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琉球录》的价值探识

2017-03-25 08:24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琉球

汪 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使琉球录》的价值探识

汪 沺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明朝嘉靖年间,陈侃等奉旨出使琉球。在此之前,有关琉球的记录,数量不多,而且内容不少失真。而陈侃《使琉球录》一书,详细介绍了他出访琉球时的见闻,并附有他汇集整理的前人撰写的有关琉球的文献资料。《使琉球录》生动描写了陈侃航海出使琉球的艰辛,真实记录了明王朝与琉球国的宗藩关系,也向世人再现了五百年前琉球国的地理风物、民情民俗,驳正了前人关于琉球记载的谬误,不仅具有深刻的史学价值,而且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此书成为后世出访琉球使臣的必读书目,亦成为后人研究琉球史的重要参考书。

使琉球录;史料价值;文学价值

《使琉球录》详细介绍了陈侃出访琉球时的见闻,并附有人撰写的有关琉球的文献资料。该书生动描写了明使臣航海出使琉球的艰辛,也向世人再现了四百多年前中国人在琉球国的所见所闻,记录了琉球国的地理风物、民情民俗,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学界对此书的研究,多围绕海上交通、外交关系等史学细节或局部问题展开,但其史学价值讨论并不充分,特别是此书所蕴含的文学价值鲜见有人关注。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综合评述其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一 《使琉球录》的史料价值

《使琉球录》是中国人第一部关于琉球国的真实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驳正了中土文献关于琉球国记载的不实记录

自洪熙元年至成化十八年,明王朝先后派出八批使臣出使琉球,但早期的使臣都没有留下完备的使录,陈侃只得从《大明一统志》、《蠃?录》、《星槎胜览》、《集事渊海》、《杜氏通典》等书中查阅有关琉球的记载。但这些书中所存材料,一方面省略过度,保存有限,另一方面陷于想象,不可尽信。陈侃去琉球后,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中土文献中“凡载琉球事者,询之,百无一实”[1]。造成此种局面,陈侃认为原因有三:其一,“琉球不习汉字”[2],而明朝亦不识夷字,不通夷语,两国交流比较困难;其二,“原无志书,华人未尝亲至其地,胡自而得其真也,以讹传讹”[3];其三,前代使官没有给后人留下出使记录,可以参考的文献不多。于是,陈侃将前代群书中关于琉球记载不真实的地方,一一摘录,并以“按语”的形式予以驳正。

首先,驳正了中土文献中关于琉球皇宫建筑的荒唐记载。据成书于天顺五年的《大明一统志》记载:“王所居壁下多聚骷髅,以为佳所。居曰‘波罗檀洞’。堑栅三重,环以流水,树棘为藩,殿宇多刻禽兽”[4]。琉球国王居住处以骷髅众多为佳,并以佛教名词命名宫殿,这样的记载,难免使读者觉得置身于神魔小说中,初读时令人恐怖。陈侃在出访前应是对“聚骷髅,以为佳所”这句话印象颇深,待他亲身来到王宫时,特地“遍观壁下,亦皆累石……王之宫室,建于山巔。国门扁曰‘欢会’,府门扁曰‘漏刻’,殿门曰‘奉神’。四围皆石壁,无有‘波罗檀洞’之名,亦无聚髅为佳之说也。”[5]早年的琉球虽不习汉字,但随着朝贡的往来,陪臣之子皆需学习中华的礼仪文化,“敬天地,远鬼神”的儒家观念也必然对其产生影响。陈侃笔下的“欢会”、“漏刻”、“奉神”的门匾也符合中国传统待客、惜时、敬神的思想。陈侃通过亲历,认为琉球国“以骷髅为佳”应当是前人以讹传讹的结果。

其次,驳正了中土典籍中关于琉球礼仪风俗的不实记载。据唐人杜佑《通典》记载:“上王酒者,亦呼王名,然后衔杯共酌。”[6]《大明一统志》中则记:“无君臣上下之节、拜伏之礼,父子同床而寝。”[7]这一切看起来都与中国社会讲究上下尊卑的礼法秩序大相径庭。陈侃在实地观察时发现,“陪臣遇吉,每称觞以寿王。王亦与之,坐而共饮。但不至于呼名也……父之于子,少虽同寝。及长而有室,则异居。”[8]杜氏《通典》记载唐代天宝之前的历代典章,此书关于琉球的记载,失之道听途说者为多。即便古代真的存在“敬王酒、直呼名”的事情,其原因不外有三,一是生产力低下导致的等级不鲜明,二是君臣感情甚笃的个例,三是华人以此贱琉球以显自身尊贵。关于琉球的风俗礼仪,显然陈侃的记述更加真实,也更符合实际。不论是迎接使臣还是新王即位,琉球国都需行五拜三叩头之礼。这一点亦证明了《大明一统志》中“无拜伏礼”是讹传。

