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学校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2017-03-24 10:56罗新化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制度管理人性化管理

罗新化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管理改革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教师管理需要规范严格的制度,但仅仅依靠制度是不能构建科学的教师管理模式的,只有统筹好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关键词:制度管理 人性化管理 教师自主发展

一、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保证

大教育家陶行知提出,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重视学校规章制度的订立。他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因此学校必须建立和运行完善的教师管理规章制度,而每位教师都必须接受规章制度的制约。公正而严明的规章制度,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科学、健全的规章制度,有助于学校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有助于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当学校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并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时,就会使广大教师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以及自己的主要职责是什么。这样就能够引导教师公平、公开竞争,从而形成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培养团结向上、勤奋拼搏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没有严格的规章管理制度,就不会有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不会有正常的教学秩序,更不会有高效率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一所好学校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二、仅仅依靠制度管理,不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首先,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制度管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学校以规范化的管理和量化考核为准绳,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内容多是外显、形式上的,如:出勤情况、工作纪律、活动参与、教案书写等等。对于较深层次的,特别是对于学校发展和师生身心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因素,诸如教师的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内容,是难以用制度规定和量化考核的。纵观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成长历程,并不仅仅是制度管理的结果。被誉为“中国式的苏霍姆林斯基” 的特级教师李镇西,从教二十多年,每天都坚持“五个一工程”,并不是学校的哪项管理制度规定他这样做的。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还是一名普通教师时,就指导学生自批自改作文,在以后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他校长书记一肩挑,带两个班语文课,任两个班班主任,另有30多个社会兼职,经常外出开会讲学,工作量大得惊人,但如果从亲自批改作文的数量上来量化考核的话,这位教育家恐怕还不算是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

其次,和其它事物一样,制度本身也有副作用。制度是一种约束和钳制,它的作用往往只产生于那些不自觉者身上,使他们无奈而被动地进入制度所框定的轨道。对于大多数自觉者尤其是工作有较大弹性的教师来说,有时还会产生副作用。它容易诱导他们产生这样的心理:只要遵守制度就够了,其他都无所谓了——服从规章、遵守制度成为了工作的全部内涵和最高目标[1]。所以,仅依靠制度管理不利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2]

再次,在现实的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着某些错误倾向。第一,以“章”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目前不少学校在规章制度上大做文章,把规章细则化、标准化,并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把教师当作管教的对象,把领导变成了监工,把“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这就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有的学校通过规章制度对教师进行过多的检查、评比、督导、奖罚,甚至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统一要求,固定模式,这种管理方式貌似规范、具体,实质是捆住了教师的手脚,扼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限制了教师自主权的发挥,使教师变成了没有发言权的教书匠,变成了缺少思想与创造的沉默者,变成了学校领导意志的忠诚执行者,也变成了寂寞的独行者[3]。第二,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学校管理不能没有权力,但是行政权力至上或权力主义,却与教育主旨和使命相背离,也与当代民主化进程相背离。权力至上必然滋生和助长官僚意识,从而排斥教育民主化和教育科学化,教师的民主参与也因此没有了立足之地。

三、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并举,刚柔相济,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是难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但仅仅依靠制度管理又不利于教师自主发展,只有寻求一种既能提高教师素质,又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管理方法,那就是统筹兼顾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那么,如何做到统筹兼顾,把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呢?

1.首先需要校长更新管理理念

校长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管理理念,需要意识到学校变革的方向、学校教育日常生活形态改革的内涵,需要将学校的創建、发展视为管理的目标与追求,同时也是学校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桥梁的架设者,使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学校这块土地上,集聚发展的力量,推动学校教育不断发展,不断实现学校教育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对校长来说,管理学校需要的不仅仅是权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早有精辟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许多学校管理最为缺乏的恰恰就是思想,在一个没有教育思想,崇尚权力、不崇尚学术的校园里,怎么能有真正的教学改革和教师的自主发展呢?作为管理者的校长,首先应该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克服学校管理中只强调工作的管理而忽视对人的管理、只强调工作高效率,而忽视人的多种需求的最大满足的倾向。而且要努力淡化事务管理、权力管理,以非权力影响力去赢得教师的拥戴,摈弃以管理者为中心的定式,摈弃以命令、控制、束缚为标志的刚性制度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赞赏、激励、帮助、支持、促进等人性化的柔性管理手段,创造具有亲和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使教师感受民主、平等、友善、鼓舞、感化和互助,使学校成为他们身心愉悦、留恋不舍的地方。

2.落实民主管理,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管理,并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民主化教学意识的养成。学校要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实行人性化的现代民主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决策,将更多的权力回归于教师,畅通教师发表意见的渠道,尊重每位教师对学校管理发表意见的权利。因此,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为信条,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信任并赏识教师,还要不断增强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让每一位教师努力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显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环境中,团结、合作的群体关系中及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中愉快工作,自我发展[4]。

3.内化管理制度,变外控式管理为自主式管理

学校管理者应该逐步把制度文本转化为学校组织成员共同的文化,通过学习、讨论、意见征集、共同制定等方式,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制度的必要性,产生认同感,让他们从被动的遵守制度,转变为能够习惯性地或自觉地遵守制度,促进其自主式管理[5]。与此同时,要建立旨在促进教师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应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核的组织实施上,应努力使考核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反思、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使用上,应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这样以来,教师自我反思成为促使教师更为主动的参与教育教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和专业发展更为积极的重要手段。自评使教师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改变了他们原来消极被动的被评价地位。这一转变极大的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即教师不再以消极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技术人员的角色來按照程序复制或照套那些有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是以一种主人翁的方式主动、自觉地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重视自己行为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活动、学习行为之间关系,变得注重教育教学观念和技巧的内化,促使自己向专业化发展。通过自评,教师对照评价标准,对照自己的工作表现、进步和努力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是一次自我提醒、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促进的过程。

总之,只有统筹兼顾,把制度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结合起来,切实建立起既有学校规章制度激励、促进,又有教师自我约束、自我追求奋进的教师管理新机制,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华贤:《开掘教师潜能之锄》,《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9期,第1页.

[2]朱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3]周翠屏:《论教师专业自主权的确立》, 《教学与管理》2006年第2期,第18-19页.

猜你喜欢
制度管理人性化管理
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电力经营中加强物资制度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高职院校暂缓毕业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思考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人性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制度创新综述
高考考风考纪中的人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