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老年大学 黄玉英
结对姊妹校 携手跨台阶
—— 莆田市老年大学在学习借鉴海内外办学经验中不断发展
□福建省莆田市老年大学 黄玉英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办好老年人满意的学苑,实现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广大办学人员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莆田市老年大学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寻找发展的新思路、新机遇、新渠道,在加强与本省兄弟学校之间交流的基础上,扩大视野,发挥妈祖故里的区位和文化优势,与台湾宜兰南阳义学和安徽省六安市老年大学缔结为姐妹校、友好校,并以此为突破口,用心、用情、用力推进双方的共同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莆田是海峡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名扬四海,享有极高的盛誉。台湾民间信仰非常兴盛,素有“百米一宫、千米一庙”之说,其中最为流行的民间信仰还是妈祖信仰。南阳义学是台湾宜兰县一所由民间自筹组织的老年学校,该校以“让老人有伴”为宗旨,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机会,并不定期组团前往世界各地开展老年教育交流活动。
南阳义学师生员工非常信仰妈祖,莆田老年大学校领导在参加由台湾南阳义学主办的“2009年两岸老人教育理念与实务”论坛会议期间,赠送他们的一尊镀金妈祖像深受其尊重和欢迎,因此结下了两岸情缘,两校领导不谋而合——缔结姐妹校。2010年,南阳义学校长林献忠带领二十多位学员跨越海峡来到莆田老年大学进行友好交流活动,两校基于共同理念推动老年教育发展,期使银发长者能相互做伴,互相服务,摆脱孤独与幽暗阴霾,活出老人的生命价值,两校领导欣然签下姐妹校协议。
在多次参加全国老年教育活动中,莆田市老年大学校领导得知安徽省六安市老年大学在开展反哺社会活动中曾得到中组部的充分肯定,从而引起兴趣。2013年7月,在第四期全国老年大学校长研修班上,笔者有幸结识了六安市老年大学焦副校长,在其热情诚邀下,笔者带领本市基层校3位专职副校长兴致勃勃前往地处大别山区的六安市老年大学考察。经过两天的学习取经,发现六安市老年大学除了反哺社会是全省乃至全国典型外,该校与莆田市老年大学有4个共同点:都是首批省级示范校;2009年同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大学;都有德高望重老领导为主的领导班子;皆有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品牌课程。而莆田市老年大学创办的厅级老领导班、省级精品课程和富有特色的道德讲堂等优势深受六安市老年大学校领导的欣赏。双方领导达成共识,自愿缔结友好校。自此两校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内容涉及教学教材、校刊校报、办学特色、艺术团等交流项目和互访活动,建立起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
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缔结姐妹校、友好校,加强校际交流好处多多,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014年7月上旬,应友好校安徽省六安市老年大学的邀请,莆田市老年大学副校长林元英、黄玉英带领本校省、市级精品课程国画教师许立忠和音乐教师林季君前往六安市参加该市老年教育系统教师骨干培训班交流活动。培训期间,上海老年大学副校长熊仿杰作“如何把老年大学办成高水平和具有鲜明特色的试验田、样板房、智囊团”的报告,教师之间进行大会交流发言、联欢并参观六安市政建设。友好校国画教师开展了教学观摩、说课评课等活动。现场,两校还就国画作品、教学教材、校报校刊、办学特色、艺术团建设等进行了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莆田市老年大学的许立忠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还让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
