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航 高 群
(1.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 党校,上海 201210;2.抚顺市大数据应用中心,辽宁 抚顺 113006)
琉球是位于中国东南海外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亡国于1879年。因领土颇似卧龙盘踞大海之中,故《隋书》以“流虬”为其命名。传至唐宋之际,国内皆称流求。直至明太祖洪武五年,方正式使用“琉球”一名。关于琉球建国,在史书《中山世谱》卷一中有载,“盖我国开辟之初,海浪泛滥,不足局处。时有一男一女生于大荒际。男名志人久礼,女名阿摩弥姑。”他们育有两男四女,长男即天孙氏,传国一万七千八百零二年后,舜天王即位,时间大约在宋孝宗淳熙年间。琉球王国都城首里,地方上划郡治理,每郡长官称按司,接受国王领导。其习俗崇拜山海之神,用酒祭祀;但有宴会,众人轮流引用一盏酒,男女共同歌舞。国家平常没有赋税,遇事人人平均缴纳税赋。君臣上下实行跪拜礼,琉球没有自己的文字直到汉字传入。“国人好攻战,人皆骁勇。郡有按司,村有酋长,皆以善战者为之,而理民间之事。”[1]国王按功授爵,国家没有固定的法律,酋长拥有诉讼审判权。不服判决者可以上诉国王,国王将召集大臣重新审理。刑罚从杖刑到死刑不等。其国家习俗制度大体如此。
中国最早有关琉球的记载见于《隋书·流求传》。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炀帝命令羽骑尉朱宽寻访异俗。朱宽到达琉球,见其形状在波涛之中盘旋蜿蜒,犹如虬浮于水中,故命名曰“流虬”。因言语不通,虏获一人返回中原。第二年(隋大业四年),炀帝复命朱宽前往安抚,当时琉球人多以为商旅到达,前往军中贸易,可见中琉民间交往远早于中国官方史书记载,但具体年代已无可考。因琉球人不从安抚,炀帝命武贲中郎将陈秣、朝请大夫张镇州等人率兵讨伐琉球,军中有昆仑人颇通琉球语言,奉命前往安抚,琉球人不从。隋军发兵征伐,攻陷首里城,焚毁城池,俘虏男女千余人返回中原。唐宋时期,琉球仍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关系。“唯能过海,通诸国,而常来往贸易,以备国用耳。先是,我国习俗,与中国大异;至于唐宋,泛与诸国来往,俗习日改。礼节渐作,而政法兴矣。”[2]南宋乾道年间,宋朝镇西为朝公流落琉球,生下一子而返。其子名尊敦,为浦添按司。宋淳熙年间,天孙氏后裔为叛贼所杀,尊敦起兵平叛,被推举为舜天王,琉球国王遂成为宋朝王室后裔,直到1350年察度继任国王为止。
宋朝灭亡后,元世祖改“流求”为“瑠求”,并派兵征伐,不果。“元贞之初,成宗遣大将率兵来击。国人合力拒战不从,元兵擒一百三十余人而返。”[3]这是中原王朝对琉球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征伐。虽然隋朝和元朝有过两次征伐琉球的经历,但都不以吞并琉球为目的。中原王朝的目标只是将琉球纳入中国的朝贡体系之中,这个目标最终在明朝得以实现。
