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星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东苑高级中学)
摘 要:近些年,随着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高效课堂的建设也成为老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往往是老师单向的灌输,学生单向的接受,课堂演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发展,同时也使课堂学习气氛过于呆板,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设。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兴趣;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学效率相当高,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果较好。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要想达成高效课堂的建设,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内容的学习中,和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切实提高自身的学习素质,从而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课堂学习环境,老师不妨根据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情境创设,一方面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领略知识内容的多样性表达,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
当然,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在教学中,不必过于强调形式内容,这里拿“绘画情境”的方式进行举例。例如,像这样一道习题:人在进行蹦极运动时,先是以自由落体的方式下落,随后被橡皮绳拽起,向高塔上方弹去,请问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经历了几次速度上的变化。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解题的时候,不妨让学生假设自己是名蹦极运动员,一边在讲台上表演“蹦极”,一边将自己的下落过程用绘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学生可以假设橡皮绳的长度为L1,那么,在绘图上就可简单绘出一段代表L1的长度,那就是自由下落的距离,是匀加速,接下来,橡皮筋的弹性势能会干预到运动员的下落,但在加速度为零之前,运动员的速度还是在不断增大的,直到加速度为零时,下落速度达到最大,这段距离绘出为L2,代表变加速,由于橡皮绳的干预,运动员的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这段时间为变减速,绘制为L3。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同时改观了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思维对问题进行探究。
二、利用电教,帮助学生深化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高中物理内容复杂抽象,仅靠老师在课堂上利用口语和板书的方法,学生对知识难以建立全面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不妨利用电教的手段将知识点直观展示出来,让学生系统了解所学内容,提高自己的学习认识。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平常不太容易接触到的,或者是一些很微观的内容,比如说点电荷、理想气体等,在讲授的时候,学生多是靠自身的想象力进行学习,有时候一个误差,可能就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想法。而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将这些内容直观演示在大家面前。例如,在学习与“极光”相关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平常很难接触到这样的内容,老师不妨先利用多媒体中的视频播放工具,将一些具有代表性,像帷幕状、弧状、带状和射线状等形状的极光演示出来,然后,利用动画特效,可以详细为学生讲解极光的形成原因,以及极光的特征色彩,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内容。
三、小组合作,针对课程进行总结
在学习中,对于课程总结的过程,老师也要引起重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重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审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老师对课尾总结的环节,未给予一定的重视,使学生对总结过程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鉴于此,一方面为了完善总结过程,另一方面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尾的时候,老师不妨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课程总结,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质量,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思维趋于多元,便于以后的发展。
小组合作总结时,在小组人员的设置上,老师要保证每个小组中,都要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组成。这样既能丰富大家的交流层次,提高交流总结的趣味性;同时还能保障老师教学的全面性,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例如,在对“摩擦力”的内容展开总结时,学优生可以先将主要的知识内容总结出来,像“静摩擦力的规律”“动摩擦因素与哪些因素有关”“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等,并且在讲述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理解,提出一些问题,让小组成员进行回答。利用这些问题,学困生可以意识到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大家给予帮助。中等生则根据总结过程,来对教师教学的重点进行比对,查漏补缺,完善总结内容。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同的交流内容,还可以有效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帮助学生展开学习的首要目的。老师在教学中,要摈弃传统教学中的糟粕观点,积极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学锋.激发兴趣 提升效率:谈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4(32):108.
[2]晏叶和.试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福建質量管理,2016(4):217.
编辑 鲁翠红
新课程·教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