友好校六安老年大学在推进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同时,积极开展“反哺社会、传递正能量”系列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些做法很值得学习,通过此次校际交流活动,两校在办学思路上更上一层楼。实践证明,强校联合、缔结友谊、优势互补、互相学习,这是新时期推进老年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014年10月23日,安徽省六安市老年大学的教学骨干在市政协原主席、校长程世龙的带领下回访莆田市老年大学,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并现场展示教学观摩。福建省音乐学科教学带头人、莆田市音乐学科领衔名师、省级精品课程音乐教师林季君和安徽省音乐协会会员、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六安市老年大学教师丁豪分别举行了音乐示范教学观摩课。林季君教师开课的课题为《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整节课自始至终体现感情、态度、价值观,引导学员感受歌曲的真挚情感,用饱满的热情、细腻的情怀、深情的音韵唱出人间之真爱,还把演唱的情绪变化与养生之道有机结合,令人耳目一新。丁豪开课的课题为《共筑中国梦》,她从声乐艺术的表现方式、气息的调节、单音及音阶的练习自然导入新课,强调老年音乐教学应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以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观摩课受到全体听课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课后各县、区参加培训的校长、教学骨干对这两位教师的教学特点进行了点评,共同分享了教学成果,交流了经验,促进了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缔结友好校关系以来,双方有计划地针对不同主题,每年开展两次互动。其中定期、不定期与台湾南阳义学互访7次,为两岸老年人搭起一座沟通学习的桥梁。2009年7月,台湾宜兰县南阳义学团校长林献忠带领20多位老年学员跨越海峡来到莆田,与市老年大学举行交流活动。来宾们参观了老年大学的电脑、舞蹈、乐器、书法、阅览等各种活动室,并观看老年大学录制的反映全市老年教育发展的专题片《胜似春光》。之后,宾主互赠了书画作品、书籍和铜塑妈祖像等,来宾还带来了台湾高山茶等当地土特产,一股浓浓的同胞情、友情让人倍感温暖。在随后举行的联欢活动中,莆田市老年大学学员表演了《中国结》《母亲河》《祝你好运》等,南阳义学团老年朋友则献上《欢乐喜鼓咚咚锵》《我们都是一家人》等节目,双方同台演出,洋溢着两岸老年人蓬勃的气息,博得满堂喝彩。交流活动给南阳义学老年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致认为,在感受到大陆老年教育魅力的同时,进一步体悟血浓于水的情谊,受益匪浅。
2017年3月7日,台湾宜兰县南阳义学第七次组队到莆田老年大学进行访问交流,《湄洲日报》记者采写了《同胞欣经契,两岸畅交流》,醒目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期间,两岸姐妹校就“如何做好老年志愿服务”主题进行交流座谈。莆田市老年大学重视发挥老年学员的长者优势和榜样力量,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千名退休老年学员担任巡查员、妈祖义工、市政管理和食品药品监督等志愿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成效显著。南阳义学校长林献忠说,“从2007年至今,这是我第7次走进莆田市老年大学,每一次都有新的体验,新的收获。莆田市的老年教育成果丰厚,此次来莆取经,深深地体会到妈祖文化大爱奉献精神。我将把这份心、这份善念及老年志愿服务的宝贵经验带回去,继续做好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工作。”
端正目的,加强领导,是开展好姐妹校的前提。开阔眼界、取长补短,共谋发展,实现双赢是开展好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防止借缔结姐妹校之名,行游山玩水之实。要着眼对方办学的长处、特点,认真筛选,科学选定联谊伙伴,确保联谊之后,能优势互补、实现双赢。
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是联谊常新、共同发展的内在动力。每次活动开始前,双方校领导都要根据面临的形势任务,从办学实际需要出发,预先商定好此次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认真准备。有备而来,有备而接,这样才能保证每次活动有新意、有深度,双方越学越爱学,这种联谊活动才能持久、有效。如仓促上阵,只停留在表面的浏览参观,或双方泛泛而谈,说“过年话”,这种活动就会索然无味,半途而废。
周密组织、确保安全,是搞好联谊活动的重要条件。鉴于老年学员年龄、身体等情况,联谊学校的选择,在距离上宜近不宜远,一般情况下以省内为主;在人数上,宜少不宜多,以代表性为主。带队者要对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心中有数,最好有医务人员同行,备好应对特殊情况的预案,确保活动快乐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