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摘要: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初中体育的教育体制以及教学方法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为培养新时代的后备人才做贡献。本文中笔者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番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6-01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以及新的教学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于体育教学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初中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予以充分的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推动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1.培养学生兴趣
追求成功是每个学生的一种现实体验和强烈动机,也是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催化剂。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参加体育活动。教师要迎合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并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如长跑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但很多学生对此毫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课时,并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此外,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理特征、心理特点的生动有趣、丰富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各种体育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恰当的情感,注重情感修养,这更有助于教学中师生情感的交流,有利于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更新学校教育教学观念,加强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健康第一"为学校体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根据中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研究符合学校教学实际条件的教育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与过程。在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的选择上,应有针对性、实效性,紧密联系各学校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应由"重教"向"重学"转变,体育教师也应该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由"主体"地位向"主导"作用转变,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都能得全面协调发展。
3.加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建设
从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衔接的角度,从系统性来说,建议按照名称和内容,重新整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名称,并对其中的一些描述加以明晰,加快建立"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尽快在国家课程标准和一线教师之间搭起过渡性的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符合教师需求的具有指导价值的配套参考材料,把理想的、宏观的思路与指导性意见变成体育教学中观的、微观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东西,尤其评价方面应尽快给出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意见。
4.要采用多变的教法组织方法
组织教法运用的是否和里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质量,特别在"多班級、大班额"的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得我们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达成各个领域的水平目标,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了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教学资源优势。
5.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及时处理好课堂偶发事件
5.1 体育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言一行都会左右学生的思想、行动,有的甚至被视为楷模,教师语言不雅,举止出格,必定会给学生负面的影响,所以古人云:"育人都必先育已,不正已则不能教人。"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思想、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做到言语文雅、举止大方、以身作则、大公无私,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和信赖,提高思想教育说服力,促进学生思想健康。
5.2 及时处理好课堂偶发事件。对于课堂中偶尔发生的事件,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扬与批评,及有声语言、无声语言(眼神、动作.表情),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这样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针对性强,方可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体育课中的偶发事件,通常是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思想和行为的真实流露与表现。对学生思想行为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将会影响教师的形象和课堂的教学效果。
总之,加强体育课的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可缺少部分,其效果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当前,学校领导应重视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同时体育教师在言传身教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