明清时期是中琉关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的一个时期。在琉球进入朝贡体系的五百多年间,中琉始终保持着友好关系。中国册封琉球国王以赋予其政治合法性,开放朝贡贸易使琉球获得丰厚的贸易利润。琉球也一直尊奉中国为宗主之国,从中原学习了先进的文化礼仪。中琉互惠互利的关系持续明清两代,总计将近五百一十年,直到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为止。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太祖改“瑠求”为“琉球”,派遣行人杨载到达琉球颁布即位诏书。琉球此时已分为山南、中山、山北三国。中山王“察度受其诏,即遣弟泰期,奉表称臣,贡方物。太祖赐王《大统历》及金丝纹绮纱罗各五疋。赐泰期衣币。有差。由是琉球始通中国,以开人文维新之基。”[4]琉球与中国的朝贡关系确立后,洪武八年,太祖命附祭琉球山川于福建。山北和山南国王得知中山朝贡之后,也分别于1383年和1380年入贡明朝,争相寻求明朝的认可和支持。由于三国互相对明朝称自己为正统,彼此间争斗不休,洪武十六年,太祖遣中使梁民及路谦昭告三国,令三国罢兵休战。在给中山国的诏书中提到,“琉球三王互争,废农伤民,朕甚悯焉。诗曰‘畏天之威,於时保之。’王能罢战息民,务修尔德,则国用永安矣。”[5]太祖又诏北山、南山二国,“二王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则天必佑之;不然悔无及矣。”[6]三国得到诏书之后,果然罢兵。直到1429年,才由中山国王尚巴志重新统一琉球。
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宣宗皇帝赐琉球国王“尚”姓,琉球第一尚氏王国由此建立。“尚”在中国古代用语中,有管理帝王事务的含义。明宣宗的赐姓,显然颇有深意。明清两代,琉球历代国王即位必先经过中国册封方才有效,不然只能称为“世子”,暂时摄理国政。从察度到末代国王尚泰,此册封制度从未间断。琉球国王的政治合法性以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认为前提,即使是尚德王去世后篡位的金丸,也必须冒充尚德之子,改名“尚圆”请求朝廷册封。1472年,明宪宗册封尚圆为琉球中山王,由此开启了琉球的第二尚氏王朝。
明清两朝,琉球始终坚持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而每次中国也非常重视册封事宜。每当琉球提出册封请求后,中国皇帝必定在官员中选拔德才兼备的能干之人担任正、副使出使琉球。正、副使首先到达福州,在当地筹集物品、招募水手。出使团被称为“册封使团”,出使船称为“封舟”,琉球人则称之为“御冠船”。到达那霸港后,册封使会首先祭奠琉球先王,在其灵前宣读祭文,并择吉日进行册封大典。“典礼当天,册封使一行人从‘天使馆’(即册封使下榻之所)出发,步行前往5公里之外的首里城,沿途接受琉球国民的欢迎。仪式在首里城正殿前的广场举行,整个过程中都用汉语,并演奏中国音乐(御座乐)。仪式上,除了向琉球王颁赠中国皇帝的礼物和递交皇帝诏书之外,还要用汉语宣读皇帝的‘诏敕’,训示新国王要体恤子民,使琉球昌盛繁荣。”[7]明代册封使陈侃、清代册封使汪楫、周煌等人将自己在琉球的见闻笔录成书,供国人了解琉球风土人情。
明太祖二十五年,允许琉球王室以及高官子弟入国子监读书。“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始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至文教同风之盛。太祖称为礼仪之邦。”[8]三十六姓当中大部分人永远留在了琉球,他们的聚居区叫做“久米村”。“据史家考据,‘久米’的意思就是‘永久享有俸禄’。”[9]久米村是琉球国王直辖地,三十六姓的后人世世代代在琉球国内身居要职。一代名相蔡温的“蔡”姓,就是闽人三十六姓之一。1609年,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闽人三十六姓”之一的郑氏后人率全宗族抵抗,最后战败被俘。日本人残忍地对郑氏施以油釜极刑,郑氏在临死之际将两个按住他的日本人也一起摁倒在油锅之内,此事传遍琉球全境,琉球也为此改变了自己的国徽。今日,“琉球的国徽正中间是一个红圆圈,红圆圈内有三个黑色的c,象征着三个人在油锅里被煎死的情景,”[10]也表达了琉球人对郑氏的纪念之情。