陈侃于按语中还记录了琉球其他的风土人情。从僧虽俗却煮得一壶清茶,到宴乐虽简却多以孩童为舞;从产子习俗到丧葬习惯;从当地无豺狼虎豹多野马牛豕,到“不好古铜却喜铁器”……陈侃将自己在琉球的见闻,尽可能全面地予以实录,为后世了解嘉靖时期的琉球国的风俗民情,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二)真实再现了明王朝与琉球国的宗藩关系

琉球国是明王朝的藩属国,新国王的继位,必须经过宗主国的册封,才能取得合法地位。据《使琉球录》所载,陈侃此行是奉嘉靖皇帝之命,封尚清为琉球国中山王,除了行册封礼之外,还要行谕祭礼。之所以如此,陈侃说:“封其生者而祭其薨者,厚也;所以劝天下之志也。祭先于封者,尊也;所以劝天下之孝也。”由是可知,明朝作为宗主国,对藩国琉球并非是以大欺小,也非暴力统治,而是进行文化输出,输出中华的人伦礼仪、忠孝文化。陈侃至琉球后,准备好牛、猪、羊三牲及其他祭品,前往先王祭庙。世子尚清“素文黑带候于门外,戚乎其容,俨然若在忧服之中”[9],陈侃宣读祭文之后,尚清“出露台,北面谢恩”[10]。通过举行祭祀老国王的仪节,新国王愐怀已去世的父亲,脸上流露出哀戚之情,这等于再接受了一次以孝治天下的人伦教育。通过这样的仪式,应该说达到了明王朝以儒学化治天下的意图。接下来是册封仪式。册封仪式在中山王府正殿前举行。世子尚清率百官迎候,行过五拜三叩头礼之后,再行大封拜礼。陈侃登台宣读嘉靖帝诏书并颁发赐物,“国王升降,进退,舞蹈,祝呼,肃然如式”[11]。按明朝规定,诏封敕书应由使臣交还内阁,但如果藩国诚心要求留作纪念,亦可允之。中山王尚清再三恳求说:“小国无以宝,玺书以为宝;先朝诏敕,藏之玺柜已八叶于兹矣。今辱贲临,幸留镇用。不尔,予小子自底不类,为先人羞。”[12]可见,历代中山国王都视留存中华皇帝诏敕为荣,表现了琉球国对于中华上国的崇拜和尊敬。

(三)保留了四五百年前造船技术以及远洋航行的珍贵史料

早在明成祖永乐时期,三保太监就已远下西洋,由此可知,中国的造船技术很是先进,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其时造船的详细记录。而《使琉球录》一书对此记载颇详。为出使琉球,福建官方花费银两共二千五百有奇,历时近八个月才完成。所造船只的情形是:

其舟之形制,与江河间座船不同。……长一十五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分为二十三舱。前后竖以五桅,大桅长七丈二尺,围六尺五寸,余者以次而短。舟后作黄屋二层,上安诏敕,中供天妃,顺民心也。舟之器具,舵用四副,用其一,置其三,防不虞也。橹用三十六枝,风微逆,或求以人力胜,备急用也。大铁锚四,约重五千斤。大棕索八,每条围尺许,长百丈。惟舟大,故舟者不可得而小也。……水十四柜,海中惟甘泉以难得,勺水不以惠人;多备以防久泊也[13]。

官船的规格样式记载得甚为详实,是我国历史上较早详细记录出海巨舟样式的文献之一,有较大的科技史价值。

《使琉球录》还介绍了造船经过:先是选用木材,其次又安排官员督造。为保证船舶的质量,朝廷应令负责造船的官员与使臣一同出使海外,只有将他们的性命与造船的质量连在一起,才能确保他们在造船时不敢有半点马虎。至于驾船者,应选漳州经年在出海打渔、熟悉海洋风涛和水性的渔夫……这些记载,不仅成为今人了解古代造船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亦对明代使臣出访提供了有力参考。以嘉靖三十七年出访琉球的郭汝霖为例,他曾在出发前详细研读了陈侃所撰《使琉球录》一书,并发出了“首访是录,如获梯航……造船、用人、惟录是据”[14]的感叹。

