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学而导,为学而教
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小学 王丽芳
叶圣陶的 “教是为了不教”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为学生的学而教,最终达到“不教”。
小学语文 自主学习 导学
叶圣陶先生早在七十年代就提出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论,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语文老师都在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如何在语文课堂这个主阵地上,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语文课堂变成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活动天地,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这是近年来语文老师共同关心的话题。课堂上老师时时处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语文课堂自然就会生动、生成和生态。
对话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模式,作为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直接心灵对话,让学生和文本之间实现心灵之间的交流,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由此而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
《桂花雨》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意蕴深刻的一篇文章,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被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浓浓深情所感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采用引导学生直接对话文本,让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首先,教师为学生配乐朗诵了这篇文章,为学生营造出美好的情境。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就投入到文本之中,有的还轻轻闭上了眼睛。听完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听完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悟?”大家在教师的鼓励下,纷纷畅所欲言,大家争着展示自己的看法。例如,有的学生对于桂花香有很深的感触,从“浸“字体会到香气的馥郁。有的对“摇花乐”的环节很感兴趣,说自己仿佛也到文中和作者一起快乐的摇晃着桂花树,看到桂花纷纷落下,落了满头满脸的“桂花雨”。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在情境感染下自主探究,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更加深刻。实际上,学生和教师以及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学生直接走进文本深入体会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文本中的内容,体验文本中的情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文本中的内涵之美,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细节问题仔细挖掘,抽丝剥茧,逐渐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在鼓励学生探究文本内涵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进入文本寻找里面的细节描写,在解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让语文课堂教学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生命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相关段落的内容,但是在读的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将“一座”读成了“一座座”,这时很多学生纷纷指出了这个学生的错误。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学生并没有承认自己的失误,而是说自己是特意读成这样的,而且觉得“一座座”比“一座”更符合文本中的描述,也更能体现文本的主旨。他的说法让大家感觉非常新奇,教师也意识到这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体会文本内涵的好机会,于是教师及时引导:“仔细想一想,这样读有没有什么道理?”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仔细品味,意识到当时是一头头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这样才形成了一首生命的壮歌,因此,可以说这样的细节让学生的理解更加透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不经意间发现的小小细节,就会让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感受到文字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抓住文本或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细节,甚至在教学前预设细节,然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让我们的学习逐渐深入,获得能力的提高。
我们之所以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是因为被动的学习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被逼迫的感觉,在这样的状态下的学习肯定是事倍功半的。相反,假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将学习任务转移,让学生承担一部分阅读任务,例如字音、背景等,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金华双龙洞的奇特景观。在教学过程中,这是教学的亮点,但是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怎样引导学生体会文本的精妙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了命名的任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双龙洞景色神奇,那么,我们有没有兴趣一起走进双龙洞,并且为它各处的景色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呢?”这样的问题设计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们纷纷走进文本,精读课文,并且发挥自己的大胆想象,为双龙洞的神奇景色命名。然后大家将自己的命名展示出来,说明理由,大家一起探讨,整个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可以说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转移任务,让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发挥,同时让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指导我们语文老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展示、自主探究的新天地。创设情境,搭建平台,指导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规划课题“‘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下任务导学课堂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1】李杰.浅析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J】.教师,2016(09)
【2】伍灵芝.试论如何构建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