东亚的朝贡体系中,朝贡频率向来根据朝贡国与中国的亲疏远近来决定。“明朝270年的历史上,琉球共朝贡171次,占第一位,比安南(89次)多了近一倍。而在清朝,朝贡次数最多的是朝鲜,琉球没有超过百次,排在第二位。”[11]根据民国学者傅角今、郑励俭于1948年所著的《琉球地理志略》一书介绍,明朝宪宗至世宗四朝,琉球尚真王朝贡多达36次;清圣祖至高宗三朝,尚敬王也朝贡24次,二人分居明、清两代之首。琉球的朝贡船称为“进贡船”或者“唐船”,除了货物之外,可以搭载200名船员。每次进京朝贡单程3000公里,历时两个月,其艰辛可想而知。明永乐年间,考虑到路途遥远,皇帝允许琉球“两年一贡”。但在琉球强烈要求之下,仍改为“一年一贡”。虽然路途艰险,有时还会遇到海盗抢劫杀人的情况,可面对朝贡贸易的巨大利益,琉球仍然坚持不懈。琉球往往派遣包括使节在内的一个人数众多的使团来京,朝廷的赏赐以及开销异常巨大。雍正四年(1726年)规定,“琉球贡使在部燕二次,回至福建燕一次”,所有使团人员政府宴请三次。宴席上的所有东西,包括金银器皿均可以带走。朝贡结束后还有午门赏赐,所有使团人员均获赠大量金银、瓷器、绸缎。除了进京朝贡的使团人员,还有大量琉球随员在福建“琉球馆”停留,明朝政府对这些人带来的“贡品”(其实是琉球的商品)高价收购。如苏门答腊的胡椒,在原产地价格是十文一斤,别国商船贩运价格是三贯一斤(约合七百至九百文),而琉球带来的胡椒收购价则高达三十贯一斤。“中国对琉球船运来的暹罗苏木收购价则比他国商船高出两倍。这种以‘朝贡’为名的贸易利润异常丰厚,因此被琉球人称为‘唐十倍’。”[12]不仅如此,明清政府对琉球的所有船只一律免征关税,对与琉球贸易的船只一律提供帮助。大明永乐二年(1404年),一艘准备与琉球贸易的暹罗商船因台风漂流到了福建。永乐皇帝降旨,“暹罗国与琉球修好,是番邦美事。”命令“舟坏者为之修理,人乏食者,给之粟,候便风,其人欲归或往琉球,导之去。”中国的大力支持奠定了琉球在东亚“万国津梁”的贸易地位,也促进了琉球的繁荣稳定。
1609年,日本萨摩藩武力入侵琉球,囚禁尚宁王,将琉球府库财产一抢而空,并要求琉球每年进贡大米八千石。1673年底,中国爆发“三藩之乱”。日本见有机可乘,便下令琉球集中国内所有硫磺送给叛乱的耿精忠。尽管受到日本人挟制,琉球仍以种种借口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三藩之乱”平定后,琉球王得到了康熙帝的嘉赏。
琉球在与他国的贸易中,往往以“朝贡”的“大义”为名分。在记载琉球与中国往来的书信文献集《历代宝案》中,收录了很多琉球与朝鲜、暹罗等国的书信,称为“咨”。“咨”的开头往往首先提到,两国发展关系是为了做好中国的“臣民”,顺利对中国进行朝贡,而不是出于经济目的等等。琉球在对外交往中常提及作为“属臣”的责任,可见其心之所向。1853年,爆发了美国籍船“罗伯特·包恩”号上的中国苦力暴动事件,中国被拐骗苦力流落到琉球八重山岛,遭到英国、美国搜捕队的搜捕围杀。琉球王国在八重山建立苦力收容所,为中国苦力提供生活用品,并通知清国,请求派船将苦力护送回国。同年10月30日和31日两天,护送船抵达琉球。“苦力们写了6封感谢信,感谢琉球方面在其滞留期间给予的照顾。苦力出发时,八重山的官员送上烧酒、菜肴、蔬菜、鸡、豆酱、柴火等为其饯行,面对热情馈赠,苦力们流泪表示感谢。”[13]由此可见,琉球对待中国的态度无外乎忠心与重义,琉球始终将中国视为父母之邦,中琉的历史友好有目共睹。
