学习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高效的学习安排。以我校学考班为例,A、B、C三个班中,C班学生多数程度较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多侧重基础内容的教学和巩固。例如,每次课前十分钟的方程式、反应原理等基础概念的测试;B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注重对历年真题的把握,每次课前都有针对性地选择5道左右的客观题进行测试,并及时进行答疑和讲解。A班程度较好的学生,老师的主要教学工作就是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化学学习状态,并针对学考部分最后一道综合题加强练习。保证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在测试安排和作业安排上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学又有不同的侧重,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便于老师对学生真实学习情况的掌握。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之后,学生所做的作业、练习、测试与复习内容都在自己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所反映出的成绩也相对更为真实可靠。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则更有利于找到帮助学生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与课堂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案。

(三)分类分层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备课分层,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老师的教学引导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从而更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这样的引导还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培养化学能力和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与提升。比如,选考班在备课研讨阶段就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对A、B、C三类班级的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设计,根据每节课的特点和知识层次,对教学程序进行精心的预设。例如,在学习电解质HCl和CH3COOH与锌的反应强弱的对比实验时,C班的学生主要完成初级教学任务:掌握实验的设计原理、基本装置仪器选择等较为简单的部分。B班學生完成中级的教学目标:在C班的基础上,增加对实验结果分析的教学内容。A班的学生完成高级的教学目标:在C、B的备课内容基础上,着重加强训练学生对误差的分析、测定溶液PH值等,并选择一些选考加试题引导学生进行拔高练习。这样的分层教学下,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学习成绩进步明显。尤其是C类教学班,在分班测试时,学生的平均成绩只有64.5,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的月考测试中,学生的平均成绩提升到了68.5,短时间内就有了显著的成绩提升。

第二,及时进行课堂评价与学生评价。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反馈,当然这一反馈也要在“分层”的基础上进行。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评价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除了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之外,还需要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评价分析,更好地发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为之努力。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的成绩之外,更应该时刻注意学生的备考状态。笔者所在班级5%左右的学生属于“发挥型”,平时成绩浮动大,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课堂、作业、实验等各方面表现的及时评价,让老师对学生有更多关注,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学习状态,进行及时的纠正。

第三,分层测试的推广应用。为了及时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察看年级整体的化学学习水平,老师可以制作分层测试卷,根据不同班型学生课上的主要授课内容进行分层随堂测试。这样做可以及时观察各个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并根据成绩的反馈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始终让课程内容与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能力紧密贴合,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率。

(四)应用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在运用分类分层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清晰地认识到它的两面性。分层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课堂效率的提升,但同时这一教学模式也有其不能避免的副作用需要引起注意:

首先,分层教学不等于分等,要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给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势必会涉及成绩线的划分,一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给教学的有效开展增加难度。老师要通过平等的课堂待遇,让学生明白分层教学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大家的能力和水平差距是可以通过这样的学习模式得到帮助和改善的。

其次,“分”与“合”相辅相成。我们前面提到将相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分班教学,但是这样的分层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减少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交流,不利于学生成绩的全面提升。因此,除了课堂上同层次的教学外,课下回到原平行班后,也可以让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班级范围内按照合理的比例结成互助小组。这样的学习小组,可以利用晚自习的时间,通过同学之间的互助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虽然课程改革、考试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也要抓住基础,在此之上求变求新。分层次教学就是很好的实践,由基础逐步向高级再到优秀发展,帮助学生高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治国.高三化学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中国人,2016(2).

[2]陈奇.新课程背景下一级重点中学化学分层教育的研究与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李建玲.高校课堂模式下高中化学分层次教学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5(5).

[4]罗兰.新课程高考下的化学教学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6(23).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新高考分层分类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按需分类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