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尝试
江苏省泗洪县实验小学 臧 艳
习作水平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最终实现形式,小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因此,习作对于教师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显得尤为重要。习作讲评是师生之间在语文互动基础上进行思想交流的材料,能够及时把习作中的问题与得失进行归纳与总结,它是提升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如何通过讲评来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呢?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目前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教师先命题后学生写作,学生先写作以后教师批改,写作在修改后教师不再重评”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教师在批改学生习作时候,要能够真正地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上,努力做到多批少改,批要有启发,改要有示范,把更多的自主权留给学生自己,这样教师在讲评课上学生的自主评改就有自主发挥的空间。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教师的批注包括眉批、总批、修改符号等读懂。从眉批中全面把握教师所指出的字、词、句、段等方面的优缺点,让学生亲身感悟教师的总批,领悟教师对习作是否符合本单元习作要求的评判。从语文教师的符号修改中领悟怎样去规范的修改习作。
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其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提高学生课堂的主体参与效率,不断拓宽学生之间的语言情感交流的渠道,从而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在习作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平改,可以有效克服语文教师讲评所带来的“一锅炒”“一刀切”“一言堂”的不利弊端。
1.互读互评,征求合作伙伴的意见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由于受到年龄经验阅历的限制,在认知能力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局限性。他们往往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写的作文自我评价的能力较差,自我感觉良好,对别人的作文却比较容易发现缺点和不足。教师要能够根据这一特性,在习作讲评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通过相互传阅习作,相互之间进行互评互改。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同一题材或相近题材的作文,学生根据他人的习作谈谈自己不同的看法与感受。例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的习作教学中有不少同学都描绘了夏季游泳活动的经历。在讲评时教师可以安排这些同学针对别人的习作谈谈自己的游泳经历和感受,让学生通过群体互补的方式把活动生动化和具体化,让学生在不同的游泳经历中的感受实现思想碰撞,实现思想交流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2.教师在巡视中进行及时指导
美国有一位专门从事中小学写作教学研究的格雷夫斯教授说过:师生之间的正常平等磋商才是学生真正写作提升的基础。因此,在学生习作小组评议中,语文教师要能够与学生相互平等的身份去参与课堂小组的讨论,对各组中的话题争论激烈的内容进行认真的倾听,同时要结合小组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及时满足学生讨论、指导的需求。教师的有效参与要能够一视同仁,不要厚此薄彼,使教师成为各组成员中并不特殊的一员。
在小学生小组合作讲评时,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习作水平的实际情况,把小组推荐的习作和同学的意见置于班级中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互评中能够汲取别人的意见,产生走向成功的动力。
1.交流目的让学生体会习作的成功例子
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的认识水平以及自我表达能力的局限,在每一次习作的训练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通过一次讲评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教师在讲评时可以根据每项习作的要求,针对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选择典型的例子进行班级交流,从而达到“典型带路”“一类解决”的目的。例如,讲述“一张家庭照片的故事”,这次习作中,教师通过批改感受到由于是回忆往事,不少学生在习作中存在描写失真、内容简单的缺点。因此,教师在讲评时候可以针对这一通病选择一篇比较切合写作目标要求的习作作为典型,让学生对照“家庭照”的要求再一次进行写作,引导学生针对习作中遇到的事情进行展开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例子的过程中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找到学习成功的榜样,产生内在学习的动力。
2.交流,让学生感受到如何进行二次习作
习作交流,首先要照顾全体同学,其次应偏向下等学生,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进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例子(如学生习作选材中比较新颖,例子的选择符合本地实际,例子中缺点比较多等等),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法进行讲评。即教师通过同一个学生的习作进行修改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欣赏经过修改之后的习作,让学生体会、认识到修改在习作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往往对能够获得即时成功并且能够带来愉快感觉的事物感兴趣。这些事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产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想再一次经历。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小组合作、班级互动交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能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修改自己的习作,在修改过程中及时参考教师的意见和其他同学的建议,结合自己的体会与感受对习作进行第二次创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