1756年,琉球国王去世,世子尚穆请求即位。乾隆皇帝派全魁为正使,周煌为副使赴琉球册封尚穆为琉球王。二人所率的两艘“御冠船”途中遭遇台风,货物被淹,只得在姑米山岛勉强靠岸。琉球世子尚穆亲自率人迎接,并给予除正、副使二人之外的兵丁使役136人共计五千两白银“压惊”。全魁、周煌二人谢绝接受,但使役负责人陈国栋贪心不足,收受之余还嫌补偿过少,率领一百多名兵丁使役在琉球闹事,逼迫琉球王追加补偿。迫于无奈,尚穆只得再给予兵丁每人120两,其余杂役每人100两白银的补偿。这样,册封使团就向琉球国敲诈了总计五万多两白银。此事被清廷得知后,刑部裁决将陈国栋处斩、枭首示众,翁元等七人斩首,其余人等均根据罪行轻重处以绞刑至革职不等的处罚。册封使虽然没有收受钱款,但是约束属下不严,亦被严惩。处斩当日,乾隆皇帝请所有在京琉球人员赴菜市口监斩,并在事后从国库支取五万多两白银归还琉球。从严惩“索银”事件来看,清政府在对琉关系中始终以大义为先,坚决杜绝勒索欺压的现象出现,一旦出现,即刻严办,毫不姑息。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加速了在亚洲的扩张步伐。1874年,中国以赔款50万两白银平息“牡丹社”事件后,日本内务相大久保利通便提出了吞并琉球的计划,意在结束琉球“两属”状态,彻底断绝琉球和中国的联系。次年,大久保向琉球王室提出六点要求,其中包括“断绝朝贡、撤销福建琉球馆、停止册封、琉球内外事务由日本管理”等内容,琉球王尚泰拒不接受,日本便囚禁琉球王室贵族,强制琉球采用日本年号。1876年10月,在狱中的尚泰派自己的妹夫,琉球紫巾官向德宏以及琉球通事林世功、都通事蔡大鼎三人乘坐一条小船,秘密前往北京求援。面对日本阻贡、琉球生死存亡的变局,清政府积极行动,首先派即将赴任的驻日公使何如璋处理此事。1878年4月何如璋赴日就任后,提出了著名的“琉球三策”。“一方面,继续进行外交谈判,一方面,向琉球派遣兵船,促其进贡之办法(上策);保证援助琉球人,助其反抗日本,针对日本军队进攻琉球,清国也以军力对抗之办法(中策);召开国际会议,征求各国公使意见之办法(下策)。”[14]在当时“中日提携”呼声高涨的情况下,中国依然坚持保护琉球的完整独立。9月12日,何如璋和副使张斯桂共同署名,向日本外务省递交一封措辞强硬的照会。指出日本吞并琉球的行为违背了《中日修好条规》,也违反了国际法精神,希望日方让琉球国体、政体恢复如常,不再阻止琉球向中国朝贡。日本外务省不顾中国反对,于1879年将琉球改为冲绳县,“同时把琉球王宫内外所有汉文的诏令、诏书、公文和账册统统销毁,以掩盖它侵占琉球的事实。”[15]清政府虽然没有出兵援助,但是始终不承认日本吞并琉球的非法行为。在美国的调停下,中日再次谈判。日本希望将琉球南部宫古、八重山二岛割让中国,同时换取日本在中国的自由通商权。李鸿章对日本代表竹添进一郎表示,“中国之争琉球,原为兴灭继绝,扶持弱小起见,毫无利人土地之心,乃贵国居之不疑,并分南岛与中国,中国必不敢受。”[16]中国旨在将南部二岛归还琉球建国,延续宗室,并无自己吞并之心。南洋大臣刘坤一也表示,“以南岛重立琉球,俾延一线之祀,庶不负存亡继绝初心,且可留为后图。”驻日公使何如璋将南部二岛复国方案告知琉球王室,不料琉球王室认为南部两岛荒僻难以立国,拒绝接受谈判结果。加之琉球流亡清国的人士坚持恢复琉球独立,中国遂在草签《琉球处分条约》十天后,拒绝在正式条约中签字,以求假以时日实现琉球全面复国。由于没有正式条约确定琉球的归属,琉球的国际地位问题至今悬而未决。中国在日本非法吞并琉球过程中维护琉球独立、国家完整的积极行动,虽在当时没能将“球祀”延续下去,但为日后琉球争取国家独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琉球与中国建立正式交往的五百多年中,始终受到中原文化的浸润。