在前工业时代,以木舟冲风破浪,征服巨洋,其危险可想而知。陈侃在书中提到了“银棺”现象。所谓“银棺”,即官方为出使海外的给事中、行人各做一副棺材。棺材上还会钉上几块银牌,“倘有风波之恶,知其不免,则请使臣仰卧其中,以铁钉锢之。舟覆而任其漂泊也。庶人见之,取其银物而弃其柩于山崖,俟后使者因便载归[15],其目的是通过海上的渔人诱于银棺之利,打捞遇难的外交使团,使他们的尸骨不致葬于大海而可回归故土。

《使琉球录》还很生动地记载了东南沿海的妈祖信仰。“妈祖”又称“天上圣母”、“天后”、“天妃”、“天妃娘娘”等,其原型是宋代的林默娘,后成为东南沿海的海神信仰。陈侃在其书中写道,海上遇风,“舟荡不息,大桅原以五木攒者,竟折去。须臾,舵叶亦坏……舟人哭声震天,予辈亦自觉决无生理,……但大呼天妃求救。予等为军民请命,亦叩首无已。果有红光烛舟,舟人相报曰:‘天妃至矣!吾辈可以生矣!’舟果稍宁”[16],陈侃一行最终脱险。从科学角度看,并不存在“海神护佑”的说法,安全抵达或许只是运气好。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出海遇风暴,往往命悬一线,在凶险的海洋面前,人类是渺小、无助的,他们只能寄托于神灵的佑护,若能侥幸存活,便归功于天妃妈祖的显灵。这时,陈侃便将孔子“不语乱力怪神”的教导抛在一边,归国后上书皇帝,请求在海边建造天妃庙,感谢天妃护佑。这些情节,也为后世研究东南沿海的妈祖信仰提供了丰富可信的史料。

总之,《使琉球录》写陈侃的亲身经历,为后世留下了一部内容翔实、描绘生动的史料。因他使官的地位,可自由出入琉球王庭,故他的笔触更能反映琉球国的全貌。前代虽有关于琉球的记录,但大都郢谈燕说,雾里看花,只到陈侃此著,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实描写琉球的文献。故其史料价值极大。

二 《使琉球录》的文学价值

陈侃文笔练达,感情充沛,格式严谨,行文流畅,使《使琉球录》在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同时又兼具了较高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生动细腻的文笔

琉球国远在东南海角,漂洋过海方可至,陈侃等人此行所见所历自当别于中华大地。作者用他的笔细致描绘了众多的场景。如在记录海上风浪时,作者写道:

当此时,舟人哭声震天,予辈亦自知决无生理。相顾叹曰:“天命果如此!以计免者得之矣。狐死尚正首丘,呜呼!狐之不能若也。”舟人无所庸力,但大呼天妃求救。予等为军民请命,亦叩首……是夕,果疾风迅发,白浪拍天,巨舰如山,飘荡仅如一苇,稍后距水不下数丈,而水竟过之。长年持舵者衣尽湿,则舱中受水又可知也。风声如雷而水声助之,真不忍闻。舟一斜侧流汗如雨。予等惧甚,衣服冠而坐,欲求速溺,以纾其惧[17]。

短短两百字,既包含了对海上风浪的直接描写,又有舟人、使臣面对危急情形做出的反应。疾风、白浪、如山、一苇等词的使用,无不凸显此时的风浪之大,情势之危急。除了直接描写外,作者又通过写众人“哭声震天”、“大呼天妃”、“欲求速溺”,生动刻画了场面的混乱无序、众人的惶惶不安,从侧面展现风涛之险。直接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让人能深刻感知到处于惊涛骇浪中的作者的内心世界。海上风云变幻,生命仅如一苇,片刻间便可沉于海底。这无疑为久居内陆的陈侃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说海上数月是一次次的历险,是九死一生的回忆,那么在完成册封等事宜后,停留在琉球以待北风而归的生活无疑是闲适的。作者于中秋日参观了琉球的寺庙,“殿宇弘敞壮丽,亚于王宫。正殿五间,中供佛像一座,左右皆藏经数千卷。夷俗尚佛,故致之多。上覆以板,绘以五彩,下用席数重,清洁不可容履。殿外亦凿小池,甃以怪石。池上杂植花卉,有凤尾蕉一本,树似棕而叶似凤尾。徜徉良久,尘虑豁然”[18]。对琉球国寺庙的描写,从佛像到藏经,从殿宇到小池,作者细致地观察了琉球国的寺庙特色,不论是极上彩绘还是殿外凤尾蕉,无不给人一种静谧雅致之感,用“不可容履”表现其清洁,见出作者对此处的喜爱之情。除参观寺庙外,作者还记录了八月十六明月朗照之景:“月明如昼,海光映白,松影筛青。令舆人缓步徐行,纵目所适,心旷神怡,乐兹良遇,忘其身之在海外也。”[19]因是中秋后一日,夜空悬着一轮满月,月光如昼,在海水倒映下,天地皆白。用一个“筛”字,既写出松树之苍翠挺拔,又显出月光之清朗。夜晚四处可见青翠之色,月光拂照,青松投下了细细的青色光影。这些描写,让人惊叹作者表现手法之细腻。

