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任
由于地理位置、生存环境、民族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世界上各个民族形成了特色迥异的古代货币种类和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仅有着悠久的货币历史,而且货币种类亦是丰富多彩,地方性特色也十分的鲜明。
西藏造币发行于我国的近现代,时间短,种类繁多,由于难以收集齐全或收藏价值不高,所以在历史文献资料及目前有关西藏历史研究中也鲜有详尽的记载和介绍。本文通过金属货币制作动力的研究,揭示西藏金属货币制作动力的发展历程。
一、西藏地区货币发展简史
西藏地区藏族同胞曾长时间使用牦牛毛、盐巴、茶叶、丝绸、金、银贵金属等作为一般等价物。因为金、银等价值基本不会贬值和耗损,慢慢成为固定一般等价物。尼泊尔是中国的邻国,与西藏自治区隔喜马拉雅山脉相邻。古代曾长期有文化和经贸往来。期间最主要的贸易产品就是尼泊尔的货币。尼泊尔土邦利用西藏地区贵金属,为西藏制作货币。因为贸易中出现钱币质量较差的问题,中央政府将货币制作权下放到西藏地方政府,西藏噶厦政府开始制作西藏铜币和银币,发行了雪康、卡冈、雪阿等多种面值的货币。
二、西藏金属货币的制作历程
1.手工打制时期
在独立造币之前,西藏地方政府曾使用尼泊尔地区的银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与尼泊尔银钱贸易纠纷,中央政府批准西藏地方政府可以自铸币。1791年后设立宝藏局,开始制造宝藏钱,以乾隆宝藏最为知名。从1763年到1928年,手工打制工艺持续约一个半世纪,使西藏钱币采用时间最长的铸造工艺。
2.人力、水力机械轧制铸币时期
清王朝的覆灭及随后民国建立,与此同时西藏钱币随着清王朝的完结也结束了宝藏局铸币时期。1909年,西藏地方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从印度购进小型铸币机器,以人力或水力为动力开始了机器铸币的新时期。但是,手工打制工艺仍被继续沿用到1928年。在此期间以机制工艺为主,手工打制工艺为辅。西藏的机制币,可分为从初期的人力机械(1909-1912)、人力与水力机械混合(1913-1928),到后来的电力机械(1929-1954)造币等三个阶段。人力和水力机制铸币时期又可以分为什厂时期(1909年-1918年)和多厂共存时期(1917年~1928年)这两个阶段,这一现象也说明了在西藏铸币繁荣时期主要是人力和水力铸币时期。
(1)人力机制币阶段(1909-1912年)此时的造币机为人力螺旋式,有八名工人同时搬动直径近两米的轮盘,带动六十吨螺旋挤压式造币机制造钱币。由于人力造币机压力较小,往往选用质地较软的纹银和红铜为造币材料,甚至红铜都要进行加热软化处理。所造出的钱币,也是图案较浅极易磨损。银板或铜板退火使其变软,将之放入螺旋压力机中的两个模具之间,八个人推动一个直径两米左右的大轮盘,使之成型后取出,完成一枚银币或铜币的铸造。
(2)人力与水力混合机制币阶段(1913-1928年)1912年后,西藏地方政府又从印度陆续购买了英国造的以水为动力的造币机,这样一来,造币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这一时期西藏地方政府铸造了大量的金、银、铜币。工艺水平也大大提高,在铸币材料的准备方面,已开始采用机械,使用以水为动力的金属砧板机器。1922年,还在亚东专门修建了一个造币材料加工厂,将从印度进口的白银和红铜就近加工成光板银元和铜元,专攻拉萨造币使用。
3.扎什厂时期
1909年噶厦政府在今拉萨城北扎什地区建立了扎什造币厂,该厂在技术上脱离了手工铸造硬币的模式采用水为动力的机器铸币,拉开了西藏历史上机器铸币的历史。该厂建立之后当年铸造了嘎启介、嘎阿、嘎启松等。1910年驻藏大臣联豫关闭扎什厂。清朝推翻之后,十三世达赖喇嘛面对西藏内部进行大范围的改革。1912年他下令成立银行(欧康),并恢复启用1909年成立的扎什造币厂。1913年噶厦政府在原造币厂基础上建立机器厂,制造枪支弹药。不久因故改为造币厂和印刷厂,制造银币,铜币和印刷纸币和邮票。十三世达赖喇嘛启用造币厂之后的第二年,即1913年,该厂开始制造1909年以来的嘎启松和嘎阿铜币一直到1918年。
4.多厂共存时期
1917年开始西藏内部兴起了建造造币厂的热潮,先后建立了三个造币厂,即1917年在罗布林卡的西边建立的梅吉造币厂;1918年在拉萨北郊成立的罗堆金币厂;1922年在罗布林卡的西边成立的多带造币厂。但总体而言,这些厂不仅规模很小,铜币的制造技术上也没有大的突破和进展,仍然以水为动力的机器造币为主。币种上也大多沿袭了早期扎什厂时期的品种,新铸造的铜币雪冈,首次打破圆形的铜币结构,出现花瓣型铜币,比如花瓣型噶启介等等。
5.电力机械铸币时期
1928年西藏第一座水电站建成发电,电力主要供造币厂新购进的电力造币机器使用,小部分供极少数大贵族照明使用。从此开始了以电力为动力的机器铸币的新时期。由于采用了电力冲床机,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铸币工艺越来越先进,钱币重量的精确度大大提高,花纹图案非常精致。1932年开始以电力机器铸造新雪冈铜币在市场上大量发行流通。扎西电厂时期: 1931年,电厂建成,由十三世达赖喇嘛命名为“无限美妙智慧宝库扎西机电厂”,简称扎西电厂。此后扎西电厂合并了梅吉、多带、罗堆造币厂。这个时期采用电力铸币,技术上有了飞跃性的进步,生产效率也大大地提高。这个时期一共铸造了新版雪冈、雪阿、十两镀银铜币。
结语
西藏铸币表面纹饰反应出电力制币过程中的压力要大于水力制币过程。电力制币过程中的压力要大于水力制币过程,合于事实。西藏铜币的制造工艺的大致流程,以及水力制造和电力制造的区别:水力铸币过程:制造之前,需要设计雕版,试机合格后,开始正式铸币。首先将白银或红铜熔化浇铸成银板或铜板,然后将银板或铜板退火使其变软,将之放入螺旋压力机中的两个模具之间,利用以水为动力的金属砧板机器,使之成型后取出,完成一枚银币或铜币的铸造。
电力铸币过程:首先设计雕刻母模,母模作出后,将钢材软化处理后制成子模,将子模修补完成后,再用子模上机试铸样币。试铸几枚样币,送与主管查看,无误后方可大量铸造。然后将从亚东运来的银、铜币坯饼软化抛光后,上电力冲床机冲压成幣。冲压机上固定钱币的钢套有两种:一种平边和一种齿边的。根据需要,进行修整,即可投入市场流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