中国元素对琉球社会产生了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琉球王国首都首里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始建于15世纪,完成于16世纪。城池坐东朝西,面积为紫禁城的九分之一,九为阳数之最,表明其为中土大家庭一分子。首里城正殿坐东朝西,御座面向西面,表明对西方中国的臣属之意。国王御座上方牌匾为清朝康熙皇帝所赐,上书“中山世土”四个大字。王宫中第二道门为“守礼门”,是万历八年尚勇即位之时,取明帝所题“守礼之邦”四字于门前而成。王宫建筑物上龙的形象为蟒(四爪,次于皇帝的五爪龙),以表示为中原皇帝藩属之意。琉球使用中国纪年,与各国往来文书,正式文献全部用汉字书写。在史书中还往往引用中国“三代”的教诲。琉球官方史书《中山世谱》在“历代总论”中谈到,“故舜之命禹曰:道心惟微,人心惟威,惟精惟一,允执其中。”历史用于指导后世行为,琉球史书以中国的政治教诲为准则,可见中国对琉球的政治影响颇为深远。
琉球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祭拜孔子。久米村的孔子庙颇具规模,中堂奉祀孔子,署以“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左右各侍立一人,分别手持《周易》《尚书》《诗经》和《春秋》。孔庙承担着琉球的教育任务,教科书有《四书》《五经》《小学》等。民间注重孝义、贞节等伦理道德,《琉球史录》中记载了三位孝义之人,五位忠义之人和七位列女。琉球国王注重“以德治国”,全国除了少量宫廷卫队之外,没有军队。琉球民风朴素,人民安分守己,宅心仁厚。1816年,英国船“莱拉号”在琉球遇险,当地人善加救护。此船回国途中经过圣赫勒拿岛,将在琉球的见闻告知被流放在此地的拿破仑。拿破仑听闻东方一国无有军队而民风如此淳厚,社会如此有序,感到颇为惊诧。琉球的儒家文化维护了国家的繁荣、社会的安定,但不重视军事力量也为日后日本武力入侵埋下了隐患。
“琉球人结婚也实行迎娶,鼓乐彩轿,小具酒宴。”[17]正月初一,全国居民互拜新年,国王率领三司官和庶民在王城内廷祭天,官民向国王恭贺新年,其习俗与中国相似。另外清明节拜祭亲人,五月端阳赛龙舟,九月重阳登高饮酒等习俗,也与中国无异。琉球建筑喜欢在门口摆放石狮子,路口也多摆放“石敢当”。日本的武术“空手道”,其前身是琉球的“唐手”。因琉球禁止私人携带武器,琉球人便将中国武术(主要是少林武术)融入其赤手空拳的格斗技术当中,进而形成“唐手”。琉球的墓葬为“龟背墓”,与中国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墓地非常相似。琉球人喜食刺激味浓的食物,家中往往摆放乐器以做装饰,与日本人家中摆放武士刀的习俗完全不同。从琉球人生活的每个细节,都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影子。中国文化的传播促进了琉球的发展繁荣,也一定程度上铸就了琉球的国民性格。
“相互尊重、共同繁荣”这一主题是明清两代中琉关系的主线。在友好互惠的交往过程中,琉球有效地保证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中国不干涉琉球内外政策的方针,维护了琉球的国家稳定,更得到了琉球的支持和信任。中琉之间长达五百多年的友好历史,将永远为中琉人民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