总之,尽管作者的本意不在于炫耀文采,但其生动的文笔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海上风雨如晦的惊心动魄,也让我们领略到琉球国奇异的景色之美。

(二)儒家情怀的细腻表达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20],语言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表达与抒发,真挚充沛的感情是一篇佳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由此写成的作品才能在岁月的沉淀之后依旧打动人心。

陈侃在被封为正使前,担任给事中这一官职,在明朝只位于七品左右,但此次出使需乘船出海,风险极大,因而就有人劝说道:“海外之行,险可知也。天朝之使远冒乎险,而小国之王坐享其封,恐非以华驭夷之道。盍辞之,以需其领。”[21]这句话说得很有水平:于公,它站在了华夏驭夷的大局上,振振有词,大义凛然;于私,陈侃得以推脱皇命,免于风险。这也证实了出使琉球风险之大,官员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态。面对此种关心,陈侃回答:

君父之命,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况我生各有命在天,岂必海外能死人哉?领封之说,出于他人之口则为公议,出于予等之口则为私情,何以辞?勿听[22]。

陈侃等人并非不知道此行的危险,只是皇命既下就断无畏险不去的道理。这种态度很好地诠释了“居庙堂则忧其君”的儒家忠君受命的思想。除此之外,作为本次出访的正使,陈侃真正做到了对国家之财的节约与爱惜。原定的出海之日北风大作,昼昏如夜,所以旁人都劝陈侃推迟出行,但陈侃却说:“迟而得已行,姑少待焉,可也。终不能已,迟之何益?今人既集矣,涣之恐难卒。萃舟不速行,器具易窃,有司费已侈,缓则更倍之。”[23]可见作者以君王重托为己任,处处为国着想,不避风险,不误行期,一个清廉正直的官员形象呼之欲出。

身为正使,首次出使海外,命运究竟如何,恐怕是他自己也无法回答的问题。既身负皇命需完成使命,又要为全船人员的生命负责,这份压力从出发之日便开始了。从福建出发,初次见到月光下的大海,是一种“四顾廓然,茫无山际,惟天光与水光相接耳,云物变幻无穷,日月出没可骇”[24]的景色,作者也不由得叹为“诚一奇观也”。寥寥数笔,将大海的一望无际,海天一体,云翻浪涌,日月皆从海中升起的壮阔之景展现于世人面前。但此时作者的心情却是“虽若可乐,终不能释然于怀”[25]。怀抱诏敕,漂于极不熟悉的大海之上,凶险莫测,陈侃心情不敢有片刻的放松。负君之命,忠君之事,陈侃的儒家情怀令人动容。

作家不仅展示了大明使臣的儒家情怀,而且对琉球国新王和官员的仁者风度有生动的刻画。“十五日之夕,飓风暴雨倏忽而至……因念港口之舟,恐不及系,遣人视之,答曰‘昏黑不辨牛马,而歧路安可分?’”[26]明朝使臣惮于风暴和道路昏黑难行,不敢出门护船。但作为东道主的琉球国却做到了“舟人夜半时至,法司亦夷官之尊者,路且遥,不避而来”[27]。琉球国人的热情与好客实让人感动。这不禁让作者感慨:“御风冒雨而行者,必其骨肉颠沛而不容巳,孰能视他事如家事,而艰险不辞者乎?夷之君臣其亦可感也。”[28]琉球国上至官员下至船夫在风雨中护船的义举深深打动了大明使臣,使他们由衷感慨琉球国为仁义之邦,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之仁者之风。

陈侃《使琉球录》一书的目的在于如实记录出访琉球之见闻,而非着意于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个人魅力。但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真实表现了忠皇命、以己度人的儒家情感。通过这种情感的发抒,使书中的人物形象清晰而又鲜活生动,今天读来,仍饶有情致。

