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葳
摘 要:虽然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教学开始逐步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仍旧无法凸显,在兴趣的培养上仍旧略显无力,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仍旧需要进一步改进。鉴于此,本文对“人本”式中学数学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 以人为本 学生为中心
一、“人本”教学研究的意义
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最终的改革内容,而教学效果需要教学方法的改变来予以实现。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当前中学数学教育改革难度相当大,尤其在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上,无法找到适合的连接点。从长期的实践可以看出,虽然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兴趣,培养综合发展的中学生,但目前中学数学教学情况仍旧无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很多数学教师无法准确把握教学核心和教学总目标,课堂灵活性把握不足,无法寻找与学生互动的衔接点,教学方式仍旧单一、刻板,对于课堂教学层次的规划也不明确,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讨厌上数学课的消极情绪,由于缺乏学生的热情参与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较差,即便想学习数学的学生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相对不理想。
二、以人为本教学模式的应用
教与学的关系研究是当前课改环境下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中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必须清楚地认知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从传统的“教”核心教学方法,逐步地转变为“学”核心教学。新课改要求,中学教育应当逐步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兴趣培养方向等为基础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兴趣,为学生解答疑惑,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指引教学。
1.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
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不同于小学,有着一定的难度,难以适应这种教学内容的学生,很难理解、掌握、运用这些数学知识,由此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也就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了。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学习数学的习惯,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将人本主义学习论运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则能够有效地培养教师的数学教学素养。人本主义学习论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多思考,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对于很多学生来讲,找规律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来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
2.加强自学来延伸课堂教学
课外延伸是新课标对当前中学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所谓“课外延伸”,是指通过课下学生的自学补充来延伸课堂教学。由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所用到的自学方式自然應当差别对待。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对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进行课后的拓展学习任务安排,而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复习,逐步加大训练任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学生的自学任务来安排,从而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跟上教学进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整体成绩。
3.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
班级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良好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能够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同时,由于初中数学课本的基本概念、运算、习题的教学都是比较枯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根据人本主义学习论,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学习。由此,将人本主义学习论运用到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体验独立思考,促使学生主动尝试以自己的意志进行有效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得以乐观、自信地学习数学。通过人本主义学习论的这种主动自由的学习观,能够有效地营造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自觉学习,进行主动的学习。
4.重视师生的课堂交流
在施行新型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视教学中同学生的交流,通过交流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心灵距离,缓解学生课堂教学中因学习压力而造成的紧张感,令学生可以放松思维,愉悦发挥。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容易被激发。交流的形式包括提问、小组讨论、教学互动等,不同的学习环节教师可以选择适宜的交流方式,通过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表现,有重点地进行知识讲解,并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学习中的不足,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人本”核心: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人翁”
根据人本主义学习论进行的中学数学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人本主义学习论要求,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地位。因此,通过人本主义学习论进行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公平对待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求教师正视自己与学生的平等关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而不是将自己的教学内容照本宣科,“填鸭式”灌输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是起指导作用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而非全部依赖于教师。只有这样的教与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更好地面对今后的学习。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学生已经逐步开始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质量的评判以及课堂教学效果最终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知识的掌握状态来衡量。因此,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教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将抽象的概念生动地表述出来,如何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是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岳晓萌.结合元认知训练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周娜.中学数学情感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