(三)标准的公文文体示范

《使琉球录》一书分为序言、正文、附录三个部分。序言誊录了一份圣旨,一道敕喻,一篇论祭文。全书主体为《使事纪略》。附录包括了《群书质异》、《天妃灵应记》和陈述出访事宜的章表文书。《使事纪略》一文运用了场景描写、心理描写、侧面烘托等手法,极具可读性。对纪实性与文学性的平衡问题,作者也有很好的处理。此书除叙游历之外,还收入一系列的事务文书。刘勰说公文这种文体“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29]。公文的特点是内容清晰,格式谨严。《使琉球录》中的公文也颇具文体及文学价值。

全书最后一部分是作者回国后,将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以书面形式上报皇帝,乃公文中的章表一类。章表是一种“章以造阙,风矩应明;表以致策,骨采宜耀”[30]的文体,具有“繁约得正,华实相胜,唇吻不滞”[31]的特点。陈侃在上书的过程中提及了造船的重要性,但有关造船的过程与规制并未如《使事纪略》中一般详细,而只做了一个大致的说明;在琉球国的见闻也只是摘取其中最为重要四件事情:迎诏敕、留诏敕、赠黄金、建天妃庙。在前三件事情的表述上,作者皆只用一句话交代清楚。而将海上的两次遇险以及最终转危为安的过程做了详细的讲述,以期皇帝准允赐祭。除了恰当的详略安排外,语言亦做到了华丽与朴实相结合,如“迨今皇上御极以来,制礼作乐,声教四敷,彼知中国之圣人复生……”[32]类似的表述没有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但亦不是味如嚼蜡、苍白无力的平淡叙述,表现了章表语言应有的朴实与庄重。

除章表这一文体外,公文部分亦涉及到“列”这一文体。“列者,陈也。陈列事情,昭然可见也”[33]。是说其特点在于清楚地罗列事实。书中的群书质异部分便属于此类文体。陈侃辨析群书,要言不烦,清晰有条理。附录部分,陈侃以时间为序,清晰讲述了自嘉靖十二年五月造船之日始至嘉靖十三年十月初二日还,一行人于此期间所经历的大小事宜,罗陈周详而又简洁,方便皇帝阅读,显示了陈侃对“列”这一公文样式的娴熟运用。

总之,《使琉球录》生动描写了明朝使臣航海出使琉球的艰辛,向世人再现了五百年前琉球国的地理风物、民情民俗,成为后世出访琉球使臣的必读书目,亦成为后人研究琉球史的重要参考书,从而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该书叙述生动,文字简洁有力,并富有情致,其中的公文写作,典雅规范,极具可读性。这些都显示了《使琉球录》不仅史料价值大,而且亦极富文学价值。

[1][2][3][4][5][6][7][8][9][10][11][12][13][15][16][17][18][19][21][22][23][24][25][26][27][28][31][32][明]陈侃.使琉球录[M].明嘉靖刻本.

[14][明]谢杰.使琉球录[M].明万历刻本.

[20][29][30][33][南]刘勰.文心雕龙[M].王志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

(责任编校:余中华)

The Value Exploration ofShiLiuQiuLu

WANG Tian

(College of Art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CHEN Kan was sent to Liuqiu as an envoy under the order of Jiajing, the emperor of the Ming Dynasty. Before his visit, the records of Liuqiu were not adequate, and a lot of contents were inaccurate. However,ShiLiuQiuLuwritten by CHEN Kan introduced the information of his visit to Liuqiu, and attached relative historical materials by those who came before him. This book vividly depicted the hardship of his voyage, recorded the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iuqiu and the Ming Dynasty, showed the geographic features and folk customs of Liuqiu 500 years ago, and corrected the inaccuracy of relative records of this place. It not only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value, but also has high literature value. On the required reading list for the envoys to Liuqiu,ShiLiuQiuLuis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of the study of Liuqiu.

ShiLiuQiuLu; historical material value; literature value

2016-09-05

汪沺(1993— ),女,安徽铜陵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I206.2

A

1008-4681(2017)01-0110-04

陈侃(1489—1538),字应和,明嘉靖五年进士,授行人,后任刑科给事中,迁吏科左给事中。嘉靖十一年(1532)被嘉靖帝任命为正使,前往琉球国册封该国世子尚清为中山王。使团船队在海上漂流37天后抵达琉球,在琉球国停留115天。完成任务归国后,陈侃写成《使琉球录》,成为古代中国记载琉球的重要文献。

猜你喜欢
琉球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明清时期中国与琉球关系简析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日本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及其隐蔽政策探析
明朝琉球建立宗藩关系的原因探析
琉球王国
悲愤琉球
破译《琉球国书》碑
1609年萨琉之役原因探析
清朝赏赐琉球国王及其来华使节制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